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 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三十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 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 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 之也。
三十一
警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
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便 丰匝 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 W 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三十二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 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 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三丰先生辑说
先生曰:“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来游,留下丹诀去者,此亦度人觉世 之心也。山中人何必另寻瑶草、别采仙花,只此是救命符、延年药也。今特节录存之,以公好道之士。”
白紫清《调息诀》云:夫调息有法度,有器用,有火候,三者有参伍 错综之妙用,须知之熟,思之稔,下手自旁然而解。调息火候,有摄取之 息,必要能虚、能谦,精方入鼎,所谓缩地法也;有采取之息,神要不动 不摇,药自就范,所谓拿云手也;有交媾之息,须要六根大定,片念不生; 有进火之息,以意逼之,所谓“起巽风,运坤火”是也;有退符之息,以 神敛之,所谓“归其根,复其命”是也;有卯酉沐浴之息,乃柔字而已。 诸般调息与法度、器用,宜参看。调之者,调度得其宜也。
紫清翁《玄关诀》云:玄关者,求玄之关道,玄妙之机关也。有体有
用。何谓体?寂然不动。何谓用?感而遂通。不动有时候。神气交媾之初, 纳纺编堀,浑浑沦沦,是为一关,所谓“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神气交 媾之际,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又一关,所谓“无声无臭,无内无外” 是也;及至静极生动,而用乃出焉,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真气从规中起, 是又一关,所谓“念头起处为玄牝”是也;念头起处,醉而复苏,有一个 灵觉,当下觉悟,是又一关,所谓“时至神知”是也;此时以灵觉为用, 如线抽傀儡,机动气流,微微逼过尾闾,是又一关,所谓“斡转魁罡运斗 杓”,正此时也;沐浴卯门又一关;飞上泥丸,又一关;归根复命,沐浴酉 户,又一关;大休歇,大清静,空空忘忘,还于至静,又一关。玄关之体 用如此,千经万论,皆在是也。
四
紫清翁《炉鼎诀》云:《四百字》宜熟玩“此窍非凡窍” 一首,道尽鼎 器之妙。“此窍”二字,分内外两个看。“非凡”者,赞词也。乾坤合之
以神敛之,底本漏缺,据空青洞天朱道生刊本、《道藏辑要》本增补。
是又一关,底本漏缺,据空青洞天朱道生刊本、《道藏辑要》本增补。
为外窍;神气藏于其中,为内窍。神气交而坎离生,坎离交而元精产。此 精不是寻常精,乃是“白虎首经至宝”也,得之者,立登仙界。此就还丹 言。若小丹所用,则试与人言曰:“此窍非凡窍,阴阳共合成。名为二气 穴,内有真阳生。”可晓然矣。仙家有三秘:火候、药物、炉鼎,此诗尽炉 鼎之妙矣。
紫清翁《动几论》云:孔子曰:“几者动之微”。又曰:“夫乾,其动也 直。”孟子以“直养”,是以微动之直,养而至大,塞乎天地之间也。直, 刚气也,即乾爻之一也,即初九也,即颜子“得一”之“一”也。直与 一一也,动在人之窍中,十二时皆有。总要静以存之,方能动以察之耳。 无味之中寻有味,无事之中寻有事,其在斯乎?
陆潜虚者,明嘉靖间回翁度之。其《论调息法》云:如何是勿忘?曰: 守自然。如何是勿助?曰:顺自然。如何守?曰:依息。如何顺?曰:平 息。依息则息能通息矣,平息则息能匀息矣。问:守与顺是二乎?是一乎? 曰:知所以守,则知顺之矣;知所以顺,则知守之矣。是二是一,原是不 错。由博返约,惟在凝神,切勿用意,如用意,则非真意。真意从静中 生,鸿漾初判,无有染着,乃克用之。故要死过来乃知生,不知生亦不知 死,生死是动静深机。
七
潜虚翁《又论调息法》云:凡调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在 气穴中,默注阴踽,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所谓“隔体神交理最详”, 古仙已言之确矣。所谓“离形交气,别有口传”也。所谓“男不宽衣,女 不解带,敬如神明,爱如父母”,皆此凝神聚气而已,故曰“道归自然”。 《参同》曰:“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此之谓也。
潜虚翁《三论调息法》云:今夫水与水合,火与火合,风与风合,云 与云合,常理也。调息者,以气合气,何待强为?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光 下照阴踽脉,不期而会者,一气之感通,自然而然也。《屯》卦曰:“以贵 下贱,大得民也。”《咸》卦曰:“止而悦,男下女,是以亨。”《易》于交接 之道,盖已言之的矣。但调息之法,有法功,有器用,丹道始终不离。
九
先生曰:吾与涵虚子谈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之道。涵虚曰:据先生言, 是皆刀圭妙用耳。他日见涵虚作《戊己二土篇》,深合元意,爰录而传之。 学人欲了长生,舍此不能通神也。
涵虚曰:《悟真篇》云:“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 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此四句诗,极尽和合丹头之妙。盖以火中
生木汞,水里产金铅,木火金水,含四象于坎离之间,此时离中有己,坎 中有戊,二土为媒,四象可合也。或谓真意属土,土有戊己,得非有二意 乎?曰:似也,然非也。名为意则一,号为土则二,以一意分作两意,乃 有二土之可名,始有内外之可别。然必知动、知静焉。原夫戊土者,外药 也,阴里真阳也,以动为主,故取坎之期,惟侦其动,知动者意也,即以 知动之时为一土 ;己土者,内药也,阳里真阴也,以静为主,故填离之后, 致养于静,知静者意也,即以知静之时为一土。此一意分为两意,而可名 为二土者也。又以两意合为一意,斯无二土之可拘,并无内外之可执,然 必能动、能静焉。原夫己土者,内丹也,亦可变为戊土。以离日而映坎月, 种铅得铅,只见戊而不见己,静能入乎动也。戊土者,外丹也,亦可化为 己土,以坎阳而补离阴,种汞得汞,只见己而不见戊,动能并乎静也。此 两意合为一意,而不拘为二土者也。然则彼此怀真土,亦各怀其一土乎? 亦共怀其一土乎?聪明活泼人,自了然也。金丹返还之道,非此真意不行, 匪惟和合四象,并能驱使四象。何也?盖以木中藏火,投之水乡而火发, 木载金升,汞去复来,火得金而为返也。水里生金,烹以火功而水沸,金 随木上,铅去复回,金得火而为还也。金火返还之术,即是七返九还金液 大丹。人欲大丹成就,舍此真意奚由哉?
紫阳曰:“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陶仙谓:“龙从火出, 青龙变为赤龙;虎向水生,白虎更名黑虎。”只这“龙虎赤黑”四字,已具 四象。交加者,攒簇也。愚按:作丹之士,欲使四象攒簇,必令五行相辕, 其所谓“戊己中”者,不是离中、坎中,乃是中宫、中央也。东西间隔, 刀圭合之,二物变为四象,四象团入一村,一村聚会五行,五行聚而丹乃 结。故下二句曰:“复垢自兹能应用,金丹谁道不成功。”复、垢运用,十 月火符也。进火于复,退符于垢,运用抽添,自然中度,金丹乃可成矣。
元始祖气,朴朴昏昏。元含无朕,始浑无名。 混沌一破,太乙吐萌。两仪合德,日月晦明。 乾交坤变,坤索乾成。异名同出,一本共根。 内外虚实,刚柔平均。阴阳燮理,变化分形。 真精真气,恍惚杳冥。坎离颠倒,运施五行。 既济生神,未济死临。仙道谨守,鬼道邪倾。 人希天道,速避鬼门。由仙希天,道煮长存。 (均,一作“匀")
天地大道,含和抱中。玄玄之祖,妙妙之宗。 玄妙贯通,劈破鸿蒙。窍门橐籥,朱雀烧空。 庚方月现,西南得朋。笑倾玄酒,宴饮黄中。 二八成就,乌兔混融。神光默默,黄屋玄翁。 巽风鼓吹,满鼎霞红。水火进退,朝屯暮蒙。 子午运用,卯酉无功。十月数足,卦象翻终。 了命功全,纯阳气冲。神几妙用,道法无穷。
浏览5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