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式单鞭挥出:动作:在第三个云手之后,重心在右脚,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而左 手继续上划弧,交叉到右手前臂处成斜十字,提起左脚蹬踢而出,以下均同第四式顺拉单鞭, 第三十六式高探马式:动作:接单鞭势后,身体左转,提前右脚,在距左脚一脚处落下, 先后跟着地,同时,左手朝下内旋,右手随转身上步在左手前呈 下压采式,然后与左手在胸前划立图。上动不停。右脚承受全部重心,左右手在胸前划立图之时, 提起左脚,随即右手平推出去。要点:换腿时重心要稳,身子要正。高探直立要有冲霄顶劲之精神,有上下对拉、拔长身肢之意。两手始终有采搦之劲,右掌出击以侧掌推出为要。用法:俗话说:“打人身要踊。”高探马的实际用法是身体向前挥出,像乘马探身一般。第三十七式十字分脚:动作:落步上十字落左脚,身体左转,左手同时与收回的右手成十 字交叉于头前,面向东北,右脚随身划弧变虚,脚尖点地。扫脚下十字。左右手各自沉臂转而分开划弧,随着身体徐 徐下蹲交叉于膝前。右蹬脚:重心仍在左脚,身体慢慢起立,两手随起身而分开 两边;同时,右脚由胯带膝、胫,直至脚提起,随身体向右的转动而先蹬后摆。要点:十字交叉要转臂,即臂、腕同动,通常右手在外,左手在内,卷两掌心均朝外。腰身控制下的起立与手的划弧要协调一致。脚蹬之意提劲意,先达后跟,再达脚尖,而向右摆动幅度较点小,即有分脚之意。用法:此式为三丰太极拳中直接用腿之法,故脚法亦多变,在两手 架封之后,一手粘拿之同时,当蹬未着可分,或分时蹬踢,也可用 于活动大周天之腿脚气血。第三十八式分摆蹬腿:动作:右脚徐徐落下,离左脚尺许(后跟先着地),渐落实承受重 力,两手分别向下划弧于胸前,再度交叉成十字,左脚虚点地。 重复上式“十字分脚”之动作后,再随身起立而 提起左腿,先向前蹬出后,随身、腰左转而摆腿180度,向左(西) 蹬出,两手随身体转动划弧,左手意在左脚之上。要点:左脚的运动是两边连环之腿,转身摆动、蹬摆均要动作到位。此式幅度虽大,但要重心稳固(重心腿微屈)两手开、合、封、分要体会用意。身法力求中正不偏。用法:此分摆蹬脚之法,大多在膝脚、腿的变化上,故从分蹬踢摆灵活运用上,可一腿多用,随之变化,第三十九式进步栽捶:动作:在“分摆蹬腿”之后,左脚落地时左手成搂膝拗步式,左手 从左膝前划弧,右手随转身转掌推出。重心后坐,右腿承受重心,左脚以后跟为轴,脚尖朝外撇45 度,后左脚承受重心,右脚提上至左脚边;右手下划弧翻掌;右脚 落实承受重心后,左脚朝左前方划弧迈出;左手随之翻掌,随左腿同时搂膝而过,回划弧至头侧,右手由掌变拳经头右侧推出,过头后变拳呈弧形向左脚下击打。要点:这是搂膝拗步的继续变化,由掌变拳有其实用威力。沉腰坐胯,松肩屈肘都要保持,身法腰转和侧折时,颈脊到腰脊仍要保持直线,不可弓背或低头。用法:太极五捶之一,皆由掌变而来,出手成掌,着人成拳,此进步栽捶为配合步法的插套。第四十式撇身劈捶:动作:腰身右转,重心渐移至右腿;意以先右靠背,右臂屈肘,左 手随身向左下划弧。右臂沉肘、翻拳,右拳从胸向上从右划弧翻拳而出,拳面朝 身体右转,渐提起左脚,与左手一起随身右转上步,落于脚 前一尺许;左手由左向上划弧,经头上翻凳压盖至右捶上,右捶 随身略下划弧收回。要点:此撇身劈捶与第二十五式略有不同,差别主要在承接架式上,此式注重先有背靠,接有屈肘之击,再有撇劈之捶,要注意体会区别。腰意带动的转身背靠等系列动作,是整体发放性质,手肘 的变化是次要的。眼神要关注身遇用法:基本与二十五式相同,只是先靠意、屈肘击是近身利打的先行动作。第四十式进搬拦捶:动作:翻掌挽花右拳在左掌拂护下,翻腕变掌,两掌掌根相贴,掌心向外,成张口式提膝蹬腿身体左转,重心在左脚;两掌随身左转而收回左腰间;同时右 会腿提起,屈右膝提脚伸直蹬出。要点:翻腕变掌是化解和擒拿法,要懂得其用意。连贯配合的转向收掌和出膝蹬腿要气沉丹田,运转灵活,头正、身直、脚稳。第四十三式要步亮拿:动作:接上式。身体右转,收回右脚,右脚斜插左脚之后,身体慢 慢右转下坐成歇步;两手分别从两边右手向上左手朝下划弧。虚步下切,身体慢起,重心在左,两手分别继续内外旋,上 下互照,如图第七式中动作一虚步下切势。说明:转腰坐身是回化防守之势,本只有招式之功,没有明显攻系之势,但由此势可变化出多种击技法,是典型的以守为攻、以 退为进的招式,突出武当拳贵化不贵抗的道家哲学思想。这些式子变化,防之势在内气锻炼上,结合身体起伏腰身转动,对气血锻炼颇有裨益。第四十四式金鸡独立:动作 :接虚步下切势。身体右转45度,提起右脚向后再向前划弧出尺许,落地;同时右手向上划弧翻掌变捶,置于头前,左手由上经 胸前弧形下压至裆前,同时提起左脚,眼看右捶下前方。要点 :这是一个较为含蓄的式子,含胸拨背,护裆沉气,独立要稳。与前两式要顺畅圆活连贯。第四十五式披身打虎:动作:左打虎。上动略停,腰胯带动左腿稍伸直后,向左转动90 度,至正北面落地,渐承受重心,变至左弓步;左手随左腿转时, 搂拂过左腿面划弧至头前成拳,右手也同转,由上至下弧形击 捶,放置左膝前,拳眼向内,左拳面朝外,右拳面向下。右披身。腰身右转90度(以后跟为轴,右脚内扣);后手向右 划弧,渐成右弓步,左手同时下划弧变掌。右打虎。腰身继续右转45度,左手与左脚由外向身内划 弧,左脚落地于右脚斜步尺许;左手在上平肩;左脚承担重心,右 脚提起,向右前方划弧迈出尺许,左右手同时划弧翻掌变拳,成右弓 步,右拳在头前,拳面朝外,左拳拂手于右膝上,拳眼朝下。说明:行拳要匀和,左右脚落地变换重心时要控制稳重心,负重腿微屈膝,虚腿落地缓和轻慢,体现轻灵又沉着的特点。两手过渡到打虎式时,弧形要划得圆,不得呆滞。右披身势中变步上势要圆顺自然,手经过膝前要有搂膝之势。圆臂屈肘砚肩平气。用法:此式重在下降、中间粘带、击腰上打头,身、手、脚要配合,中实之后要打击猛烈,力达拳面。第四十六式十字蹬腿:动作:腰身拉长上起,左脚提回,左手上划,与右手架交叉十字以下同十字分脚之势,但重在蹬脚而不摆。说明:此式作为重复和连接两式的过渡式子,在蹬脚时要注意与上 式稍异,主要在蹬脚时送胯,其要点及用法均与前相同。第四十七式双分插掌:动作:右脚收回着地;双手分别向下划弧,从破间插出,掌心朝上;随即左脚上前半步,重心在右脚,成右实左虚步。要点:手之合势与脚之上步要协调。手向外插,不可超过前脚尖。身体微坐,保持重心稳固。第四十八式双风贯耳:动作:左脚落实,承担重心,身体上提,两手回时,分别由下向左右 内旋翻腕变拳,向上画圆,至头前合拢,相距半尺,两虎口相对, 同时提起右膝。要点:两拳向前、向下以及提膝要协调一致。沉气松肩,两掌由下内旋翻掌,要有整体感,开合分明。用法:分开对方双掌或粘或化,变击对方头部太阳穴,并提膝击裆 或进步插裆变双推,都是一招实用之法。第四十九式开合采手:动作:身体左转,向左前方落下右脚,两拳变掌随身转动时,右手与式左手交叉搓掌后,右手掌心朝上往外搠出,左手掌心朝下往左侧 采分,重心转移至右脚,成右弓势。要点:此为自身两手的开合,先合后开,即变拳为掌后,交叉搓掌 为合采,后两分采搦为开。转身与开合配合,腰身带动全身各处动。斜中寓正,头正脊直不可丢,虚实重心要分清。其用法有分掌后采拿例发或变砍击等法。
浏览6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