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曰:
法阴法阳法天地,无物无吾有玄机。法于阴阳合自然,太乙久转大丹还。顺天呈象,顾名思义,即在由预备式的修习进入太虚之境后, 而开始法阴法阳而造天地的运化。人为万物之灵,与天地同居三 才,只要顺从天地宇宙自然之变化,即可与天地同寿长存于宇宙, 故于行功炼道之初,必先行顺天呈象之法。“无物无吾有玄机”者, 王重阳《五篇灵文》载:“夫最上者,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 妙用,无为丹基,此最上一乘之妙道,三教同源之心法。”道家称太 乙为最上,太乙又称太一。《类经》曰:“太者至尊之称,一者万数之 始也,非最上为何?”谱曰:“太乙久转大丹还”。武当山之《修真图》, 又《丹成九转图》,反念之:“图转九成丹”尽泄其秘,万法归一 “转” 字,即可得九转还丹。顺天呈象一式,只有合扣丹庭的双手合扣于 丹庭,三窍同源而转入两手上下相对,二仪歧分,左右转圈才可。陆 西星之《玄肤论》言:“宇宙在手,万化生身,立鼎于外,炼药于内,取 坎填离,盗机逆用。”可为此式之传神,法虽至简至易,安炉立鼎,采 药归炉,取坎填离,风火沐浴,尽在其中。即无人我色象,又无卦爻 斤两,可谓至易。须知丹者“单”也,真一之单即为丹,然观世之修道之人,每见天造作,或为名词表象所惑,或拘于卦爻斤两,将一清静 无为之丹道之学弄得乌烟瘴气,殊不知繁则乱道,简则至道。佛道 二家之士每有执着、顽空之弊。而顺天呈象一式破两边,虽由后天肢体入手,却无须调息,无须意守,一任天机自转,不加一毫后天色象,故无执着弊;虽立法于先天却有法可依,有规可蹈,借假修真, 又不会使人落入顽空,法极简而效极宏,真上品丹法也。不遇明师, 不得宗风,虽皓首穷经,又于修真何益哉!愿与求道之士共勉。
第二式:怀抱乾坤
谱曰:
怀里乾坤日月长,何处为吾真故乡。
乾坤还在吾身内,此为乾坤第一桩。
上一式言天地阴阳,此言乾坤日月,盖象莫大于乎天地,明莫 明乎日月,《悟真篇》诗云:
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持乌兔药来享。
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黄芽不解生。
道尽此式之妙用,直指乾坤丹法,乌兔为日月,黄道为先天真 脉,诗中言道四步程序为:
- 乾坤定位,安炉立鼎。
- 采炼日精月华。
- 阴阳挎炼而一,归于中脉。
- 得产黄芽。而这四步程序却完完全全囊括在怀抱乾坤这简简单单的一式 之中。本式也是从预备式起(其它各式均如此),将两手分开,相对 横放腰际,完成第二式的起式定型,此时体内亦相应而起变化,整 觉清通一气,上通于天,下达于地,一气贯穿,吾身之小天地顿与宇 宙之大天地溶合而一;接着双手开始上下前后地运转,由第一式的 横向运转,到第二式的竖向运转,完成了经天纬地的运化,则乾坤 位定矣。两手的外导内行,又带动内气的运转,便由第一式采集进 来的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逐渐化合一体,与体内真气共冶一炉。即 诗中所言“次挎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而在行功过程 中,到底“何处为吾真故乡”也就有了答案。随着岁月不断地精勤修 炼,体内自然得产黄芽。黄芽者,金丹之苗也。古人云:“黄金种子年 年种,千古几何得黄芽。”可见黄芽之难得。然而怀抱乾坤一式,就 解决了这一千古难题。难怪功谱中自豪地言道:“此为乾坤第一 桩。”当然,此式用于武技演化则另有密意,可详见梁志明先生之 《太乙混元球武技释密》一文灵苗既产,金丹有望,则以后自然岁月无尽,自在逍遥。故功谱 中第-句已点明了“怀里乾坤日月长”。修真之子,到此地步,其理自明,其妙自得,已开始得到了修真之妙趣。从中也可看出太乙混元内功,一入手已是高屋建矩,直超先天。古人云:“炼神为至上。” 诚非虚言矣
第三式:倒转彩球
谱曰:
倒转彩球隐玄机,内外全形归故里。
今授此密为弘法,他日相逢在须弥。
倒转彩球一式,妙在一个“倒”字上。三丰祖师有云:“顺则凡, 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龙虎堂藏本《御赐万全修真图•持元密 示原本》有诗曰:
玉炉长焚散大千,阴阳交注造化全。山人指出生死路,倒转真华便成仙。彩球者为外在的物象,而其内涵实质则为精气神三元所结的 先天真华。由此可知,倒转真华的内功专持实为古人的不传之密, “愚人以此杀身,圣人以此飞形”。故功谱中说:“倒转彩球隐玄机。” 玄机何在,就在于此式的修炼,可以“内固其精,外全其形”,以至于 后来的形与神俱,形神俱妙的高深境地。“今授此密为弘法,他相逢在须弥”。说明这套简捷精深的内功古来不传之秘,是修持丹元大 道的捷径,以武法合参于丹法,历为武当之宗风。今天把它传出来, 是为了使祖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使更多的人能摆脱疾病因扰, 而到达彼岸,得之者当宝之。“须弥”一词语出佛典,梵语。“须弥”在此云“妙高”。四宝所成曰妙,高出众山曰高。四宝喻常乐我净四德, 或曰妙光,或曰安明,山之妙高喻其德庄严,更无其上;山之妙光, 喻其慧光常照世间;山之安明,安显妙定,如如不动,喻其如玉洁 净,如宝无垢。又佛家有须弥芥子之喻,喻佛法之妙,可藏须弥山王 于一芥子之中。而在倒转彩球一式中,双手的阴阳交注,可使手中的球体经万千,其大小开合,虚实互化,与天地宇宙之浩然之气相呼相应,大则弥散六合之外,小可潜藏一粒之中,正应了须弥芥子 谓’通过球体的运化,不断采集寰宇间浩然正气,来补充自身的损耗,而用于武技,则可达《太极拳论》中所说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无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 无使有断续处”之妙境也。由上边的简论中可以看出,倒转彩球一式中藏我量无边之玄机妙用,非言语所能尽述。混元内功,确是我神州古国国学之精 华。通过修持,可直超须弥山王的巅峰。有幸得之者,应深体古人创法之艰,传法之难,更应善之自珍,并为弘扬光大而尽自己的最大 努力。
第四式:狮子滚球
谱曰:
狮子滚球法玄妙,悟彻三元归一窍。
日月玄机谁来解,破释此玄乐逍遥。
狮子滚球一语,中藏玄妙。狮子乃神兽也。这一式的运化,是 从第一式的横向运转,第二式的竖向运转,第三式的左右斜行转,而转入此式的玲珑剔透,活泼自在,运化无端的修持,也即法无 定法的修炼,正应玲珑神兽之谓也。武技的运化,则是由收藏在内而到威猛生之的阶段。而内功层次上,则为师传之“聚气、炼气、运气”,而至此式为“华”,功夫至此,则是对以前所修所学来一个大的总结,而有所飞跃,故谓之“狮子滚球法玄妙,悟彻三元归一窍”,一 语道破修持的境界要由修到悟而证,方能有所飞跃。三元者,上药 三品精气神也。狮子谓百兽之王,然何者为王? “通天彻地,纵贯三 才者,王也。”(《太乙三才桩诀法译注》)此方为王之真意。狮子滚球 的修持,是在前面的修炼达到“全精全气”的基础上,将丹田的元气 提至膻中,而赋予神光,使体内结成的球体产生灵性,精气神三元 连中而加以运化,并产生神妙无端的运化。“三元归一窍”,此为通 天彻地之修持法,丹田、膻中、泥丸宫,是为天地人三才,纵贯三才者为王,而丹田至会阴(生死窍),泥丸宫至百会(六阳金顶),亦须 贯通,此正是三丰祖师“丰”字之义也。然如何方能贯通,必须以中 脉的修持才能通天彻地,纵贯三才、中脉,又称先天真脉,为修持之要道。师传有谓“百脉朝宗,不如一气贯通”,道出中脉之妙修。百脉者,起点不一,莫衷一是,但终不脱后天经络之修持。须知修真之真 脉与医家之经络大相径庭,是先天后天两大体系。可笑大多数流行气功,以医家经络之脉而修,可谓大谬之然也。唯有开通先天中脉, 方能元真飞举,三花聚顶,舍此别无他途。故修持之人当访真师,明真窍,方不致为世俗所误也。“百家腾跃,终入环中”,“一气冲腾开 坦道”。然环中之妙,又有几人知之耳。坦道不行,却又何苦去行错综纷纭、曲折往复的羊肠小道呢? “日月玄机谁来解,破释此玄乐逍遥。”道出此式的高妙之处。古人提出了“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一千古难题,日月星辰的运化规律,一直都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懈探讨的课题。而“狮子滚球”的修持,正是在已达到“归一”境界之后的进一步深化,即对光的修持。古人有所谓“命光、性光、慧光、蟾光、化银之光”之说,只有通过对光的修持,才能悟彻日月星辰之妙,才能真正进入修真之境界而得证真之乐,十五代弟子有诗赞曰:
古来修道逾万千,无师难炼九成丹。
吾今得球逍遥去,不识虹境笑愚顽。
浏览3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