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战争,剌激了弓弩射技的发展。

西汉军队曾出现过许多精于射术的将领,其中最著 名的是飞将军李广。有一次,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 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又有一次,“匈奴骑数 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李广也因之 成为中国古代善射者代表。弓射本为匈奴之长,晁错曾为 文帝分析汉、匈军力对比,亦承认匈奴“险道倾仄,且驰且 射,中国之骑弗与也气匈奴人善弓射,全民皆兵,所以汉 代史书中动辄称其“控弦三十万”。针对这种情况,晁错建 议:“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 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后汉书中山简 王焉传》载:直到东汉顺帝(公元126 — 144年)时,“诸王 来会辟雍,事毕归番”,护送的骑兵仍“皆北军胡骑,便兵 善射,弓不空发,中必决眦”。

东汉、三国,擅弓射者不乏其人。《后汉书董卓列 传》称:“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鞭,左右驰射,为羌、胡所 畏。”东吴孙权,曾一箭射毙猛虎;东吴将领太史慈,亦是 弦不虚发;吕布辕门射戟,为袁术、刘备调解纷争,被传为 千古佳话。魏文帝曹丕“六岁而知射”,“八岁而能骑射”, 年长当政后,仍能“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 心每不厌”③。在曹丕那里,骑射又成为健身强体的手段了。

秦、汉、三国时期弩射比弓射更为发达。

秦兵马俑坑共出土弩机34具,二号坑并有专门的 “弩兵队列”。这都说明弩具是秦军的重要装备。《汉书•地理志》称“汉兵器以弩为尚气晁错亦曾在 分析汉、匈军事力量时指出:“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 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 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翳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 革笥木荐弗能支也。”在汉代,弩甚至也带有仪仗的意味。司马相如被汉武 帝任命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 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史记•司马相如 传》。又如霍去病为骡骑将军时,“过河东,河东太守郊 迎,负弩先驱”汉代弩的种类很多。有“大黄弩'、“连弩”、“药弩”、 “石连弩”、“万钧神弩”、“元戎弩”等。汉弩中最著名的是 连弩,即可以连续不断发射的弩。《汉书•李陵传》注引张 晏说,连弩乃三十弦共一臂。

曹丕在《饮马长城窟行》中提到的“幽燕百石弩”,“发 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也是一种连弩。这种连弩后来又 经诸葛亮的改造,被称为“元戎”。《三国志•蜀书•诸葛 亮传》注引《魏氏春秋》云:“元戎弩”能够“一弩十矢俱发”。据古文献载:“说者谓古时西蜀弩兵尤多,大者莫逾 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谓'元戎'也。”《汉书•艺文志》录有《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可见连弩使用普遍。可惜连弩形制与使用 方法俱已失传。

弩的使用方法,力小的用手拉,力大的用脚踏。《汉书 •申屠嘉传》注便称:“今之弩,以手张者曰臂张,以脚踏 者曰蹶张。也有坐下用脚蹬的,名为“超脚”。《史记•苏秦列传》正义云:“超牌;齐脚也。夫欲放弩,皆坐, 举脚踏弩,两手亲臻机,媳始发之。”另外还有用腰力拉开 的弩。《晋书•马隆传》载L“腰引弩三十六钧。”《中国古代 战争》作者袁庭栋认为:“从山东与茵川画像石的图画和 《武备志》的插图看,要是坐在地上利用腰腿力量来引弩, 速度慢,不灵浒,故而音代很少梗用”;“汉代的弩机上已 经装上了有刻度的所W望山'R袁照澈为:“望山”的 作用相当于近代步枪上的棕尺.可以大大提高发射弩箭 的精确度。“望山"南出航',说明粤时的射手与工匠对于斜 抛物体运动中的投射角和射程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正确 的认识,这是我国古代兵器史和物理学史上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成就。

西汉时李陵一次率军与匈奴作 战,匈奴军队“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则“百五十万矢皆 尽”。有的版本作“五十万矢皆尽”。但无论“百五十万 矢”还是“五十万矢”,这在当时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目 字。为什么会用这么多的箭呢?查《李陵传》可见这样的 记载:李陵曾“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一 次战斗,“陵引士出营外,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 “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五千士兵,居然就装备了上千的弩具,难怪会消耗这 么大量的箭。由之,足以看出弩具和弩射在当时战争中的重要。

汉代专门设有“强弩将军”、“强弩都尉”等官职。《汉书地理志》亦称,汉代南郡专设有“发弩官”,颜师古注 云:“主教弩也。”《后汉书顺帝本纪》载:东汉顺帝刘保 时,曾“告幽州刺史令其缘边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调五 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史记张丞相列传》 云:“材官之多力,能脚蹋强弩张之,故曰蹶张,律有蹶张 士。”在汉代典籍中,“材官蹶张”,已成为勇健有力战士的 代名词。当时的确出了不少弩射的能手。擅弓射的飞将 军李广,同时也擅于弩射。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李 广所部被十倍于己的匈奴骑兵包围,“胡急击,矢下如雨, 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 大黄(弩名)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弓射、弩射,都要用箭。汉代的箭,除了某些少数民族 仍以“青石为镶”外,都以钢铁制为箭链。汉代有了使用 毒箭的记载。《后汉书耿禽传》后附《耿恭传》称:耿恭攻 匈奴,“以毒药傅矢”,称为“药弩”,结果是“杀伤甚众,匈 奴震怖”。三国蜀汉名将关羽,亦曾中过毒箭,“矢镰有毒, 毒入于骨”,于是不得不让医生“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硕。 另外,汉末也有使用“火箭”者。诸葛亮于公元228年进攻陈仓,“起云梯,冲车以临城",魏军守将郝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这种火箭显然不是以火药推动者。

浏览56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