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又授河南通省河道副使,因便道,抵扬州,过楚江,复遇三丰先生,传 一 以秘诀,遽抱奇病归。时元配刘恭人,去世多年,命其子思敏,扶柩入蜀, 葬之就日峰。而公病益剧,绝粒月余,面转红畅。一日,谓弟曰:“汝善事 父,吾将往矣。”薰沐正襟,空中隐隐有彩云下覆,突见一气,从顶门出, 乃终。(时雍正甲辰二月初七日丑时仙升)举尸入棺,轻如蝉蜕,方知成真 得道人也。其子奉遗命,合刘恭人柩,同扶入川,瘗于就日峰上。后有巴 南樵夫,见公于峨山,从一奇伟道人,飞行峭壁,仍如当日容貌,髭须飘 飘然。

长乙子曰:题系《度汪梦九》,而此作乃如梦九先生小传,何也?盖先 生观察剑南,流风善政,至今犹称颂之。兼以仙根道器,忠孝两全,故祖 师亟来指度,以卫吾道。兹作搜轶事、撷遗闻,并照其寿藏碑跋著之,仍 以著祖师度世之勤,而代写梦九出处也。

附:梦九先生《自题藏蜕居记》

道人姓汪,名锡龄,字梦九,号圆通。江南徽州府歙县水界山人,侨 寓扬州府江都县。历官别驾、州牧、户工二部,任四川剑南观察,受修养 秘法于张三丰先生之门。爱凌云山水清幽,自营葬地于就日峰内,穴得云 中仙座之形,抨己山亥向,为将来藏骨之所。留题七律一诗,录之于后: “自抨吉穴埋仙骨,水绕山环倍有情。就日清泉垂德泽,丹霞静室守佳城。 道人久脱尘凡累,孝子无劳风木惊。莫说老夫原未死,何妨标挂见分明。” 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四月初三日,圆通道人建椁自记。

秦安溷迹

秦安县有张蓬头,自云中州人,又称天外人。顶挽单髻,冬夏著一破 衲,游行市上,状类疯

癫。好事者畀以酒食,不问精粗多寡,啖辄尽。初 未见其醉饱也,时或数日、或数十日不饮食,亦无饥渴态。晚宿寺观平地 上,恒经旬不起,群以为死,足蹴之,乃欠伸张目曰:“寐未熟,何溷而公 为也?”县人蔡生,有别墅,在城西石佛寺,花木明秀,廓槛回环,欲奉 之往,蓬头殊不辞。生恒喜交游,以墅为外宅,日与品竹弹丝者,相为征 磁 逐。蓬头了不为意,日方落,即僵卧如尸,终夜不闻息声。偶叩其术,曰: “圣经次节,乃儒释道三教入门初基,由定而至得,其途乃分。踏实一切 装 者,孔门也;空诸一切者,牟尼也;超乎一切者,太上也。君称茂才,当 自领之耳。”生妻最悍妒,诟骂翁姑,生畏之如虎。探知生与道者并诸交, 在别墅为戏,怒甚,即往斥逐。生惧以告,蓬头曰:“无伤,俟其来,我自 当之。”比至,见蓬头当门坐,怒声雷动,肆口保催,直前以左右手力批 两颊,蓬头怡然不动,妻觉两手痛不可忍,急归,而十指肿若悬槌,已发 疔毒,嚎呼半夜.天晓死矣。迨乾隆四十九年四月,蓬头忽劝蔡归家,蔡 心迷游戏,难之,强而后可。至正月望,逆犯马心明,携其党,自伏羌窜 归石峰堡,道经石佛寺,蹂蹒殆尽,而蔡独免。后有陈野仙者,亦来游秦 安。野仙,平凉人,冠服作道装,而饮酒食肉,起居作息如常人,结庐龙 门山危峰峭壁,殆飞鸟所不能到,不知何以上下也。其踪迹颇不远人,欲 觅之,峰下呼陈爷即至。或叩以休咎,不答,但云:“由他、由他! ”又尝 与乡人移石上崖,又尝与友人骤水灭火,一切灵异,未可俱述。兹闻野仙 来游,蔡即延至其家,令与蓬头相见,而野仙若甚自惭者。留三日,野仙此句盖指《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 后能得” 一句而言。

辞去。蔡因问蓬头,野仙何如?曰:“修仙有二,其上乘自静功入门,首戒 妄念,次学胎息,再演降龙伏虎之法。此皆易事,惟金丹难炼耳,丹成便 可飞升,来往自如矣。今野仙,乃符箓一派,静则云霞,动则霹雳,然必 传授正、蕴秘深,真师来度,亦成南宫列仙,否则五百年后,难免雷劫矣。 幸野仙存心仁厚,每以其法救人困苦,虽系别道,吾将以大道传之。”居无 何,蓬头亦飘然去。野仙貌肥黑,礼仪甚恭。蓬头面奇古,而神极清,去 来倏忽,如游龙然。

虚舟子曰:海亭言张真人,每尝往来城市,徉狂散发,自称蓬头,神 也哉!真人之住世也,不示异,不见为仙,徒示异,又恐似野仙。夫惟扫 除旁门,独标正道。而以诛悍妇,救蔡家,略露其以道兼法之妙,则真人 之神通大矣!可惜蔡生不悟。

陈雷谷传

雷谷仙翁陈可复,定海人也。生而疏爽,丰骨不凡。自少好仙术,无 功名意。遇平江林道人锋,传以召雷法。时值大旱,祷祈莫应。或有戏者 成 曰:“陈道士能召雷雨。”命至官庭,将俟其不验而侮辱之。可复即以法兴云,须臾雷电大作,雨下尺余。常至郭之天庆观。中秋,有方士赏月,可

全」一 复不与其会。戏以墨水"巽空,顷即乌云蔽月,而雨黑雨,坐客惊避,衣尽
缁矣。众知其所为,延之入席,云收雾敛,月复朗然。其响应率皆类此。
至元间,世祖诏见,命主长春宫。暇则杜门静坐,不与客见焉。

陈中行传

元江东明道书院山长,教授温州,陈公名遇,字中行,金陵人也。公 外和内刚,深知大义。明太祖渡江,御史秦元荐之。帝致书征至,与语, 大悦。俾典戎务,咨以机密,授供奉,不受;后又拜学士、中书左丞、宏 文大学士、太常卿、礼部尚书,皆辞;又赐金帛等物,亦不受。高庙三幸 其第,引入内赐坐,病则赐医药。年七十二,无疾而终。帝再三震悼,赐 以棺帛。当时在廷公卿,皆以为无此宠遇。方公之初见太祖也,只劝其戒 杀,以为生民之望,及诘以元政何如,公惟流涕而已。诏对之暇,焚香危 坐,若山中老僧者。太祖数遣人觇之,公正念《金刚经》,曰:“以如是降 伏其心,以如是降伏其心。”故始终不相疑焉。然其不受人职,亦可谓忠于 元者也。《元史》不载,吾故表而志之。

完璞子列传

完璞子,姓程名瑶,字光杓,新安人。征士挎霄之子也。状貌魁梧, 性情豪宕。母倪氏,梦神人以赤玉授之而生。幼有神悟,诵经史如已熟读 者然。倪氏卒,哀毁如成人。自是日日勤学,所谓孔孟心传、河洛宗旨, 皆贯通焉。及长,娶周氏,氏名锡,字元姬,长知书理,阅《纲目》传记, 能较其异同,称闺中博士。姬于君为同庚,而君生以冬至,元姬生以夏至, 盖一少阳,一少阴也。孝翁敬夫,暇则聆光杓诵读,恒以义理相质。挎霄 弃世后,守制如礼。服阕北游,宋濂一见即奇之,曰:“风尘外物,挎霄为 不死矣。”寻辞去。从吴桢学剑,甫期月而即尽其能.乃佩剑出游。遇王仲 都于句曲,授以大道,命择地修炼。遂还北岳,潜修十二载,道成,时年 三十六也。始归家见元姬,课子读书,遂独寝中堂。元姬潜窥,见其趺坐 于榻,顶有金光,照耀一室。诘朝请曰:“夫子何不以道相授乎?”光杓曰: “方欲度尽天下,岂吝于子?但未谢师恩,故未敢也。”遂往大翩山,谒见

真君,赐号完璞子,拜谢而去。携剑游晋阳,转之荆楚。时有姚广孝者, 一 出家妙智庵,法名道衍,虽从佛教,却喜谈兵,尝游南阳新野,访卧龙遗 迹,题诗于庙,津津自喜。忽有一人,坐于其侧,大喝曰:“和尚何人?敢 消武侯耶?”衍大惊,见其道装佩剑,容貌清奇,作礼曰:“无心之咏叹, 道长何责之深也?敢请从来。”道者云:“吾号完璞,惟喜遨游,苍林碧嫩, 皆吾庐也。”仰天大笑而去。衍后为燕王所倚,助恶篡国,故完璞一羞之 也。建文初,燕入会葬讫,还至淮阴,次子高煦,引兵来接,忽然风雾大 作,沙石乱飞,无路可出,猛闻喝声曰:“且饶汝! ”天即清明,见一道者, 按剑而哂。煦欲问询,风过不见矣。归令道衍占之,曰:“此仙家游戏耳。” 盖完璞自羞道衍后,即知燕王入朝,故于中途显遁甲以警之。夏四月,太 祖小祥,燕遣世子煦、燧等入临,魏国公徐辉祖密奏请留之,煦入辉祖厩, 盗良马先逃。时完璞访余于武当,遥见煦来,因掣剑指之,其马惊嘶跑转, 控勒不止,欲下不能,直至江口,如从云雾中坠下。燕后围济南,铁铉令 军民诈降,遂败燕于城下。时道衍亦在军中,出营巡视,一人至前曰:“余 有破城之诀。”以秘函付之即去。衍启视云:“赞画军机,曾不识诈降之计, 师到济南多不济,问何如刘诚意?全未。”衍览之,耻惧交集,细忆其人,

宛似武侯庙前所遇者。完璞复去游淮上,值燕师进攻沧州,高煦殿后。俄 而冰雹大作,齐奔北军,煦带重伤而走。周隐遥真人适来相遇,怪而问之 曰:“燕王应运之主,何为挫之?”完璞曰:“先生误矣!燕王棣,今之管、 蔡也。时无周公,使彼得行其志。而先生以应运归之,若此则强藩叛国, 皆称应运,而纲常从此坠地矣。小子念此,殊不敢狗俗情

浏览39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