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一隐一见,而不失其正道者,其惟至人乎?能隐而不能 见,则闲冷之意深,于世无益也;能见而不能隐,则消磨之日甚, 于己无成也。虽然,出而霖雨,入而烟霞,岂遂枯寂无为乎?抑 非也?上真隐世复度世,见人不附人,是又隐见之神奇者耳。我三 丰祖师,具知几之明,存正谊之理。其为儒道也,身可进亦可退; 其为仙道也,身能飞亦能潜。进退飞潜之间,即犹龙之大道也. 锡龄风尘俗吏,未省根源,幼读儒书,只期用世。今倦矣,将长 往云山,与安期、羡门游矣。曩者官剑南,擢永北,富潮叠起,尘 海忧劳,幸遇我祖师,名言提警。招龄至前而语之曰:“方今圣人 在上,下有贤宰辅、名公卿相与佐治,子无忘蓬山共处时也。”退 而思之,始大觉焉。夫当此昌期,诅甘瓠落?但念九州驰驱如龄等 辈者,得之不多,失之不少,何苦长罹世网也。因将我祖师丹经二 卷、诗文若干篇,夙夜寻求,以图解脱。暇则梦寐间、山水间、鸾 鹤间,复蒙祖师面示。谓其道始于太上,而祖于希夷,隐则隐,见 则见,有隐中之见,有见中之隐,斯无隐之非见,无见之非隐,总不 趋谒君公、高谈金石,而为方术者流也。龄乃记祖师显迹三十馀 则藏之,其玄机妙旨,有所亲得者,存其文而略其口诀,恐其即于漏泄也。他日龄凌风万里,跨鹤三山,此书又付何人哉?
雍正元年小阳之月诰授通议大夫河南全省河道副使梦九汪 锡龄稽首薰沐谨撰
序
有明之初,仙人辈出:南昌周颠仙、临川张景华、协津郎冷启 敬,是皆默观景运,翊赞奇勋者。然其嬉笑神奇,震动天孑,方士 即沿此欺人也。张三丰先生跨辽东鹤,蹑蓟北云,以文学才识受 知廉平章,奏补县令,旋复致仕归家,从赤松壬游。至正间,先生 已浩然有得矣。道光初,余归自浙,于今秉铎嘉阳,每当课士之 暇,辄爱养生之书。尝于李子斋头,得故剑南观察汪梦丸先生 所藏《三丰全集》,然后知文章出处,清矫不群J .是亦娜媛中秘典 也。李生以其书历年既久,腐不堪披,亟欲梓而存之,并搜名山碑 版,道院抄存者,以补其阙,由是郁郁然成一家言也。昔宋太宗 谓诸臣曰:"华山陈挎,独善其身,不干势利,可谓方外士矣。”三 丰其能绍希夷之风者欤?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知浙江青田县事嘉定府教授董承
叙
尝读《吕祖全书,,自全唐诗律及历朝遗迹,厘然备载,所以 振元风而诏后学也。张三丰先生道德崇高;元微莫测,文章浩 瀚,利济无方,与吕祖无异者也。其书曾刊于前明永乐时,久而版尝:原作“常”,从抄本改。 坏,然其散页于施甬者,亦木少奏。'夫宫粗之苇i,成于涵立,担 尧崖之书,竟饼其散佚乎?或者时之未至也国初汪公梦九观 察剑南时,先生显化于署中。其辑兵爱民诸善政「每之先生者 为多。梦九藏旧本,拾遗文将付梓,并欲与巡抚奏请立祠,均未 果,盖其时亦将至矣。长乙山人、遁园居士,忘名利者也。得先生 书于梦九六世孙名昙者之家,十存七八。因采诸书以补之,寿诸 梨枣,以成豪九欲遂之志焉。虽斋居弦诵,未遍历武当、宝鸡诸 名胜,搜罗真迹,纤悉弗遗,然观集中本末终始,都郁大成,实与 《吕祖全书》相伯仲,即有遗佚,无妨续补也。前明之访先生也, 侧席旁求,十馀年而不得。先生独以隐世济世,维气运于人所不 知之地,纤尘不染,高不可攀,高真上圣,莫过于'此,明君且以'通 微显化”封之,《明更》竟以方伎末流例之,误矣。’读此集者,见 先生于文字中,复见先生于文字外,巳飘飘乎欲仙也,会心人自领之耳。
赐进士出身内阁中书改保宁府教授致仕西来李迦秀谨叙程子谓却病延年则有,白日飞升则无;欧阳公谓养生之术则 有,神仙之事则无。余以为却病、养生,即仙道也。《黄庭经》云,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诚平允之论哉!今夫谷, 虚境也;神,灵觉也。虚灵不昧则成儒,谷神不死则成道,仙何异 焉?三丰先生在元、明鼎革间,独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侯,深造以道,欲其自得。默念州县劳人币书招我,皆所以蔽虚灵 而损谷神也,屏之弃之,避之藏之。真所谓世有神仙,彼必深潜 崖壑,惟畏人知者,先生之节贞矣。风雪可眠,非徒却病;须扈 不老,何但养生光之有日月之明,大之有沧海之水,又安知不 有脱壳生翰、白日飞升、成仙于青霄之外者哉?雍正初,汪公梦 九观察剑南,先生以法身显化其署,即谓五百年犹在人间可也。 公知神仙之道信而有征,手以先生文章出处,辑为成书,盖 欲与却病延年者大其观也卓庵刘君得,汪书而补纪之,刊版传 世。后之颂其诗、读其书者,应知仙遭之不虚也夫。
.道光甲辰七夕长乙山人涵虚生叙 '
大道渊源
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五传而至三丰先生'虽 然,老子之所传亦甚多矣,其间杰出者,尹文始、王少阳,支分派 别,各有传人,今特就文始言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 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 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先生隐武当,此隐 派之说也。夫神仙无不能隐,而此派更为高隐。孔子曰:“老子 其犹龙乎? ”言其深隐莫测也,故又称犹龙派云。
按:老子之道,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少阳传正阳,正 阳传纯阳,纯阳首传王重阳,重阳传邱长春,开北派;纯阳又传刘 海蟾,海蟾传张紫阳,开南派。
再按:文始一派,至麻衣而传希夷;少阳一派,刘海蟾亦以丹 法传希夷,两派于斯一汇。是三丰先生,谓为文始派也可,谓 为少阳派也亦可,特其清风高节,终与麻衣、希夷、火龙相近云。
前历祖传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其详不可得闻,累世化身,未有诞生之迹。尝与 文始言:“吾姓字渺渺,从劫至劫,不可具述。”非虚语也。逮商阳 甲时,分神化禾,始寄胎于玄妙玉女八十一年。至武丁庚辰岁,二月十五日卯时,降生在苦县之赖乡曲人里李树下。指李为姓,名 耳,字伯阳。生时白首,人号为老子,又长耳,复称老聃。周初, 观风西岐,自号支邑先生。西伯欲拜为大夫,不受;命为守藏史, 遂借隐焉。其后或隐柱下,或隐河上,或号为古先生,或自为古 皇,或为伯阳父,或为广成子,或结庐于河滨,或开化于西域,秦 时称古隐君子,而不知太上老祖实隐中圣人也。
文始先生
文始先生,姓宓名喜,字公文。天水人,一云成纪人。成王 丁巳岁,四月初八日吉时降生。不求闻达,尝为函关令,故称关 尹喜。一日遇融风三至,紫气东来,夜观夭理星西行过昴, 知有圣人将至。老君到关,望其神采,大惊,拜为弟子,得闻 大道。著书九篇,名《关尹子》,后曰〈文始经,西度流沙,复还中 夏,或称尹辄,或称尹道士。隐居终南之阴,人称为终南隐圣。
麻衣先生
麻衣先生,姓李名和,道号初阳。内乡人。隐石堂山。生而 神奇,绡发美姿。稍长,厌世浊腐,入终南静养,遇尹文始,传以 道要并相法,命往南阳湍水旁灵堂山修炼。洞居十九年,冬夏 恒著麻衣,故号为麻衣子。灵山有水,四时常温,名昉谷,时往 沐浴。一夕有少年十二人来拜曰:“吾属龙也,上帝以师道成,命 吾等辅行大化。”自是有求雨者,皆验。乡民谒恳甚繁,别隐歙 之黄山,人称为黄山隐者。
①原注:精夭文。
④原注:精相法。
危原注:即夥山。
希夷先生
希夷先生,姓陈名持,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人。唐 长兴中,尝举进士不第,遂淡世情,以山水为乐。居武当二十馀 年,复隐华山云台观。得毂龙法,每卧常百馀日不起。遇海 蟾,授道要。逢麻衣子,拥炉对坐,以铁著画灰成字,默授玄机, 并以尹文始先生相法传之。高隐不出,宋太祖时赐号“白云先 生”,又赐号“希夷先生”,史称曰“华山隐士。”
火龙先生
火龙先生,希夷高弟子也。隐其身,并隐其姓名。其里居不 可考,即以天地为里居也。其事迹不多著,即以潜德为事迹也。 «神仙鉴》亦只记其号,状其为物外风仪,此盖如赤松,黄石,世只 知为古仙耳。隐居终南,故称终南隐仙或曰即贾得升先生 也,俟博识者考之。
浏览1,1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