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现了李小龙截拳道的武术与哲学,而该片的编 剧就是斯特林•西利芬特。

也是在这一时期,几个全美最杰出的空手道选手来找李小龙做私 人教练。据《华盛顿明星报》的报道,李小龙的三个学生——查克•罗 礼士、乔•刘易斯和迈克尔•斯通,都是美国历届空手道比赛的冠军 得主。对李小龙的教学和格斗方法贡献最大的要算罗礼士与乔•刘 易斯。

罗礼士近年曾多次在有关李小龙的纪录影片和电视节目中现身 说法,向亿万观众表示,李小龙曾是他的老师和训练伙伴。他认为,李 小龙是“传奇的天才人物”。

赢得世界重重级全接触空手道冠军称号的乔•刘易斯也当众感 谢了李小龙。因为他的技击法是在李小龙的亲自指导下得以改进的。

李小龙的另外一个学生,机灵的赛场拳手路易斯•迪尔盖道告诉 《黑带》杂志说:“每次和李小龙比武,我都非常敬畏。我从未遇到能 使我那样全面受阻的人。”

好莱坞动作片巨星詹姆斯•科本也是李小龙的一个私人学生。 在电影《冷酷的人》当中,他曾扮演秘密警察,并且已经学会了一些空 手道技击法。他叙述了他成为李小龙学生的经过。

第一天,李小龙和他开始对练,詹姆斯•科本先是使用少量拳打, 接着就是侧踢和其他技击。结果,李小龙还是发现了他的毛病在什么 地方。第二周他们就开始了紧张的训练。在以后的五个月当中,每周 训练三个整天。他根本不去讲授,而是通过一定的概念去演教你的习 武方法,从而发现你的优点和缺点。

此后,在与李小龙交往的5年之中,科本经常离开住地。每当他 回来的时候,都惊讶地发现,李小龙的功夫又长进了许多。他们经常 在一起研究武功,每次大约一个半小时,每当结束的时候,李小龙总是 精力充沛。詹姆斯科本深有感触地说:"当你和李小龙在一起学习、 训练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才了 "

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就能感到自己身体成长。多年后的今 天,我终天明白了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幻想自我实现之间的区别。经过 我的观察,我确信,只有本着诚恳的态度认真地研究自己,才能真正达 到自我实现。

尝试筹拍功夫电影

如果人类能够尽量地自由发挥他的才干的话,这是可以决定他未 来的命运,例如文学、美术、科学或各种技术等,都可以达到伟大的成 就。不过无论参与哪一种艺术,他必须首先充分了解自己,对于自己 的能力、嗜好、倾向等明白后,才可以向某一门艺术发展。如果自己的 能力不及而勉强从事的话,结果只有破坏,浪费时光,更谈不上什么创 造和建设了。

李小龙是为功夫而电影,不似众多的功夫演员,是为电影而功夫。 然而,李小龙毕竟是在拍电影,并且是拍商业电影。这就决定了他不 可能为功夫而功夫,把电影观众全然弃之不顾。他不可能将他的截拳 道拍成科教片,而应是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情节片。

因此,他在不损及他的截拳道要义的前提下,适当地使动作“精 彩”一些,幅度“夸张”一些,套数“复杂”一些,过程“延长”一些。另 夕卜李小龙还特意为观众设计了一些动作噱头。他在片中的打斗前或 打头中,总要搞一些辅助动作,如脱去上衣展示强健发达的胸肌;运气 热身并练功,舞棍打拳,动作精彩之极;用蔑视鄙夷的眼光看着敌手, 看得敌手或不知所措,或暴跳如雷,或胆战心惊;潇洒利索地拉高裤 脚,扎马步;击中对手时发出胜利的叫喊,或欲发力前的怪啸……

李小龙在实际比武格斗中,并不这样。这些“花架子”对打斗本身 是没什么益处的,但也没什么害处。这些噱头却很受观众喜爱,效果 出奇得好。在戏院中,观众一见李小龙的这番表演,往往会高声喝彩, 热烈鼓掌。

从欣赏的角度讲,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真正做到了 “内行看门道,外 行看热闹”。这比众多“只有热闹,而无门道可看”的港台功夫片显然 要高出一筹。

李小龙以前在影片中饰演的角色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根据真人真 事改编的《唐山大兄》中旅居泰国的华侨工人郑潮安和《精武门》中出 身贫寒的、霍元甲的徒弟陈真,《猛龙过江》中那个香港农村青年唐龙 以及《龙争虎斗》中的少林弟子李。然而,这些小人物却又都不平凡, 他们几乎都是武功超群的“超人”,最后都能成为击倒对方的英雄。其 实,从这些不平凡的小人物身上,我们能找到李小龙自己的影子。正 像很多作家写小说是在写自传一样,李小龙在影片中演绎着自己的不

平凡的人生。

许多人看完李小龙的电影后,只欣赏李小龙本人而不是他所饰演 的角色,或者干脆把主人公和李小龙混为一谈。很多评论李小龙电影 的文章,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都习惯以李小龙的名字替代片中主人公的 名字。其实,这是因为李小龙将自己的功夫与武学思想全部倾注到了 主人公身上,赋予了他们灵魂,让所有的人看起来,电影里的那个人就 是李小龙本人,根本没有办法将他们区分。由于李小龙在电影中展现 出的自我意识太强的缘故,他的电影是极具个性化的电影,而他个人 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使得这些影片生命力都很强,经久不衰。

这些小人物传承着中国传统道德里面的“忍为上”的原则,不到万 不得已的时候绝不出手。在《唐山大兄》中,郑潮安胸前佩有母亲赠的 玉,这块时刻告诫他“小不忍则乱大谋,轻举动则惹横祸”。直到佩玉 被对手打碎,郑潮安在“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情况下,以血还血,以 牙还牙。《精武门》中的陈真,虽然明知师父霍元甲被人所害,但却不 得不被师父遗训所制,而不敢找凶手报仇。最终他也是忍无可忍,不 想自己“窝囊”下去液闯虹口道场,将“东亚病夫”四个字叫日本人吞 了下去,并打得痛快淋漓。人作为个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 标新立异,只能凭本事出人头地,李小龙所扮演的小人物正是后一种。 他们用自己的功夫打破了沉默,打破了 “忍”的中国传统生存哲学。正 如李小龙所说的:“要充分展现自我,而不让自我消失在传统观念中与 权威的巨翼之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李小龙影片中的人物都和爱情是绝缘的。在 影片中他们都是以“硬汉”的形象出现,没有柔情。这些“李小龙”心 里只能装下一样东西,那就是功夫。只有功夫能解决一切,只有功夫 能战胜一切,而其他的都是一种陪衬。李小龙的功夫电影就是一本本 教科书,他教授观众学习实用的武术,教他们坚强,让他们从一个懦夫 成为勇者。李小龙塑造的这些“超人”形象,是极真实而又极现实的。 主人公所处的时代是就是现实,他们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现 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李小龙的电影与观众不存在距离感,让许多观众认为,这就是发 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因为“超人”的出场,往往再平常不过,仿佛就是 我们身边的你我他。这些人虽然身怀绝技,但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 正因为这点,李小龙的电影对观众,尤其是对热爱武术与渴望强大的 观众极具诱惑力,很容易产生共鸣。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命运,牵动着 每一个观众的心,也正是这一个个平凡小人物的进取和成功,感染着 观众,使他们热血沸腾,从而激励自己积极向上地生活。

李小龙的电影,除他的功夫为全世界的观众所倾倒外,还始终贯 穿着“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他那高超的功夫无不展示了龙的传人, 不向强暴势力屈服的坚强性格和人格尊严。正是李小龙的这颗赤诚 之心在影片中的展示,使得他的电影不但能轰动一时,而且能久盛不 衰,一直鼓舞着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唐山大兄》公映了。李小龙的凌厉拳脚和逼真、火爆的动作令观 众耳目一新,观众无不如疾如醉,喝彩与掌声接连不断。上映后大受 欢迎,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高达三百万港元。 李小龙的名声并从香港传遍了东南亚各地。只要一提到《唐山大兄》, 人们都会竖起拇指赞道:“李小龙的功夫堪称一流!"

《唐山大兄》公映后不久,李小龙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精武门》的拍摄,而旦成为他又一成功代表作,这部影片被看

浏览56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