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火候说(上)

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 世罕全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佛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人 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 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 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一阖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肾火蒸, 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炼而自炼。气息既和,自然于上中下, 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为胎息,是为神息,是为真橐籥、真鼎炉,是为 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气到此时,如花方蕊,如胎方胞, 自然真气薰蒸营卫,由尾闾,穿夹脊,升上泥丸,下鹊桥,过重楼,至绛 宫,而落于中丹田,是为河车初动。但气至而神未全,非真动也,不可理 他。我只微微凝照,守于中宫,自有无尽生机,所谓“养鄱鄂”者此也。

行之一月、二月,我神益静。静久则气益生,此为神生气、气生神之 功也。或百日,或百余日,精神益长,真气渐充,温温火候,血水有余,自然坎离交媾,乾坤会合,神融气畅,一霎时间,真气混合,自有一阵回 风,上冲百脉,是为河车真动。中间若有一点灵光,觉在丹田,是为水底玄珠,土内黄芽。尔时一阳来复,恍如红日初升,照于沧海之内,如雾如 烟,若隐若见,则铅火生焉。方其乾坤坎离未交,虚无寂灭,神凝于中, 功无间断,打成一团,是为五行配合。至若水火相交,二候采取,河车逆 转,四候得药。神居于内,丹光不离,谓之大周天,谓之行九转大还也。 此时一点至阳之精,凝结于中,隐藏于欲净情寂之时,而有象有形。到此 地位,息住于胎,内外温养,顷刻无差,又谓之十月功夫也。

炼丹火候说(下)

夫静功在一刻,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 夫在内,不独十月然也。即一时一日、一月一年皆然。坐下,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即是“炼精化气”之功也。回光返照, 凝神丹穴,使真息往来,内中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无限天机,即是“炼 气化神”之功也。如此真气朝元,阴阳反覆,交媾一番,自然风恬浪静。 我于此时,将正念止于丹田,即是“封固火候”。年月日时,久久行此三 部功夫,不但入圜十月也。故曰:运之一刻,有一刻之周天;运之一时一 日、一月一年,即有一时一日、一月一年之周天也。然一刻中,上半刻为 温,为进火、为望、为上弦、为朝屯、为春夏;下半刻为凉、为退符、为 晦、为下弦、为暮蒙、为秋冬。一时则有上四刻、下四刻之分,即一日 月一年,皆同。此之谓攒簇阴阳五行,一刻之功夫,夺一年之气候也。到 此乃是真空真静,或一二年,至十年百年,打破虚空,与太虚同体,此为 “炼神还虚”之功也。

前功十月既满,须时时照顾婴儿,十步百步,千里万里,以渐而出, 倘或放纵不禁,必致迷而不返。仙经曰:“神入气成胎,气归神结丹。” 所谓"一点落黄庭”是也。但人杂念少者得丹早,杂念多者得丹迟。此法简易,奈人不肯勇猛耳。若能恒久行持,必然透金贯石,入水蹈 火,通天达地。再行积功累行,服炼神丹大药,必然形神俱妙,白昼飞升, 全家拨宅,此又在功德之浅深何如耳。设或不服神丹,只顾阳神冲举,回视旧骸,一堆尘土,夫亦白日羽翰,万劫长存,可与宇宙同泰者矣。

服食大丹说

三清俸禄,玉皇麋给,非先圣贤哲,焉能受得?如许旌阳、葛仙翁、 殷真君等八百余家,俱是成道之后,方炼服食,以度群迷。仙云:“内丹 成,外丹就。”此言人得正传,先积精累气,收积内外法财,养得气满神 全,金光出现,昼夜常明,如是则吾身内丹成,而吾身外丹亦发相矣。凡 看书不可按图索骥,学者于昼夜常明之时,药苗己生,方可采吾身外之药, 配吾身中之雌雄,以得金丹入口,周天火候发见,顷刻湛然,撒手无碍, 才是金蝉脱壳,默朝上帝,中遇仙举,受其禄,万神朝礼,能拆天补地, 摘星握月,驱雷转斗,呼风唤雨,举意万神,使觑天地如手掌相似,这福德胜三辈天子,智慧胜七辈状元,到这般时候,方可炼服食金丹。此丹如 黍米一粒,落于地则金光烛天,方名神丹。若不通神,敢说是外丹服食?

第此理奥妙,天机深远,金种金,银种银,外边无有别灵神。此黄白之术,编不是凡间金银,为母遏气,果得正传,能产先天大药,认得黄芽白雪,称盟为黄白,方可为母遏气;以炼神丹。但是金银水药,都属后天,且又不知真阳、真阴同类,万万无成。慨世学者,真假不辨,不遇正人,都是盲修瞎炼,实修性命之士,若秘 未遇真师,且潜心看书。夫古圣丹书,不空说一字、妄言一句。只是后人诀不识邪正,又不知圣贤书中,都是隐语譬喻,遭遇庸师,执认旁门,毒药 入心,又无通变,似是而非,自高自是,声音颜色,拒人千里之外,则高 人望望然去之,况仙圣乎?学者未遇正人时,当小心低意,积功累行,遇 魔勿退,遭谤勿嗔,重道轻财,一遇正人,笃志苦求,抉破一身内外两个 真消息,忽然醒悟诸书,才不为人迷惑。若是志人君子,实心为命,扫尽 旁门,重正心猿,重立志气,低心下意,经魔历难,苦求明师,穷取生身 受气初。初者,是元始祖气,此气含着一点真阳、真阴。夫真阳、真阴, 产于天地之先,混元之始,这颗灵明黍米宝珠,悬在虚空,明明丽丽。但 未有明师指破的人,如在醉梦相似,离此一着,都是旁门。此灵明宝珠, 于虚空之中,包含万象,潜藏万有,发生万物,都是这个。

浏览7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