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掌是少林绝学,是镇寺之宝,历代单传,口传心授。金 刚掌的功法对练习者内外功水平要求较高,有较为突出的主动 性。虽然它是秘传武功,但并不难练,短时间内即可练成,只是 由于它一直都是独门单传武功,才没有广泛流传。虽然金刚掌是少林外家武术中最为刚猛的一种,但它同 样是一种可以内外兼用的技击技术,通过内功的辅助,可以在 外功制造的筋骨伤害之余增添对对手内脏的伤害效果。一、金刚掌四式,金刚掌有四式,分别是炼气、摩天、挥斧、推山。炼气是金刚掌的第一式。该式口诀是“金刚炼气养真元, 日日勤练莫等闲。勿忘勿助要牢记,功中一切均自然。早起练功,练功的地点选在空气好且清静之处。练功前做 几分钟的热身活动,然后面对正南方盘膝坐下,腰背挺直,头 正提肛,保证会阴穴与百会穴在一条直线上。注意力集中,合 上双眼,舌尖轻抵上腭。两手稍微用力按着膝盖,做三次逆呼 吸,先用口呼气,再用鼻吸气。注意呼吸的方法,小腹向内收帮 助吸气,小腹向外突出帮助呼气。呼吸是将体内浊气呼出体 外,将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吸进体内的过程。三次呼吸完成之 后,两只手抬起来,手掌竖起,掌心朝向正前方,现在全都改用 鼻子呼气和吸气。双掌伴随呼吸的频率向前推和向里收,手掌 向里收时吸气,直至到达两肋旁,手掌向前推进时呼气,直到 手臂伸直。练本式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呼吸的方式,二是意念的控 制。呼气和吸气要缓慢均匀,尽量拉长呼吸的时间,气细且不 断,保持舒畅连续。吸气时需用心感受身体在自然中的状态, 加强意念引导的力量,吸收天地精气,想象其从头顶的百会 穴、掌心的劳宫穴、脚底的涌泉穴进入体内,汇聚到下丹田,即 脐部正下方一寸五分的位置。呼气时同样要使用念力,随着手 掌的推出,用意念和感官将丹田内的气从掌心劳宫穴涌出。练 功的整个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着对意念的控制,做到勿忘勿助、 不即不离、以一念代万念。当内心的杂念无法去除,不能集中 精力时,也不必强求,应顺其自然。第一式主要练气息,是主攻内力修炼的,对掌击的内劲提 升有很大帮助。金刚摩天是第二式。该式口诀是“金刚摩天临太空,气自 丹田贯臂中。直呼曲吸要分清,力在两膀肩勿从接下来这个部分的方式比较特殊,要求练习者身体俯卧 到地面上,以手掌和足尖支撑;两掌间的距离与肩膀宽度相 同,肘部不可弯曲,两臂伸直;两腿伸直,膝盖不可弯曲,双脚 并拢;腰部后弓,胯部后挫,收腹提臀;凝神聚气,用鼻呼吸,先 吸气后呼气;呼吸时,先深吸一 口气,气未吸尽时吞进一 口气, 注意吸气均匀,用意念之力将气传导到下丹田;然后紧闭口 鼻,肘部曲起,身体向前下方探进,同时用鼻向外呼气,呼气均 匀;呼气时专注于念力将气从丹田提升到中丹田,将其顺畅地 传导至腋下,再从掌心的劳宫穴涌出;上半身各部位接近地面 的瞬间肘部迅速伸直,此时气全部呼出;身体快速划过地面, 腰部挺直,手臂伸直,上半身向后面弓挫,臀向后突,身体向后 移动,回到初始撑地姿势,与此同时重复上次的吸气过程,并 用念力将气聚集到丹田。俯卧时反复做前压后提的动作,直到 体力无法支撑为止。初练时做几次就会感到体力不支,但只要每日坚持不懈, 渐渐地就能够有很大进步。一次训练可轻松做上百次时,可改 用一只手臂做,单臂一次可轻松做五十次时,本式功法初步练 成。业匕后可在脚尖下垫上砖块,继续练功,随着功力的提升 脚下砖块不断增高,当高至身体倒立与地面垂直时,本式 功法完全练成。金刚挥斧是金刚掌的第三式。该式口诀是“金刚挥斧式不 同,力有千钧气如虹。行功须要逆呼吸,拧腰转胯记心中。”本 式有四种练法,包括掌面练法、掌根练法、掌刀练法和掌背练法,其中掌面练法是最主要的内容。制作长宽都为一尺的正方形帆布袋,袋内填装铁砂、绿豆和胡椒,其中铁砂占五分之四,绿豆占五分之一,胡椒的量比 ・较少。将填充好的沙袋放到平台上。练功者以马步姿势站在距离平台一尺远的位置上,两手握拳置于腰部两侧,先用鼻吸气,再用口呼气。当吸气到极限 时,脚下不动,上半身向右侧转动,右手臂向后方下侧抡起,完 全转身后再向回转,并继续转至左侧,注意以腰部为轴心,与 此同时,右手臂的动作不要停止,右手抡至最高,然后甩到身 前,继而向下以掌心拍击沙袋,手指朝向正前方,击打沙袋时 口中发出“哈”的一声,以帮助发力。右手拍击完成后再练左 手,动作要点与上面介绍的一样,只是方向相反,两手轮换反复拍击上百次。吸气时,用念力将其聚集到丹田;呼气时,用念 力将丹田的内气传导至手掌,并从掌心涌出。掌根、掌刀和掌 背的练法与掌面练法的方法相同,同样也要练习百余次。其中掌根是指手掌的根部,掌刀指小手指的那一侧,掌背是指手掌 的背部。本式功法主要锻炼手掌攻击的爆发力,以及手部筋骨的 强度,即手的抗击打和疼痛的能力。击打沙袋时不要使用蛮 力,应充分借助手臂抡动的力量,使手以一种挥锤般的姿态百 然下击,以此加强手中内劲的施展水平。金刚推山是金刚掌的第四式,本式主要练习内功柔力。把 点燃一根蜡烛放在桌面上。练功者以马步姿势站在烛火的对 面,身体与火苗间的距离为三尺;颈椎挺直,平视前方,两手握 拳放在腰部两侧,以鼻呼吸,用意念将其聚集于丹田;左手伸 开,变化为掌,掌心朝向正前方的火苗,平行推出;用念力将丹 田之气传至掌心,由掌心涌出,引导丹田之气时注意不要刻意 使其经过身体的各个经络穴位,气应以最快的速度自然流动。 手掌收回时以鼻吸气,掌心的气再次汇聚回丹田。然后可练右 手,方法与左手一致,只是方向相反,每只手都需要练习百次。每日练习,持之以恒,当推出一掌就能让火熄灭后,应稍 稍拉远与火苗之间的距离,继续练习。当身体与火的距离到达 三米,只出一掌便能将烛火熄灭时,本式功夫已经初步练成。 此后,在蜡烛外面罩上塑料或皮质灯罩,依照以前的方法继续 练习,当出掌火即灭,且灯罩无损时,体内的神、气、力已能够 运用自如,金刚掌的功夫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第四式是最难练的,练功时一定要凝神敛气,不可有任何 杂念,注重的是念力的运用,而不注重力量的发挥。金刚掌的 第一和第二式都是外功,强调的是阳刚之力,其力实;最后一 式是内功,强调阴柔之力,其力虚。练功严格按照前后顺序进 行,先练外功实力,后练内功虚力,刚力的极限才会转换为柔 力,实现刚柔并济。二、辅助功,除了金刚四式外,练金刚掌还需要每日进行辅助功的练 习。辅助功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练气,另一种是练掌。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进行练气,只要注意让呼吸保持缓 慢连续,用意念将体内的气息流动汇聚于丹田,不论是走路、 站立、坐着或是躺卧不要忘记练气,就能让身体始终处于一种 气力充盈的状态。练气不仅有助于掌法的运用,而且还对养生 和调理情绪有益。练习掌力的主要方式是徒手推击和劈击树木。树干上缠 绕棉布或麻布,坚持每天掌击树干,注意内气的聚集和涌出。 可使用掌心、掌缘、掌背或掌根击打,不限制击打次数,击打至 手部红热,感到一种接近但尚未到完全无法忍耐的疼痛时可 停止练习。有鉴于这种外家掌功的功法特点,未婚且身体健康的青 年比较适合练习此功。在正式练金刚掌前每日必须练气,增强 凝神聚气的能力,气散者是无法练好金刚掌。练功期间应保可 睡眠充足,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性,身体不适时应暂停练习。功法的收效迅速。一般练上十日就有明显的效果,出掌时 能感觉随动的肢体和躯干部位有热流或热气,小腹处有温热 感,一个月后感觉会更强烈。坚持每日练功,百日后掌力可以击碎质地一般的红砖。呼吸时气聚丹田,这种呼吸法叫做腹式 呼吸,它还分为顺呼吸法和逆呼吸法。其中顺呼吸法是指吸气 时小腹凸起,而逆呼吸是指吸气时小腹内收。练功时应选择一处环境幽静的地点,练功未超过一百天 的不能任意挥霍体力或大吃大喝。单手或双手练功都可以,依 个人习惯和特点而定。每次练功前都要反复搓双手,将其搓热 后再正式开始练功,并坚持每天练习,一次练功至少不低于一 个小时。初练时,为了加强练功的效果,以及保护手少受伤害, 应在完成训练后使用药水洗手和泡手,用以强健筋骨,并且能 够缓解疼痛,消除因练功造成的肿胀。练功不可急于求成,过 度训练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持续有规律的训练才能使功力 逐渐增强。此外,不可带着手伤训练,这对训练效果有害无益, 应等到手伤痊愈后再接着训练。习武者的武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练金刚掌者,这 主要与掌法较为刚猛有关,少林寺将其作为单传绝学,也是由 于这个原因。因此学习这种武功,不能将之用于好勇斗狠,而 且还应该有公德心,乐于去帮助弱势的人。

浏览4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