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准备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夏天,在烈日下或在闷热的环境里锻炼、比赛,容易发生中 暑。大家知道,在运动时,体内新陈代谢增强,产热增多,需要不 断散热,体温才能维持正常。酷热、无风或当空气温度很高时,汗的分泌、蒸发受阻,热就积于体内,体温迅速升高,则引起中暑。
为了预防在夏天训练时中暑,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训练程 度,严格掌握训练时间、强度和密度。
训练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钟后,选择荫 凉和通风的地方进行。训练时最好穿浅色服装。出汗后喝点淡盐 水。
在安排准备活动内容时,应考虑夏天人的体温上升较快这一特 点,一般性的身体活动安排要少。开始可选做反应练习或集中精力 的小游戏,用以调动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随之进行徒手操或武术操 的练习,使身体各关节部位活动开,尤其对肩、腰、甑、腿等部位 柔韧性练习要做得充分一些,以利于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 性;最后做一做武术的基本动作,增强身体的协调适应性。
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适当缩短。但不能因为感到身体发热或有出 汗现象就不做准备活动,这样各器官系统一时还跟不上运动的需 要,容易造成损伤。
准备活动的量要减少。炎热的天气,体力消耗较大,为了保持 更多的体力进行基本练习,准备活动量要适宜。应以静止性和轻微活动性的动作为主,选择一些针对基本练习较强的动作,从而达到 准备活动的目的。
为什么夏天练攀后不是精神爽快,反而头脑发晕呢?
练拳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通过练拳不仅使身体的肌肉、心 脏和呼吸等器官得到锻炼,而且,由于练拳时要求思想集中,以意 识引导动作,因而练拳对于调节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有特殊 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练拳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得到调整,机能改善,人的自我感觉应当很好。若在夏天练拳后反 而感到头脑发晕,自我感觉不良,那就不正常了。一般来说,造成 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一是运动量过大,超过机体的负担能力, 心脏功能跟不上,血液循环机能下降,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二是 练习的动作不正确,意气与动作配合不当,产生憋气现象,从而使 头部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良;三是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机能下降。 因此,对于这种不正常现象应作具体分析,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 采取解决办法。
“冬练三九”应该注意什么?
在数九寒冬之际,练武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锻炼人们不怕严 寒的坚强意志。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由于全身剧烈地活动 后,呼吸加深,消化能力加强,新陈代谢旺盛,改善了身体条件, 健康水平和运动成绩就会随之提高。
那么,“冬练三九”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九天练武无论室内外均要注意防寒保暖。为了预防冻伤可在 暴露部位涂敷防冻膏。也可以在清晨空腹练武时先少喝一些温糖 水、葡萄酒或刺激性不强的饮料。这样不仅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血 液循环,还可以补充在剧烈活动中身体迅速散发热量的损失。
三九天的练功场地要注意选择空气新鲜、流通、避风、向阳的地方进行。而环境嘈杂、空气污浊、气温极低的地点均不宜练武。 起床后在室内先轻微活动一下再去室外,以逐步适应清晨的寒冷, 这样比猛然外出要好。
三九天练功者的衣服穿多少为宜,要根据天气寒冷的程度、个 人抗寒能力和自己选练功法的运动量来决定 一般选有保温、质轻、柔软的衣裤为好。肥瘦要合适,不可过厚过紧。要有利于全身 肌肉放松、舒适,保证呼吸道通畅。练功者也要注意选穿保暖好、 鞋底松软、弹性好,轻快的鞋子。
三九天天寒地冻,在做武术中的踢打摔拿、起伏转折、窜蹦跳 跃和跌扑翻腾等动作时,要注意防止摔伤、震伤皮肉、筋骨、脏 器。关键是无论练什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全身肌肉、 血管、关节、韧带都能够适应大运动量时,再逐步加大运动量。尤 其是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更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保证 在三九时节的体育锻炼有益无害。
在冬季,要特别重视提高各项身体素质,注意各项基本功力的 训练。无论练武术或是练气功,都要制定个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锻 炼计划,选修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武术项目和气功功法。有明确的 目的、严格按计划进行的训练不但比盲目锻炼收效要好,而且更能 够有效地预防意外伤害。
冬季雾浓雪大的天气里,一般不宜在室外练武术或练气功。因 为在雾、雪天气里,特别是在城市中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 污染的地方,雾、雪能够阻止这些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向高空扩散, 而使空气污浊变坏,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练武和练气功均不太好。 可酌情变换场地和调整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冬季寒冷,白日短,练武术和练气功的时机要根据每个人的实 际情况来决定,可以灵活掌握锻炼时间和运动量。白天如果没有时 间,晚上练功也可以,但要以不影响工作,能够保持充沛精力为 好。夜晚练功一般强度不宜过大,如果身体太疲劳,神经过于兴奋,在休息时不能很好入睡,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冬季练武的运动量如何掌握,要根据练功者的年龄、性别、身 体条件、训练水平来决定。三九天气里,在室外练功的运动量不宜 太大,不宜出现大汗淋漓的现象如果出现了要及时调整运动量, 并在休息时立即擦去身上的汗水,换穿干衣服。剧动骤停、汗出当 风、湿衣久著乃练功家大忌。此外,在锻炼当中及时进行自我医务 监督,根据观察自身各器官的反映来掌握运动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 方法。其指标有两个:一是自我感觉。经过一段练武后,全身舒 畅,精神愉快,体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欲增加;四肢有力,说明 运动量掌握得比较适当。如果练武后感到十分疲劳,甚至在休息一 夜后仍有疲劳感,并有头晕、心慌、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睡眠不佳等症状,就说明运动量过大。二是测脉搏。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练武后立即测脉搏,以每分钟140-160次为宜。如果低于 此数,运动量还可适当加大;如果超过了就证明运动量过大了。中 老年人、体弱多病者的脉搏指数可放低些。第二种方法是清晨刚醒 时,立即测脉搏。其脉搏数如果不超过前一天清晨的脉搏数,就说 明运动量较合适;如果超过前一天的脉搏数,就说明运动量大了一 些。就要及时调整运动量。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就要及时进行全 面检查,并注意休息调整。
冬季习武练功如何“补养"?
我国养生家认为数九寒冬是进补的最好时节。无论有病无病均 可进补,而且很少出现其它季节进补的弊病——即通常所说的上火 症。体弱多病者特别是属于“阳虚”之人,在此时节因畏寒而感到 寒冬难熬,这些人在参加练武、练气功的同时,运用补阳祛寒的方 药来滋补身体是十分有益的。各种业余和专业武术运动员为了提高 身体素质,创造新的运动成绩,在加强冬训时肯定会付出更多的体 力,这些情况下要及时进补才能保证取得好的成绩。进补分为药补和食补两种。经验说明:“药补不如食补”。但二者不可偏废,相辅 相成易取良效。各种补药和补品只要食用合理得法,就能使无病者 正气充盛,身体健康;使有病者早日痊愈,恢复健康如果进补不 当也于健康不利。
通常把补药和补品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4种。数九寒 天,阴寒之邪易伤阳气,而致阳虚。阳虚体质常表现为:面色苍 白,畏寒喜暖,口淡不渴,喜热饮食,受寒则腹痛便稀或胃脱冷 痛,腹膝冷痛,小便清长,舌质胖嫩、色淡、苔白滑,脉弱或沉迟 无力。这种阳虚体质的人宜温补阳气。补药和补品可选用:鹿茸、 鹿角胶、鹿肉、胡桃、紫河车、肉欢蓉、猪肉、羊肉、虾肉等。气 虚之症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不耐运动,稍饥饿即感心慌气短,汗 出头晕,平时易汗出感冒。本症宜采用补气健脾之法。健脾益气, 气血互生,主以补气,佐以补血,易收良效。可选用下列补药、补 品:黄苗、大参、大枣、山药、糯米、猪肉、牛肉、羊肉、驴肉 等。经验方:常服党参炖鲫鱼和人参大枣煎剂,补气的功效都很 好。中成药可用补中益气和香砂健脾等。血虚之症者可试用下方: 当归身15g,生姜15g,羊肉100g;将生姜切片,羊肉切薄片或细 丝,共煮食汤肉(可酌加佐料),可治疗腹中冷痛,遇热则痛减。
无病、体强的中老年人或运动员,在冬季进补主要是食补。可 酌情多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物。可多吃一些新 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增强耐力,减轻疲劳, 恢复体力,在过多的出汗之后可喝些糖盐水,预防肌肉抽筋。
关于进补还可参考有关书籍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浏览5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