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基本功是根据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演变而来的,有着浓厚的生活气 息和民族特色,渗透着前辈名家的汗水,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也 是中国式摔跤技术的结晶。器械基本功种类繁多,经过历代名家的实践和总结,已形成了完整的中 国式摔跤专项训练体系,对提高摔跤专项素质,增强力量、耐力、爆发力及 专项反应能力、灵活性、技术动作的协调性都有良好的效果。器械按尺寸可以分为长、短两种。短器械主要有小棒、大棒、皮条、推 子、拧子等;长器械主要有天称、地称、滑车子等。第一节短器械,—、小棒子,小棒子主要练习手的拧握之力和臂的支、掖、夹、卷等力量。棒的粗细 可根据手的大小来决定。一般长28cm,直径6cm左右(图5-1)0(—)蹲桩拧棒,拧棒以练臂力为主。为了使腿和臂都得到锻炼,可加上蹲桩。练法是双 腿屈膝下蹲,两臂平直前举,双手正握小捧拧转。练习时记下拧转次数,逐 步增加练习量。(-)抱平拧法,蹲裆站正,手心朝下握棒拧转。将棒拧转成立棒时,棒的上端与肩齐 平,两臂前平举,上手手心朝前。这是专为练左右夹脖、夹臂的基本功。练 时左右交替转棒。(三) 揣棒蹲裆站正,两臂贴肋,肘下垂,双手手心朝上握棒,然后用力拧把将棒 往下揣按到裆前。动作快、慢均可,揣按数可逐渐增加。它可以增长手的 挣、掖、按劲,是实战时挣腕和近按的基本功。(四) 挣手推棒,蹲裆站立,两臂贴肋、垂肘,双手手心朝上握棒。两手用力拧把,同时 两脚脚掌拧转,转体成捷桩,双手交叉将棒捅塞(推)出去。在实战中猛烈 捌手、挣袖和门、领都是出于这种劲。练时须逐日增加推棒次数。(五) 碇棒,也用小棒子(比小棒粗些更好)制作。在棒的正中部位钻个孔,拴一细 绳,下面坠上重物。练习时,两腿并拢站立,两臂前平举,两手用力卷棒。 由于加上了重量,可增加锻炼的强度。反复将重物拧上和放下,并记数时 间。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逐渐增加重物的重量和锻炼时间。(六) 撑手棒,也叫千斤棒。撑手棒的把要加粗,下坠物要加重。由于棒粗、物重,可 提高锻炼强度,有效地增强腕力。在实战中攥住对方手腕时,对方很难挣 开。练法与碇棒同。二、大棒子,大棒子是练中国式摔跤基本功的重要用具。这种练习可使跤姿、跤架灵 活、自然,手、步、眼规范化。从实践中也可看出,大棒子有较深功夫的跤手,其跤姿优美,进招迅 猛、利索。跤坛有“小棒子练拧,大棒子练横”的说法。大棒子对臂部的横耘、投、轧、搁(zh6u)、磨、支、盖和腰部的摇逛、 拧、长、转,以及对腿部的崩、捷、背、盖等跤劲都有显著的锻炼效果。大棒子规格:粗7cm,长90cm (手握部位长13cm) □手握部位要缝包两 个布套。这样较易用劲(图5-2)图 5-2(—)盖棒,两脚平行开立,略比肩宽,两手正握棒于胸前,两臂微屈成预备姿势, 左(右)脚向前上一步成跤架。右(左)手向后、向上握棒划圆,由右 (左)肩上向身体前下方盖砸。双脚不动,做定步练习。左、右可交替着做。(-)轧棒,预备姿势同上。上一步成跤架,持棒正握拧转前后手,前把为上手,掌 心朝斜下方,后把为底手,掌心朝斜上方。上步或撤步后前后把用挣横动将 棒扳成与身体平行。轧棒可锻炼横劲(底把磨手)的功夫。如先撤步再一下 轧,可锻炼互摔时盖后契或把腰闪、磨的独特力量。这种力量也是跤术中撤 步和踢抹脖脚、拦门脚以及许多绊子所需要的力量。(四)摘棒,拥棒是练踢的基本功。两脚斜钉步站跤架,先上步轧按(所上的步即作 为底腿),扬左臂,踢右腿。接着再上一步(即才落地的右腿)作为底腿,扬右臂,踢左腿。这样互换拥踢。这种踢法练熟以后,可以再练盖步踢和撤 步踢。(五) 揣、入棒,揣、入棒的步法与跳崩子相同,区别在于手中持握大棒子。揣、入填腰 填胯,卧步、转体,以脊背贴靠对方的胸腹。背步卧身,都是通过“四步大 棒子”来练习。练时先上步盖压,并双手往下捅按。然后拧钻脚、转身、拱 臀、绷腿、拉擦,完成揣的动作。以上的练法是使揣、入的连续步骤。但练入 不必拉擦,而是往一边裹身。使揣时,在拉擦的同时,上手还要往前下方捅。(六) 勾、别棒,勾、别棒的练习步法与勾、别空练习相同,只是手中持有一个大棒。大 棒是练勾、别最灵活的器械之一。练时站跤架,双手拧棒盖压。紧跟着背 步,同时转体180。将盘在前边的腿向侧后上方扔出,同时,两臂向下裹拉 按棒。三、皮条,早年都用线麻编成两头细、中间粗的粗辫子,两手拿握住两头。后来多 用两股皮条或铁链代替。三种用具各有一种劲。它也是中国式摔跤的主要基 本功之一。抖皮条的基础练习是“大四步”,即上步、背步共走四个位置, 同时随上步两手用暴脆劲抻抖皮条。由于皮条是两条,故抖起来随走步和抖 力而发出有节奏的崩击之声。它对发展臂部的崩、捅、拉、挣和腰部的扭、 转、崩、长,以及腿部的拧、搔、钻、弓、崩等各种力量都起着很大作用 (图 5-3)(-)捡桩,马步站立,双手攥紧皮条,左右转身,向后蹬地,成前弓后绷。同时两 手臂向左侧绷抖皮条,眼睛注视皮条,形成捷桩姿势。(二)五步皮条,四步后再加一腿踢而成五步。
将普通建筑砖裁成七分头(用砖长的7/10),刻成石锁形状。也可用木 头制作(图5-4)。四、推子
(―)平推,练习中以推、支、捅、拉、耘为主要目的。两手握推, 手心朝上,两腿屈膝下蹲。先由右手推出,手臂平直,手背 朝上。收回时手心仍朝上。然后换左手练习,动作同右手。 推时可记数,并逐步增加次数。撕推,撕推是左、右手轮换进行推捅和回拉的练习方法,推与拉同时完成。练 习时可以定步练习,也可以配合背步、盖步、转身、捕(dfen)腰、拱臀等 动作进行练习。
浏览3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