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学习武术应从哪里入门呢?
首先从基本功练起,就是要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上肢动作可 先学会拳、掌、勾3种基本手型,接着可学习冲拳、推掌、架拳、 亮掌和勾手等常用手法。下肢动作可先学会弓步、马步、仆步、虚 步和歇步五种基本步型,再学踢腿、摆腿、弹腿、蹬腿、踹腿等较 为简单的直摆性腿法和伸屈性腿法。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会上下肢动 作的协调配合,如把“弓步”和“冲拳”结合起来做“弓步冲拳”; 把“马步”和“架冲拳”结合起来做“马步架冲拳”。然后,可以 练习一些简单的小组合动作。如“弹腿冲拳组合”:搂手弓步右冲 拳——弹腿左冲拳——马步上架冲拳;“基本手法和步型组合”:搂 手左弓步右冲拳——马步右架打——左提膝右穿掌——左仆步左下 穿掌——左虚步左挑掌——左歇步左亮掌等。进而,逐步过渡到学 习初级的套路。如《武术操》第一、二套,《少年拳》第一、二套, 国家体委编写的《初级长拳》第一、二、三路及《初级剑术》、《初 级刀术》、《初级棍术》和《初级枪术》等。
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随着体质的增强和套路的需要,可逐步学习一些旋转性腿法(如前、后扫腿等)、平衡动作(如“提膝平 衡”和“燕式平衡”等)和跳跃动作(如“腾空飞脚”和“旋风 脚”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另外,在打基础的时候,要重视发展身体素质,如做压肩、转 肩、抡臂、俯卧撑、手倒立、压腿、搬腿、俯腰、甩腰、翻腰等练 习,以提高肩、臂、腰和腿的柔韧性、、力量和灵敏等素质,为今后进一步掌握套路练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 少年儿童做长时间站桩练习好吗?
在传统的武术训练中,常以站桩作为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内 容。如长拳的马步桩、形意拳的三体式桩、太极拳的无极桩等。从 肌肉工作的角度讲,站桩练习属于静力性工作。它使肌肉保持部分 紧张或全部紧张,克服人体重力,保持某种静止姿势,如马步桩, 这要求股四头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来克服身体重力,以便维持正确的 姿势,而长时间的站桩练习,下肢膏骼和肌肉将承受较大的负荷, 容易产生疲劳;肌肉工作时产生的代谢废物也不易排出体外。虽然 通过站桩练习可以提高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但是这种 长时间的静力性练习对儿童少年是不适宜的。因为①儿童少年的骨 骼中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无机盐少,骨 密质较差。因此,骨富于弹性而坚固性不足,易于发生弯曲和变 形;②儿童少年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少,肌 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③儿童少年的神经过程 不稳定。抑制过程较弱,而兴奋过程占优势,表现出活泼好动,注 意力不集中;④儿童少年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工作持 续时间短。以上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宜过多地长时间 地进行静力性练习。否则,将会影响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成长
少年儿童常缚沙袋练习好不好?
如何进行缚沙袋练习?
在武术练习中,常见一些少年儿童武术爱好者将沙袋缚在腿 上,进行跑、跳或踢摆腿、腾空跳跃等下肢练习,或将沙袋缚在小 臂上进行冲拳、抡臂等技术动作的练习。采用此种方法确能有效地 提高身体某一部位的力量或某些技术动作的质量。但是,如果练习 方法不当,往往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少年儿童的骨骼中有机成份较多,钙、磷等无机成份较少,因 而柔软,可塑性强。•假如经常缚沙袋练习,局部负担过重,就有可 能导致骨骼变型。另外,少年儿童力量较差,技术也很不成熟,有 许多动作往往还未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在这种情况下缚沙袋进行 各种技术动作的练习,给身体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就容易破坏正确 的动作规格。例如,正踢腿的正确规格是“三直一勾”,即支撑腿 直,摆动腿直,上体保持正直,’脚尖勾起上踢,两眼正视前方。如 果练习者本来踢腿的动作质量就不太高,在负重的情况下,踢腿时 就容易出现低头躬腰、膝关节弯曲、动作僵硬等现象。经常这样练 习,势必影响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阻碍技术水平的提高。
由此看来,少年儿童不宜过多地缚沙袋进行练习,应随着年龄 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适当地采用。在缚沙袋练习时,必须注 意沙袋不宜过重,次数不宜过多,以缚上沙袋仍能正确地完成动作 为度。如缚沙袋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应采用那些已熟练掌握的动作。
用沙袋进行锻炼的方法很多,要根据不同的锻炼目的来选用。 采用缚沙护腿的摆腿、踢腿、弹腿、悬垂举腿等练习,可加强屈大 腿肌群和腹肌的力量;采用缚沙护腿的俯卧收小腿练习,可发展大 腿后群肌肉的力量;抛接小沙袋,又可练习臂力和五指的抓力;穿 上紧身的沙背心进行较大幅度的各种跳跃和助跑起跳的练习,既能达到加大负荷、增加动作难度的目的,又不致影响动作规格。
沙袋的重量和练习的数量也要根据锻炼的目的、方法和练习者 的身体情况来定。一般来说,需要在跑动中或高速中做的练习,应 选用轻一些的沙袋(每副重
2公斤左右);如果是原地、走动中或 慢速做的练习,应选重一些的沙袋(每副重
5公斤左右)。如为了 发展快速力量,每组练习次数可少一些;为了发展力量耐力,则可 多一些。要注意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使 用大重量的沙袋,’否则易破坏动作的正确规格。此外,还应记住, 每做完一组练习,就将沙袋解下来,做一些放松动作和一些徒手练 习。做到负沙袋的练习和不负沙袋的练习交替进行。这样才能收到 更好的练习效果。
- 青年学生习武应该注意什么?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许多学校都在体育课中 开设了武术选项课,越来越多的同学参加了各种各式的武术锻炼, 大大活跃和丰富了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这里谈几个习武常识性的 问题,供参考。
明确习武目的。练武是为了锻炼身体,强壮筋骨。正如少林 拳谱所说,“习武技者,以增强体质为宗旨”,太极拳注云,“欲天 下豪杰延年益寿”,明确指出了强身是练武的目的。这就要破除对 武术的神秘感,善于把武术运动同武侠小说中各种离奇惊险、夸张 虚构的东西严格区别开来,坚决摒弃练了武术可以“隔墙打人”、 “踏雪无痕“成仙化神”等封建迷信邪说,自觉抵制某些坏习气 的侵蚀,不断提高武德修养。
循序渐进。拳是“十八般武艺”的基础。对初学者来说,入 门首先要从基本功开始,如手型的拿、拳、勾,步型的弓、马、 仆、虚、歇步;以及腰功、腿功、桩功、臂功和各种手型、步型的 组合练习。由易到难,从简至繁,才能进一步去学拳术套路动作。
在此基础上,再去练器械和对练,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基本功如同音乐中的音符,熟练地掌握了它,就能举一反三,谱写 出美好动听的乐曲。切忌好高鸯远,或者今天练刀枪,明天又想学 对打,结果什么也学不好。
持之以恒。拳谚说:“拳打千遍,身法自然。”要做到常年坚 持。青年学生求知欲强,热情高,但要防止“五分钟热情”,高兴 时练得筋疲力尽,浑身酸痛,一搁几个星期甚至数月也不摸,或者 企图走捷径,光想模仿以武术为题材的电影中的几个动作,其结果 必然达不到练武的目的,甚至伤害身体。
选择好合适的拳种。青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时期,身体灵 活,可塑性大,特别适宜练习长拳。这是因为长拳是一种舒展大 方,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包括窜、蹦、跳跃、起伏、转折以及 闪、展、腾、挪等动作组合的拳术,富有人体造型美。如初级长 拳、青年长拳动作舒展,干净利落;查拳、华拳骡悍矫健,英武勇 猛;炮拳、翻子拳刚劲有力,节奏明快等。通过长期的、系统的、 科学的基本功和套路练习,不仅能使力量、耐力、柔韧和弹跳力等 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发展,而且可以发达肌肉,使形体匀称、和谐, 身态健美。体弱者也可以选练太极拳、八卦掌、推手等,借以增强 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合理安排和掌握好习武时间。青年学生的学习时间
比较紧 张,这就要善于利用零星空隙时间,妥善安排。课间操时可以练练 站桩功,做做冲推弹蹬等基本动作;课外活动时可以练练腿力、臂 力、弹跳、腰腹肌等专项身体素质,再练练武术套路;就寝之前可 以伸伸拳脚,活动一下筋骨,使周身轻松舒适,血脉流畅,利于入 睡。只要常年坚持,日积月累,必有收益。
浏览1,5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