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在拳击中,心灵必须冷静从容,注意力集中,精神放松。此外,头与 身体要正,含胸拔背,肩肘下垂,腰部放松,舐骨保持正确的位置,最重 要的是,让腰、腿、手,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保持协和。姿势必须要自然, 收发自如,不用拙力,依凭感觉在瞬间做出反应。

图片20

译注:李小龙与亲传助教级弟子丹•伊鲁山度演练封手打。

 

格斗

格斗中,腰与腿的力量、动力与内在能量必须整合,手臂只是传递劲 力的通道。

坐忘自我。顺其自然,如水般流动,如镜般静止,如回声般反应,稍 纵即逝犹如从来不曾存在过,纯洁宁静。得者实失之。勿为万物先,始终 顺从之。

柔弱也是力量。

若要收缩,必先伸展。若要柔弱,必先刚强。若要扔下,必先高举。 若要得到,必先付出。

优秀者必取胜,仅此而已。他不愿再继续夺取武力的胜利,他不自夸, 不狂喜,不骄傲。他胜利是因为他别无选择。胜利之后,他决不会傲慢。

不去力争的益处

最优秀的战士并不好战,最优秀的斗士绝不易怒。最伟大的征服者能 够令敌人不战而屈。最伟大的统帅传播和平。

让一切事物遵循其自然轨迹,不去干涉。

沉静胜于激烈。

腰为全身运动之主宰,而非四肢。纯粹的四肢动作既缓慢又短近,而 发自于腰的动作则自由而长远。大轴转一圈,相当于小轴转数百圈。

达到完全的虚空,始终保持宁静的状态。

敌刚我柔,敌退我进。

随心而动,且动中有静。恰如其分,不盈不亏,收发自如。当攻击迅猛时, 防御也敏捷,当攻击缓慢时,防御也随之从容。动作准确无误,时而无形, 时而有形。过分强调左侧用力,则左侧必定容易受击;反之右侧也会如此。 站得越高,摔得越深。攻击要深入,撤退要迅速。不可添加任何多余的动作, 哪怕是轻如鸿毛亦或小如蚊蝇。

一个人心灵从容,专注于目标,既无动机也不去妄加预测,只是超然 地明察空灵。这就是自我练习之道。

绝圣弃智。目光向前,直视前方一臂距离的一点(假想敌人正位于你 的前方)。闭嘴,用鼻呼吸。舌抵上腭,沉肩坠肘,头部摆正,含胸拔背, 保持自然,腰部松沉,舐骨中正。不要强行用力。提起精神,气运丹田(脐 下三寸),你会感到身体的每一部位都舒适自在,血液平稳地循环。主要的 动作发自于腰部,高低转换犹如波浪峰谷。四肢与身体其他部位彼此协调 一致,就像有韵律的音乐般和谐。手部动作由两部分组成:阳(实、冈h 主动等),阴(虚、柔、被动等),步法轻盈敏捷如猫般,同样由两部分组 成(阴、阳)。站立时要自然保持正确的位置,你将会充满精神与劲力。

你必须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能量。

泰然自若。

柔软而不屈从,强壮而不固执。

自我修养——减少欲望,克制感官——增加控制心灵的力量。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横向的力会被纵向的力破解,纵向的力会被横向的力阻止。

腿法、手法、身法,这三者如能运用得当,可以击倒巨人。

柔中带刚,你将很难被突破;刚中无柔,便不再强大。

面对敌人时,你的状态犹如即将捕鼠之猫。

对手用力时,我不用力;对手不用力时,我用内在的力量。换言之, 以柔克刚,以刚制柔。

当你到达某一点,便要适可而止,不再得寸进尺。弯曲之后是伸展。 让自己的动作适应对手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相连。有时外表看起来是停 止的,但你的内在劲力却从不中断,你的意识永远超前于你的对手。

早上不要面向东方,夜晚不要面向西方。

像波涛般起伏,像车轮般转动,慢时如鹰,动时似猫,快如闪电,跳 跃如猿,落如鸟,站如松,突然停止如雄鸡。

功夫技术的分类

功夫技术可大致分为四类:


  • .手法

  • .腿法

  • .三十六摔法

  • .七十二擒拿手(包括其他固技与关节技)


与自然同行

如果我内心认为自己不行,就算我的对手根本不强大,我也会感到

图片21

 

恐惧。如果我自己内心认定自己行,虽千万人,吾往矣。

你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无丝毫的意气行事和对抗心态。跟随心 灵的指引,使身心协和一致,实现天人合一,自会逢凶化吉。

如果你不希望让酒溢出,就不要将酒杯倒得太满。如果你想保持刀锋 的锐利,就不要用它过度地斫砍。

《道德经》

摘录一: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译注:此段摘自《道德经》第十六章。《道德经》又名《老子》,原 文古奥难解,众说不一。李小龙在本书中译为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现 将李小龙的英文直译如下,从中可约略看出当时李小龙对道家思想的个 人理解:

繁复与傲慢会招来毁灭。

万物生成,我已看到它们的回归。

不论它们多么繁荣丰沃,每一事物都最终会回归其出发的根本。

这种通向根本的回归称为静,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知道这一规律,便可明悉悟道。

了解恒常的形式便不会被灾祸所损害。

了解永恒形式者包容一切,

包容者公正,

公正就能周全,

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

近天者得道,

得道者不朽,

即使肉体消殒,也可超脱一切危害。

摘录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现)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注:此段摘自《老子》第二十四章。李小龙英文的直译请见第119 页上方。

摘录三: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注:此段摘自《老子》第二十六章。李小龙英文的直译如下:

重为轻之基础,静为动之主宰。

君子终日行进,不离辎重。

即使场面壮观荣耀,他也会平静而超然地安处于自己的位置。

统驭千辆战车之国的君王,

如何可以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

如果他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臣民;如果他妄动,便将不再是君王。

摘录四:

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译注:此段摘自 《老子》第五十六章。 原文的“知”为通假字, 意为“智此段之译 文请见第119页下方。

22

中国功夫的传统与历史

图片23

在中国的南北大地,有无数的功夫派别,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八卦掌、形意拳、螳螂拳、鹰爪派、谭麒、北少林、罗汉拳、迷踪拳、
虎拳、查拳、猴拳、咏春拳、周家拳、龙形拳、白鹤拳、南少林、蔡李佛拳、 洪拳、蔡家拳、佛家拳、莫家拳、柔功门、李家拳、刘家拳,等等。

部分门派

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是由陈享在广东创立的。像许多中国南方少年一样,他首先 跟随族叔学习当时流行的南少林派的洪拳。稍后,他又随李友山学艺。最终, 陈享将自己所学的一切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门派,名为蔡李佛拳。这 一名称是为了纪念自己从前的恩师。“蔡”取自还俗僧人蔡福,“李”取自 李友山,因为洪拳是少林寺武功的分支之一,所以名称中加了一个“佛”字。

蔡李佛拳从本质上讲属于南拳北派化的长拳风格,讲究长桥硬马,并以 其擒拿技法、挂捶、下劈、插捶 技法闻名于世。在这一门派中有 许多徒手套路,如长拳、佛掌拳、 平拳、独脚拳等;器械套路则有 单腰刀、飞龙梅花双剑、十八点 棍等等。这一门派中最著名的武 术家是陈享的大弟子张鸿胜。目 前,许多蔡李佛拳馆也称为“鸿 胜馆”。张鸿胜的大弟子陈盛是中 国佛山的著名武术家。谭三是另 外一名技艺高超的蔡李佛拳名家。

铁臂膊功

据本派师傅说,这种功法 非常容易练习并精通。先用前臂 击打木杆或柱子,开始的时候,不要使大力。每天练习,用到前臂的每一 部分——前面、后面、侧面。渐渐地增强击打的力量。慢慢的可以击打外 面的树,继续练习。最好找

图片24

一棵有粗糙树皮的树,练习一年之后,你可以 在非常光滑的石头上继续练习。不断地练习,直到你能用前臂击碎石头。 此时,你的前臂将像铁一样坚硬。

纸笔功

此种功法主要用来提升拳法的功力和技巧。尽管大家普遍将它视为一 种硬功,但当你理解了它的本质,就会明白它不只是一种硬功训练,而是 软硬兼修的一种实用功法。开始练习时,你可使用废纸和细线,并将废纸 捆成一包,就像一个竹箱或旅行包。尺寸约为20立方英寸,两侧略微长一

图片25

浏览7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