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对侠客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赞赏者仍占主流。

据《孔子家语》记载:“子路戎服见孔子,拔剑舞之,曰:‘古之君子, 以剑自卫。’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善则以忠化之, 寇暴则以仁御之,何必恃剑?’”自孔子以后,儒家大致对侠客持排斥的态 度,认为“尚武行侠”是小人所为,君子应当“尚文行礼”,这对我国的侠 客文化一直处于非主流文化的角色,而形成一种平民文化的传统,起了决 定性的影响。而墨家因其学派的成员绝大部分来自平民社会,它与侠客有 共同的源流,因而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很自然的。墨家对侠客现象 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了“任”侠观念和主张。《墨子•经上》所言: “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其实践方式:“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这正是侠客的行为准则。

对侠客进行了较为客观评价的是庄子。他在《庄子•说剑篇》中提出 了划分为“天子剑” “诸侯剑”“庶人剑”一说,提倡以德御剑、匡诸侯、 服天下、利苍生的“天子剑”,而反对“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 用国事”的“庶人剑”。这首开了将“武”伦理化的先河,清晰地预示了侠 义精神的发展和演变趋势。同时,庄子又首次提出了 “盗亦有道”的观点, 借盗跖之口,表述了盗侠的道德观念体系,实际上也是当时侠客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正面颂扬侠客的人,是汉初的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首先肯定了游侠的高贵品质,指出虽然“其行不轨于正义”, 但“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身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 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是十分可贵的。司马迁所总结的一诺千金、杀身不悔、救危济困、不图报答等品行,成为后世侠客们自励的铭言 和行为准则,也成为文学中侠客现象的基调。同样是历史学家,班固对待 侠客的立场、观点与司马迁截然相反。班固认为游侠有两方面的罪责:一 是私义重于公职,以致“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二是“以匹 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穿于诛矣”。但他也承认侠客们的品行确有许 多可敬之处,如“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等,只是不行正道, 不合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规范,所以杀身亡宗,也是咎由自取。

镖行是以“雇佣武艺高超的人,名为镖师傅,腰系镖囊,内装飞镖, 手持长枪,于车上或驮轿上插一小旗,旗上写明师傅的姓,沿途盗贼,看 见标帜上的人,知为某人保镖,某人武艺高强不敢侵犯。” —般情况下, 镖行走镖有三种形式:一是威武镖;二是仁义镖;三是偷镖。而途中所盗贼有三类:一是占山为王的职业盗贼;二是流窜作案的专业盗贼;三是 饥寒交迫的业余盗贼。这些盗贼各有特点,多寡也不同,对镖行的威胁也 不同。由于威胁的存在,就要以武术加以保护。因此,镖行是以武术为基 本手段进行的商业经营行为,实际上是将武术作为商品,用武术来实现赢利的。武术被镖行赋予了商业职能后,直接影响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 促进了武术的传播,是武术市场化的先驱,也是武术社会化的表现。作为 一种商业经营机构,镖行在实现商业利润的同时,对武术的技术完善和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性作用。镖行既然是一种商业性的机构和行为,诚信是 第一位,如不失镖、按时将货物送往目的地。而对于镖师来讲最重要的品 质是忠诚和信用,最重要的技术是武功和江湖经验。如拜访途径的武术名 家、喊镖号、讲行话、重礼节等。倘若武艺不精,镖行就会关闭,镖师就会失业。

大凡侠客皆武功超凡,以行侠仗义为己任,所以侠客都是临危不惧, 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并勇气过人之人物。“侠客不怕死,怕死事无成”。 无勇,就不能被称之为侠客。春秋时,墨子门徒多似侠客。陆贾《新语》 有“墨子之门多勇士”的说法;《淮南子•泰族训》称:“墨子服役者百八 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明末清初人方以智在《稽古堂文 集》中又有《结客赋》一篇,其中有“古之结客者,意欲有为也” “养客 以乘会立功,可不谓杰欤”。揣摩他的意思,大概认为那种能养士结客、有 很多人依附的是任侠。《辞源》解“任侠”为“抱不平,负气仗义”之人。 说到依附于贵族、官僚为生的剑士,最典型的有两件事情:一是齐之孟尝 君、赵之平原君、魏之信陵君、楚之春申君,此乃“战国四君子”,培养门 客上千,其中不乏武艺高强、勇力效忠之士;二是《庄子•说剑篇》中的: “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 好之不厌。”剑士是凭借个人的技勇充当为人效命的没落的侠客。他们技艺 的高低,对其个人名望境遇都至关重要。因此,这些人在提高技艺上舍得 下功夫,而且十分重视这种特殊技艺的薪传接续,他们对武艺的总结、提 高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隋唐盛世,尚任侠之风不减,《旧唐书》记载:刘弘基“少落魄,交通轻侠”;《隋书》说刘权“少有侠气,重然诺,藏亡匿死,吏不敢过门;王 领“少好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等。当时赞扬侠客的诗篇也极多,如李 白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是何等的功夫;“二杯吐 然诺”,“纵死侠骨香”,又是何等的豪迈。李白的诗不仅是他浪漫的理想, 也是当时侠客的生活写照。

为了使人们对“侠客”基本特征有所理解,现举一实例加以说明。具 有侠义精神的侠客们不仅可反抗官府,为民申冤,还清除为非作歹的武林 败类,为民除害。《清代述异》叙述了“清初八大侠”的史记。

这段“惩恶记”,堪称武林界教育习武者的生动教材。告诫习武先修德 的重要性,无论是谁只要违纪戒约,所为不轨,作恶多端,必将受到应有 的惩罚。这种惩罚是无情而严厉的,它表明了以武治暴的道理,守信重诺的理念和侠义精神。

现代武侠小说大亨金庸在论及“怎样成为武功高手”时强调两点:一 是刻苦学习;二是外在机遇。他笔下的武林高手都具备这两条。

“信”与“侠”同时出现于春秋时期,并有机的加以结合。侠之所以为 侠,首先是因为它具有自由的人格特征。自由的人,才能在契约中表现出 责任和义务,所以,司马迁论侠时也赞赏“信”。“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 存亡死生矣侠客们为实践自己的诺言,不失信于人,不畏艰难险阻甚 至甘愿牺牲生命,慷慨赴死的事迹,历代多有所闻。今人在评价武侠时, 仍强调“诚信”和“信赖”的意义,即:“公正;助人为乐;自由;忠于知 己;勇敢;诚实;足以信赖;爱惜名誉;慷慨轻财”。时至今日,守信重 诺仍然是武德的重要内容。

李德裕在《豪侠论》中称:“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然以诺许人,必 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义侠,侠义,侠必称义,侠前必 冠以义,义与侠密不可分,便是这个原因。具体说来,义包含有舍己为人、 施恩不图报的精神,“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称,” “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 施而薄望侠客行义,还包括劫富济贫、锄暴安良、扶危济弱、抑恶扬 善、打抱不平等豪举,包括为国家、民族献身的精神和为正义与真理奋斗 的崇高思想境界。有违于此,则为义侠不容。一如司马迁所言:“至如朋党 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为人要“仗 义”,对朋友要“义气”,一个“义”字,包含了与朋友肝胆相照、风雨同 舟的内容。春秋时期的专诸,以义勇闻名,鱼腹藏剑而刺杀吴王僚,换来 了吴王光的时代。“义”还是联系侠客之间或整个豪侠集团的纽带。梁山豪 侠们结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当然,从今天来看,“义”字的含义更加丰 富,运用时应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浏览19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