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进军奥运要以现代散打为前导,这一点经过20年的探索与努 力,似乎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然而,现代散打如何能够普遍吸引人们的眼 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却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理论探讨和赛场实践的课题。
在当代,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走红都离不开浓墨重彩的艺术包装。同是 以“打”为主的拳击运动,其赛事不知道有多少名堂被成功地运用到艺术包 装之中。且不说那动不动就是铺天盖地的立体交叉桥般的宣传攻势,仅那鼎 足而立的三家世界性的国际拳击组织就显然是艺术包装的一个妙招。反过来 看我们的现代散打,艺术包装实在是少得可怜。不要说缺乏整体鲜见的动作,就是纯属必要的、正常的宣传也往往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以至于知情者不多,热衷者更少,使得许多重要的赛事不得不放到中小城市去 进行,客观上对推动现代散打实现突破性的进展作用有限。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的武术管理部门现在已经清醒而强烈地意识到了这 一点。新闻传媒、企业等各界有识之士也纷纷看到并理解了这个课题的意义。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主任李杰对记者表示,2000年举办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能否吸引观众,“关键是要进行艺术包装,日本的'世界顶级徒手 大赛',由日本富士电视公司进行包装,每次比赛的场内、场外气氛非常热 烈。他们的许多经验值得借鉴。虽然目前因受比赛场地等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们还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但要向那种水平努力。”这项堪称强化赛事重拳出击的举措迅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散打王争霸赛的蹇 场放在了首都北京的奥林匹克中心内,参与这次赛事的企业投入了可观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湖南卫视为了确保直播比赛的精彩效果,特意在比赛现场添置了价值1100万元的全数字化转播设备,为做好这次赛事的艺术包装提供 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赛事的组织者从运动员的着装、礼仪、出场到观 众的售票、5000元幸运大奖,都进行了肄精竭虑的策划、布置及运筹,从而 使得观众看到了一场场异彩纷飞、饶有新意、民族风格浓烈的现代武术散打 竞技。从一定意义说,整个艺术包装富有开创性,是基本成功的。为这次散 打王争霸赛推出柳海龙等一代现代散打顶尖高手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武术现代散打发展到今天不是没有吸引力,关键的一点是缺少具有时代 意识和当代观众情绪的艺术包装。武术本来就隶属于文化的范畴,现代散打 尽现文化的风采更是时代的呼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调一下借武术散打王 争霸赛的契机,高高地张扬起现代散打艺术包装的风帆,对这个大课题多作 切合现代散打实际和特点的研究与实践,进而赋予现代散打以深厚的文化内 涵和惊人的艺术魅力,推动现代散打真正叩开市场大门,早日进入奥运大家 庭,应当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现代散打(不论是传统招法还是现代)要求人体整体机能高度 协调。手、眼、身法、步,精、气、神、力、功任何一个环节如不能得心应 手,都难兔严重影响招法的使用和发挥。这就要求现代散打者必须要有一定 的散打基础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拳法、步法、腿法、身法乃至肘、膝、肩、 胯、头、臀等攻防技术。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散打素质,仅仅热衷于直接学 习招数往往是徒劳的,再好的招法也是空的。无数的实例证明,无论是谁要基础训练阶段,而直接跨入招法练习,其效果都是不佳的,更不可能 成为现代散打高手(至于简单易学的防身招法另当别论)。而唯有认真刻苦地 进行武术散打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研习招数,才有可能攀登上现代散打的高峰。
1、拳法基础练习
拳法十分重要,是实战中上肢进攻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出拳运动路线有直线、斜线、弧线3种类型。主要拳法有冲拳(直拳)、摆拳(贯耳拳)、砸拳、点拳(鞭拳)、掖拳、勾拳(钻拳)等。
2、腿法基础练习
如果说拳法中武术散打同拳击有不少相似之处,那么,腿法则充分显示 出了武术散打的民族风格。由于腿具有力量猛、打击力量强、攻击距离远、 用腿隐蔽、对方不易防守等优点,因此腿法在实战中运用极广,成为现代散 打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但是,“起腿半边空”。一腿踢出,伴随而来的就 是人体平衡的破坏,弄不好反倒为对方提供了攻击的机会,故而对腿法练习 的要求就必须更严、更高。
腿法基础练习包括弹、踹、点、蹬、挂、摆、铲、扫、踩、勾、按、撩等运动方法。
3、掌法基础练习
掌法是配合拳法的重要攻防手段,也是现代散打民族风格的标志之一,由于掌法出击快速凌厉,掌形变化迅捷,实战中威力颇大,故而在散打中掌 法占有相当的地位。它不仅是拳法的一种补充,而且也是直接取胜的手段。 传统技击中掌法内容极其丰富,应用也非常普遍。
4、膝法基础练习
膝法,即以膝部顶、撞等攻击对方的技击方法。用膝关节攻击对方是传 统技击的特点之一,若运用到现代散打里去也是优点之一。膝法具有很大的 伤害性,在交手实战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击打方法。膝法分为顶膝、挑膝、冲膝与跪膝,一般用来攻击对方面部、腹肋,在双方贴身纠缠在一起时,以膝法制胜的成功率很高。
5、步法基础练习
不少现代散打爱好者往往重视拳法和腿法的训练,而忽视步法(严格地讲包括身法)的基础练习。因为拳法和腿法能够直接攻击对方,而步法却缺少这种能力。其实在散打格斗中,步法是移动身体的运动方法。由于搏击的极度活跃性,搏击双方身体所在的位置瞬息万变,唯有巧妙、准确、快速 地应用步法,才能成为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攻击对方的机会和防御对方 攻击的有效手段。如果把凌厉的拳法、腿法比作攻击力很强的核弹头, 灵活敏捷的步法就是输送这些核弹头的运载火箭。离开了运载工具,威力再 大的弹头也发挥不了作用;缺乏有效的步法,任何拳法、腿法在搏击中都将 失去实际意义。因此,现代散打尤要重视步法基础练习。适用于现代散打的 步法相当多,诸如前进步、前踏步、前跃步、转身步、变换步、横跨步、前 盖步、前垫步、后垫步、后退步、前插步、横闪步等。这里介绍最常用的几 种步法基础练习。
6、套路基础练习
专门习练现代散打的运动员要不要进行套路基础练习,回答应当是肯定 的。现在有些现代散打习练者不屑于学习套路,认为套路纯系花拳绣腿,半点实用价值也没有,学习套路完全是浪费时间。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武术徒手套路系由十几个、几十个踢、打、跌(摔)、拿等攻防格斗动作 组成的,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的法则与要素编成的“套子”。 又因大多数拳种有数个(也称数路)不同的“套子”,故称为“套路”。从武 术的起源来看,实战技法是组成武术套路的基本元素。春秋战国以后,便渐 渐出现了或出手冷弹快疾、刚柔猛脆,或偏重于灵巧缠绵、刚柔相济等不同 风格的武术套踏的雏形。到了宋代,表现为刖劲勇武、富于曲折变化的武术 “套子”正式闪亮登场。进入明清时期,名目繁多的武术套路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其中虽然有的套路主要作为强身健体、“活动手足,肢体”的一种习 练手段,“周旋左右,满片花草”是其形象的写真。但从整体上透视,技击功 能仍是套路的主旋律。明的拳法、套路多研究的是攻防格斗技能。戚继光所指出的,学习套路,“既得艺,必试敌”。套路动作必定得通过技击较量的演练,来确保达到“艺精”和“善战”的习练效果。戚继光为了训 练士兵的攻防实战技能,特地编制了 “势势相乘,遇敌制胜,变化无穷”的长拳套路,作为士兵具体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可见,武术套路的本质 是重在展示一种特殊的内外结合的实战技法与技击特点,其动作一动一静都 应该是充分体现攻防意识的鲜活再现。拳谚云:“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套路中的“一伸手”“一步走”,都无不豁透出它的攻防价值,而绝非毫无攻防意义的出拳出腿,虚摆样子。选择一些传统 套路来考察,不难发现每两个或几个进攻性动作之间都有一定的衔接、过渡、 掩护,相互间不乏合理穿插、徐徐入扣、照顾周到的因子。在套路的每一个 攻击性动作中,则无不兼顾对自身的防护。一手主攻时,另一手必然辅佐、 照应;起腿攻击时,手法、身法、步法必定紧密配合、相机而动、错落有致、 周密无隙,展示出一种完整的攻防技术。对一些传统套路中常有的同一动作 重复若干次的现象,我们宜作这样的解析:越是优秀的套路,其重复某个动 作的几率就越高。例如形意拳的套路中,劈拳、崩拳屡屡反复出现。这样反 复出现正是体现出套路演练与技击运用合一的宗旨。因为,抓住一些最基本 的动作反复操练,足以提高规律性的基本技术,促进技击能力的升华。把这 些动作编入不同的组合动作中反复演练,不仅有助于熟练掌握动作的精髓, 而且有助于在多种情况下得心应手地运用这动作,甚至有可能使之成为制 敌的“绝活”。像形意拳套路中的崩拳,有进步崩、退步崩、连环崩、四面崩等多种组合练习。通过这些不同组合的反复练习,练习者便能够拥有精湛的技击能力。传说中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卞”恐怕正是得益于斯。反复练 习同一动作,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加强对某一经络及其所联系的脏腑、筋经的锻炼。如形意拳套路中,多次重复劈拳的动作,便有助于习练者气足神 旺、体健力壮、感觉灵敏、行动迅捷,为全面提高形意拳的击打技术夯实基础。这实在是传统套路独特的精妙所在。
浏览7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