掠夺认识:掠夺即抢夺、夺取、掠取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其发展到一定阶段,被掠夺者就会更加落后、挨打、耻辱,发生被霸占、被吞噬、被消灭,最终出现彻底消亡的局面。比如,被人掠夺后的奴役,虽没有死,但活得很艰难,没有尊严、利益、主权。这是亡国奴的普遍恶果。其恶果主要是不练武术,不学武学,不读武哲,不尚武文化所致,故见外弱中干,让人顿起掠夺之念。侵犯认识:侵犯即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别人权益、侵入别人领域的行为,是动物世界、人类社会极为常见的举动。如果是为了活命、生存、不死而侵犯,绝对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命是公平的,人类在地球上的存活永远是放在首位的硬道理。如果是为了野心、 贪欲、霸占而侵犯,那绝对是不耻、无道、非正义的,因为维护人类社会安定幸福、和谐共处、平等互利是所有地球人的共同夙愿。如果是为了解放、统一、自由而侵犯, 那就是高尚进步的,因为作为人类只有团结、凝聚、抱团才能产生更高、更大、更强的力量、智慧、财富,才能创造人类更奇、更特、更尖端的智慧而立于永存。侵略即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原则上是绝对不可回避的。因为谁回避、 低估、藐视这个问题,谁必将成为被侵略的对象,直至融合、溶化、消亡。这便是中华文明核心,中国武文化的厉害、伟大、可贵之处。在中国武学中,文明侵略本是人类的一个大联合,有利于人类的资源整合。但侵略变成了武装性的杀戮、屠杀、毁灭,就与文明侵略的本意背道而驰了,变成了人 类不可饶恕的邪恶侵略了。中国武家认为“天下,人人之天下,本无对错,本无好 坏,本无归属,本无定性,有道者得之,无道者失之。”并认为“天下之道,莫过于人 道,为人类之进步,为人类之服务,为人类之健康,为人类之幸福,乃为正气之道。有害于人类,有损于人类,有毁于人类,有碍于人类,乃为邪恶之道。”中国武家侵略的主要形式,是武装入侵,有时也采用政治干涉,经济支持,文化渗透,但最有效、最直观、最可怕的侵略,还是人的侵略,就是大批人口的迁移、进驻、久居。中国武家认为:“有人才有一切,人的因素第一,得人者得天性(武家立世三纲)”并认为“人之融合,方为得人。人之溶化,方为得势。人之消亡,方为得地。人之一气,方为得统。人之大和,方为得天下。”还认为“天下一统,绝非地域之控,财富之制,强人之屈,武人之服,官僚之奴,百姓之役。非民心所向,民事所归,民生所济,界无真界,限无真限,虑无真虑,安居乐业,安享太平,安享晚年,方为正统。”
战火内生:战火内生简称内战,是指由于自身的胆量、认识、勇气的适应性支撑(适应新环境、适应新问题、适应新局面)及变通功能不济、障碍、死板,从而导致自己、团队、家庭、民族、国家杠杆失调,引来方方面面抵抗、对立、反对所造成的格理状态。这是无能、不成熟、不懂武术所带来的恶果,是胆小怕事、不清不楚、无能为力所必然的结果,是窝囊、龌龊、悲哀的具体体现,是不善于思想武装、政治工作、运筹帷幄的必然。作为武家不统一思想、不统一步调、不统一规范是中国武家的大忌,是绝对不可容忍的。内战形成:内战的形成,多因主宰者阳虚腐化过盛,过软过弱,邪恶强盛,苦不堪言,致使战阳不振或战气虚损,失其止戈之职,不能为百姓主持公道,民冤难平揭竿而起所致;或因治理生冷,过残过暴,伤及无辜,民不聊生,难以活命,致使战阴不济或战气无撑,失其止戈之职,不能给百姓以希望,官僚以安稳,百家以争鸣,属下有死而无望,有怨而无释,有恨而无放而一哄而起所致。中国武家认为“内战不化,聚而成灾,停而为患,留而为难,或决而成分,对而成裂,峙而成独。”因此,内战的形成,主 要是矛盾剧烈,斗争泛滥,兵家各持,而主宰者失职。故中国武家说:“诸战内起,皆属丢兵,弃戎,厌武,烦战。中国武家认为:“战主兵强,戎壮,武兴,主团结,凝聚,抱团,主运化,公平,再分 配。内战者吐故纳新,破旧立新,砸碎旧世界,建立新秩序,利于更新、重建、发展。外战者精兵强将,净化人事,利于调整,百兵用武之地,将帅施展之所,众望所归之时刻,万利聚集之契机。”并认为“和平易使人忘武、丢武、弃武、烦武、厌武。内战易使人尚武、喜武、爱武、重武、倡武。外战易使人弘武、扬武、彰武、显武、示武。”内生战事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且与武的止戈水平下降密切相关。中国武家认为: “武主止戈,为人体诸阳之根,为人事诸阳之本,为人世诸阳之体,故武阳虚损,必引邪恶骤升,必起四海之乱,必致战事之内生。”所以说,主宰者武的强弱,戎的善恶,兵的勇懦,决定着所主社会的安定,混乱,战否。
内战涉及:内战涉及的面是相当广泛的,尤其是中国人的内战,不像西方国家的内战一样 极易接受对方的独立,而一向恪守祖国的大一统,是绝不会容忍分裂的,故极易导 致军阀混战,直至高度的大一统。这是由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国武文化所决定的。中 国武文化首次完善于黄帝的“修德、振兵、治气”。其三位一体构建了中国武文化的 脊梁。其中修德的标杆是团结、凝聚、抱团,与分裂、独立、割让势不两立。所以对于 炎黄子孙来说,大团结、大一统、大幸福永远是自己永恒不变的根本理念。中华民族 就是在这种理念下,不断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繁荣昌盛,力求天下一统的,任何与 此相悖的一切,都终将难免消亡的结果。这也正是人类发展、进步、永存的根本所在。在人类社会中,内战易于阻遏社会气机的勃发,即内战的发生极易阻滞经济的 发展。因此内战的表现亦常随其经济的盛衰而各异。如果经济允许,则战见辉煌气派,装备精良,优裕厚重;如果经济不允许,则战见短小精干,装备朴素,勤俭节约; 如果吃喝都无法解决,则战见东掉西抢,南劫北夺,偷鸡摸狗。但是,经济强大的不一定就能打过经济危机的。因为作战的问题不是一个经济的问题,而是一个武的问题,即人类矛盾斗争平台的问题。虽然说经济是一切的基础,但经济等所有的一切, 都是由武来统配、支撑、保驾的。总的来讲,内战最为悲哀,易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的局面。内战最为可耻,因 为损毁的都是自己。内战最为没出息,因为内战损毁了自己的总体实力,极易造成自己的灭亡。内战也有积极的一面,内战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铲除腐朽落后。其最苦的是百姓,但同时给百姓也创造了一个平等的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
内战辨证:内战辨证即两个内战矛盾主体之间的阴阳辨证。因为无论什么战争,都是一 元、阴阳两大武家学说的专利,武家的其他学说就是二三性了。中国武家认为:“天 地间、万物间、家国间,人人间(武家四间),无不时时而对战。天体中、地体中、物体中、团体中,人体中(武家四体),无不时时而内战。”并认为“四间四体,优化而生, 败落而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利则两党,害则两峙,盈则两朋,亏则两分,唯人亲而不更,唯人爱而不变,人恩而不改,人忠而不更,人义而不变,人孝而不改,故人主宰动物,利用万物,适应天地而久立也。”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战 争,任何一个整体、团体、家国之中都无时无刻不在战争。其始终是团结、凝聚、抱团者主宰,拆台、对抗、分裂土崩瓦解。内战是指天体中、地体中、物体中、,团体中、人体中的战争,是所有整体、团体、 家国生老病死的根本动力。中国武家认为:“阴昌则发,一发百发,而战发。阳盛则展,一展百展,而战展。阴阳昌盛,则边发边展,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万事顺达,且战显发展;阴和则生,一生百生,而战生。阳谐则长,一长百长,而战长。阴阳和谐,则边 生边长,万物昌盛,万象充濡,万事繁杂,且战显和谐;阴衰则老,一老百老,而战凸。 阳败则病,一败百败,而战处。阴阳衰败,则边老边病,万物诙谐,万象萎靡,万事不振,且战显凸出。”并认为“阴盛阳衰,则战事频发,愈演愈烈,不可收拾。阴衰阳盛, 则战事匮乏,百业不兴,经济萧条。阴阳平衡,则战事平稳,万物不兴,万象不振,万事不新,战必落武,争必落后,必被它物所控,他人所制,而无主无张。唯阴阳昌盛而发展,阴阳和谐而生长,阴阳衰败而老病,阴阳枯竭而死亡、分化、重组。”在中国武学中,战是必然的自然,争是肯定的一定,不战是短暂的恢复,又战是本来的还原。这便是万物的生发,动物的天性,也是黄老道家学说的根本内涵。
浏览7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