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豪等关于《易筋经》的考证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 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 《洗髓经》。《易筋经》似乎一度已被视为少林武术经典,在武侠小说家笔下,则被称为 最上层功夫。但一般意见是:李靖序言若伪,则达摩传《易筋经》之说亦伪;达摩 传《易筋经》若伪,则《易筋经》究竟是否出自少林也要打一个问号。所以李序 真伪是考证《易筋经》之关键。唐豪先生正是主要由李序入手,考定《易筋经》为伪书无疑。唐豪先生的证 据可总结为以下几点:李序“谓达摩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自梁适魏,此说殆本《景德传灯录》, 查太和前于孝明之立三十余年,系孝文年号。李药师为唐初人,出其手笔,似不 应有此误。”查《景德传灯录》确有“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 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帝太和十年也”句。《景德传灯录》为宋人道原 作于宋景德年间,李靖为唐太宗手下名将,李序要真是李靖所作,怎么抄得来三 百多年之后的错误。李序显然是宋景德年之后的人托名李靖的伪作。所以唐 豪先生断定:“此序定系后人伪托无疑。”《景德传灯录》载云:达摩“欲西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 各言所得乎?’时门人道副对曰:4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 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众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 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 '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唐豪先生认为: 李序中达摩与门徒关于皮、肉、骨、髓的问答,“其口吻亦是从《传灯录》脱换而不 《景德传灯录》又称达摩对慧可云:“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 如来心地要门,令诸生开示悟入。吾本离南印,来此东土,见赤县神州,有大乘 气象,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已终。” 唐豪先生据此断定:“有所谓《楞伽经》者付慧可,后人正可牵强附会,以成其所 谓《洗髓经》与《李药师序》唐豪曾云其“所得市隐斋本《易筋经》,有丹徒周伯义墨跋其文云广易筋 之法,世固有之。但习之不善,每致瘵疾,不可轻视。且此书参以采补邪说,祸 人实深。因文义通顺,易于动听,不得不赘语为戒。焦东阁固不必藏有我此说, 亦不必焚也。光绪四年重九日丹徒周伯义子如父记'。”查《易筋经》有“下部行 功法”,其文在讲述练习方法之后云:“功成物壮,固能惯战,然不养之,难免无 虞,故又宜安闲温养,切无驰骋多战。行满百日,久久益佳。弱者强,柔者刚;缩 者长,病者康,居然烈丈夫。虽木石铁槌,亦无所惴。以之麋战,应无敌手;以之 延嗣,必种元胎。吾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大于是法。”又有“行功禁忌”,其文有: “此精乃作壮之本,万勿浪用。俟功成气坚,收放在我,顺施则人,逆施则仙,非 凡宝可喻价也。”又有“应用内壮余技”,其文云:“精气与神,炼至坚固,用立根 基,希仙作佛,可立而待。设人缘未了,用之临敌对垒时,其切要处在于意有所 寄托Q气不外驰,则精自不狂,守而不走。设欲延嗣,则按时审候,应机而射,— 发中的,无不孕者;设欲廛战,则闭气存神,按队行兵,自能无敌。”对此,唐豪先 生指出:“采补邪说,道家修炼之书,多有述作者。达摩为斥相指心之苦行沙门, 著为经文,以传僧徒,宁非滑稽? ”唐豪先生于少林武术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对《易筋经》的考证。随后陆续又有人对《易筋经》等进行过研究,如张传玺先生即考云:“这两篇 序言都是谬误百出的。例如李序说把《易筋经》传给他的是虬髯客,实际上,历 史上并没有虬髯客这个人。虬髯客的出现,是李靖死了两百多年以后,在传奇 小说中被虚构出来的。”再如牛序写于’绍兴十二年',这时,南宋高宗赵构仍在 位,秦桧掌权,凶焰极盛。牛序中的岳飞’为奸人所构’的说法,既触犯了皇帝的 名讳,又公开攻击了秦桧,这在当时是绝对不容许的。又牛序称岳飞为鄂镇大 元帅,自称洪毅将军,实际上宋朝的武职中就没有这样的名号。由此可以看出, 牛、李两序都是后代的一个缺乏历史知识的人伪造的。”②张先生所列举,也是构 成《易筋经》之伪的观点的证据的一部分。(二)阿德等关于《易筋经》的考证唐豪先生考证之出,达摩传《易筋经》和创少林拳之伪,一时几成定论。但 随着研究的进展,近年开始有一些不同观点出现,阿德先生的意见是其代表。阿德先生认为:“附会于历史人物李靖名下的序文属伪是肯定的。唐豪先 生等正是通过考证李靖序文之伪,来推定《易筋经》之伪的。事实上,序文之伪 与经文之伪是有距离的。通过阅读《易筋经》李靖序文,我们是可以直接领会到 序文的宗旨以及《易筋经》经文的性质。’众中一僧,……乃怀经远访,遍历名 山。抵蜀登峨眉,得晤西竺僧般刺密谛。……密谛感其意,为一一指示,详译其 义。止僧于山,提携进修,百日而凝固,再百日而充周,三百日而畅达,得所谓金 刚坚固。'文中’金刚坚固’的含义,显然与少林寺传统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有 关。少林寺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是观音菩萨信仰的表现形态之一,在唐代即 已形成,流播至今,从未间断。但是,那罗延金刚神信仰的形态,则随着各个历 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不同,特别是信仰要求不同,而发生演变。《易筋经》所表现 的对'金刚坚固'的追求以及经文所描述的修炼方法,正是那罗延金刚神信仰的 演变形态之一。那罗延金刚神信仰在少林寺宗教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并且在中 国佛教史上亦具有特殊价值。将那罗延金刚神信仰演变形态的文本《易筋经》 视为房中书,或世俗意义的内功功法典籍,是为’俗眼'。”阿德先生认为:少林寺传统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不仅影响到少林寺宗教 生活的构成和特点,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少林功夫的构成和风格。少林功夫一直 以刚猛著称,正是那罗延金刚神信仰的外化。《拳经拳法备要》的“壮形骸”、 “胜铁胎”,与《易筋经》的“金刚坚固”、“金刚之体”,应该源于同一背景。我们 可以把《易筋经》所追求的“金刚坚固”、“金刚之体”,理解为所谓“硬气功”。少 林寺内流传至今的功法中,尚有“金钟罩”、“铁头功”之类,皆其遗风罢了。阿德先生认为:那罗延金刚神信仰,在唐代即已流行,《朝野佥载》所载稠禅 师向金刚乞力神迹故事,即是较早的这种信仰的大力神形态。明正德年间,少 林寺主持文载禅师曾利用当时著作记载的元末烧火和尚“神迹”,对那罗延金刚 神信仰进行重新诠释,导致那罗延金刚神信仰的形态发生变化:那罗延金刚神 信仰,由大力神信仰,演变成了传授少林寺棍法的“武圣”信仰。李靖序文造作 者,在序文开篇就将那罗延金刚神信仰的演变形态文本《易筋经》置于达摩故事 框架里,进行重新诠释,似乎沿袭了少林寺以往的传统做法。阿德先生提到:李靖序文中描述的少林僧去峨眉山故事情节,与明嘉靖年 间少林寺高僧匾囤和尚事迹,多有相应处;少林拳“达摩十八手”,盖附会“婆罗 门十八势”而来;李靖序文中描述的藏经铁函细节文字,与少林寺“面壁之塔”舍 利石函相关史实,存在某种联系。而这些联系表明:“造作李靖序文的作者是熟 悉匾囤事迹的。据此,我们可以大致判定,李靖序文产生于匾囤和尚圆寂之后。 匾囤圆寂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此当为李靖序文造作年代上限。”而 “李靖序文造作的年代上限,并不等于《易筋经》经文形成的年代上限。《易筋 经》经文形成的年代上限应该更早。据《明史》和明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 等所记少林僧入豹房事,如果少林僧入豹房,确与少林寺那罗延金刚神信仰和 《易筋经》描述的修炼方法练成的'金刚之体'有关,那么,由此可以推测《易筋 经》经文至迟在正德年间已经形成。”阿德先生还以为:“李靖序文的知识来源和叙述方式,与明末流行的’演义’ 话本小说,有着深刻的联系。李靖序文造作者为序文作者所设定的李靖形象, 显然是源于’演义’话本小说中已经明星化了的性格人物,而不是史籍里记载的 历史人物。不仅李靖序文所附会的李靖形象,《易筋经》里的另外一篇序文—— 牛皋序文所附会的牛皋形象,同样是源于'演义’话本小说。事实上,李靖序文 (也包括牛皋序文)的叙述方式本身,就是非常'演义'化的。将《易筋经》附会 达摩名下,也是属于“演义”的手活。“演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民间社会一 直流传非常普遍。李靖序文的’演义’风格,与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精忠说岳全 传、西游记、水浒传等,没有大区别。以’演义'手法造作序文,应该是’演义’话 本小说流行时代通行的手法,时人习以为常,就像当代的创意广告、戏说节目一 样。’演义’话本小说以及戏曲,都是当时民间社会非常主流的大众传媒,就像 当代的电视、互联网。在’演义'话本小说、戏曲流行时代,’演义’话本小说、戏 曲故事成为大众知识的来源,是很正常的。当代人对’演义’文本所进行的考伪 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表现了当代人的无识、无趣。谁会对三国演义、隋唐 演义、精忠说岳全传进行考伪呢? ”

浏览48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