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江湖唇典浅说

所得江湖,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身无定居,四海为家,浪迹江湖的人,二是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俗,一尘不染的人。自唐宋以后,世俗所称道的江湖.虽然失去原有江湖的高洁雅性,但它毕竟是同源而分流。

江湖由三教凡流组成,三教即儒、释、道。九流分上中下三等。 上九流宰相,二尚书,三都督,四藩臬,五提台,六镇台,七道(道 ),八府(知府),知州;中九流:一医生,二金(看八字者),三飘行(写字者).四推(择字昔).五琴棋,六书画,七僧,八道,九麻衣; 下九流:一王八,二龟,三戒了,四吹,五大财(耍大把戏),六小财 (耍小把戏音),七生(剃头).八盗.九吹灰(喂烟者).

镖行是指江湖行会中的一支,镖行也称镖局。这是由于不安定而产生的行业。旧时,有些人游手好闲,有些人血生活所迫,以 致挺而走险或为非作歹,弄得带有射物走路的人不得安宁,只得找会武的人保护。最初,有些会武的人,住在客店里,等候客人雇佣, 这就是保镖的起源,他们的任务是保送财物平安到达目的地。后来买卖一天比一天兴隆.雇佣的保镖也越来越多,于是就搞起字号,开起车店,不备有轿车听候商客差遣,这就是镖局了。镖局有镖旗、 镖号,载有财物的车辆叫镖车。

清代镖局的兴起,为武术事业的发展起了宣传普及作用,但也 产生了不少副作用,特别是思想领域的不良影响。但从镖局的业务 上说有它积极的一面补偿了当时交通运输、保险安全的不足。可 是他服务的对象只是官僚、地主、富商巨贾,保的多是不义之财。后 来,保镖又扩展为护院、私人卫上,妓院护院,武人充当打手的面目 就更昭然若揭了,这些都暴露出与武德背道的实质。由镖局培养出 来的新的接班人,也必然充满了江湖上的没落思想和习气。原北京八大镖局中,规模最大的为会友镖局,它的后台是李鸿章,在南京、 上海、西安、天津等地均设有分号,知名的拳师和工作人员有千余 人。他们所以能通行南北,一是得到政府的支持.二是各水陆码头 的帮会组织,沿途绿林好汉,豪门缙绅,武林高手均给开放绿灯。唯 一的威胁是那些吃生米饭的强贼,他们六亲不认,志在夺取财宝。 这就只能由镖师以武艺应战镖局上通官府,下结绿林,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机组织.相互利 用,狼狈为奸。如绿林好汉、江洋大盗,一旦因事进入都市,住在镖 局内,若非国家命令捉拿的要犯,侦缉人员就会闭上一只眼,放弃监视任务。离开时镖局还要秒其护送到安全地界,并赠厚礼。春点、寸点、唇点指江湖上的隐语,俗称黑话。是通过语言讯号 作为江湖上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它与礼节;行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方位;茶具、食具的摆设;个人的行、止、坐、立姿态相互 辅用,都表示着主、客两方的心愿和意图,但最终还是要通过隐语 为钥匙打开双方的心扉。旧话杂乱,故以唇典正名。唇与春、寸音 近,故统一为唇;行语即全国--致,或大体相同,并且为同道所信守 不移,则易“点”为“典”更加贴切故称之为唇典,即行话的范。唇典的内容很广泛,从人体部位名称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 行、礼节、交往等等,应有尽有,几乎成为第二种专业语言系统举例如下:头为瓢耙(把)子,眼为招子或湖,手为抓子,耳为顺风子,保镖 为挑竿,江湖卖艺为躺,播竿或模杆、教场子为戳竿、或枝竿,为人 护院称蹲竿,卖武场为圈子,卖武艺为扁利子,卖拳人为边爪子。父曰日宫.母曰月宫;师曰本,徒弟曰利;兵为令生,岳勇为柳叶生,武 隽才为酉魁生。衣曰长衫,棉袍曰大蓬子,帽曰功子;铁头子、 戏提壳等.

江湖行会各有各自的行语;所以镖局的师徒制中除传艺外,还要兼教江湖上的行规,唇典。旧时所说:“三寸舌胜迎千百万兵者。”因为镖车全凭镖局的旗号、喊号为视、听讯号,以唇典为联络 暗号,前面二号,人所共知,而唇典则非江湖道上的人不能尽知。他 们把唇典作为共同遵守的信条视为礼俗、义气的根本,绝不外传。

第二节防不胜防话暗器

提起武术中的暗器,武林之外的人们总会认为那是过去黑道 上歹徒所使用的一种不高尚的武器。其实不独.暗器是一种便于携 带,杀死力强的武术器具,往往能在争斗的瞬间改变胜败关系。所 以不论是武林高手,还是歹毒小人都会同样注重这方面技术的演练和使用。只是看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尊重武德的人会用 它安良除暴,小人则用它杀人越货。所以在此门技艺的传授上,武术家都强调首先应提高习练者的修养.修养有素的技艺用来助善,而拳无修养的人,技艺仅用以济恶。同样道理,修养不够.火气太 旺,传给技艺反而招致杀身之祸。因为江湖上的人最重信义,不能 单凭武力称雄。无论什么地方,都应当以义气为先。这就是所谓 “艺高一尺,义高一丈气如果自侍技高不讲义气,久后必然冒犯众 怒,到处受人仇视,而无立足之地,甚至身败名裂,不得好死。因此, 武术家在授徒时,除了技术和煎面讲到的“修养之外,又将各种规 约谆谆告诫于他们,使他们信4不二。这也是深明江湖的情形,自 谦远桐的道理。这种规约,有的是举世通行,有的是一门中独立的, 虽然其间不无出入,但守信重义的宗旨是一致的。练习各种武功如 此.练习暗器更应该重视规约。因为飞镖之类都是暗算对手的武 器,到底有失光明正大。身遇急欢,生命危在旦夕时,偶然用来解救 危险,也无可非议。如果自侍技术精熟而滥用,那就有伤武德了。一 则容易惹起江湖上的恶感,况且强中更有强中手,自己对待别人 的,久后也不免遭遇。用暗器在忒术中是一种杂技,就是这个意思, 只能准备万一用上,而不能视为正规兵器,因而若人在传授暗器之 前,必定中明规约,命令徒弟对天发誓,不准滥用,甚至有“镖在人 在,镖尽人亡”的誓言。这就是说飞镖之后,只造一槽.这一槽如果 完全用尽,那以后不再造镖、即庾遇到强敌,宁诃身亡,不再用镖。 这样立誓后,对于暗器自然视同珍宝,不敢轻易滥用。至于使用暗 器的规约各家所守的不尽相同最普通的是;“强不打弱,胜不打 败,暗不打明,主不打客,逸不打劳。”所谓弼不打弱,就是与人交手 时以功力而论已是我强彼弱,力量足以战胜对方,不能再用暗器袭 击弱者。所谓胜不打败,就是与人交手时已被故胜的对手败逃时, 应让他逃跑。只是象那些盗淫贼人,一定要置之于法的,那就另当 别论。所谓暗不打明,就是处身于暗中.如森林、芦苇之内时,已有 蔽障而别人不能发现,此刻倘若其对手却在明处经过,如用暗器袭 击,那无异于含沙射影。也是地约所不充许的。所谓主不打客,就 是处在室内,夜行人不知来历.误入屋中,那就应当用隐语告之。即使是寻衅而来的,也要以武力折服,不能出手就用暗器而乘人之危,只能挺身袭击。如果在以逸待劳之际,擅用暗器,也是江湖上不允许的这种种条例,虽然好像太严格了些,但正是为了防止滥用暗器。

我国传统武术中暗器一般有三十六种;绳镖、脱手镖、单简袖镖、梅花袖箭、流星锤、柳飞刀、飞蝗石、飞爪、飞叉、飞铭、掷箭、飞 刺、狼牙锤、铁蟾蛛、金钱镖、铁橄榄、龙须钩、雷公钻、如意珠、吹 箭、鹅卵石、弹弓、喷筒、锦套索、弩箭、紧背花装弩、踏弩、镖枪、神炮、软粳、梅花针、乾坤圈、铁鸳鸯、铁莲花、飞剑、鸟嘴铳等。

浏览8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