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运动是两人徒手直接接触,在运动中克服活动的阻 力、相互搏斗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摔跤是集技术、战术、运 动素质、意志品质、心理素质为一体的全身性运动,其技术种 类繁多。国际摔联主席阿尔采干曾经讲过:摔跤是一个罕见 的宝库,这个宝库里有几百种、上千种的攻防方法。
摔跤基本技术的概念
摔跤基本技术是指应用准备姿势、手法、步法、站立技 术、跪撑技术,将对方逼入危险状态,直至两肩着地的动作过 程,如表5. 1所示。
表5. 1
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所采用的基本姿势。基 本姿势分为站立姿势和跪撑姿势。
站立姿势
站立姿势是指运动员两脚着垫的姿势。正确的站立姿势既 有利于完成进攻动作,又有利于防守反攻。站立姿势又分左站 立、右站立及平行站立。
(1)左站立。动作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左脚在前, 右脚在后,左脚跟与右脚尖落在一条横线上。两臂微屈并略前 伸,左臂置于左腿的前上方,右臂置于右腿的前上方。左臂稍 高于右臂。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尽量使体重平均分配在两 腿上。
(2)右站立。动作方法:基本姿势与左站立相同,只是右 脚和右臂在前。
(3)平行站立。动作方法: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膝 微屈,上体略向前倾,两臂微屈而前伸,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 腿上。
左站立、右站立和平行站立的姿势又分为高、中、低。站 立姿势高,有利于进攻,但不利于防守;站立姿势低,有利于 防守,但限制了进攻幅度。
从古典跤和自由跤两个大项目上看,因为古典跤只能进攻 胯关节以上的身体部位,不允许进攻下肢,所以古典跤的站立 姿势相对就比较高。自由跤可以进攻对方身体任何部位,而主 要攻击目标是下肢,所以自由跤的站立姿势要比古典跤的站立 姿势低一些。
另外,站立姿势的选择还应根据自己的体型特点进行。优 秀运动员应对所有的站立姿势都非常习惯和熟练,这样才能在 比赛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跪撑姿势
动作方法:两膝跪在垫子上,两手撑垫,手与膝间距离不 得小于20厘米,两臂伸直,两脚不能交叉。
运动员在选择跪撑姿势时,除了上述要求外,最重要的一 点是要使自己接触垫子的支撑面积大,这样更有利于防守。
手法
常言道:“手是两扇门”,这就说明了手法在比赛中的重 要性。手法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与摔法直接相关。比赛中,对 方抢握什么部位,你就能够知道他准备使用什么类型的技术, 以及你采用什么样的手法解脱,或防守或反攻。所以要想快 速、准确、及时抓住战机将对方摔倒,必须将手法与摔法训练 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手法要求动作幅度小、速度快、变化多,而且连贯。常用 的手法有绕臂、接臂、摘臂、握单臂、推压头、外拿臂和锁臂 等。
步法
步子走对了才能赢人,走错了就可能输跤。从这个意义上 讲,步法的重要性要胜于手法。
摔跤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其技术千变万化,步子不灵活, 身体重心就难以调整,技术就很难发挥。所以步法是摔跤攻守 的基础环节。
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必须不停地进行步法移动,调整与 对方之间的距离,捕捉和寻找适宜的进攻机会。进攻时,要上 步到施展技术最适宜的位置;防守时,应根据对方的上步来变 换自己的步法,以便于自己的防守与反攻。步法移动时,应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移动时,必须全脚掌着地。向左移动时先移动左脚, 向右移动时先移动右脚,向后移动时先移动后脚,向前移动时
先移动前脚。
(2)移动时,始终保持上体前倾、两膝微屈的姿势。
(3)移动时,尽量不要走交叉步,不要使两脚并拢。
(4)移动时,脚不宜抬得过高,稍微离地即可。
例法:
摔跤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其目的是要将对方摔倒。 常言道:要想摔人,必须先会挨摔。"练好摔跤倒地的功 夫,可以避免受伤,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练习倒地功还可 以发展灵敏协调的运动素质。
练习倒地功时,必须注意:
(1)倒地时,身体接触地面的面积要大。
(2)倒地时要憋气、团身、全身紧张,以免内脏受到震 动。
(3)手撑地时,手指稍向里扣,屈肘。
倒地的方法有:
(1)前倒。同前滚翻动作。
(2)左前倒。由左架开始,上体前倾,两膝弯曲,左手在 前右手在后。左手指向里撑地,接着迅速屈肘、低头、团身左 前滚。左肩先着地,然后右肩着地。
(3)右前倒。方法与左前倒相同,只是向右前方倒地。
(4)左后倒。由左架开始,低头、团身、屈膝、身体向左 后方倒。左手指向里扣,并在身体左侧撑地,然后迅速屈肘, 使身体向左后方着地。
(5)右后倒。方法与左后倒相同,只是向右后方倒地。
(6)后倒。同后滚翻,但是手臂与后背要同时着地,低 头、含胸、憋气。
(7)直立前倒。身体直立前倒,两臂微屈,两手手指向里 扣,两手撑地后,以迅速屈肘的动作来缓冲落地的冲击力。整 个动作过程中,要抬头、憋气、全身紧张用力。
在练习倒地时,一定要从原地练习开始,根据掌握倒地的 情况,可以改变姿势,或在活动中练习,逐渐增加难度,以适 应比赛时的情况。
基本技术
基本技术分类
摔跤技术繁多,而且日趋连贯复杂。根据摔的方向、抱握 (或抓握)的部位、技术本身的特点和进攻的部位等,古典跤和 自由跤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即站立技术、跪撑技术。其分类情 况如下:
古典跤技术分类
站立技术:站立技术可分为转移技术、过背摔技术、 过肩摔技术、抱折技术、钻扛技术和向后摔技术。
跪撑技术:跪撑技术可分为进攻上肢头颈技术、进攻 躯干(腰腹部)技术和抱提技术。
自由跤技术分类
(1)站立技术:站立技术可分为转移技术、腿攻腿技术、 抱腿技术(手攻腿)、头在里抱单腿、头在外抱单腿、抱双腿、 穿腿、抠腿和手脚并用技术。
(2)跪撑技术:跪撑技术可分为进攻上肢躯干(古典跤跪 撑)技术、逆攻下肢技术、进攻上下肢技术和下肢进攻上肢技 术。 技
按握抱身体某一部位分类的技术 法
(1)站立技术。①抱单臂类技术:抱单臂揣、抱单臂背、 篇 抱单臂折、抱单臂手别、抱单臂腿别、后倒背、抱单臂挑、抱 单臂穿腿、抱单臂转移等。②抱腰类技术:正面抱腰过胸摔、 正面抱腰折、抱腰转移、侧面抱腰过胸摔、正面抱腰搂、正面 抱腰里勾腿、后抱腰搂等。③抱腿类技术:头在里抱单腿摔、
头在外抱单腿摔、抱单腿转移、抱双腿向前摔、抱双腿向后 摔、抱双腿转移、抱双腿搂等。④抱肩颈类技术:抱肩颈过背 摔、抱肩颈过胸摔、抱肩颈转移、反抱肩颈过胸摔、反抱肩颈 向侧摔等。
(2)跪撑技术。①抱腰类技术:后抱腰滚桥、后抱腰推臂 翻、后抱腰向后翻、反抱躯干翻、正抱捉过胸摔、反抱提过胸 摔等。②抱腿类技术:反抱大腿翻(摔)、压颈握腿翻、交叉握 小腿翻、骑缠(单、双腿)、勾同名腿抠下颌侧翻等。③肩腋类 技术(包括肩颈):里面腋下握颈翻、外面腋下握颈翻、里外腋 下握颈向侧翻、杠杆翻、侧腋下拉臂抠大腿翻、前腋下拿腕压 头翻、前腋下拿腕抠大腿滚桥翻、侧腋下拿腕压臂抠腿翻。另 外还有前面抱肩颈滚桥、前面抱肩颈转移等。
摔跤的基本技术,有些既是进攻的,又是反攻的技术。如 进攻者使用“抱单腿摔”的技术,那么防守者使用“挑勾子” 反攻;如进攻者使用“抱腰折”,那么防守者使用“反挟颈向 后摔”。这时的“挑勾子”、“反挟颈向后摔”的技术,就变 成了反攻技术。
目前在国际、国内比赛中经常使用的技术
古典跤
(1)站立主要技术:各种手法抱腰转移,以及抱肩颈过胸 摔、反抱肩颈撅、后倒背。
(2)跪撑主要技术:后抱腰滚桥翻、抱提,以及滚桥和抱 提组合技术。
自由跤
(1)站立主要技术:抱单腿摔(头在里、头在外)和抱单腿 转移、抱双腿向前摔、抱双腿转移、抱双腿搂、穿腿及其变 化、前抱肩颈撅等。
(2)跪撑主要技术:后抱腰滚桥翻、前抱肩颈滚桥翻、反
抱大腿翻(摔)、交叉握小腿翻、前抱肩颈转移、骑缠(单、双 腿)等。
教学方法:
讲解与示范法
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与示范是为了使练习者建立正确的技 术概念。它对掌握摔跤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儿童少年学 习的最初阶段(或教授新技术时),正确的示范与讲解,往往对 以后的学习效果有较好的作用。
讲解是教练员在教学时,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技术名称、属 于哪一类的动作,以及要领、顺序、摔法和作用等,用概念的 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技术。
示范是教练员用具体的技术动作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和 看清动作的直观形象、结构和完成动作的顺序。因此,讲解与 示范是教练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基本途径。
在使用讲解与示范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讲解要正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语言 清楚。讲解技术动作时,要把关键地方讲出来。要富有逻辑 性、趣味性,还要有启发性。
(2)示范动作要做得准确、协调、轻松,使学生看了觉得 这个技术很实用,对它感兴趣。正确的示范是使学生建立正确 动作要领的重要因素之一。
(3)选择最有效的示范面。示范面要根据不同的动作和不 同的目的而变换,可以采用正面、背面、侧面等多方向示范。 从不同方位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佳位置上看到动作,加深 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4)为了扩大直观效果,也可以采用挂图、电视、录像等 教具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其积极思维,使他们生动活 泼地学习和掌握动作。
(5)儿童少年时期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主宰地位,应更多 地应用示范法,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动作表象。与此同时,在 应用讲解法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发展他们的第二信号系统。
2. 2 口诀教学法
口诀教学简单易行,容易记忆。例如头在外抱单腿向下摔 技术的口诀是“分手上步、跟步抱腿、撤步换手、肩压下 摔”,这十六个字,把动作的顺序、手法、身法、步法以及摔 法等全部包括进去,把一个几百字的动作过程,清楚地显示出 来,便于儿童少年记忆。如能把技术动作编成合辙押韵的顺口 溜,效果将更好。
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少年教学课中一种重要的练习手段。游戏的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儿童少年的喜爱,对提高教学的质量 有着重要作用。
游戏能有效地增强儿童少年的体质,培养和发展各种基本 活动能力。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形式,能够提高儿童少年的柔 韧性、灵活性、协调性、速度、力量和耐力,使他们的运动素 质得到全面发展。
摔 游戏的结果是胜负的判定,胜负意味着竞争,公平的竞争
跤对培养竞争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大多数游戏是以队(组)形式 技 出现的,并受规则约束,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儿童少年的组织纪 巧 律性、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勇敢、不畏艰难、敢 于胜利、勇于进取等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游戏的趣味性对提高儿童少年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起着良 好的刺激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与训练的效果。
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逐步
提高教学与训练质量,在选用游戏时应注意:
(1)游戏的选用既要考虑到锻炼价值,又要体现趣味性和 竞争性。
(2)选用游戏内容时要重视教育因素。
(3)游戏的方法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4)注意安全,避免伤害事故。
游戏的种类很多,有跑的、追逐的、投远的、掷准的、单 人的、双人的和集体的,等等。
观摩和比赛法
由于在观摩训练和比赛中所提供的信息是平常练习所得不 到的,所以有助于帮助和提高儿童少年对技术、战术进一步的 认识和了解。在观摩和比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练员在观摩前要对学生讲清观摩训练和比赛的目 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吸收别人好的、优秀的技术动作、战 术、优秀品质、训练和拼搏的作风等。
(2)教练员在学生观摩期间,指出一两名优秀运动员的动 作,并提出问题,结合教学给予启发和诱导。
(3)观摩后,儿童少年会有许多问题和想法,教练员可以 组织讨论、研究,并帮助他们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加深印 象。
纠正错误法
由于儿童少年时期神经系统抑制过程不完善,精密的分化技 能力较差,练习时经常出现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因此,必须 法 及时加以纠正。在使用纠正错误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篇
(1)纠正错误必须及时,一般应在练习后即刻进行。
(2)当多数人出现同一错误时,可采用集体纠正的形式,.
反之则采用个别纠正的形式。
(3)应视技术错误的性质,相应地采用模仿、诱导、辅助
和限制性纠正错误的练习方法。
小结:
摔跤技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但是,从技术结构来讲, 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我们把摔跤的技术按其结构进行分类, 不仅便于学习和掌握,而且便于把单个的技术组合起来,做到 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摔 跤 技 巧
浏览5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