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识法功理明,求功达效两宜通。 不明不知当求教,半懂半会莫传功。 有教无类关造化,诚心研求觅上乘。 虚涵谦慎莫自大,潜心坚志讳虚荣。 有的放矢求正本,大道无边心法明。 用达高妙关实效,深研细析当量情。 功理真实心法备,真髓必胜假无功。 人道大成深难测,吾获真传随意行。俗云“人具真才实学者谓之上品之士”,“凡 事从实,积福自厚”,“拳学一道,务实乃求真之 本”。在现实社会中亦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 实”的精神作风。在拳学心法中,以务实、从实当 作为人处事之本,自能品德高尚,心胸练达,这是 武德方面修为“信”的根源所在。信,在王笏斋宗 师的《大成拳论》中,为信、义、仁、勇的第一字, 故实为真实、实在之意,信能“守实为信”。所以 古人云“具真实无虚假者,自能慎言表有信行 也”。而在拳学心法中务实求效还具有更深层的内 含(内容、含意)。所以,只有具体、明确的解析 清楚,才能明达拳学心法内含中所孕含的髓理。务实、求效之理法,从字意上讲是指以务实 为研求拳学的态度和作为的首要条件,求效是指 在务实的条件下研求拳学才能达至求得拳学功用、 效能的结果。所以无论是办事、研学乃至拳学的研求,必须务实求效才是正确、正途。而以务实求效 的理念、观点来研求拳学,从心法论必须首先清楚应避免有碍务实的因素,树立利于务实的思想方能在研求拳学时达到正确无误,而后方能由求效至达效,至研求拳学的高境目的。务实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克服、避免空言、空想的弊病和不符实学、 实际的作为。做不到的事、办不了的事不说。不知、不明、不懂的,就不能说懂、不能说知。还应不说过头的话,不能讲不懂的法、理,不能承诺根本办不到的事,这就是言必须符实情、实理。而研求拳学时最忌教者教自己都不知、不会、不懂的内容;亦忌学生学拳时,在未听懂学会前,装会。此两者在 拳学心法中是属“自欺、欺人、自误、误人”的违拳学理法的行径。故于拳学的研求效果是非常不利的,往往因不务实而造成终生遗误。此种情况的出现不外乎以下因素:一种是自己不知、不懂 而误以为己知、己懂,这是属于无意的失误,与其人的总体境界水平和悟性智力有关,亦与根本不知拳之真假、深浅、优劣的区别能力有关;一 种是属于其人自己明知不对、不明、不懂、不知、 不会,而有意以虚假之言词谎言骗人,故意将不明说明、不懂说懂、不会说会、不对说对,这类人是有意而为“有心骗人”,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在 拳学武德中将此种行径视为“拳道中的败类”,是 “害己、害人”之为。所以对此类人应远离为妙,其对拳学研求是有百害无一利的。故在拳学研求的交往中对此类人当慎处之、严防之。心术不正的人就是小人。王荽斋宗师言“小人研拳难成大器, 为害匪浅,有百害无一利”(摘自《王梦斋先生弟 子心得集》)。所以“人有其言,必有其行。有其思者,方有其为。”故“听其言,辨其心。辨其心后, 方定己之处也”(处在此是指如何处理,相处而言)。不务实之弊还来源于自夸、自大、自吹,而自夸、自大、自吹的思想根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自满,另一方面是因有虚荣之心。自满之人是属不自量力的类型,其来源于过 多的自以为是和自足之心。对此拳学心法解是违 背了拳学拳理心法的谦、慎、谨、严四字诀。王梦斋宗师《大成拳论》中非常重视谦慎为人、谨严行事,主张“学无止境”。如能从心法上充分认识拳 学本无止境的哲理,自然就不会自足,也不会出现 自满了。实际真有才学的大家宗师从不自满,故长 于进取、慎于精求、谦以处世、严于言行,反而研 求有成达高人妙,而立于巅峰之境,这也是弊误与 真修明辨在研拳中的必然结果。所以“自古骄兵多 至败,从来轻敌少成功”,也是这个道理,自满、骄 傲之人是没有进步的。由于自满说大话而自吹、自 擂,必然是无知之辈所为,也是不务实的一种心理 表现。所以自古云“听其言亦能辨其人也”。而说 大话、大言欺人、也是虚伪、假骗之为,来源于自满心理,也来源于一种言不符实的不良习惯。有人 平时大话连篇、有人爱夸大事实、有人抬己贬人、 有人虚伪欺骗、有人酒后失言等等,均为“言”字 上不能慎为,思想本质上有满傲的缺点所致,故其言、其想必导其行。所以自满、骄傲是造成不务实 的一个主要根源,对此研求拳学者亦应慎忌为要。

而虚荣心理亦是造成不务实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虚荣心的人其心理上总是怕人看不起,而常有自充多知、多懂,亦常用己之长比人之短的通病, 此类人总是自以为比别人强,亦有看不起他人的 弊病,从习惯上经常产生好高鹫远的错觉心理,常 不自觉地跟他人比这、比那,此种人虽或有自强之 心而无敬他人之念,故总不干落后于人。不干落后 于人还可,而不如人时亦从心理明知自己不如,还 抱有不愿从事实上承认落后于人的心态。而这种 反常的心态、心理反应,在虚荣心很强的心理因素 作用下,就极易出现由于怕人看不起自己而导致 用不符事实的心理、态度、言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心理。因而就不得不以不会充会、不懂装懂、不明 装明、不能装能,来处世待人,在言、行中就会出 现胡编、乱造、以假乱真、以虚为实、以错充正的 言行表现和不实事求是的作为。故在拳界中此类 人的弊病就形成了将不知、不懂、不会、不明的拳 学法、理,说成知、懂、会、明,而误传误授不务 实求真的违拳学心法的作为,也终因这一虚荣之 心造成很难弥补的后患,因此使得真知、真懂者对其虚伪言行大为反感,造成自作自受的恶果, 反于自身名誉、人品在拳界中造成极坏影响,以 致从此抬不起头来,人皆远之的后果,而对自己 研求拳学大为不利,亦难教出有前途的弟子、门 人,自误而后患无穷!另外:务实求效,在拳学具体功、理的实际 练、用中,其重要作用在研求拳学时更不能忽视, 故心法中要有具体的务实内容方能确切、明析地 加以运用。首先在心法上要树立围绕实用、实效的明确目的进行功、理研求。不实际、无功效的功、理不应盲目追求,也不应轻易相信。这关系到要求研习拳学时要广参博知,同时还应随时在练用中对具体内容加以辨别、验证,求实态度而为,亦应由求真而达务实。并用王梦斋宗师的定论功、理进行对照、悟解。以真而求实,以实而验真。反复而为方不至出现失实之弊。对于拳学研求还必须以实实在在的实心实意的态度认真对待,不能粗枝大叶、不能草草了事。要树立认真研求、坚持刻苦的实学之心才可。 更应避免和克服不求甚解、不细研精求的弊病。所以凡处世、为人只要实心行事、认真而为方为正道。实求、实用从心法中还应静心、定意,以循序 渐进的态度对待每一功、一理,不达真知、实解不可轻易放弃,亦不可急于求成。应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稳于研求和习练,积少成多、纠偏归正、潜练慎悟以达正确无误,方能逐步提高有的放 失、不断进取,因此还应有长期坚学持之以恒,由实际出发的求功达效的态度,以指导拳学练、用与深悟。练用功、理能不能实用,有无实效除验证功、理本身作用外,还应先从实际出发三思而为, 要注意确认练用者本人在功、理练用过程中是否有自己误知、误解、误练、误用的实际问题。在拳学理、法正确无误的条件下,作为每一研求者的个体,在拳学练用中,很难做到完全掌握功、理无丝毫差错或练不符实的现象,很容易在研求拳学的过程中出现误解、遗漏和不符或脱离拳学本身实际要求的情况。故必须有老师从心法上指导、纠偏。然而对于研求拳学的个人来说,应首先在实际功、理习练、体认中,以自纠偏、误,避免遗漏, 尽量杜绝练不符实、不能实用的问题(当然具体心 法上要求很明确、细微。在后文拳学功法的心法章节中有详述。在此从略)。在研求拳学中杜绝练不符实,学难实用的现象。除上述方面应注意外,还应以对照,对比和请教、求教的形式,自觉找出造成功、理体认中的不足和不符实际、不能实用的原因,及时从实、纠正为佳。务实在拳学心法上,还包含精于真实的内容。从拳理上论真是指练拳研艺,首先应树立精神真切的真实意感,即练功、悟理时应很认真地从实博、实用的态度和具体充实的神意来练。必须把练与用结合。而要达到练用结合的最佳心法要意,就是把练当成用来对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即 用,用即练。练用合一”的大成拳心法法则的要求, 才能最后过渡练以达用,否则练、用分离永远也不能练以致用。这就是有人长期用心刻苦练功多年, 在应敌实战时不能应用,反而至败的主要原因所在,此言虽听似简单,如研求拳学时不遵此心法准则必败多胜少,无制胜把握。而研求养生功、理效果如何的心法要求也是从实出发,亦与此同理。另外,自己人对练时也应以务实求真以实用为本,千万不能双方客气、互讲情面,或实搏时下不去手,即推手时不好意思放扔对方,断手时不用全力进击打对方,互相谦让,虚势假作。如长期在拳学功、理练用、体悟中形成上述理念的偏、误, 与实搏中的虚假的重情面的习惯,在拳学研求中就是犯了练用心法大忌!就等于自己“把拳给练假了”。如把拳练假了,到了真遇大敌当前、胜负力争,应用真实拼搏时,其所练假拳肯定就不能真作了。本人接触过不少败拳之士,并非因功夫不如,而多败于“假练不能真作”上面,待其要纠正此弊时,是很难一时凑效的,因为一生或长期没真打、真用、实际搏战的人,要想实战是很难应用的, 从未用过的如何会用。其人是毁在自己对此心法不明不懂之害上。古有“练拳容易,改拳难!”所以,本人也希望所有研求拳学者一定要重视心法之学,以免误练、误用后悔莫及!大成拳要求的功、理练用和心法原则是“肯、忍、狠,谨、稳、 准”,“心毒称上策,手狠方胜人“胆大心小(细), 面善心狠”。王荽斋宗师的上述拳学实搏原则从心 法解,就是要在研求拳学时有真实感,练拳时也要真用、真做,具有实用、实际的精神。此也是大成拳心法中的务实重点之一。但这是指拳学中的实战功、理的练用实搏而言。在交友、处世中不属实搏的情况下,当然应以善念、善为的武德心法准 则为守。应以不同条件、处境适理处之方为拳之正道。总之,拳学心法中的务实求效的理念是指导功、理体认、研悟的重点之一,也是非常符于科学道理的实效应用的实际形式。在研求拳学时一 定要透析髓理,由真知达真学的实际运用实效过 程,这也是务实求效的本源准则。

浏览4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