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洛书而推演,则有如近代之电磁、雷达、声光的作用,亦即其散聚 离合之作用也。试问雷达控制飞机,计算机的示数,不都是替代人 的体力脑力吗?这不是事实的证明吗?造化逃不出大自然,变化逃不出数字,失数字则无自然,失去自然则数尽。数尽则亡,吉凶祸福即在此中矣。
重申“易”理
以阴阳法天法地法自然,自然又不外于乾坤坎离。但并不是把 《易经》全篇都用上,更不必推演八八六十四卦。究其“易”,除“连山 (山者三也)“归藏”以外,并无其它各卦。《周易》者乃后来文王所作也。“连三”者”,即一爻之连三也。也就是一阴一阳之连三,修道者知此即知变化,本足够用了,何必找什么炉鼎,什么药物,什么丹等等以自迷。我今揭开这个迷。河图洛书本来就是几个数,爻乃数之象,构成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象。修道者主要是懂得乾坤坎离四 象本身的变化,亦即爻的安排。详言之,如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 道”。又云:“先天地生”。说明道是很简朴的,并没有那些复杂的说 法。阳爻的显象是一,阴爻的显象是三阳爻成乾卦三,三阴爻成坤卦三,此即所谓之“连三”也。由此而变化,乾可入于坤,坤中空而填实。坤断则乾去,乃实中反虚也,由坤三化离三,由乾三化坎 三乃乾得坤中之虚,坤得乾中之实,阴阳交感,上下爻变谓之“归”, 中爻变谓之“藏”,叫作归藏。此“连三”“归藏”之由来也。离得坤中 之真阴,是血叫“赤朱”,生二八之数,主于吞。坎得乾中之真阳,是 精叫“黑铅”,生三七之数,主于吐。阴中阳,阳中阴,乾坤相恋而成 “泰”,坎离相交而成“济”。由人道而法天道,由人道而回天道谓之 “仙”。观其象,乾坤相合。坎离则相抱,虚而盈,盈而虚。颠颠倒倒造化生焉。总结出口诀如下:
乾坤坎离,内外相抱。相吸相引,一抽一添。
气要聚,神要凝,魂要安,魄要定,一九三七现奇功,九转生风, 千拈通气,万捻长力(转、拈、捻)。天有五行而运,地有四方而行,人 有五谷而生,三才有性,各有所能。三而化一,道乃成功。
知丹数
“丹”者单也。乃数之一,属阳而成奇数。而有的修道者求仙炼 丹,未免太繁,令人不解。须知有真一之单即是“丹”,何须它求。
第二集技击
武当拳宗
三丰祖师修道真言三则:
一、 说我颠来我就颠,颠颠倒倒有根源。
一三三一颠倒颠,三三重叠上九天。
九天之上有九真,九真返还化一元。
阴阳气数乃造化,顺则生凡逆成仙。
二、 天上玄壶生青酒,地下玉池长红花。
青酒红花千年药,饮酒观花不老仙。
三、 天上玄女酒,地下王母桃。
饮酒吃仙桃,三餐吃个饱。
练武二则:
一、 心存武当山,三峰在眼前。
不入玄岳门,难学武当拳。(朝山拜祖)
二、 太乙神剑门,玄妙在字中。
写字即成拳,行笔是练功。
悟到自然得,无须求套路。(认门)
镇门印(二):
一、写字抒剑气,作画发文光。
二、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取法自然通神达化。
以上二印是本门镇山之宝,原系铜铸,早已遗失,现以石刻代 之,大小与原来仿佛。此二印原本签于武当拳宗之首页和末页。
秘笈五要
引言:吾家祖传藏有武当拳宗,卷首载有秘笈五要(原系行龙 草书抄本),均于十年动乱中遗失。仅依所传和练功所得回忆追写, 拳宗已经逐段分别载于《体育文史》和《武当》杂志。为了阐明武当太乙神剑门字拳基本功的真义,特将秘笈摘要追写,以供技击家参考。古抄本字句深奥,每感难懂,遂边忆边写。无奈年老多忘,难免 遗漏和错误,虽然写出,已非武当古本真面目矣。希望读者教正是本。
神功极致
全有全能谓之神,万有万能谓之妙。先天地之先乃全有全能, 生天生地乃万有万能。有是能之根源,能是有之结果。修真练武均本于此,不可不知。
技击之道,就是先求自身之有,而后显出外发之能。所以古人 云:“练武不练功,乃是无油灯。黑暗竟瞎摸,迷途永不明。”神剑门 主要以练功为本,拳术为末。功要内炼,无形无象。潜移默化,不言 不语。有象则乱,有架则滞。不言不语,暗自用功。此之谓也。功有多种,分列如下:一曰天衍功,二曰内观自在功,三曰五阳功,四曰 五阴功,五曰五阴五阳太和功,六曰五神功,七曰五气功,八曰五雷 功,九曰闪电功,十曰五音功,十一曰四光功,十二曰太岁功。功成 方能练剑,剑有七星剑(天罡剑),有仙人剑,有天神剑。行功至极, 以手代剑。气力均在于手。五神居于手背(五背),五气布于手掌(六 掌),五力发于手指(十宣),要知武当真武磨针井,要晓剑河桥上 石,铁杵磨绣针,工到自然成。此是武当真妙诀,吾传尔等,须自觉 自悟。
扶正却邪
道是正道,邪是旁门。正道,是人道,修仙道。旁门,是百灵求人 道。正道有法,旁门有术,不可混淆。吕洞宾曰:“今生难得今已得, 大道难明今已明。今生不向来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此乃说明已得人身要知得度,了三生。证实人与百灵求道之不同。
求正道是夺天地自然之气,法天则地,法四时,知昼夜。
百灵是求邪道,夺人原阳,吸人之精血。“百灵之术多种多样, 求道之法则只有自然一个一而已矣。”百灵术讲显形,容易为俗人所领会,仙道求内得,往往招俗人之唾弃。正如老子所说:“下士闻道大笑,不笑则不谓之道。”即此意也。
百灵之术如龟蛇之吸引,龟吸以耳,蛇摄以舌。如龙听以掌,鱼性在尾。鲍鱼能化大鹏,鼠立可换蝠形。虽然百灵百巧,但始终难得人道。所以有诸多巧功,用麻醉之术,能为患者治病;用迷昏之法, 更能惑人于不觉。似道非道,似法非法,是非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薰陶一时,贻害于将来。托诸巫医,装神充鬼,所以圣人不谈怪力滥神,此之谓也。道者岂可忽哉。
三圣归一
圣者胜于人也,一知无不知,于不知中而自知乃真知。仙者先于人也,一觉无不觉,于不觉中而自觉乃真觉。古之圣人知而后能明,古之仙人觉而后能法。明而后得,法而后成。得其物成其务,由先天地到后天地,两者虽异而犹同。
圣人知其理,著书立说。仙人得其道,内外双修。无圣其理难明,无仙其道不行。理出于固然,道出于自然。固然有限有度,用教化移风移俗。自然则无边无际,以造化显隐通微。教化有形,宣传于外。造化无形,修炼于内,以有形炼无形谓之修真。真在何处?就在人身,处处有精,处处有气,处处有神,以精化气,以气化神。神还虚再生精。依何而炼?曰法天则地,法天随天数而运,则地随地气而 生。有中求无,无中求有,谓之有无相生(出于老子)。以有崖炼无崖,由无崖还于有崖。以时间觅空间,化成一体,谓之真一。如圣人诲人不倦,循序渐进。如仙人行功守恒,功到自成。说圣也可,说仙 也可。吕祖祠有一楹联云:“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说明圣与仙殊途而同归。圣乎仙乎?其圣仙相合而神乎?道成自知焉。
武通于医
人都是外有肢体,内有性命。肢体父母所生,性命天之所赋。初生时天真无二,一切正常。年龄渐长,随时日而失真。加之四时气候,阴阳消长,生杀万物,肢体化生,时刻有变,情感性动,频于事务。因之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灾殃,遂有医道生焉。
医理深奥,谈何容易。医者必须先知天地阴阳之道,练之于己, 方能用扶正却邪之术,由己而及人,对灾病挽而回之,拯而救之。莫视医道小术,实有回天再造之力。例如古之名医,有很多人是以道 成医。葛洪通丹术而能为人治病,即其明证矣。只因年代不同,医法 不一。上古则用破针之术而演变为今之针灸。中古则用切脉闻问, 演变为今之按摩,近代乃有开方服药以及手术。医术转变虽有多种,但是总归都离不开阴阳之道。例如内经里就有法天法地法四 时,法自然。先讲得道而后为医用,此不易之理也。武当内家功法亦出于此,先讲炼己而后及人。文可治病,武可克敌。克敌是知己知彼,方能致胜。治病是扶正却邪,乃能豁然而愈医者如不懂病之来源,安能除患者痼疾?明乎此,不是医而自成医矣。
浏览3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