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乾隆时一份有关镖局的奏折之研究
镖局在清代是一个重要的商业经营实体,镖局的产生,对商业而言是一个福音,但清政府却对镖局怀有深深的戒备,因为镖局之镖师个个身怀武功,又都具有 行侠仗义之心,更有甚者,这样的一群人还都以兄弟相称,做着共同的事,如果作 出反清之事一点也不为奇怪。故境内镖局众多的山西布政使对此深感忧心,上书乾 隆,请求禁止。其全文如下:
山西布政使严瑞龙为请严禁保镖胡作非为事奏折
乾隆七年十一月初一日
山西布政使臣严瑞龙谨奏,为请禁保镖肆横之禁,以安民生,以恤商旅事。
窃查西北各省,凡富商大贾前赴东南置买绸缎布匹等项,俱囊挟重赞,动至数 万金,骑驮数十头,合队行走。有臂力过人、身娴武艺之徒,受雇护送,带有鸟 枪、弓箭,名日保镖,所以防草窃、杜抢掠也。拒若辈骄悍性成,多不安分。入肆 则强买食物,缺少价银(一群欺压商民的人,为几个铜子去强买食物,身边“动 至数万金,为何不取?),沿途则纵任骡头践食田禾,甚至投宿到店,勒令先到之 人搬移他处,如遇过渡争先,辄将上船行李抛弃岸旁。稍有较论,鞭扑随之。商民 (商民既畏还何来雇?)畏其凶横,莫可随何。此臣向所得之传闻者。
迨上年承恩入觐请训后,于八月旬道经河南荥泽之黄河地方,时臣已登舟而镖 客后至,手持小旗,称系皇饷(由此可知,皇家确有用镖局运饷之事,否则镖客 不会以此为借口),喝令退避,臣随问以饷运何处,有无解元,若辈茫无以对。又 侦知臣系湖北布政使,始让同舟。而睚眦之状,勃不可遏,则平日之欺压商民,不 问可知。(你不问就知道了,那为何不思商为何雇其)
令岁奉旨调任晋阳,臣从湖北起程,复一路查访。保镖之徒到处肆横,众口一 词,实与臣闻见所及无异。并有语以若辈出店入店插旗放枪,形同官长者,更为妄不法。
伏思伊等受雇保镖,俾得长途无事,乃其本分。若恃强肆横,以至扰累商民, 殊属未便。臣为绥靖地方起见,可否仰恳天恩,饬令各该省督抚转饬地方官通行示 谕,凡保镖之徒经过关津渡口及城乡市镇,毋许短价买食物,亦不许纵畜践食田 禾。其于投宿、过渡,惟论到之先后,不得强为争竞。一有违犯,立即严拿重惩, 至于借称皇饷哄吓乡愚,并插旗放枪,虚张身势,均干功令,并请悉行禁止,以杜 妄。如此,庶强横各知敛战,而商民威歌荡平矣。
为此缮折奏请,伏乞圣明裁断施行。臣谨奏。
乾隆七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山西布政使自是清政府之官员,由于其出发点的不同,对镖局之镖师的描述必 定从其角度出发,其上书之奏折,疑点甚多,后文笔者再对其进行分析。这里提 出,只是要说明,从这份奏折中,可以看出清代镖局之盛行。不仅商贾要雇其护 送,而且还会为皇家运饷(如果从未用过镖局给皇家运饷,那镖局之人也不会用 此作借口,山西布政使也不会问有无解员),这一行业,已经成为“西北各省”商 贾经营中的一环。
山西是镖局兴盛的地区之一,山西也是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山西长期 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众多的商业经营特点。其中镖期、镖利制度在清代山西经济 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而镖期、镖利制度与镖局有着很深的渊源。
“镖局是为客商运送货物银钱保镖而兴起的。兴而既久,渐渐形成了种镖 期”。镖(标)期为商场交解现款之期限。晋省通例,每年分春夏秋冬四镖 (标)。大致每标相距为三个月,日期则因须选合吉日关系,并不固定。查标期之 发源,实由于对蒙之贸易每年总结账一次,必须以镖车运现银交解,因有一年 一次之镖(标)期。
自从各地有了镖期之后,镖期首先成为商界相互间交割货款的日期,俗称 “过镖”、“过局”,即当今的结算期。每遇“过镖”、“过局”,各商家都要积极筹 集现银应付;如果现银不足不能“过镖”、“过局”,就有可能遭致危运,损伤商家信誉,所以都非常重视“过镖”。所谓过镖制,就是晋中商人在长期的经商实践 中,总结工作并衽的一种会计结算制。商号间在大量的业务往来之前,先议定价 格、利率等,再确定一个期限,到期必须清理债务,结算帐目,最后将所盈银两归 各自总店。习惯上把这种清理债务和银两归现的制度和方法叫作“过镖”。这种赊金的形式由当地镖局负责押运到指定地点。“每当过镖,运载现银的镖车到达赶车人高扬长鞭,人欢马叫,高喊而入,络绎不已”;山西太谷的曹家、祁 县的乔家、渠家就会“那些过元宝的驴队、驼队,首尾相连,逶迤来断,过了两 天两夜还没有过完,再如谚语所言'填不满的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而且 在山西当地有一个民俗叫“过镖戏”,其中有一出《塔子沟》中的主角的出场唱腔 为“俺,二路镖头王正卿是也”。
当山西商人创办账局和票号后,与山西太汾府和张家口商界这种货款结算期相 适应,对工商业放款就实行镖(标)利。镖(标)利:清代到民国,山西票号、 钱庄、账局等银行业对外放款期限是按镖(标)期确定,那么,其利息计算也与 票号的章节中叙述。我们在这里提到它,是因为它是直隶张家口和山西太汾府,因 镖局兴起而出现的特殊产物,为说明镖利的渊源而不能不提到它。
镖局、标期、标利(即镖期、镖利)制度构成了当时社会商品交易、资金融 通的债权债务清偿网络体系,是当时成熟的民间信用制度。这些制度的产生,充 分说明,镖局在当时是商业经营中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也说明镖局的 清代山西的兴盛。
三、清代镖局兴盛期的特点
(一)镖局多,地域广,从业者众
清代经济繁荣,镖局兴盛,主要的商旅集散地及水陆码头和政治经济发达的城市,都可找到镖局的历史遗迹。北京是清代政治、经济的中心,那里的镖局众多,
(1) 清末时前门外东珠市口路南的狗尾巴胡同,有永兴、天兴、正兴镖局;半壁街,有 源顺镖局;西珠市口,有福源镖局;打磨厂,有东源、北源镖局;西河沿,有东光 裕、西光裕镖局;布巷子,有自成镖局;粮食店,有会友镖局等等,至少有达数十 家①。山西是清商业中心,晋商号称“海内最富”,山西的镖局有太谷的“志一 堂”,平遥的同兴公镖局,祁县的太汾镖局,文水的昌隆镖局等等。其他商业集散 地也有众多镖局。如张家口有三合镖局,蒙古三岔河有兴元镖局,苏州的昌盛镖 局,河南赊家店有广胜镖局,冀州的绢子镇有会友镖局南柜,营口有日升、福顺、 金成镖局,沧州有盛兴镖局,奉天(沈阳)有常胜镖局等等。
镖局的实力不同,其规模也有大有小,但从会友镖局兴盛时期从业人员就多达 1000多人和营口的镖局镖师、趟子手和脚夫共400余人的规模看,镖局的从业人 数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镖局当时在商业经营中的作用很重要,清代镖局众多, 分布地域广泛,从业人员众多。
浏览4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