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武术竞赛规则》由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公布施行。《规则》将竞赛内容按项目分类,规定了竞赛套路的组别和内容,规定了动作正确规格标准,以及错误动作扣分标准,使武术第一次有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竞赛的规定和比较具体的评分标准。《规则》的实施标志着武术竞赛步入了现代竞技体育的行列。
按照这一《规则》,1959年3月22—27日在北京举行了由25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197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青少年武术运动会。大会进行了9场978项比赛 和表演。其中包括长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及刀、枪、剑、棍、鞭等拳械。出现了许多独特、新颖的套路。规程还规定,每个运动员至少要报3种类型的拳械,从而丰富了竞赛内容,促进了武术项目的全面发展。
1959年9月22—26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设有武术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2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和表演。在比赛项目中设长拳、太极拳、长器械、短器械四个单项,各单项和团体总分均按得分多少取前8名。表演项目只评分不计名次,对优秀者按水平高低,分别给予一、二、 三等奖。由于新规则的使用,对长拳类套路运动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对传统套路的继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1960年9月18—25日在郑州举行了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2名男、女 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武术运动会。大会分别设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比赛项目按成绩分别录取团体、全能(男、女分开)、单项名次。单项有长拳、南拳、太极拳、长短器械。表演项目只评分不计名次,对优秀者按水平高低,分别授予一、二、三等奖。在 这次大会上,套路中高难度动作普遍增多,如腾空、翻转等动作屡有出现,而且速度快、跳得高、落地稳。这次大会获得全能名次的12名男、女运动员中,有6名为14 岁到20岁的青、少年,体现了武术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使全国武术比赛停止了两年,其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963年10月15-19日在上海举行了15单位武术暨射箭 锦标赛。参加武术比赛的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3名男、女运动员。在比赛中表演了各种流派的长拳和风格不同的传统项目,如少林拳、华拳、查拳、醉拳、黑 虎拳、猴拳、螳螂拳以及九节鞭、梅花双刀、春秋大刀、双剑、双钩、醉剑等。
1964年9月12-16日在济南举行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北京体育学院 等135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武术暨射箭锦标赛。比赛分甲、乙组进行。甲组男、女 运动员必须参加全能项比赛,其中包括2项刀、枪、剑、棍)规定套路、3项自选套 路(拳、长器械)、1项传统套路。各项按成绩取前6名,不计团体名次。乙组只参加表演。
这次比赛,技术水平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不少难新的组合动作;套路结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突破。比赛实行了 1963年规则 中的补充规定,对技术水平的评价注重于动作准确、劲完整、节奏鲜明、形象逼真等 方面,并第一次规定比赛套路在1分45秒-2分30秒内完成。
1965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武术被列为表演项目,于9月20—24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17个代表队的78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 260多项表演。这次表演不受 已往规则的限制,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武术丰富多彩的内容。但对初步形成的竞赛 办法和竞赛规则的继续贯彻执行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武术运动实行的错误做法,使已经形成的武术竞赛制度遭到 了破坏,武术竞赛活动也被迫停止。直至6年以后。
1972年11月1-15日在济南举行了由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体育学院 代表队,共360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武术表演大会。这次大会表演规模较大, 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自选套路在结构、难度、腾空和跳跃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出现了旋风脚接各种步型的新颖动作,突出了速度和节奏,并第一次出现了集体基本功表演。
1974年8月23—30日在西安举行了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体育学院 代表队,共300余名男、女运员参加的全国武术比赛大会。这次赛会选手比赛的拳术、 刀术、剑术、棍术等,无论在套路编排,还是动作难度上都比已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1975年9月13—25日在北京举行了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80名 男、女运动员参加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大会设规定拳、规定枪、自选拳、 自选器械、自选表演项目等5项。分别录取团体、全能、单项和集体表演等名次。这 次大会技术出现了舞蹈动作的倾向,对突出武术的特点有一定影响。
1976年8月27日T月7日在哈尔滨举行了有25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的全 国武术汇报表演大会。在大会上120名黑龙江省运动员进行了集体太极拳表演;并第 一次出现了三人三节棍对练项目
1977年8月8-12日在内蒙古临河举行了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78 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武术比赛。这次比赛分甲、乙两组进行,分别录取团体、 单项、集体项目等名次。运动员共表演了 1485个项目,其中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 拳术和器械就有60多个。这次大会的人数之多,项目之丰富,在历次武术比赛中都 是空前的。
1978年10月15—29日在湖南湘潭举行了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北京体' 育学院等29个代表队,共30余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武术比赛。大会还规定每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邀两名民间老拳师参加表演,其目的是挖掘传统项目,开展 民间武术活动。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绝大部分是青、少年。
1979年9月17—28日在石家庄举行了由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36名男、 女运动员参加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进行了甲组拳、自选拳、自选长器械、自选短器械、其它拳术或器械、对练等单项和个人全能共1916项的比赛。还有40名 特邀代表进行了民间传统的散手、短兵表演。
这次比赛正式实行了修改后的《武术竞赛规则》,强调了对武术动作规格、基本 功和突出攻防意识及技击特点等要求,对一些非武术动作作了明确的限制。对提高武 术技击训练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过26年的反复实践,全国武术表演赛逐步走上了以优秀运动队为主的套路比 赛,表演项目逐渐减少。1980年10月12-23日在昆明举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等21个代表队参加的全国武术表演赛。1981年10月18—29日在福州举行的由2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体育学院代表队参加的全国武术表演赛。在大会规程中,对表演项进行了限制,“各队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当地流行较广、风格特点较突出 的传统项日(限拳术、器械),挖掘、整理一套在大会上介绍表演项目已被列入新 设置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的内容。
1982年10月18—28日、1983年6月15—16日分别在杭州、郑州举行了全国武术表演赛。
1983年9月19—29日,在上海举行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这次会上武术被定 为表演赛项目。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火车头体协、水电体协等29个代表队 共189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武术表演赛。这也是以全国武术表演赛命名的武术赛会的最后一次比赛。
1984年,国家体委将全国武术表演赛改为全国武术赛,使武术的竞赛又前进了步。同年10月27日一U月5日在武汉举行了全国武术比赛大会。有27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代表队共296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角逐。
1985年1月国家体委颁布、实行了武术运动员等级试行标准。这是我国武术史 上的一个新的举措。它的实行提高了武术运动员的地位,激励和鼓舞了广大武术运动 员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热情。其等级分为武英级、一级武土、二级武 土、三级武土和武童级五个级别,相当于其它竞技运动项目的健将级、一级、二级、 三级和少年级。
同年,5月21-30日在银川举行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体育学院等28个代表队共305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武术比赛。这次大会上有赵长军、李志洲、 徐向东、原文庆等15名男运动员和李霞、张玉萍、戈春艳、楚凤莲、回旭娜等15名 女运动员首获武英级称号,成为我国第一批武英级运动员。此后,每年的全国武术比 赛中都有一批优秀运动员达标通级。截至1994年,已有450名运动员获得此称号。
1986年6月20-25日在济南举行了由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队共327名 男、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武术比赛。又于9月22-25日在南京举行了由省、自治区、 直辖市19个代表队共124名男、女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武术精英赛。
这两次赛会为今后的分级赛——团体赛和个人赛分开进行了尝试。
在1987年在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武术被正式列为运会比赛项目,设金牌16块。 金牌、分数直接记入本地区总成绩。这一决定确定了武术竞赛的地位,有力地调动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积极性,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向前发展。
同年6月3-10日在杭州由全国35个代表队共376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第六 届全运会武术预赛。6月20-24日在广东东莞举行了第六届全运会武术决赛。由于武术第一次作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金牌7分数都与本地区的成绩息息相关,因此, 赛会紧张、热烈,扣人心弦,大部分运动员都超常地发挥了水平,裁判员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这是一次高水平的竞赛。
1988年6月3-10日在长沙举行了由全国31个代表队,共330名男、女运动员 参加的全国武术比赛。这次比赛大部分老运动员纷纷“挂靴”深造,许多新秀则脱颖而出。
为适应武术运动的发展和竞赛工作的需要,1989年国家体委将全国武术比赛改 为全国武术锦标赛,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把武术套路团体赛和个人赛分开进 行,套路团体赛又采取分级赛和升、降级制,即甲级队比赛和乙级队比赛分开进行, 乙级队比赛的前4名可以升入甲级队,甲级队比赛的后4名降到乙级队。套路个人赛中,甲级队比赛获各单项前8名和乙级队比赛获各单项前4名者均可参加全国武术套 路锦标赛个人赛。这样既为运动员提供了较多的竞争机会,也强化了公平竞争的机制, 促进了武术套路训练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武术竞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年6 月4—7日、6月11-14日先后在成都举行了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甲级队的团体赛及乙级队的团体赛。9月21-24日又在山东淄博举行了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个人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体育学院等27个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1990年第十一届、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分别在北京和日本广岛举行,武术均 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1年,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武术竞赛规则》。其内容更加完备、周详,必 将使武术竞赛制度更加完善、规范、科学化。
1993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项目有套路和散手,共设金牌7块。分别在 丹东(套路)、咸阳(散手)和成都举行了预赛和决赛。
1997年第八届全国运动会所设28个比赛项目中,武术是惟一的非奥运会项目, 并设金牌15块。充分说明国家对武术的重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武术不但是全国动会的竞赛项目,而且进入亚洲综合运动会竞赛项目的行列。它标志着武术套路的竞 赛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将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8月22日上午,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观看了北京2008武术比赛,并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浏览5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