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项目是按体重级别参加比赛。赛前过早地减轻体重难 以承受大运动负荷训练,而接近比赛时快速减体重又会带来诸 多不利影响,因而,赛前减体重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教练员和 运动员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摔跤运动赛前12 ~ 14小时 可减掉原体重的3% ~5%。因此,采用合理的减体重措施, 同时给予科学的营养补充,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减体重目的, 而且可以避免快速减体重给肌体健康和运动能力造成的不良影 响。
赛前减体重的方式
运动员赛前减体重的方式大致分为快速减体重和缓慢减体 重两种。在一周内迅速大幅度地将体重减少到某一既定目标为 快速减体重,减重时间超过一周则为缓慢减体重。
赛前减体期间的营养补充
快速减体重期的饮食与营养
快速减体重期,许多运动员采用极低热量膳食,每日热能 摄入量在800千卡以下,通常只摄取些液体饮品,至多进食一 次固体性食物。极低热量膳食具有短时间内使体重大量丢失的 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法应用于快速减体重是安全的、科学 的。实际上,这种能量摄入甚至不能满足运动员基础代谢所需
要的热能,会给肌体造成急性热能亏空并产生生理应激压力, ,因此,热能摄入要达到安全水平,每日至少1200千卡以上。
采用低热量饮食时,常发生体蛋白丢失,肝脏内蛋白质合 成降低,肌肉重量也会下降。为保证减重期蛋白质的代谢平 衡,应加强蛋白质营养,使之占总热能的18% ±2%,每日摄 入量不低于每公斤体重1克。
快速减体重期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影响减重后运 动能力的关键。由于限制能量摄入、体重丢失而出现的糖元储 备耗损是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能量限制期间,膳食 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热能的50%时,运动耐力会降低,而碳 水化合物占70%时,则能维持减重后的运动耐力,这是不难 理解的。除了糖元丢失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还可以使减体重 后安静时的碱储备下降。虽然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并不会耗竭肌 糖元,但运动员在一场摔跤比赛后肌糖元可下降21. 5%。摔 跤运动员在快速减重期摄取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时,要使无氧能 力得到很好的保持,但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使肌糖元下 降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成为无氧能力的限制因素。所以,减 重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有助于维持运动能力。另外,由于在糖 元耗竭状态下氨基酸的氧化增加,因此,碳水化合物摄入还可 节省体蛋白。
快速减体重必然造成肌体不同程度的脱水,因为骨骼肌中 糖元浓度下降本身即可引起水的丢失。肌肉缺水会导致营养物 质交换减慢,代谢废物排出减少,工作效率下降。实践证明, 即使低水平的脱水(1.8% ~2%)也会损害肌体运动能力,因 此,许多业内人士不主张采用纯粹脱水法减体重。但在实践 中,脱水法还是被教练员、运动员视为快速减体重必不可少的 措施,包括主动禁水和被动发汗脱水等。故而,退一步提出的 建议是:不要限制饮水,以减轻运动员的精神压力和脱水程 度,避免血容量过度减少;不要使用利尿剂;不要使用泻药。
低热量饮食期间,除了热能和蛋白质短缺外,无机盐和维 生素的摄入量也明显减少,但尿中仍有相当量的排出。比较减 体重期钾、钠、钙、镁等摄入量均表明,无机盐确有丢失,维 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损耗和丢失也是必定的。极低热量膳食法快 速减体重时血清浓度下降约50% ,导致功能性铁缺乏或蛋白 质营养不良,这是能量剥夺期间网状内皮细胞贮存和释放铁的 机能活动改变所致。以上这些重要营养素的丢失,可引起离子 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并可产生酸中毒倾向及肌肉抽搐等情 况。因此,减体重期的膳食必须保证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和 微量元素。总之,减重期的膳食组成对运动能力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减体重膳食方案应是在低热量摄入的基础上,以高碳水 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充足水和维生素、适量无机盐的模 式配餐。
关于减体重的安全性问题,通常采用体脂百分比方法进行 监督,即男运动员体脂的最低水平为5% ~7%,女运动员为 6% ~ 10%,低于此水平时不宜再减体重。但此法应用于缓慢 减体重更合适,而快速减体重时主要丢失的是体液和瘦体重组 织,所以我们认为采用体重指数(BMI)监督快速减体重的安全 性更好一些。BMI是指体重(公斤)与身高(米)的平方之比值即 体重(公斤)/身高(米),是表示相对体重的一个常用指标,与 健康高度相关。理想的BMI值为19~25,不宜低于19,否则 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可用血红蛋白(Hb)指标监测 脱水情况,当Hb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升高时,表示脱水程度 加重,应引起高度注意。
缓慢减体重期的饮食与营养
与快速减体重必定脱水不同,缓慢减体重只通过能量负平 衡实现,丢失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与快速减体重相似的是,缓
慢减体重期的膳食原则应是中等能量限制的高碳水化合物(供 能60% ~ 70%)、高蛋白(供能16% ~ 20% )、低脂肪(供能 15% -25%),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的平衡膳食。
降低膳食能量摄入是缓慢减体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据资 料显示,缓慢减体重期每天摄入的能量在18 ~ 32千卡/公斤之 间不等。低于24千卡/公斤的膳食能量摄入,可使每周减重1 公斤以上,而中等能量限制(25 ~ 32千卡/公斤体重/日),则使 每周的减重量在0.5 ~ 1.0公斤。为使减少的体重成分在体脂 中达到最高水平,每周减体重量不可超过1. 5 ~ 2. 0公斤。长期 控体重的青少年运动员,每日热能应满足需要量的90%。减控 体重期运动员应进行正常训练,而不以加大训练量和增加能量 消耗为主要手段,原因有二:第一,增加的能量消耗通常可被能 量摄入补偿,致使运动员仍然维持了能量平衡;第二,耐力运动 员的能量消耗可以有较大的季节差异,而按重量分组的运动员 和体操运动员则很难在能量消耗上有大的变动。
实践证明,运动员在低热量饮食减控体重期间,其生活方 式,特别是饮食习惯的适应性改变很重要,尤其要习惯于低脂肪 (<25% )、高膳食纤维(>25%,来自全谷类和蔬菜水果)的饮 食。这里提出以下建议,可帮助运动员在日常饮食中降低能量 摄入:
(1)吃各种低热量、高营养素含量的食物,如奶类、蛋类、 鱼类、血豆腐等。
(2)吃更少的油脂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吃较少量的食物,限吃零食,免去高脂肪、高热量的零 食,如巧克力、冰淇淋、花生等。
(4)吃面食、米饭和谷类食物,并在制作和食用过程中不添 加脂肪和糖。
(5)多吃蔬菜和水果,并在加工和食用过程中不添加脂肪和
糖;
(6)少吃糖和甜食,如糖块、曲奇饼干、蛋糕等。
(7)少喝或不喝酒。
停训和减量训练期应严格控制热能摄入量,防止体脂快速 增加,以保持体脂百分比稳定。
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对保持运动能力很重要。仅摄入正常 膳食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 , 2. 5克/公斤体重)会使无 氧能力受到损害,但合理的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摄入(4. 1克/公 斤体重)可使缓慢减体重后的无氧代谢不受影响。此外,缓慢减 体重运动员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都会降低,建 议除了遵循上述的合理膳食原则外,必要时也可采取“缺什 么、补什么”的方法进行营养强化补充。但长期控体重运动员 则不一定需要进行这种常规补充,因为控体重主要是控制体脂 百分比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使体重保持适当水平,运动员在维 持能量代谢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主要是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缓慢减体重和长期控体重时,应强调和加强对运动员进行 体成分的监测,仅观察体重丢失量而不注意所丢失的体成分性 质是不当的,应经常监测运动员的体脂水平。青少年运动员正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体重有一定增加而体脂无明显增加、体 重和体脂均在正常生理范围、运动员能够正常训练的情况下, 不必控制体重。
按重量分级的运动员或许应该选择缓慢减体重(不超过 5%体重/月)和快速减体重(2% ~4%体重/周)相结合的方法, 其他项目运动员确定了自己的体重目标后,应采取缓慢减体重 或控体重的措施。
赛前减•体比期减Mr系列食品的应用
去脂魔酥
去脂魔酥以魔芋精粉为减体重活性物质,同时强化了一定
数量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无机盐。运动员使用去脂魔酥可 达到减体重目的,其饱腹感可减轻饥饿感造成的压抑、焦虑、 急躁等心理改变,以较强自信心度过减体重期并投入比赛。通 过去脂魔酥中强化营养素的补充,尽可能减少进食或禁食给肌 体健康和体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调查统计,服用15%的魔芋饲料可使大鼠体重在5天 内减少7. 7%, 13天减少9. 4%。服用20%的魔芋饲料可使大 鼠体重在5天内减少10. 58% ,两种饲料都可使摄食量明显减 少。60 ~ 90公斤体重的举重运动员在不限制饮食的情况下,服 用魔芋食品两天,平均减重2. 45公斤,为原体重的3. 2%o
电解质活力胶囊
电解质活力胶囊含有适合于运动员减体重期需要的钠、 钾、镁、钙、氯、维生素E等,采用特殊工艺制作成氨基酸 复合的无机盐,并制成缓释胶囊,其最大特点是能保证人体最 大的吸收,同时可减少无机盐对胃肠的刺激。
急性减体重期、每天6 ~ 10粒(根据减体重的速度安排用 量,一天减1公斤体重时,一天服6粒;减1.5公斤,服 8粒;长期减控体重期,每天3 ~5粒)。
冲刺能量泵
冲刺能量泵含低聚糖、果糖、柠朦酸、苹果酸、无机盐、 牛磺酸、维生素、肌酸等,以快速、大量为肌肉提供能源为 主,同时可以帮助肌肉细胞水合,防止肌肉僵硬和痉挛,防止 胃痉挛,保持体内酸碱平衡,改善运动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 而保证运动员以最佳竞技状态进入比赛,供运动员称重后、比 赛前和比赛中分次使用。
运动与兴奋剂
兴奋剂的概念与分类
兴奋剂的概念
兴奋剂是英文Doping的中文译名。1964年10月在东京由 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会议上被正式采纳。其 定义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使用任何体外异物或任何异常剂量 或通过任何异常途径摄入体内的生理物质,其惟一目的在于以 人为的不正当手段与方法提高竞赛中的运动成绩。”在现代, 国际奥委会规定:把通过不正常的手段和方法,应用了非正常 剂量的生理物质,使用能使身体机能提高的药物,企图人为地 在比赛中提高运动成绩的不正常做法,统称为兴奋剂。这样一 来,兴奋剂的定义也由原来的单纯使用某些对健康有害的药物 的狭义概念,扩展到今天包括一些正常的生理物质、手段、方 法的非正常使用的广义概念。
兴奋剂的分类
国际奥委会按兴奋剂的药理作用将它分为七大类:
(1)刺激剂:苯丙胺、麻黄素等49种。
(2)麻醉止痛剂:吗啡、杜冷丁等8种。
(3)蛋白同化制剂(包括类固醇和B -2激动剂):合成类固 醇、睾酮、大力补等36种。
B阻滞剂:心得平、心得安等19种。
(5)利尿剂:速尿、双氢克胭曝等13种。
(6)掩蔽剂:舒丙磺等4种。
(7)肽激素及其类似物:生长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9 种。
兴奋剂的副作用
同化笛体激素的有害副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同化耸体激素可以降低血中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而升高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因此,可增加动脉和小动脉硬化 的发生率,易导致冠心病。
(2)对肝脏的副作用。几乎所有的口服合成类固醇都可以 引起肝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包括磺漠酸钠(BSP)滞留,血清谷 草转氨酶(SGOT)、谷丙转氨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胆 红素水平增高,特别是LDH等特异性肝功能指标异常而SGOT 正常者,这些指标说明,药物损伤了肝细胞。
(3)对致癌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因合成类固醇是一 种弱致癌物质,它可诱发肿瘤,促进肿瘤生长。现已查明,肿瘤 的形成,尤其是肝脏和肾脏的肿瘤与服用同化激素有关。1987 年前苏联一名医生称,他查出200名青年退役运动员患有前列 腺癌,这都是由于服用过量激素造成的。
(4)对肌肉、韧带和肌腱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合成类固醇 可使结缔组织——韧带和肌腱失去弹性。在使用类固醇三年以 后,韧带和肌腱一旦过度拉长,就会造成撕裂。
(5)精神上的副作用和成瘾性。合成类固醇可以产生一系 列的精神上的副作用。其主要的情感症状包括易怒、富于攻击 性。对药物敏感的人也可能出现精神病症状或犯罪暴力。据 1994年5月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大约有20%的类固醇服用者 承认自己患有一种“严重的情绪综合症”——疯狂、极度疯狂 和沮丧。长时间、反复多次使用合成类固醇也会带来药物成瘾 和药物依赖等问题,以致运动员的用药剂量会越来越大,对运动 员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就越来越严重。
(6)对男运动员的副作用。许多临床资料表明,长期使用同 化激素能产生不可逆转的睾丸组织萎缩,精子生成能力减少,证 明服用同化激素引起生育能力降低可能是永久性的。男性的性 欲主要受睾丸素的影响,血中高水平的同化激素浓度抑制睾丸 素的分泌而降低性欲。
(7)对女运动员的副作用。女性男性化,对女子的影响是破 坏性的,几乎所有的副作用都是不可逆转的。主要包括瘗疮、 胡须的生长、声音嘶哑且音调低宽、阴蒂肥大。由于促性腺激 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会使月经紊乱或停经。
刺激剂的有害副作用
在20世纪50年代,苯丙胺曾是体育界滥用最严重的一种 兴奋剂,西方商业广告上流行的一段顺口溜称:“要学习得好, 整夜工作,降体重,跳得更高,跑得更快,更具有攻击性,服用苯 丙胺就可以成功。”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兴奋药,超剂量可引起 人体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严重者可致内脏出血。
这类药物有10种。对人体行为的急性副作用是刺激中枢 神经,引起极度兴奋,可以造成坐立不安、震颤、兴奋和失眠。 更为严重的行为改变是慌乱、具有攻击性、澹妄和幻觉。
这类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易上瘾,还可推迟疲劳界限,在不易 察觉的状态下进入过度疲乏,引起上述一些严重病情发作而导 致死亡。
麻醉止痛药的有害副作用
初次使用麻醉剂的人,其急性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 昏、精神模糊、烦躁不安、瘙痒、呆滞和澹妄。长期使用麻醉 剂导致成瘾,停药时会发生撤药反应,如流泪、流涕、呕吐; 腹 痫、腹泻、肌肉震颤,甚至虚脱等戒断症状。使用过量甚至会 出现呼吸抑制、昏睡等,对运动员身心健康危害很大。
利尿剂的有害副作用
滥用利尿剂严重影响肾脏代谢,多数利尿剂能引起电解质
紊乱,造成不良反应。与运动最密切的几方面副作用是低血钾 和缺钾、脂肪代谢紊乱、糖代谢改变、肌肉血流改变和肌病。 血清钾低于正常时会产生不适、疲劳、无力、肌痛、肌肉痉 挛、麻痹,甚至肌肉坏死等临床症状。强利尿剂如利尿酸与丁 脉胺,有时可因大量排尿使体液及电解质过度丧失而突发死亡, 这类利尿剂还可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
禁用肽和糖蛋白激素以及类似物的有害副作用
这类激素包括hG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ACTH(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hGH(生长激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体育 运动中隐蔽的潜在的滥用药物。男子滥用hGG达到一定量时, 会产生早孕反应,恶心呕吐;长期滥用hGG的男子可产生体脂 分布的改变,造成乳房女性化。
运动员过量使用hGG会引起冠状动脉心脏病和外周神经 系统病症,并且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肌肉骨骼病症可能是不可逆 的。外源性生长激素使用过量,还可引起人体产生对生长激素 的抗体反应,从而影响内源生长激素的活性及导致激素分泌紊 乱。其潜在的长期的副作用是不可逆的,甚至是致命的。
运动员滥用EPO对健康潜在着严重的危险。由于注射EPO 刺激红细胞的额外增加,红细胞比容会上升到危险的高水平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比容在运动中为55% ,使用EPO后,可高 达70%。这意味着血液中只剩下30%的血浆)。这时血流明显 减慢,并且对凝血机制带来危害,可能导致高血压、脑病、癫痫 发作。血流减慢造成组织缺氧,凝血加快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 成、肺栓塞、肌肉感染或中风。
阻断剂的有害副作用
对于以前就有心功能异常的人服用B-阻断剂,可能会发 生心功能抑制和继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还可能导致哮喘病人 突发性支气管痉挛。B -阻断剂还可能引起男子性功能异常, 如阳痿。
血液兴奋剂的有害副作用
运动员用自身的血会加重心血管的血液循环,造成超负荷, 引起代谢性休克;若输入别人的血,会出现过敏反应(出疹、发 热等),或由于血型配合不当,引起急性溶血反应伴随肾功能损 害,以及持续的输血反应导致发热、黄疸;由于输入传染物质而 有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危险。
禁止使用兴奋剂的法规
为了使比赛公平,使竞技体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国际奥 委会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而且对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处罚越 来越严格。1987年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凡服用含兴奋剂的药 物者,首次被查阳性,处罚为停赛三个月;第二次被查阳性,停赛 两年;第三次被查阳性,终身停赛。1992年又规定:第一次查出 阳性者就停赛两年,甚至终身停赛。
我国在反兴奋剂的问题上更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视使用 兴奋剂为严重的腐败现象。国家体育总局还特地制定了反对使 用兴奋剂的“三严”方针(即严格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 和“四不用”原则(即拿不到金牌也不能用、查不出也不能 用、别人让你用也不能用、别人用我们也不能用)。如何防止误服兴奋剂
由于我国的许多普通的感冒药、止咳药、镇痛药等常用药 品中,都含有兴奋剂成分,在比赛期间,因治疗疾病,有可能误服 含兴奋剂的药物而被查出阳性,从而受到处罚,出现丑闻,给国 家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作为队医、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指导思想明确,自觉远离兴奋剂。
(2)熟悉和掌握我国常用药中含兴奋剂的成分。按《运动 员常用药物使用安全手册》用药。使用运动营养补剂,必须经过兴奋剂检查中心检测。
总之,队医不带任何含兴奋剂的药物参加比赛,运动员治疗 不服用任何含兴奋剂的药物,凡是队医及运动员不了解该药是 否含兴奋剂时,就不应该草率地使用,特别是在赛前和比赛时更 应该不用没有把握的药物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误服 兴奋剂。
浏览6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