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集二种拳派精华于一体.练就了一身惊人的绝技。1929
年.年已古稀的孙禄堂受聘到江苏宵国术馆任馆长。在开学典礼
卜.,学员们请他表演一下.孙老一捋长髯说道:“好.就在这大厅里.
你们一起来捉我.摸到我衣服的.算他胜。”只见一百多名学员立即
向他身边涌去。孙老身穿长衫,在学生的人隙中飘来飘去.众人都
累得气喘吁吁.始终没有摸到他的衣服,这一下,一百多名学员佩服
得五体投地。孙禄堂虽然武艺其强,但十分讲究礼仪,一生崇尚武
德,他常说.要以德服人.不要以力服人.练武术必须讲武德。孙禄
堂不仅武德高尚•更有很高的民族气节。1923年.H本武十道大力
士坂垣来中国与孙禄堂比武。坂垣说,他不信中国的太极拳能以柔
克刚,而且要用硬功撅断孙禄堂的胳臂.气势非常嚣张。比武一开
始.坂垣像只恶虎一样扑向孙禄堂.但连孙禄堂的衣服都碰不到.更
别提伤到孙禄堂了.这时坂垣气得哇哇大叫.恼羞成怒.竟像野兽般
以头撞向孙禄堂的胸部.孙禄堂稍一闪身.坂垣一头撞向书架,书架
应声而倒.他半截身子埋在书堆里,只得服输。孙福堂技艺高超.大
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他的武功也此逾震海内外。
“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
郭云深名峪生•河北深县马庄人•清朝末年的一位
武术名家。郭云深幼年习练拳术,后拜能然先生为师.昼夜练习数
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义。12年后艺成。后来
因铲除恶霸.犯了人命官司.被关进监牢.仍苫
练功夫.由于项h有枷.脚h铁铐的缘故.练就
了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半步崩拳。后来
郭云深名扬大江南北,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
而著称。清光绪三年(1877)设教两陵,曾在宗
室等地任教。以后游访南北.阅历颇多。
郭云深在当时武术界很有声望.其练拳静
如泰山.动如鸟。如遇不测之事.只要耳闻
见,不管对方拳棒有多快.皆能避之。有一次郭云深想试试白己 的功夫.让五个壮士各持一木棍.其一端顶住郭S深的腹部.郭云 深一转腰.将五人打出一义开外。郭云深的名声其嚣尘.当然有 人不服,河北正安县有个绰号叫“鬼八卦”的焦洛夫曾用杆子战胜 大枪刘德宽rfri闻名遐迩.就对郭云深很不服气,并前来与郭云深较 量。交手仅一个回合,焦洛夫就被打倒在地。他遂闭门不出,终H 琢磨破解崩拳之法。一天.他从庖丁刀切萝卜中悟出砍法可破崩 拳.于是苦练多年,直到掌力将碗口粗的白蜡杆一格即断后.这才 又邀郭深较量。
对于'年之后的重会.郭云深知道焦洛夫功夫必然大进。只 见他嘿嘿冷笑一声.喝道:“鬼子焦•看拳。”人还是那个人.拳还是 那个拳,可怜焦洛夫二.年的卧薪尝胆,仍然难以阻挡这疾愈迅雷的 攻势。他虽然如庖丁解牛般挥动双臂施展烂熟于胸的砍法破解崩 拳•但他砍向郭s深的手刀,一遇攻来的崩拳相交.就如同波涛汹 涌的巨浪扑向铜墙铁壁,“嘭”的一声闷响,犹如山墙倒塌,焦洛夫 冉次坐在地卜.。焦洛夫屡与高手较技,可说未有败绩.此番两次栽 在郭云深手,仍是心有不 .总觉得自己苦练的“砍法”似乎缺少 点东西.便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想出一招.于是.他又邀郭云深比 试。
二人搭手进招.郭云深冉以崩拳进击,只见焦洛夫这次施展砍 法不是向下.而是小臂h挑。郛云深隐然一惊.急变崩拳为化劲卸 掉了对方的卜.挑之力:焦洛夫只微微一愣神.就觉一股惊涛拍岸般 的崩拳又一次打在胸卜..他第7次扑翻在地。焦洛夫不仅喟然长 叹:好崩拳。”他挽起胳膊h的衣袖,露出绑着的利力,欲在对方崩 拳打来•挑断其臂•可是郭云深的半步崩拳实在出神入化,方使其 谋算落空。从此,郭云深以半步崩拳=胜“鬼八卦”焦洛夫的事迹 不胫而走。
郭云深义武双全,不仅拳法独步一时.又熟练兵书.对形意拳
理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遗箸有《能说形意拳经》一书。对
形意拳理论的论述.其要点如下:“形意拳有层道理.有7步功
夫,二种练法。〒层道理是:一练精化气,二练气化神练神还
虚。'步功夫是:一易骨.二易筋,~易髓。二种练法是:明劲.暗
劲.化劲。”郭云深在论述形意拳理论时.特别强调桩功.指出=体
式(形意拳基本桩法)为万形之基础。这些理论对于后人学习形意
拳有着重要的帮助。郭云深在北方数省教授学生多人,晚年隐居
乡间,70余岁而终。
“神枪”——李书文(1862—1934)
宁同臣,河北沧州盐山县工南良村人。"神
枪李书义”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
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
李书义幼时首拜八极五世传人张景旱 为师.习练八极拳二年。后拜在师伯黄十海I'j下习练大枪六载。 黄士海(1829—1914年)是李大中、张克明亲传弟子.曾以草越武 功受六品顶戴=李书义在师习武期间•由于天资聪敏,力大惊 人,又肯勤学苦练,倍受李大中、张克明二位师祖厚爱。李大中、张 克明、黄十海、张景星师徒四人都是以大枪驰名遐迩、名标方志的 武林精英.而且都是同一村人。李书义习武在名人辈出的••神枪 窝”里,如鱼得水•习拳练枪到了痴犴的境界。李书义的家离师fj 相距约7. 5公里,他每天晚在师练习一个时辰。每次往返的 路h,他不像别人一样正常赶路.时是一步一拳,一步一掌,一步一 肘练着走。练枪时.他一边走一边拧着大枪栏、拿、扎。
李书义以超常的毅力.获得了超常的劲力。几年后.他的功夫 突匕猛进。在家附近捋桩靠桩.碗口祖的枣树、槐树多被他练拳脚 麄死,成为他的练功桩;练习打沙袋.从50公斤到300公斤的沙 袋,他掌击、肘顶、肩撞、背靠.不知打烂了多少条;习练大枪,“抽 撤”、“缠拿”之枪力把大门框划烂,将门前屋后的枣树全部划死。 为练好“摧枪问准”.他对准粗树练.对准细树练,对准插好的高梁 秆练。
昼扎铜钱眼.夜扎香火头。在他家附近枣树林中.他大枪扎 枣.一枪一枣.百枪百枣。后对对着镜子练.达到触时不伤之境界。 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经过12年勤学苦练.李书文集师祖李 大中、张克明,师父黄十海、张景星四人拳技、枪艺之大成,形成了 白己的技击风格。只要大枪一抖•枪头闪电般画出直径一米多的 圆阐.其势恰似长江之水,磅礴千里;扎枪时,恰似流星赶月,鬼恐 神惊。速度快,力道猛,且准确度极高,达到出神人化、登峰造极之 境界。
据民国时期《沧县志》记载:李书文长得“短小瘠瘦而精焊逼 人”,在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穿纸震荡有卢;用大枪刺壁之蝇. 蝇落而壁无痕。铁锥人壁(土墙壁),力拔甚难.他以大枪搅之.锥 即出。他的族人乡亲人.常传颂他帮助乡亲收粮时.背对装运粮的 大马车,用脚勾起80斤重的粮袋,挑过头顶.甩到大车h。他帮助 乡亲们盖房卜.大梁时•用大枪将一棵棵檩条挑到房山卜.。据跟随 李书义学艺十几年的徒孙.淸末宣统皇帝御前侍丨丨霍庆云回忆:神 枪李师爷的功夫,咱们练不了。他用大枪挑起80斤左右的大车轱 辘摇风车似的呼呼转。他经常这么练,毫不费力。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南郊小站练兵。他利用各种手段 和关系笼络武艺高强之士,并重金聘用本空手道高手和德B军 事教官来训练他的精锐部队。李书文的师傅黄十海收到袁世凯的 聘书,因年事已高.特推荐弟子李书文去任教。李书义到兵营后.
差人领他到演武大厅见袁世凯。袁世凯及众教宫见他貌不惊人、 瘦小枯干,打着一杆大枪•误认为是大枪黄十海的仆人或家童。
浏览2,0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