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打挺”挺不起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打腿振摆的速度慢; 二是两腿下打时,没有挺腹。这个动作的完成主要是靠腿的振摆造 成的动量,因此开始练习时,必须仰卧屈体,使腿靠近上体,然后 两手扶按两膝,在腿向前向下振摆的同时,两手要给予适当的加力,以加快腿的振摆速度。再者就是要挺腹,挺腹的作用是在腿下 打的同时,通过力偶的作用,提高身体重心,使人直立起来;所以 如果不挺腹,仅靠腿的振摆,动作也是很难完成的,打腿和挺腹是 “鲤鱼打挺”动作完成中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练习时两者要紧 密结合,不能分开断节,如果只注意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 面,都可能造成动作失败。
练跌扑液翻前,应做好哪些准备活动?
跌扑滚翻是武术运动中难度较大的动作,其特点均要求运动员 身体的某一部位与地面相触(空翻除外),甚至冲撞,因此对身体 的力量、速度、灵活、柔韧、协调等素质要求较高。为了减少或避 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练习跌扑滚翻前,一定 要做好准备活动。跌扑滚翻的准备活动内容很多,形式也可多样, 总的来说不外两种:
一般性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练练武术基本功, 如压腿、踢腿、翻腰等,力争把身体各个关节都活动开。
针对性准备活动,简介以下几种:
俯卧撑:主要用以活动腕、肘、肩;深(半)蹲跳:主要用以活动胯、膝、踝;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主要用以活动腰胯胸腹;
排打功:主要用来培养身体的抗击能力;
深呼吸:主要用来提高肺功能,提高动作的成功率。
做跌扑翻液动作后,为什么头晕、恶心?怎样克服?
在人体头部的内耳中,有专门感受人体在空间位置变化的器 官,叫位觉感受器。当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它就会受刺 激,使位觉神经末梢兴奋,兴奋传到大脑,人就知道体位的变化。 由于人类的进化,一般人们对不太激烈的体位变化已经适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对于较激烈或不习惯的体位变化,有的人就不能 适应。如当进行翻滚跌扑等体位变化较大、速度又较快的动作时, 特别是对于没有训练的人,其位觉感受器所受的刺激大大超过了他 的适应能力,这就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机能失调,而出现头晕、恶 心、呕吐等症状。
人体对体位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所谓“习 惯就好了”。在运动锻炼中克服此种不良反应的办法,主要是合理 安排运动量。在开始练习翻滚、跌扑等动作时,动作速度要慢,练 的次数不要太多,要循序渐进地慢慢增加运动量,这样可逐步提高 位觉感觉器的机能。此外,还可练习一种专门提高位觉感受器机能 的头部运动。做的方法是依次进行左右摇头,前俯后仰,左右摆 头,顺时针和逆时针地旋转头等5种头部活动。每种动作做1分钟 (在半分钟时休息5秒钟再接着做),头动的频率为每秒钟2 ~ 4次。 5分钟做完一遍,可再重复一遍。每天练习,对于提高位觉感受器 的机能,克服因体位变化而头发晕等不良反应,是很有效的。
飞脚完成后落地为什么有头部受震动之感?
腾空飞脚落地头部受震动,主要是落地方法不当引起的。’落地 瞬间,身体对地面的冲击力量是相当大的,此时着地腿支撑着具有 很大动能的身体,如没有缓冲过程,而且全脚掌着地或者脚跟先触 地,都会使头脑受到震动,引起不适之感。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必 须使支撑腿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在肌肉不放松的情况下,做屈膝、屈 踝,脚前掌先触地,然后过渡到全脚掌依次着地的缓冲动作。
当然,在解决着地动作的同时,也必须寻找造成着地受震动的' 其他原因,如飞脚动作不正确。有人起跳后,未向上提腰,也未注 意上体前俯,结果出现重心在后,坐臀落地。因落地时重心在支撑 点后方,为了维持平衡,往往仓促以脚跟触地,破坏了正常的落地 动作,此时也会出现头部受震动的感觉。
又如有的人腾空后击响时,身体失去平衡,仓促落地,也会使 头部受震动。因此完成飞脚动作时,在注意腾空高度的同时,要注 意动作的连续、协调和准确。在空中,身体要注意微向前倾,不要 坐臀。
做腾空外摆莲时,为什么手总拍不准脚面?
怎样克服落地不稳的毛病?
在做腾空外摆莲时,手拍不准脚面的原因主要有:①动作僵 硬,柔韧性差;②练不得法,脚尖上翘。
这个动作的要点和要求是:
上步要成弧形。右脚踏跳时,注意脚尖外展和屈膝微蹲。
右腿外摆要成扇形,脚面要绷平。上体微前倾,要靠近面前 击掌。两手左右依次拍击右脚面。
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要注意起跳、拧腰、转体。里合左腿与 外摆右腿等动作的紧密协调。
起跳后转体90度,逐步做到转体180度、转体270度。转 体角度和时机不对,也会直接影响拍击脚面的时间。
另外,加强髓关节柔韧性的训练,也有助于左右腿外摆莲时的 灵活性、协调性增强,幅度增大,准确性提高。
落地不稳的毛病大都是由于没有控制好腾空时的身体姿势,被 向右的旋转力量引动而致。
在做“腾空外摆莲”时,上体腾起后是微微向前倾的,右腿随 着向右拧腰的力量向右上方摆。当两手击拍右脚面的一瞬间,要充 分利用向左挥臂伸手拍脚的机会,使身体恢复自然正直的状态。而 不要随着右摆腿使身体向右倾斜,那样下落时就无法站稳了。
当两手击拍右脚时,腰要挺拔向上并随着两手的抡击略向左 转,在这一瞬间,上身左转与下肢右转的力量相互抵消,身体就会 转正了,接下来只要注意控制好落地脚的位置不偏不歪,使前脚掌 先着地,就会稳稳当当地站在地上了。
为什么做侧空翻时常出现撅臀、弯腿的毛病?
如何克服?
一般来说,侧手翻是侧空翻的基础。做侧空翻撅臀弯腿不仅影 响动作美观,而且也影响转动惯力,要防止撅臀弯腿的现象,首先 要立腿展胯。练习前,可以先靠墙做倒立,使腰直膝挺,形成姿势 定型,然后再做侧手翻。在做侧手翻时,一要注意增大摆腿速度, 加强转动惯力。二要注意立腰展胯,等侧手翻形成了圆活的立圆旋 转的动力定型后再过渡到练习侧空翻。做侧空翻时,除上述要领 外,还要注意蹬地时踝、膝、甑处迅速伸直,以发挥蹬地的反作用 力,提高腾空高度,同时在一刹那翻转时要注意摆腿、提腰、展 胯。
为了防止再现错误动作,练习时,最好请有经验的老师给予适 当的帮助和保护。指导者可以用语言来强化正确动作,如翻转时, 用“挺膝”、“展胯”、“提腰”的口令给以信号刺激,使其动作逐渐 正确化。
练武时播放音乐有无好处?
练武时播放音乐有无好处,要看练什么内容,放什么音乐。从 一些武术表演可以看到,集体基本功、24式简化太极拳、一些拳 械单练和对练都配有音乐。运动员的精采表演与古色古香的民族乐 曲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民族特有的健与美的享受。而表演播放的音 乐,是按照所练套路的内容和节奏专门配制的。因此,练武时播放 的音乐如能与动作内容、节奏协调配合,可使人感到精神振奋,轻 松自如,增强动作的节奏感。反之,就会破坏套路练习的节奏。比 如练刚劲有力的少林拳,却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类悠扬深沉 的旋律,那将是非常别扭的。此外,有许多武术项目的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便于集中注意力,体会动作的含义、劲道及肌肉感觉, 使精气神与动作更好地配合,就不宜播放音乐。总的来说,一般是 表演时或进行集体项目演练时,才考虑配制和播放音乐,而个人练 武用不着放音乐。
习武练功体力消耗越大,功夫长进越大吗?
过去教练员们常说:“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这话有一定道 理。练习武术动作的次数越多,动作才能更加纯熟;武术所需的素 质如弹跳、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也要靠不断增加运动量才 能提高。运动量增大,练习次数加多,体力消耗自然增加,所以功 夫长进的程度、快慢常常是和体力消耗成正比的。
但要注意一点,增加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假 若运动负荷大得超过了你身体机能负荷的极限,反而会引起运动损 伤、过度疲劳或其他疾病,对身体反而起不良作用总之,过犹不 及。特别是早上练武,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以免影响白天的工作 和学习。
浏览2,4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