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部资料
《梅花拳根源》是梅花拳代代相传的内部资料,主要是记载梅花拳的发展历史。 《梅花拳根源》分大、中、小三个层次,《大根源》是梅花拳的祖师——法王老祖的 根源,是盘古开天地至西周时期,《中根源》是西周至大明朝时期,《小根源》是明 末清初至今的梅花拳近代历史。《大根源》记载,梅花拳的祖师是法王老祖,并认为 法王老祖同时又是鸿均老祖、盘古大帝、伏羲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阿弥陀 佛。在这部《大根源》中,处处体现着梅花拳深受佛、道等宗教文化的影响。考察 中,许多梅花拳弟子也自认为“梅花拳属于佛门道派,念的是佛,修的是道”,正 如梅花拳弟子所说“梅花拳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功法,集佛、道、儒三家的精华于一 体,所以,文武众先师,有佛有道有儒,还有民间众神,历史圣人。”在《中根源》 中,梅花拳将诸子百家与历代先贤都认定为它的祖师,其中不乏各代军事家、名将 及著名道人。另外,《中根源》还提到,“梅花拳”的叫法是由明朝末年一个叫朱永 元的人所创,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地总结综合了诸子百家和后世各朝代的名家 学说,形成梅花拳文武两大理论体系,指导着梅花拳的修习。而《小根源》主要是 关于明末至今梅花拳的传承谱系及主要传承人的传说式的记载。
由于梅花拳的内部资料属于传抄性质,往往不同的版本略有差别,但有关梅花 拳形成的时间和空间记载大致一样,即梅花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武技,在发展过程 中综合吸收了多种技法与传统文化的理论,正式形成于明末时期的江苏省徐州府一 带。从资料中明显地可以感受到梅花拳在努力地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乡村社会所 推崇的历史传奇人物,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获得社会认同。但有一点不可否认, 梅花拳确实深受儒、道、佛三教的影响,这在它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中直接体现 出来,比如梅花拳的百字辈就是借用了全真道龙门派的字辈。另外,梅花拳的内部 资料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或门派特点。不同地域的梅花拳可能有着不同的命名, 如山东荷泽地区就有“夫子梅花拳”,河北邢台、广平一带流行“小架梅花拳”。为 了凸显各自支系的正宗和名声,梅花拳弟子们会重点或者夸张性地记述他们的祖师, 特别是近几代的祖师,这在《小根源》一书中尤为突出。但《小根源》的研究价值 也不容忽视,因为它记载着梅花拳传入各地之后的历史,反映了梅花拳在不同地方 传承、发展与演变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版本梅花拳的内部资料研究发现,在梅花 拳的起源和传承方面,内部资料与民间传说具有一致性。不同的是内部资料丰富而 详细,民间传说具体而生动。
三、有关学者的研究
目前学者们关于梅花拳起源的探讨也主要是综合了民间传说、梅花拳的内部资 料以及地方史志的相关记载,并对照中国武术演变的大致脉络而展开探讨的。梅花 拳因卷入清末义和团运动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认为,梅花拳的历史 至少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由曾中康熙壬辰科武探花、做过京都司的河南滑县人杨 炳所传。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有陆景琪、李世瑜、美国学者周锡瑞、日本学者佐藤公 彦等,他们的依据都是嘉庆十八年直隶总督那彦成一份奏折所附《唐恒乐供单》中 的记载,据唐胡子即唐恒乐供:滑县朱兆村人,时年六十二岁,卖药生活,并不习 教。平日会打梅花拳,是同村人齐大壮徒弟。齐大壮说过,康熙年间有滑县人杨炳, 是武探花,做过京营都司,会打这拳,他是向杨炳学习。齐大壮已于乾隆五十一年 间病故。
近20年来,国内学者路遥、燕子杰等人经过长期的社会调查,获得了许多梅花 拳的内部资料,如《梅花拳谱》《根源经》《习武序》《邹氏家谱》等,并结合义和团 运动中的相关历史文献,认为“梅花拳起源于明代末年,经过几代人对拳法的完善, 使该拳从苏北传至山东荷泽和河南噗阳、清丰、内黄一带,再由现在的豫北传至冀 鲁平原,至康乾时代已广为流传”。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其他学者,他们调查并结 合十多种《梅花拳谱》旧抄本、杨炳的《习武序》、《邹氏家谱序》以及地方史志的 研究后认为,梅花拳约流传于明代万历间,其开始的活动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县一带。自雍乾后,由于邹宏义父子的北上,使得梅花拳向北流传,发展迅速。综 上所述,从事实的角度来看,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更为可信,而民间传说和内部资料 却用集体记忆的方式,反映着梅花拳乃至整个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和渗透的过程。因此,梅花拳的起源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点,无法证实它是何时 何地由哪一位人创造的,就像武术的起源一样,它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人 们出于自卫、交往和生存而逐渐萌生的。梅花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 当地其他拳种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综合,其“文场武场,以文场领导武场”的 组织结构以及“梅花”符号的象征意义,使得梅花拳流传甚广。
梅花拳《根源经》上说:“张三省是在明朝万历戊子年(公元1588年)学的梅 花拳,明朝崇祯癸耒年(公元1643年)归位J梅花拳的《皇极宝卷》等经书上都 有关于张三省传拳的记载。该书的后半部《佛说一字根源真经》中就记载着“天真 古佛”和“璃昉古佛”临凡普度众生的说教,所谓“天真古佛”系指张三省,“璃烟 古佛”系指邹姓师祖。上述事实平乡县后马庄的梅花拳弟子们也知道。该地邹师祖家女婿的后代田保义家的梅花拳谱,也写明邹宏义是梅花拳第三辈传人。根据各地 梅花拳弟子们的传说及梅花拳内流传的拳谱、经书资料等的记载,梅花拳第二辈张 三省和第三辈邹宏义都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人,而邹宏义的徒弟,即梅花拳的第 四辈宗师除邹宏义的儿子邹文聚外,还有蔡光瑞、孟有德、王西征等,他们都是开 州人,即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及其附近的清丰、内黄等几个县的梅花拳民中,至今还流传着邹宏义在当 地传授梅花拳的故事。内黄县还有邹宏义的坟墓和碑文,据说邹宏义实际上是在该 地去世的。梅花拳内最有名的第五辈宗师杨柄是河南内黄县人,又如韩花礼、孙盘 龙等也都是河南濮阳人。只是传到了梅花拳第六辈时,许多著名的宗师中才有了河 北平乡人。据《邹氏家谱》记载,乾隆九年( 1744年),邹文聚自徐州北上传拳, 他先到了河北广宗县的魏村,继而移至南和县三宫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邹文聚已70岁了,他才东移至平乡后马庄桥村并在那里定居。又据有的地方拳谱和 文献记载,乾隆十年( 1745年),邹文聚56岁时,梅花拳已传遍了河北巨鹿、广 宗、鸡泽、平乡、曲周、永年、沙河、南和、任县、刑台清河、威县、内丘等十余 个州县。各地梅花拳弟子中流传的《皇极宝卷》一书(手抄本),经历史学家们考证, 其前半部与“无为教”的《皇极宝卷》相似,只是没有分二十四品(章)。该书后 半部《佛说一字根源真经》,则完全说的是张三省、邹宏义传拳的事情。该书最后 是无为老母修的十二封家书,捎给东土大地众生如何返本还原修炼内功的,至今梅 花拳内许多老人还能背诵。据历史学家研究,罗梦鸿“无为教”是罗梦鸿所创,第 九代祖黄德辉,又叫黄九祖,创立皇极金丹道。雍正十年(1732年)开始流传于湖 南。乾隆四年( 1739年),黄德辉被捕,后死于狱中。值得注意的是,乾隆九年以 前也正是邹宏义、邹文聚等在河南濮阳一带传拳的时候。而书中关于梅花拳的事仅 写到张三省、邹宏义为止,可见流传于梅花拳内幽《皇极宝卷》,是梅花拳四辈以 后的人根据南方“皇极金丹道”的《皇极宝卷》修改写成的。这也正说明了梅花拳 第四、五辈以上的祖师主要还是活动在江苏、河南一带的,而梅花拳的一些重要经 卷一<皇极宝卷》《根源经》,及讲解梅花拳文理、武功方面的经典著作《梅拳秘谱》 《习武序》等也都是这一时期在这一带写成的。除上述事实外,从流传各地的梅花拳 辈谱中历代宗师家乡籍贯的演变情况,也能看出从张三省在江苏徐州开始,梅花拳 是由南向北流传发展的,发展迅速。
浏览9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