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言,有说皆糟粕耳。盖虚无莫测,有何形象之可述哉?惟彼羲皇画此一画,并无言说,盖已剖露天心,太极之端倪见矣。然此特显诸仁 耳,其用尚藏。今之丹经,显用者也。开明性命,指出心天。无为道之体, 有作道之用。明体达用,真青云之士也,世不多得矣。

善言夭者,必验于人;善言理者,必征诸事。天道、人道,原是一贯。伦纪肇修,立功立德,斯为凝受之本,不同于泛泛矣。曷观之《金锁钥》 乎?金锁钥者,金丹之锁钥也,乃于金丹发挥只结尾一句,于人道则喔喔 二千言。又秦元君奉元皇帝君命,著《坤宁经》,教女人修仙,凡二十四 章,其言金丹只一章,言性天者二章,余皆言闺帷懿范,痛改前非。读者 不达根本修持,谓其不言道而言事。余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真 所以训道也。天圣至慈,不肯以泛泛待人,深愿从此进步,庶几其成。真 正必由之路,世人视为闲言,夫元皇授命,岂有闲言哉?觉世之言切,饰 伪之心诬,宜乎其不入也。”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仙者,非常之事也。“欲求天仙者,当立 一千三百善”,圣有明训。旧心不改,寸功未积,是自诬也。世间富贵, 非薄福者可承。知此超迹苍霄之事,万神听命,不有丰功伟行,其何以服 鬼神乎?《易》以天地似,故不违。魏公因之以明丹道,作《参同契》,为 万古丹经之祖。《悟真》曰:“《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 五千。今古上升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一贯相传,再无不有达《参 同》、《悟真》者。今之道流,冥行妄说,扪心自问,能无愧乎?不肯寻 师,所谓“惜一时之屈,甘罔极之庸”。只顾口舌欺人,不念欺心自误。 虚度岁月,甘分老死,上阳子深叱此辈为教中罪人,敢言修行一事哉?其 辞若憾,其实深怜之也。

推类结字,形至粗浅,因文揣事,义极精微。古“简"字是首行,今 为首之首,下之顺生之象也。仙经圣语,言顺而不言逆,教人即顺以求逆, 究生身之根,成长生之果。生仙是造化,生人亦是造化。圣凡虽殊,造化 则一。《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天地至精,形而为两曜。两 曜横则为朋,竖则为易,叠则为丹。丹之为字,日头月脚,中一点为黍珠, 一画乃得一也。汉以前谓之道,汉以下谓之丹。丹之义,至深切矣。合乾 坤,运日月,采乌兔之真精,成水火之妙用。一阖辟,往来不穷,通乎昼夜,法天象地。药如是成,丹如是结矣。

世法象金丹者,凡四:一大士象,左为龙女献珠,右为善财合掌。女本阴也而居左,阴中含 阳也:男本阳而居右,阳中含阴也。此珠在龙女身边,非善财不可得。红 孩儿,火也;金圈手足,禁之也。鞠恭致敬以求珠。大士居中,真性为主也。二刘海戏蟾,蟾者,海底金蟆,能吐月;钱者,内方外圆,有乾坤之象, 非则海底之金,必不可得。海蟾仙翁姓刘,名操,五代时为燕相,燕王刘 守光之叔也,年六十余,受度于纯阳吕祖。今绘形如小儿,返老还童也。三方朔偷桃,西王母之桃,此桃三千年一开花。朔,始也;一,元也; 桃为王母之丹,不死之药也;被东方之朔盗去,北坎之金,复还南离而成 乾矣。四道祖立教,一教分三,一为道人,岩栖观虔,清静之基也;二为道 士,有妻室儿女之欢,阴阳之象也;三为张天师,势而有力,护法之象也。 三者离则俗士三人,三者合则金丹大道。

抱朴子曰:"览金丹之道,使人不欲复视方书。诚以九丹金液,道之至重,神霄所秘,世无有能知者。”又曰:“学道者,如忧家之贫,如愁 位之卑,安有不得哉? ”今余亦曰:“不患不知,患不苦求;不患不行, 患不积德。阴鸳之士,天眷必深,舍此则求之无门,学人勉之。”道生天地,其大无垠:道生人物,其数无极。古之神圣,著经说法, 以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宗师。澄其心如秋水,空其心如太虚。效法天地, 非效法也,直似之耳。有乾坤之对待,有日月之光明。月有圆缺,海有潮 汐。有冬夏二至,有春秋二分。有四时,有八节,有二十四气,有七十二 候。岁周一天,无或舛错。攒归片刻之内,纳之一息之中,成天下之亶亶, 谓非学之至大者乎?经曰:“只要专心效法天。”《阴符》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尽矣。”天之道从何观?天之行从何执?不言而品物亨,四时成。观之无 门,执之无所,虽有圣智,莫测其处。此师恩之所以重于罔极也。

道无穷极,无终始,无来去,无迹可窥,无理可测。在形色之中而不 有,居冲凄之表而不无。造化之主,万象之君,生天地而天地不知其功, 育万物而万物不知其德。为之而不居,功成而绝迹,无得而称,强名曰道。 所谓无始之始,是曰元始。元始之道,是曰元杰,即先天也,谓其先于天 地而有也。《易》曰:“先天而天勿违。"天且勿违,其大至矣!学道者, 其求得此先天元始之羔,谓之得一,一得而万事毕矣。其得一何也?曰极 也。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清极则浊,浊尽则清。天一之生,至清至洁; 天命之性,纯净无疵。性命分,则属两家;性命合,则成一气。神从中主, 气运两头,运在其中矣。贤人知养性之功,至人明造命之道。人之赋形禀性命而生,失性命而死。 性命之于人,重矣。学性命之学,非学之至乎? 一身之尊,心为主。心有 真体,非肉团也。真心无心,无生灭,无去来。有生灭去来者,皆孽识耳。 圣人教人拔尽识根,以超生死;教人性命双修,以成仙佛。谨将诸经之言 性命,分而列之,使人易彻,德全功备,驯至其极,造化神工,无出此矣。

浏览6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