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蜻蜒点水
《清稗类钞•技勇类》所载:常熟西乡有位姓郑的,饭量特别大,几个人的饭量合起来也赶不上他一个人,每天常摸着肚子说:“怎么这样大的肚子?”因而人 称郑大腹,倒忘了他本来叫什么名字。郑大腹力气大,善技击,得艺于少林宗派,能在水面上作蜻蜓点水,一跃数十丈高,视城墙如门阈。当时江湖多盗,行旅都雇 用壮士保镖。汉口一位富商,用巨瓮盛百余两白金乘船南下,请郑大腹同行保镖。 行至扬子江时,已是傍晚,风大不能停泊,即觉不对劲,到停泊下一看,大瓮没有了。遥望烟波之中,隐约有人影疾奔,郑大腹便跳下水去急迫。稍迫近时,大致看 清是位僧人,手提两瓮踏波如飞,郑便以蜻蜓点水之技一直追到岸上。大约追了一里路,遇一庙宇,四周石壁陡峭,郑随僧人进去。僧到佛殿,把银瓮放到廊下,对 郑笑道:“劳你追随,就住下吧!”郑点头同意。于是又设酒食尽情吃喝,然后把 郑引进一间禅房。禅房虽小却干净,中间横放一张石榻,左右置几,榻上有被褥,无帷帐,仰视屋梁,有阁板,板多缝隙。那僧人把灯挂到墙上,拱手请他就寝,便出去了,并把门从外面反划上。郑大腹不觉生疑,不敢卧榻,即在几旁装睡。半夜 时,闻阁板有声响,如簌簌密雨从板缝落在榻上,吓得郑不敢探头。过一会,便静 了下来。天明一看,只见满榻是三寸长的短箭。郑知为那僧人干的,便盘坐箭头 上,而不折一箭至僧人开门进来,笑着对他说:“夜里同你开个玩笑,你竟如此, 未免大才小用。”郑说:“我坐在蒲团上呢。”僧人点头挽他出房,盥洗梳头之后,送上麦饼。郑要求归还银瓮,僧道;“那一定较量一下,胜则还,败则不还。”郑 问怎么较量,僧指石壁说:“背靠此壁,各击腹三拳,击不伤即为胜。”郑说,谁 先来?僧道:“你是客人,主人不能占客人之先,请你先击。”说罢便袒腹靠上石 壁说:“来吧!”郑自恃力大,奋拳猛击,却如击巨石,指然不动,不觉骇怕;再 出拳击去,僧腹坚硬如初。僧人微笑,而郑已筋疲力尽。等击完三拳,那僧人便鼓 起肚子上前请他检查并未伤着,便要求还击。郑颇窘,但又不能不让僧击,便注意 观察他如何出手。僧从容上前,左手揭起衣袖,右手挺拳而进,郑急忙用背借壁往 上一跃以躲过僧拳,这一招叫“壁虎游”,为少林秘传。僧出乎意料之外,但已来 不及收拳,一拳击进石壁,深达没腕。这时,郑大腹骤然跃落,用力挫向僧臂,臂 断如藕折。僧道:“好,你可以把瓮拿去了,改日再会。”郑赶紧提着两只大银瓮回去了。从此以后,郑大腹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他膝下无子,只有一女,也以力大闻名,得父真传。因家贫,常常吃不饱,常受雇为人做事以糊口。女儿嫁给一个武夫,不时送来米肉,几乎十天左右便回来看望父亲,每次回来都使父亲醉饱一 场。一次,女儿回来看望父亲,突然有人推门进来,一看竟是那僧人。郑未及躲 避,僧人已到跟前,作了一揖说:“访察你好久了,今天才得见面,别后该不错 吧,郑知其此番来意,乘其不备,便抬起右脚踹向僧肾,僧让一步,骤然用左手接 住,变脸责道:“你太鲁莽了,老友远道而来,不寒暄叙旧,突然动武,难道是以 为我臂未愈不能捉住你的脚吗?你断我臂,我断你脚,就不行吗?”郑因脚在僧人 手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女儿在旁边叫道:“父亲怎么不作'双飞蝶'?” 郑当即猛醒过来,旋飞起左脚踢倒僧人,父女合力动手杀了他,埋到后园里。所谓 “双飞蝶”是双脚并起的招法。在少林派武术中,若一脚被人捉住,另只脚仍能平地飞起,力蹴对手的腮颊。这一招是郑大腹一向所练就的,仓促之中竟给忘了,要 不是女儿提醒,几乎丧生于那僧人的手里。从此,郑大腹更不轻易出头露面了。
十七、镖客之子武良
《清稗类钞•技勇类》所载:琼州的武良,父亲是位镖客,以拳勇闻名。武良幼时,父亲用药炼其筋骨,使他皮肤坚硬似铁,刀枪不入。稍大一些,同小伙伴们作泅水游戏,唯有他技艺精湛,在水面上如走平地,还能在水里潜伏上一昼夜。他 身体小而敏捷,18岁了却长得像孩子似的,但臂力却不小,一同大人空手搏斗就取胜。此外,还善于飞腾,能作旋风舞,跃登数丈高的城墙毫不费力。武良早年丧母,父亲每次外出都带他同行。曾随父为某商人保镖去太原,途中父亲病了。走出济南不远,突然遇数十名盗贼劫镖,其父因病不敌被伤了眼睛。武良见状大怒,操起刀一跃离地七八丈高,又出其不意地迅速落下,刀砍盗贼头顽,当即脑裂而毙, 群盗四下惊窜。其父因伤势过重死了,武良照旧护卫着商人抵达太原,然后才扶柩 返回琼州。鉴于父亲的死,他弃父业以作商贩为生,深感没有前途。武良有位表 姑,嫁给了吴某。吴某有才但家境贫困,武良经常资助他。其女每天卖针凿女红以 辅助家用,吴某爱之如掌上珍珠,到了盘发插笄的年龄仍待字闺中。邻居张绅曾任 侍御之官,因行贿事发被免了职住在家中,为害乡里,有司也不敢过问。张家有子 张缙,一只眼,没有文才,到了及冠之年尚不能辨之无,整天只以狎妓为乐,世家 大族没有与之议婚的。听人议论说吴女美貌,张缙很想得到,回来说给父亲,要求 派人去吴家捉来。张父不愿让儿子失望,并考虑吴某是个老寒士,仗着自家的权势,不会说不通,使打发人上门说亲。不料,吴鄙视张家,不允。张家怒而乘吴某 外出之机劫去了吴家女儿,幽禁在楼上。吴女坚持必须遵从父命,张家刚要去请吴 某,吴已到了,便强迫写婚书。吴越发大骂,张绅怒而让家人把他打死了,吴女跳 楼自尽,武良的表姑也吊死了。武良听到这些,便鸣官喊冤,但县宰畏于势力而袒护张家。气愤之下出言冲犯了县宰,被赶了出来。愤怒之下,武良夜里跃墙进去把 张家七口都杀了。第二天早上,县宰前去察验,怀疑一定是武良干的,便飞牒追 捕,但捉不到。深夜,县宰已经入寝,梦中忽觉有什么东西落在胸上,惊醒见是武 良,吓得要喊,吴举刀叱之说:不许叫!你身为百姓父母官,任凭势豪作恶不加惩 治反而庇护,本该杀掉。但念你是因为惧怕权势才这样做的,如果马上弃官而去还 可免死,不然看你长了几颗脑袋,县宰吓坏了,连忙答应,不出三日便挂冠而逃, 武良也往别处去了。从此,武良投身行伍,隶属某总镇麾下,征战中屡次立功,擢 升为游击之职。总镇忌妒武良,却苦于无隙可乘。适逢巨匪逼境,守戎者征剿失 利,飞书告急,总镇便命武良速往援助。匪首特别善战,阵亡20余名士卒、一位 副将被擒之后,吴良出阵同他角斗。两个越战越酣,索性都丢下武器徒手相搏,眼 看对方渐渐力量不支就要被擒,那匪首突然跳下旁边的大沟。武良一惊,忽觉脑后 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便也掉到沟里,就势扼擒了匪首,受到了上司的赏赐。路 上,匪首悄悄告诉他说:“你濒死之际立功,因祸得福,是天助而不是人力所为 呵!”武良颇生疑,便追问究竟。匪首笑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你的功劳越显赫,也就越发危险。我不跳下沟,也可能被你擒住,却未料跳进大沟 还被擒了。那总镇发迹之前也是我的同党,身怀飞弹绝技,百发百中,遇上没有不 死的。我同你拼斗时遥望总镇正取弹拽弓跃跃欲试,使我心中忐忑才致使力懈不 敌。当他发弹之际,我是为避弹才跳下大沟的,不想弹中你头,方知总镇之弹是射 你而非射我,正庆幸你会死掉却未料还是被你擒住了。不知你是用何办法才当得起 这一弹击的?”武良这时才有所觉悟,用手探摸脑后伤处,肿有鹅蛋大个包。凯旋 而归之后,武良便于夜间隐入大海,不知后来怎么样了。后来,总镇率大军伐剿海 盗,用弹弓射杀了十余人之后,船突然翻了,被淹死水中。据说,可能是武良干的。
浏览7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