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诰三

中山旧令,上清律仙。广三千之功行,证十二之圆通。擅神灵变化之 奇,精符篆龙蛇之体。道高德重,炼人元而兼统地元;和光同尘,潜玩世 而即行度世。寻有德之人,人人得度;种无根之树,树树皆空。讲先天之 妙旨,为后进之梯航。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武当继教、掌法仙师、灵宝 真人、天雷主宰、玄玄演道、飞龙济世真人、通微显化天尊。

宝诰四

至真传道,太清选仙。居武当而启教,为文始之正传。如痴如醉,混 仙迹于丽春;教孝教忠,阐玄风于华夏。度万三于滇海,婿女同升;续龙 虎之神通,道法兼备。十方宝筏,三教宗师。大悲大愿、大慈大仁、至玄 至妙、至奇至神、东华首相、三清外臣、雷霆神吏、灵宝天师、太和一焦 始祖、道通文远真君、通微显化天尊。

宝诰五

玉虚上相,金阙高真。德畅人神,经开井鬼。广三千之功行,醒亿万 之沉迷。昔从元岳而成真,今继玄天而阐化。扶正教无党无偏,辟旁门有 声有色。诛杀乾坤之方士,挽回道德之宗风。指先天而对月,招后进以升 云。道妙无方,玄微莫测。至灵至圣、至大至尊、体合自然、神凝般若、 三教真宰、一气权衡、参法天师、洞玄帝君、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 度天尊。

神光熙照,性海澄清。在尘出尘,隐世度世。现医身而扶危拔困,偈 大众而阐道传经。果证大罗金仙,道比达磨尊者。大仁大愿、大慈大悲、 三丰真师、救难天尊、避遢静光佛、菩萨摩诃萨。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实,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又号张巍遢。硕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 丰

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过目不忘。游处无恒, ", 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

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徒去荆榛,辟瓦砾, 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 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具棺殓之,及葬,闻 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 益奇幻。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演,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 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琏、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 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 以守。竟符三丰言。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 之上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 莫测其存否也。

张避遢,名君实,宇铉一,别字玄玄。辽东懿州人,张仲安第五子也。 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顶作一髻。自号保和容忍三 丰子。手执刀尺,寒暑惟衣一衲。或处穷寂,或游市口,浩浩自如,旁若 无人。有问之者,终日不答一语,及与论三教经书,则吐辞滚滚,皆本道 德忠孝。每遇事,辄先知。或三五日、两三月始一食,然登山如飞。或隆 冬卧雪中,能鼾如雷。时人咸异之,因呼为张避遢。元末居宝鸡金台观, 尝一日辞世而逝,从者为棺殓,临穿发视之复生。乃入蜀抵秦,游襄邓, 往来长安,历陇岷甘肃。洪武初,入武当,登天柱峰,遍历名胜,使弟子 邱元靖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紫霄,乃自结草庐于展 旗峰北,曰遇真宫,筑草庵于土城,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守之。洪武 庚午,拂袖长往,不知所之。明年,太祖遣三山道士,请造朝,了不可见。 或曰住青州云门洞。永乐初,遣给事中胡浚、指挥杨永吉等物色之,不得。 十年二月,成祖为书,诏道士元虚子往武当,于玄玄旧游处,建道场焚书, 冀有闻焉,不获。仍御制诗赐之,有“若遇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 之句。天顺末,或隐或现。上闻之,封“通微显化真人”。后往来鹤鸣山半 年,不知所终。

张仙,名君实,字全一。辽东懿州人。别号玄玄,又号保和容忍三丰 子,时人又称张遍遢。天顺三年,曾来谒帝。予见其像,须鬓竖上,一髻 背垂,面紫大腹,而携笠者。上为锡诰之文,封为“通微显化大真人”。

三丰老仙,龙虎裔孙也。其祖裕贤公,学能兼占象。移家于金之懿州, 与子昌隐于民间。及懿为元人所拔,始稍稍以名字闻,然昌公固优游世外 者也。夫人林氏,先以二乳生四子,曰遨、曰游、曰逍、曰遥,皆早殁。 既更举二子,曰通、曰达,通即老仙也。降诞之夕,林梦斗母元君手招大 鹤止屋,长啸三声而惊寤,遂就褥焉。幼有异质,长负才艺。游燕京,故 交刘秉忠见而奇之,曰:“真仙才也”。默挈之,久乃得一宰于中山苦寒之 地,以丁忧归,遂不复出。尝言“富贵如风灯草露,光阴似雨电浮湛”,乃 决志求道。访师终南,得闻火龙妙谛。渐乃徉狂垢污,人不能识。生平诗 文,每起稿于树皮苔肉、茶汤匕箸间,积数十年犹能记诵,然未尝录以示

人也。故元朝文艺中,无有知者。子道意,孙鸣鸾、鸣鹤。鸾入明初,迁 丰

淮扬,六世孙花谷道人(即鸾嫡孙)与余为方外友。其家有林园之胜,老 集 仙尝至其家。叩以当年轶事,则书云游诗若干首、宝诰数章、丹诀一函,命藏之。花谷每为余言,不胜使人遐想也。

三丰先生姓张,名通,字君实。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故尝自称为天 师后裔。祖父裕贤公,学精星算。南宋末,知天下王气将从北起,遂携本 支眷属,徙辽阳懿州。有子名居仁,亦名昌,字子安(一字仲安),号白 山,即先生父也。壮负奇器,元太宗收召人才,分三科取士,子安赴试, 策论科入选。然性素恬淡,无仕宦情,终其身于林下。定宗丁未夏,先生 母林太夫人,梦元鹤自海天飞来,而诞先生,时四月初九日子时也。丰神 奇异,龟形鹤骨,大耳圆睛。五岁目染异疾,积久渐昏。其时有张云庵者

方外异人也。住持碧落宫,自号白云禅老。见先生奇之,曰:“此子仙风道 ,自非凡器,但目遭魔障,须拜贫道为弟子,了脱尘翳,慧珠再朗,即 送还。”太夫人许之,遂投云庵为徒。静居半载,而目渐明,教习道经,过 目便晓,有暇兼读儒、释两家之书,随手披阅,会通其大意即止。忽忽七 载,太夫人念之,云庵亦不留,遂拜辞归家,专究儒业。

中统元年,举茂才异等。二年,称文学才识,列名上闻,以备擢用,

然非先生素志也。因显扬之故,欲效毛庐江捧檄意耳。至元甲子秋,游燕 京。时方定都于燕,诏令旧列文学才识者待用,栖迟燕市。闻望日隆,始 与平章政事廉公希宪识。公异其才,奏补中山博陵令,遂之官。政暇访葛 洪山,相传为稚川修炼处。因念一官萧散,颇同勾漏,予岂不能似稚川? 越明年而丁艰矣,又数月而报忧矣。先生遂绝仕进意,奉讳归辽阳,终日 哀毁,觅山之高洁者,营厝甫毕,制居数载,日诵洞经。倏有邱道人者, 叩门相访,剧谈玄理,满座风清,洒然有方外之想。道人既去,因束装出 游,田产悉付族人,嘱代扫墓,挈二行童相随。北燕赵,东齐鲁,南韩魏,

往来名山古刹,吟咏闲观,且行且住。如是者几三十年,均无所遇,乃西 西 £ 之秦陇,挹太华之气,纳太白之奇。走褒斜,度陈仓,见宝鸡山泽,幽邃 土 而清,乃就居焉。中有三尖山,三峰挺秀,苍润可喜,因自号为三丰居士。

延祐元年,年六十七,始入终南,得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更名玄 素,一名玄化,合号玄玄子,别号昆阳。山居四载,功效寂然。闻进斯道 者,必须法财两用,平生游访,兼颇好善,囊箧殆空,不觉泪下。火龙怪 之,进告以故,乃传丹砂点化之诀,命出山修炼。立辞恩师,和光混俗者 数年。泰定甲子春.南至武当,调神九载,而道始成。于是湘云巴雨之间, 隐显遨游,又十余岁,乃于至正初,由楚还辽阳,省墓讫,复之燕市,公 卿故交,死亡已尽矣。遂之西山,遇前邱道人,谈心话道,促膝参同,方 知为长春先生符阳子也。别后,复至秦蜀,由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遇 沈万三,传以丹道,事在至正十九年。临别,先生预知万三有徙边之祸, 嘱曰:“东南王气正盛,当晤子于西南也。”仍还秦,居宝鸡金台观。九月 二十日,阳神出游。土人杨轨山以先生辞世,买棺收殓。临笑之际,柩有 声如雷,启视复生。盖其阳神出游,朴厚者见之,以为宛其死矣。后乃携 轨山遁去。又二年,沧桑顿改,海水重清,元纪忽终,明运又启,先生乃 结庵于太和.故为疯汉,人目为避遢道人。道士邱元靖,安静可喜,秘收 为徒。他日入成都,说蜀王椿入道,不听,退还襄邓间,更莫测其踪迹矣。

洪武十七年甲子,太祖以华夷宾服,诏求先生,不赴。十八年,又强 沈万三敦请,亦不赴。盖帝王自有道,不可以金丹金液,分人主励精图治 之思。古来方士酿祸,皆因游仙入朝,为厉之阶。登圣真者,决不为唐之叶法善、宋之林灵素也,前车可鉴矣。二十五年,乃遁入云南,适太祖徙 万三于海上

缘此践约来会,同炼天元,服食大药。明年成,始之贵州平 越福泉山,朝真礼斗,候诏飞升。建文元年,完璞子访先生于武当,适从 平越归来,相得甚欢。永乐四年,侍读学士胡广,奏言先生深有道法,广 具神通。五年丁亥,即命胡淡等,遍游天下访之。十年壬辰,又命孙碧云 于武当建宫拜候,并致书相请。直逮十四年,并不闻有踪迹。帝乃怒,谓 胡广曰:“卿言张三丰蕴抱玄机,胡弗敢来见朕也?”斥广寻觅之。广大惧, 星夜抵武当,焚香泣祷。是年五月朔,为南极万寿,老君命诸仙及期大会, 6 时先生亦在诏中,遂与玄天官属,御气同行,适见胡广情切,乃按云车, 许以陛见。入朝后,即赴上清之命,飘然而去。明年,胡淡等还朝,终未 得见先生也。

吾师乎!吾师乎!其隐中之仙乎!其仙中之神乎!其神仙而天仙者乎! 继荷玉诏,高会群真,位列兑宫,身成乾体,故能神通变化,济世度人。 四围上下,虚空处处,皆鸾彩所至,将所谓深藏宏愿,广大法门者,吕祖 之后,惟先生一身而已。

锡龄风尘俗吏,几忘(去声)本原,观察剑南,又鲜仁政,滥叨厚禄, 辜负皇恩。两年来,曦天少见,水潦频增,龄乃跣足剪甲,恭祷眉山之灵。 拈香七日,晴光普照,画景遥开,奇峰异水间,幸遇先生。鉴龄微忱,招 龄入道,并示《丹经秘诀》一章,及《捷要篇》二卷,照法修炼,始识玄 功。因此悔入宦途,游情山水,迩乃自出清俸,结庐凌云,未知何年何日, 蝉脱尘网,采瑶花、奉桃实,敬献先生也。龄侍先生甚久,得悉先生原本 又甚详,爰洗浊怀,恭为纪传,以付吾门嗣起者。

浏览89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