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梳头养生
古代医学家认为,头为诸阳之首,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源于 此,是人体最高统帅部。人体最主要的十四条经络和八十四个大大 小小的穴位,皆汇于头部。“发为血之余,脑之华。”常用手指或梳子 (最好是木梳,如黄杨木、枣木)梳理头发,会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 顺,气血不衰。现代医学证明,用手指或梳子械理按摩,能促进头皮 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并能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引起良好的反射作 用,使神经松弛,从而对大脑产生有益的影响,这对于消除疲劳,改 善头皮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皮脂分泌等,都具有一定的 意义。因此,这种按摩法除用于保健外,还可防治神经衰弱、高血 压、动脉硬化、神经性头痛、脱发、白头和斑秃等疾病。具体做法:
1、 梳头发,从前头向后头,从中间向两侧,梳头50次.
2、 揉头皮,沿以上线路,揉摩头皮50次.
3、 扣头穴,沿以上线路,轻轻扣击头部穴位50次。感觉明显的 部位,可多扣、重扣,以增强疗效。每日早、中、晚,各练梳头功一次, 平时有空亦可做,多做有益无害。
第二节浴面养生
历代养生家十分强调“面宜多擦”。《孙真人卫生歌》说:“飞欲 不能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冷谦《修龄要旨起床调》亦说“面 宜多擦。”可见古人是将擦面作为延年益寿之法来提倡的现代医学认为,擦面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面肤弹性,减少皱纹,滋润脸 色,延缓衰老.可防治感冒,头痛脑胀,迎风流泪,牙痛鼻塞,面瘫淌涎.具体做法:
两手搓热,掌心紧姑前额,用力从上往下擦到下颌,往返约20 次,再用两手大拇指指背,轻轻由上往上擦鼻两侧20次左右,以擦 至面部红润微热为度。同时,配合揉点印堂、迎香穴。每日至少做 两遍、方能生效。
第三节揉耳养生
祖国医学认为;“耳为肾之外窍”、“一身之气贯于耳“耳廓方寸地,造物藏玄机,早晚勤揉按,病魔不敢欺。”耳朵好比一个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体内各个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人体各器官在耳朵 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因此,刺激局部耳穴和按揉耳廓可强身健体。具体做法:
1、 用左手向上牵拉右侧耳朵和右手向上牵拉左侧耳朵十数 次,或双手相交各牵拉对侧耳朵,即能使耳朵气血畅通。
2、 以两手掌抱住头部掩住双耳,并用手指叩击头部24次,以听到耳内隆隆之声即可。
3、 用双手分别揉耳廓、摸耳腔、钻耳眼、按耳屏、捏耳垂等。每 日睡前、醒后,使耳朵发热为佳。
第四节捶背养生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背部都有俞穴,背部正中的督脉总督全身 阳气,腰、背、肩部的经络、穴位比比皆是若能有节奏地反复捶击背部的穴位,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内、肌腱、韧带、筋 膜等组织,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和物质代谢能 力,加快功能运转,刺激神经系统,协调大脑皮层,调节各器官功 能。具体做法:
两手呈半握拳状,由上向下,由中向外,以每分钟120——200 次的节律轻轻扣击,切忌用力重捶,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儿童不能扣击,用手掌心按摩背为佳。
第五节摩腰养生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部又有带脉通过,按摩腰部能补肾 益气,强腰健骨,聪耳明目,不仅能冶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而且可 以预防腰痛,疏通血气,延年益寿。具体做法:
1、 两手拇指按于肋下缘,其余四指放于后腰处,先顺时针揉按 32次,再逆时针揉按32次,然后两手掌自后腰部尾骨端,上下反 复斜擦32次。
2、 两手握拳,以拳眼对两腰部,上下搓动约40次,动作要快速有力。
3、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后腰 部自然而然地左右转动,随着转腰动作,上肢也跟着甩动.当腰向 右转动时,带动左上肢的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时右上肢及手背向右腰部拍打,如此反复转动,手掌或拳有意识地拍打腰部、腹部,每 侧拍打200次。
第六节摩腹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常以手摩腹”行养生之道,腹部是人体的极重要部位,胃、肠、肝、胆、脾、肾和膀胱等重要器官都在腹部,这些器官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摩腹能使胃肠、腹部肌 肉强健,促使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使吃进 的食物能充分消化吸收,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具体做法:
1、以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剑突下(即心窝部),先左后右摩圆各转21圈。
2、 三指由剑突下再向下顺摩,边摩边移,摩至耻骨联合处为 止准复次。
3、 由耻骨联合处向两边分摩而上,边摩边移,摩至剑突下为止。
4、 以脐为中心,用右手掌向左绕21圈,再以左手掌向右绕摩21 圈。
摩腹可在饭前或睡前进行。手法以柔软舒缓为宜,体位可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应凝神静心,排除杂念。
第七节摩足养生
摩足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按摩法.足心中央凹陷处是肾经的涌泉穴,此穴具有通关开窍、安神镇静的作用。经常搓脚心,可以交通心肾,使水火既济。能导引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使气血充足。能浴养筋脉,使腿脚坚强,步履矫健,能舒肝明目。具体做法:
在床上盘腿坐(散盘、单盘或一条腿伸直,一条腿弯曲均可) 搓右脚时,右手拇指与中指相接成环状,右手背贴放于右肾俞处 左手掌心贴右脚心,先上下搓,再顺时针搓,后逆时针搓。数字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自行采用(补阴)或(补阳)的倍数,如60动 90次。搓左脚反之。
第八节散步养生
早在两千年前,《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就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便提到了散步能够养生。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达,现代物质文明给人们衣食住行带来了许多方便,但给人类带来一些新的疾病,专家们称之为 “现代文明病”。人们认识到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的派泉”,为此,近些年来“散步热”风行世界各地,散步成为人们所喜欢的一项简便的体育活动。由于散步活动量适度,故男女老少皆适进行。其养生作用如下:
1、 散步有强心、活血脉、利筋骨的作用.
运动量不足不仅引起肌肉萎缩,腰脚无力,关节疼痛,甚至能引起心血管疾病,散步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不停地向南移动身体,给心脏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心脏的反应表现为心肌加强收缩,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此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是一种锻炼,防止了心脏病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达到了疏筋活络、强健筋骨的目的。
2、 散步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和消化等都能通过散步恢复或维持正常。所以,糖尿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心功能衰弱、逸病 综合症等,医生都让患者多散步或跑步。
3、 散步是神志、神经的保健妙法。
散步有松弛肌肉紧张、情志紧张而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所以,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都、失眠、高血压等都可以用散步来治疗。
4、 散步有利于思维。
对整天在室内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来说,在户外新鲜空气 里散步是一种积极性休息。通过散步,可使原来十分紧张的大脑皮 层细胞得到放松.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过:“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 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当我散步时出现的.”所以说,散步是脑力劳 动者的最佳滋补剂和最好的休息方式。
5、 散步使人们的生活从容愉快、高雅协调。
一个人散步固然有许多益处和乐趣,若两个好友或家人以及 结群散步,其益处更大。
6、 散步具有消食的作用。
古语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正说明了散步对健身的 作用,如果一边散步,一边用两手柔和地摩揉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摩30圈,逆时针摩30圈),不仅能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疾病,还能治疗高血压、肥胖症、不孕症等。
散步的时间,可因人、因地制宜;晨间、饭后、夜晚、闲暇之时以及课间、工间均可。散步的时间,宜因人而异,因病而定。比如,年老或体弱者每次15分钟左右即可,身体强健者每次30—60分钟。
浏览7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