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于德水遇见老者给他刺绣了九头狮子,并叫他在家休息,老者 会找他。

于德水家里的情形,用自己的话说:“我是光棍一根,吃饱了全家不饿。” 他从小就没有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每天卖完力气,就买一大包酱牛肉和半 斤通州老烧酒,五六张大饼卷起来“吹喇叭”,吃完饭就露宿在京城齐化门外 东岳庙里面的房檐下。(此庙的东院是九天宫,西院是现在朝阳分局所在地, 传说是供的杨家将,寇准夜审潘洪的事也发生在这儿。)吃饱喝足后就躺在狗 皮褥子上睡觉。因为这里夏天凉快,所以一到夏天于德水就到这里来避暑。

这一天晚上,于德水吃饱喝足刚躺下似睡非睡时,就看见由西房檐上下来 一个人,转眼就蹿到了东房檐上。等于德水定神看时,这人就没有影了,于德 水纳闷,自言自语地说:“我明明看见有人,怎么眨眼之间就没了?”

第二天于德水就留心了。刚过午夜,就看见这个人又从西房檐下来,这回 没直接蹿上东房檐,而是蹑手蹑脚冲于德水过来。于德水假装睡着了,故意打 起鼾声。这人一看于德水没醒,飞快蹿上东房檐走了。第三天夜里还是那个时 辰,于德水又看见这个人从西房檐下来,于德水可就说话了: “干什么的?”

这一声不要紧,夜行人可就从房上飘然而下冲他来了。于德水一看此人穿 一身黑色紧身衣,青布包头,大眼睛,身材丰满,手握一把宝剑。从外表看像 一位行侠仗义的女侠。

于德水一看来人冲自己过来,就问:“哪方人士?半夜三更偷偷摸摸有何 公干?扰我睡觉?”

黑衣人回答:“你是于德水吧?”

于德水说:“壮士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黑衣人说:“我已跟踪你三天了,看你住在哪里。奉一位老人之命关心 你。”

“我在此处已看您三次经过,我以为您是位高人,没别的想法,就想拜您 为师。”

夜行人一听这话,对于德水说:“你拜我为师,我不能收你,今天我也不 瞒你,你看我是什么人?能收你吗?”

夜行人说着话把头上的青绢布解了下来,于德水一看真是个女子,赶紧施礼说:“请您原谅,我有眼不识金镶玉。

夜行人说:“这不怪你,我奉命观察你三天了。你在熟睡之中,还能注意 观察你身边的事,并能守护近邻之地,没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酒囊饭袋,足 以证明你也是一个可信赖的人物。我的任务完成了。”

于德水问:“您的什么任务完成了?”

“这你就别问了,我给你传个话,明天你去找他老人家。路是这么走,请 你记住。你进神路街,径直往南,到了南头就是日坛。它的东墙外有一片大苇 塘,从苇塘西边往里走五十步,用手分开芦苇就能看见一股小道,顺小道再往 里走一百步就是河塘,中间有个窝棚,里边有一位老者,就是要找你的人。咱 们俩后会有期。”

夜行人背起宝剑,蒙好头绢,蹿房越脊,转眼踪迹皆无。

第二天早晨起来,于德水按照昨晚夜行人指的路线来到了河塘中间,看见 一老者正端坐在窝棚中打坐练内功。于德水过去仔细一瞧,怎么那么像在三贝 勒花园给我纹狮子的那个老爷子呢?又一细瞧,他没那么瘦哇?老者见有人来 了,起身提拉两只桶去打水。老者拎着两只空水筲,走路都打晃。老者一边晃 着,心里盘算着:这傻小子认不出我来了。在那犯愣呢!只要你搭茬儿,叫我 把水筲放下,你就算上当了。

于德水心说:我的姑奶奶,就是这位要见我? 一身的骨头架子,太阳穴瘪 着,头发俄着,走起路来两脚拌蒜。

于德水自言自语地说:“您叫我跟他学什么?手提两只空水筲,走路都打 晃。西北风一刮还不玩个跟头?”

老爷子也看出于德水在怀疑自己,所以拎着水桶晃得更厉害了,差点儿没 摔一个跟头。于德水在背后招呼老者:“老爷子您先歇会儿,这水我去打吧。”

老者一听于德水喊他,就坡下驴就停了下来。于德水就到了跟前,仔细一 看:“哟,老爷子,几天不见,您怎么这么瘦啦?您有病我背您老人家看看 去。”

“没事,没事」

老者把两只水桶放在地上说:“你给我打两桶水提拉回来。”

“好咧!”

于德水过来低头哈腰双手各提拉一只水筲。这一提不要紧,纹丝未动。 嗨!怎么着,粘着东西哪?跟劲又一提,还是未动。此时于德水的脸可就红 了。于德水没把两只空水筲放在眼里,犯了 “轻敌”的错误了。再试一试,用 两手提拉一只水筲,还是纹丝未动。于德水这时大汗珠儿可就下来了,心里扑 通一声,糟了!我这回可现大眼了。这时于德水心里可明白了,原来老爷子是 一位世外高人呢!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于德水赶紧趴地下就拜,就听老爷子 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不要紧,臊得于德水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年轻人,你服气吗?”

“老爷子您说到哪儿去了,我早就服气了,从您给我刺狮子那一天起,我 就知道您是一位高人,恨不得早点叩头拜您为师。刚才是怕您身体不佳,我想 替您代劳啊。得了,我这里跪下给您叩头了。”

叩完头,于德水抬头再一看自己的恩师,可了不得,他老人家的两只眼睛 炯炯有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再往脸上看,瘪瘪的腮帮子也鼓起来了,眼睛 也努起来了。老爷子走到水筲前,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提,到河里打满两桶水, 没费吹灰之力。就看老爷于手里拎着两个跟鸟笼子似的水桶忽悠忽悠的,回到 了他住的窝棚。坐在窝棚里的地铺上,老爷子对跟在屁股后面的于德水说: “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徒弟了,我呢,有个规矩。这一是练武者道德要高尚, 不要欺软怕强,不怕风险,敢担风险,不向恶势力低头,要清水一边走,浑水 一边流;这二呢,记住天下摔跤武术是一家,爱护自家的门户,但不能夸耀自 己的门户,细心研练功夫,一招一式出手不凡,维护门户立于不败之地;这第 三条最重要——从现在起,不许询问师父我的真名实姓,不许透露我在此居 宿、修炼功夫,如你招惹是非或由你嘴传出我在这,别说为师的对你无情无意 把你废了。这三条你能做到吗?”

“恩师,我都能做到。”

“那就好。”

于德水从给师父叩头以后,每天都是二五更的功夫。在练功的过程中,师 父教的东西一点就破,一说就会,掌握得非常快,师父安排练一天、摔一天, 摔时师父根据于德水的体形和力量、身材高低的特点,结合实战给他说绊子、 比手。于德水的跤技眼瞧着猛长,就这样于德水练了整整二年。

有一天,练完功,老师对于德水说:

“按你现在的本事,应到外边串串场子。四九城有很多私跤场,你可以和 他们切磋切磋,见见生手,那样你的跤技才是实打实的在那个时候,京城的跤场多的很。各个跤场大部分都请有名的扑户给镇场子,如果有生人来踢场子,这个跤场大大小小的跤手以及跤场的把儿头都被踢 场子的人摔了,最后就得请镇跤场的扑户上场捞面子。

于德水听师父的吩咐,到私跤场和他们切磋跤技。结果他来了个茄子、黄瓜一起数,就连镇跤场的头等扑户大弯爷也被于德水摔得一塌糊涂。这下不要 工 紧,大弯爷输跤心里不痛快,接连几天又从营内勾来几个份儿大的,像什么赛 迎 泰山、陈茂龙、猛象爷、裘朋四个有名的头等扑户,又和于德水来了个车轮 战,也都纷纷败北。大弯爷他们的面子快丢尽了,只好又把京城最有名的一个 £ 能人、外号叫“里刀黄”的请了出来。这位“里刀黄” 一身的俊功夫,拿手的 跤绊“里刀勾” 一招鲜,摔遍左右两翼善扑营的扑户和四九城的私跤场。大弯 ,我善 爷把“里刀黄”请来,就想用这把“钥匙”开于德水这把“锁工于德水和里刀黄这场跤让观众开了眼界,无不拍手叫好。为什么说好呢? 好就好在这是一场险中求胜的跤,惊险的程度刺激了围观的跤迷。那天京城有 头有脸的跤霸、跤棍及跤混子去了好几百号人,因为这场跤里刀黄早就放出了 风:我要摔他个于德水满地找牙,给大家出气。

这天于德水只身一人到了跤场,二人一上场见面就赌,里刀黄照面捌胳膊 就使了一个“里刀勾”。于德水虽然练的很棒了,但人家这手是成名的绊子, 百发百中。眼看着于德水就要满地找牙了,谁想到于德水他来了个松劲给腰, 跟着就是一个“倒咬”,反把里刀黄的后脑瓜瓢栽地了。这叫险中求胜。这个 绊子后来都载入了跤谱。

于德水摔这场跤时,他的师父也跟着去了,老人家看到这跤摔得如此精 彩,非常高兴,心说:这孩子的跤有点意思了。

浏览4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