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次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会
为总结3年来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汇报成果,表彰在挖掘、整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与个人,于1986年3月24-28.在北京召开了 “全国武术挖掘、 整理成果汇报会”,并举办了 “武术遗产挖掘、整理成果展览28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体委和13所体育学院主管武术的领导和挖掘、整理工作人员的代表以及参展 工作人员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为展览会剪了彩。李梦华、徐寅生、袁伟民、路金栋、陈 先、徐才等国家体委领导出席了表彰大会并观看了展览。
徐才在表彰大会上作了以《成果丰硕,任重道远》为题的重要讲话,对3年挖掘、 整理工作作了总结,肯定了成绩,概括了经验,提出了今后的任务。
大会还评选出山东、河南、山西、甘肃、四川、湖南、广东、河北、广西、辽宁 等10个先进集体和188名先进工作者,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为了表彰和鼓励在“三献”活动中做出贡献者,大会还特设武术“虻狮奖工根据本人所贡献实物的价值,评出了 10个一等奖及一批二、三等奖。分别授-予雄狮像、 雄狮图案盘、雄狮图案章及不等的奖金。
这是一次盛世盛会,展览的琳琅满巨的古兵异器、哲理深邃的拳经、拳谱,珍贵 的录像资料,等等,显示了 3年来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武 术博大精深、瑰丽璀璨的魅力。
第九节武术科学研究
一、武术学术团体的建立
伴随着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武术的科学研究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为了适应武 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经国家体委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批准,于1987年6月25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1992年改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对外可称 为“中国武术学会”)在北京成立。第一届委员会共有委员91人,常委17人,主任 委员徐才,副主任委员蔡龙云、刘秀政、张文广,秘书长张山。委员任期五年,学会 挂靠在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1990年起秘书长由夏柏华接任。1992年举行了学会第 二届委员会换届工作。有委员80人,常委11人,主任委员张耀庭,副主任委员有张 山、夏柏华等,秘书长由王玉龙代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是一个武术科学研究工作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其宗旨是:组织、团结全国广大武术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武术科学研究的各界有识之土,一道进行武术学术研究,传播与推广武术科研成果,促进武术科研人才的成 长与提高;加速武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的影响和推动下,湖南、宁夏、江苏等省也先后成 立了省武术学会。各种类型的基层研究会、研究社,在各地纷纷建立,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武术科学研究的队伍。
二、武术学术活动
各级武术学会和研究会、研究社的成立,为组织推动武术的科研与交流创造了条 件。自1987年以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联合举办了11次大型学术活动,其中全国性武术学术研讨会4次,国际性武术学术报告会、 交流会4次。在这些活动中,一共收到论文809篇,入选221篇,直接参加这些学术 活动的人数达1300人次。在这些学术会议入选论文的基础上,先后编辑、出版了《武术科学探秘》、《1988年中国国际武术节论文选》、《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论文报告 会论文选编》等。
与此同时,地方性武术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198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武术协 会等主办了全国性的“中国武术理论研讨会工1987年福建省武术协会召开了首届武 术学术研;讨会1990年一1993年甘肃省武术协会、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等连续举办了 “中国艺术与传统文化”、“岭恫山武术学术研讨会”、“麦积山武术学术研讨会”1994 敦煌武术学术研讨会”四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并选编、出版了《中国武术与 传统-文化》、《武术科学研究》等论文集。湖南省武术学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召开了 二次学术研讨会。1991年江苏省武术学会召开了首届武术论文研讨会。通过这些学 术活动的开展,拓宽了武术科学研究的领域和途径,在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 学基础、生理机制、技术原理、养生思想等多方面进行了可喜的探讨,出现了由孤立 的纵向的单学科研究,引伸到相关学科交叉融汇的横向研究,为逐步建立武术科学研 究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武术刊物与著述
随着武术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武术刊物、武术理论著述也迅速发展。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分别创办了:由中国武术协会主、的《中华武术》月刊,在 国内外颇有影响;由《新体育》杂社主办的《武术健身》双月刊,在武术期刊中创刊 最早,从1994年起停刊;由广东省武术协会主办的《武林》月刊,在地方武术刊物 中影响最大,以及由北京市武术院主办的《武魂》月刊;由黑龙江省武术协会主办的 《精武》月刊;由河南省体委主办的《少林与太极》双月刊,原称《中武术》;由湖 北省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主办的《武当》月刊等,都办得各具特色。在《中国体育 报》上曾辟有《武苑》专刊。这些报刊对党的武术方针、政策的宣传,武术学的研究、 交流,武术理论建设、技术知识、信息传播,以及把武术推向世界等多方面做出了积 极的贡献。
通过广大武术工作者、研究者的辛勤劳动,编著出版大量武术著作。如《简化太 极拳》、《青年拳》、《绵拳》、《华拳》、《查拳》、《拳术二十法》、《武术运动基础训练法》、 《中国查拳》、《少林拳棒阐宗》、《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拳械录》、《中国武术大辞 典》、《武术辞典》、《武术科学探秘》、《中国散手》、《中华武术实用百科》、《全国武术 训练教材》、《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广武术史》、《湖北武术史》、 《沧州武术志》、《四川武术大全》、《六合大枪》、《八门拳术》、《武子梅花枪》、《武当 剑》、《阴把枪》、《形意拳理论研究》、《武术文化概论》、《通背拳》、《阴阳八卦掌》、 《太极拳全书》、《武式太极拳》、《武术(体育系通用教材)》、《戳脚》、《形意拳术》、 《形意拳散手》、《咏春百鹤拳》、《陈式太极拳》、《太极拳研究》、《散手拳法》、《太极 拳竞赛套路》、《太极剑竞赛套路》,等等。这些武术著作为武术的训练、竞赛、教学、 科研、传播、推广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依据。
第十节武术国际交流与走向世界
一、出访与交流揭开了武术走向世界的序幕
1960年,作为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青年武术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捷克 斯洛伐克参加该国第二届全运会“友谊晚会”的表演,揭开了武术对外交流的序幕。 同年年底,中国武术队又随周恩来总理率领的访缅友好代表团赴缅甸作了巡回表演, 受到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圆满地完成了对外交流任务。
进入七十年代,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向周恩来总理建议中国派武术代表团访美。作为国际交往的需要,经中央批准,中国武术代表团于1974年 6月应邀出访了墨西哥、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前接见了武术代表团全 体成员并观看了武术表演。国际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同年9月应日本邀请,中国少 年武术代表团访日,通过访问表演,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此后国家多次组织武术 团队出访表演,足迹遍及五大洲,既履行了人民外交的义务,同时也向世界传播了武术。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武术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1982年12月,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武 术推向世界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武术推向世界的工作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展 开。从1982起,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邀请,中国武术协会先后选派了一批优秀武 术运动队教练员赴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援外教学,在国外培养了一大批武术骨干力量。根据对上海、河北、吉林、海南等13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共选派 出武术教练员164人,武术团队71次,为武术推向世界打下了基础。在这些活动的 影响下,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到我国学习武术的国外朋友和团体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先后在上海、杭州、济南、 青岛、广州、深圳、北京等地,以及香港、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举办了一系 列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国外武术运动员、教练员、裁 判员骨干,在武术向世界推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对河北、福建等II省、市的 调查,1982年以来共接待了境外有组织的武术团队来访282次,来访人数约4121人 次。10年内北京体育学院培训了 3万多人次的外籍武术学员。

浏览4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