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江湖”二字充满了神秘色彩,似乎“江湖”总是与神出鬼没、飞檐走壁,行侠仗义、打家劫舍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多半是误解,这种误解大多是从武侠小说那里得来的。“江湖”与“武林”两个词的内涵有互相交叉之处,但“江湖:并不等于“武林”。"江湖”即指那种长年在外闯荡谋生的人,又指以这种人为主而构成的那种特殊 的社会群落,武林中固然有不少人长年在外闯荡,可视作江 湖中人但是也有一批武林高手未必在江湖上露面;他们自 有其固定的职业。以武林身份而涉足江湖的大体上有三种 人,即镖师、护院和江湖拳师,他们以武艺为谋生手段,四处飘泊,四海为家。军队中的武术教官虽然也以武艺谋生厂但他们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不必四出闯荡所以不宜列入江湖了流秘密社会中的打手和那些强盗巨贼之类厂虽然其中不乏身怀武技者,而且确实属于江湖中人,但由于他们行事规则,无正当职业,而且是社会的公害,所以这里一般弃而不论。
行走江湖要遵守江湖上的各种规矩,熟谙江湖“切口”, (即暗语)。江湖上三教九流,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规矩,镖师护院和江潮拳师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和切口不懂规矩,不会“切口”,在江湖上几乎是寸步难行,极易遭人算计。今天,那种种古怪的江湖规矩和形形色色的“切口”已经成了历史的陈迹,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窗口,来约略窥视一下那些业巳消失的江湖痕迹,也许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武林中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气质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不为人们注意的侧面。
江湖琐谈
在旧社会,凭武艺在江湖上混饭吃的属“挂子行",又 属“挂子门”,简称为“挂"。江湖上共有四大门,即。“风”、 “马”、“雁”、“雀》,下分八小门,即“金”、“皮”、 “彩"、“挂”、“呼”、团”、“调”、“柳”,总计 包括一百多种行当。江湖中人彼此用的暗语称作“春点”, 又作《寸点力》、《唇典》,也叫“切口” 俗话说立“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可见江湖中人把暗语看得十分重要,从不轻易泄露给外人。
挂子行俗称“把式",又名“夜叉行”,其中又分为 “支"、“拉”、“点"四种。“支"指护院, “拉"指保镖,“戳”指设场教拳,“点”指樗地卖艺。这 里的“挂"字大概有“靠挂”的意思,即靠什么营生吃饭, 所以有时候又把护院称作“内挂”,也叫力蹲竿”,意思是 护院在富家大院内看家,不必外出奔波把保镖称作“响 挂” 又叫“挑竿”,因为保镖的在路上必须插上镖旗,还 得不断喊镖把设场教拳的叫作“戳竽”、“支竿",又称“外桂",因为这类拳师可以站在固定的拳场上教徒弟,而一些拳师又往往受雇于外人,假外人之场来授艺把摆地卖 艺的称作“揖竿”、“摸竿”,又叫“变挂” 大概是因为 他们常年行踪不定的缘故。
挂子行中又有“尖挂子”和“腥挂子”之分。尖挂子指 真功夫凡镖师都是尖挂子腥挂子指假功夫,即花拳绣腿之类,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只能唬一唬外行,实战时派不上用场。另外又有所谓“暗挂子”和“明挂子”之分。凡是身怀武功而以盗窃撩取为生的,都称暗挂子,又叫黑道"或 “黑门坎的人” 他们多练有轻功和偷盗取物的专门技能。 除此以外,凡是以武艺谋生的,不管是保镖、护院、当差, 还是走江湖卖艺、设场教徒的,一律都叫"明挂子”,又称“白道”。
武林中有“言必称三手必成圈”的老话这也是一种江湖上的规矩。“言必称三",是武林中约定俗成的自谦之词,许多武林高手都以“三"为艺名,象清末民初北京的神跤沈三,后来的夭桥宝三,以及山东铁棍周三、湖北鸭巴掌 魏三寸陕西鹤子高三等都是如此。以"三”作为艺名,并不表示他在家中或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三而是含有“不敢居天下先”的谦恭之意,表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 不敢妄自尊大。《手必成圈》指武林中人的见面礼式即左手为掌亮直四指,屈姆指,右手为拳,左掌心与右掌面虚 接两臂屈曲如圈环。其中,亮四指表示四海武林皆同道,
据郭叔蕃,孙豹隐的《鹤子高三》一文介绍,海三原名春明,是陕酉 三原县马额镇人,曾从少林僧人圆净和山东神腿王二学艺,后因命案毒连死于狱 中,终年85岁。谈文载《武林》1983年5期。
屈姆指表示自谦,右手为拳表示以武会友,两臂成圈表示天下 武林是一家。武林中礼式甚多,这种四指礼式据说是少林派 中最常用的抱拳礼,已被国家体委规定为武术比赛中的必用 礼式
关于武林中的见面礼式,历来说法互有出入,即如少林 派之见面礼式,也有与上述说法不同的。如《少林拳术秘; 诀》中说,凡少林艰之演习拳械时宜先举手为礼,唯与他家异者,他家则左掌而右攀,拱手齐眉,吾宗则两手作虎 爪式,以千背相靠厂乎与胸齐》用示反背胡族心在中 国《武术汇宗》中却是这样说的;凡少林嫡派与人动手,先站开马步,左拳横置右掌: 先口中,而右掌心向外,平与胸齐。先退后三步,再进 步半道声"请”字,即交手矣。横拳平胸之意,乃反背胡族,心在中国。退三步再进步半,名为踏中宫。其 ,恸派者礼节相同,则系一家人,可勿动手矣衣以上所列,少林派就有三种见面仪式,而且彼此相去甚 革,后两种礼武中明显搀入了清末的汉民族革命意识大概 由于年代久远,门派繁衍,当初各门派所规定的见面礼式也 渐渐混淆或变化了。
武林中人如果在江湖上行走,也必须熟谙江湖暗语即 力春点",这种称为〃春点"的暗语在江湖上是通用的见彭卫国《言办称三,手必成圈》,载《中华武术》不管镇师、强盗、护院,都可以通过暗语交流思想,洽谈事 宜,这类暗语多采用□语形式,以此物喻彼物,或意在避 讳。暗语的词汇量甚大}据说有四五万言之多,这里略举 一些为例,
兵器类——刀,青子单刀片子、单青子双刀:双青子。
大刀,海青子。小刀小狠子飞刀,飞青子。
大枪花条子、海条子暗器,飞冷子“火枪,喷子。
人体器官类头瓢把子。
眼:招子、湖。
耳:顺风子。
口:海子、江子,女性为樱桃子.
牙:柴。
手:抓子。
肚:南子。
心蚕子、定盘子
腿,金杠子。
脚踢起、马。
人称类一一一一 父日.宫、老俄儿。 母月宫磨头。 兄,上排、上排琴。 弟:下排、下排琴。 姐,上花排。 妹,下花排。 祖父,俄儿的俄。 祖母:俄儿的磨头八 丈夫,宫生。
妻子:才子头。
师父:本。
徒弟:利。
男子:孙食。
媳妇;果食老太太苍果 大姑娘:姜斗。 小姑娘:斗花子。 小男孩:怎科子。 男仆:展点。 女仆展果。
良家妇女,子孙窑儿。
寡妇:空心果。
妓女库果
士兵:海冷、令生、柳叶生 侦缉捕快,鹰爪。
小偷:老荣。
和尚:治把。
道士:化把。
尼姑:念把6
官员:冷子点广
大官:海翅子,
对人尊称,老元良、老夫子.
外国人:色唐点。
乡下人科郎码。
好人忠祥点。
财主火点。
穷人水码子
不懂江湖事的人,空子、老宽
方位类 天顶地:躺。东倒。西:宽、切。南,阳。北密、漠。
数字类——流
二》月。
三:汪。
四:则。
五:中
六:神。
七:心。
八:张。
九:爱。
十:足、青。
千:干。
常生活类
帽子:顶笼、功子。
长衫通天洒、大篷子、通衫子.裤子登空子、叉叉子
鞋,踢土儿、铁头子、提头子。
袜子:重筒儿、穿通子。
饭汉、马牙、错齿子。
肉:姜片。
鱼:细苗条。
屋:窑子、塌笼。
住社。
回家:回窑堂。
歇店:落窑子。
吃饭安根、闵汉。
挨饿念啃。
睡觉拖条。
银子:居米、老瓜。
钱:区区。
酒山。
嘱酒抿山。
喝醉串山。
烧酒火山。
黄酒幌幌山。
茶馆牙淋窑儿。 娼窑,库果窑儿。 字:朵儿。
笔:戳子。
水:龙宫。
梦:团黄粱子。
药:汉壶。
刮风:摆丢子。
下雨:摆金 下雪,摆银。 打雷鞭轰儿。 阴天,扎棚儿。
饭碗;莲花子. 筷子工划十字汤匙水牙子。 桥;悬梁子: 车,轮子。
船,漂儿。
表,转枝子。
山光子。
动物类
狗皮子、皮娃子马风子。
牛:岔子。
驴:金扶柳。
龙海条子蛇土条子 虎海嘴子。
兔;月宫嘴子
其他事物类-
打架:鞭托、高托。
比武:嗔托。
手快:构子。
脚快:马快。
放枪:喷子升点儿
出门:出客
表演:漂托。
死人:土了点。
逃跑:扯活。
杀人青了、鞭土
抓破脸、不讲情面:破盘、鼓了盘
开打开鞭。
受伤,挂彩放火:窜了轰子
走道,趟梁子。
眼儿。
敌人杀来水漫了
狗叫:皮子串、皮娃子爆豆子。
害怕攒稀。
管教徒弟夹磨。
名声:万儿。
立名立了万儿。买卖兴旺火穴大转。 投石问路升点儿。 疼痛,吊梭。
对练盒人的尊称:象家
打官司,朝了翅子。
以上所举一百多个暗语上多是南北各地通用。但由于地 域、口音等原因,南北略有差异。如十,北方说“青”,南 方说“足” 饭,北方说“马牙方说“汉”强盗, 北方称“二哥"(山东)、“胡子”、“缙子”(东北)
“刀客"(河南),南方称“棒客"(云贵川)
江湖是大社会中的小社会,它有自己一套特有的组织、 规矩就语汇,外行人(“空子”)根本不得其门而入。由此 可见,江湖既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又具有极强的排外性。 因为江湖中人固然讲究义气,但其中专干坑骗勾当的却也不 在少楚,他们坑骗的对象全是外行人,江湖中彼此谁都不准 说破;这就算维持了义气,所以江湖中人历来自成一体,互 相帮忙,从不愿外人介入。暗语是江湖中人用以互相联络议 事的语言工具,也是外人了解江湖中事的一把钥匙,当然江 湖中人把暗语看得十分重要,向来不肯外传了。
以上暗语多数选自云游客《江湖丛谈》一书,个别字有所改动,但字音 不变。本章后画的若干隋语也大多选自该书,不再一一注出。
“走镖”指专门为客人保送金银财物到指定的目的地, 这样的机构叫镖局。装有财货银两的车叫镖车,押送镖车的 人叫镖师。镖师手下还有若干伙计,一路上要喊镖号,又叫 喊趟子。
浏览2,2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