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
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注释]此诀主要讲的是步法的重要性。关于动梢先动 根,前歌已讲过。但根梢没有一定的部位。以手而言,手是梢 肩膀为根。以脚而言,脚是梢胯为根。以全身来讲,手脚是梢, 腰胯为中节,腿脚是根。所以,劲的发出必由脚而腰而手。以 ,手来讲,是腰催手、肘催手掌。八卦掌又叫八反掌,击人必使对 方失去重心后,再以整劲击之,使被击者抛出很远。但不管你 的手法如何巧妙快速,还必须配合好步法。八卦掌的步法在武 术上是独特的,它进退转换变招换势,只需利用半步,进攻闪 躲也只需半步。所以要牢记“半步当先”或“半步跟”,待锻炼纯 熟后,制人防身就得心应手了。
二、迈法
功夫本从弯步来,两手变化随步开。
高挑低搂横掩避,推托带领不禹怀。
[注释]八卦掌的功夫是以走圆圈练出来的。这种左旋 右转,右旋左转地走圆圈,就是走弯步o步法上有“三十六计走 为上”八卦掌的走法完全符合这一原理。在战略上讲不是一走 了之,而是和敌人兜圈子。在实效上,要获得整劲和两手招术 的生克变化,都是在走圈中逐渐形成的。两手的变化也是跟着 步法的走转而不停地变化,所以叫“手随步开疽'等到手法、步 法、身法能密切配合时,就是功夫练好了。在与人对手时,则高 低迎拒极尽上挑下搂,纵横掩避之能事,应尽推托带领的威 力。但其最根本的方法,还在于心意的运用。也就是“心动形 随”的阶段,到那时便可百战百胜了。
三、连步法
连步必三费功夫,使手要简自,然无。
搭手转身是空手,机会恰巧是江湖。
[注释]此诀所说的步溟,如连环步、进步、退步、倒步等 等,都有它的妙用。但在对敌时则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可 拘泥于成法,要灵活运用。否则仅为成法所牵制,多费周折反 而不好。由步法推演手法,原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用什么招 术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应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所以说任何 招术都不能一成不变,而要务求简便,讲求实效。与人对敌,有 时搭手转身便走,这是用的诱敌之计,目的是诱使对方出招, 而我转身避之。这个搭手乃是空手。对方因击空由于惯性作用身体必然继续向前栽;从而使他的下身失势拨根,站立不 稳。此时我即转身乘他不备而击之,他必立即倒下。所以说 “机会恰巧是江湖,'江湖指的是老于江湖者,他们的功夫技术 见识都是很丰富的。
四、囤步法
囤步不要两相齐,前虚后实差相宜。
若要站齐前后仰,亦且腰短少灵机。
[注释]此诀讲的是站立的姿势。囤步:在走转时没有固 定的形式。因为变招换式,步法偶有停顿,时间不长,只不过是 一刹那间,此时就是囤步。在与人对手时,站立的正确姿势是 两脚不能并排站齐,应该是前脚虚后脚实,前后叉开。因两脚 站齐容易导致向前倾倒或向后仰跌,还容易虚实不分,成为双 重,使动转进退不灵活,这是造成失败的原因。八卦掌要求分 清虚实,一脚虚一脚实,然而虚不是完全没有,实不是完全站 双重,必须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只有这样进退变化才灵活, 对敌时进退有方,攻守相宜。否则,即使对方有可乘之机,也必 然会失掉。
五、 手法
偏重则随双重滞,外硬里软拈枪势。
横推里勾身有主,只有吸手腰腹随。
[注释]手法和步法是一样的,不论用腿或用手,都不能 双重。因双重笨滞不灵活,所以必须单重,即一虚一实。而且 用手法时还要求外硬里软,好像拈枪劲拨枪尖,随之而入的意 思。敌手横来我便推之,敌手向里击来我则勾之,总之导化对方的来力,使它变化方向转移对方的重心,使他落空而没有凭 依,我身却有所主。这是取胜的良妙法。所以不管对方如何猛 烈迅速打来,我的取胜之道还在于能涵胸吸手,腰腹能相随。
六、力法
人说冷弹脆快暖,我说冷弹是一般。
脆硬细分无二致,发动全凭心合力。
[注释]凡是拳术都讲冷弹快脆硬这种力。八卦掌锻炼 者认为冷力与快力二者合并便成为弹力。所以冷与快是一样 的。脆力与硬力从表面看似乎不同,其实两力中不可分的是硬 力,可以分的是脆力。但脆力并不是硬,所以说“无二致,”就是 没有什么区别。但八卦掌所要求的是整劲。这种整劲必须是 以意运气,以气运身,由丹田出发下达脚心涌泉穴,再上翻至 腿至腰至脊背至于手而放出,所以它的运用必须是用心意含 蓄。
七、 存力法
只会使力不.会存,力过犹的箭离弦。
不但无功且有害,轻输重折而伤身。
[注释]发劲不能一下发尽,必须要留有余地,即要有一 些含蓄。如果一发无余无回旋余地,容易被人所乘,无功而有 害。我方击人往往是利用人的惯性,使对方落空而失去重心, 然后击之。因此我方也要预防劲的落空而为人所乘。其所以 一发无余者,是因为不明白阴阳虚实的道理,也就是不懂劲。 不懂,而和人对敌,如何能不败不伤呢?
八、续力法
力着他人根已折,若再续力彼难逃。
此时难有冲前步,长膀长腰一齐交。
[注释]对方之力已被我牵引,或发劲时他的脚跟已动, 但未跌倒。在这种情况下,我若变招换式而再击,则对方也可 变招换式站稳而招架我,因此我应在对方未站稳之前,也就是 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以前,利用我之余力(即存力)继续向对方 击去,就能取胜。但在用余力之时,必须用步法向前冲去,然后 松腰松肩沉身,在原来的招式下再塌之或再抖之,则必胜而无 疑。
九、降人法
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兮不为佳。
最好比人高一招,顾盼中定不空发。
[注释]这首口诀的意思是叫锻炼者要刻苦学习,才能 使自己的功夫高人一招,功夫上身便能从心所欲了。
十、决胜法
彼刀千钧快如棱,避强用顺快不挪。
千人只有三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
[注释]上诀讲不以力胜,此诀讲避实就虚之理。与人对 敌不论对方怎样力大手快,在我只要守定以静制动和以逸待 劳之法,看清对方的来势,顺着他的力引导转移对方力和方 向,则对方必然落空失势。若在导移对方的方向时,能再以步 法配合,则必胜无疑。其次是以我一人对多人,沉着应付,仍然是守定以静待动原则,以不变应万变。彼虽人多但能在我身旁 者,亦不过三五人,所以我应当详察其强弱,择其弱者攻击,以 先夺其气。所以说广稍伸手脚不难遮了
十一、用法
高打短兮短打高,斜打胖兮不须搐。
若遇瘦长凭采带,年迈不功上下瞧。
[注释]八卦掌又名八反掌,此诀乃八反掌用法。比我高 的用短势攻其下盘,引他向下不得逞其高S比我矮的用高势攻 其首部,所谓居高临下击之,使他不得力其矮;遇肥胖之人应 避其铎而斜击之或攻其背,因他体胖动转笨滞而失其能;遇身 长而瘦的,我用捋带之法,则其因摇晃而失灵3倘若遇年迈衰 老之人,胜之不武,那就先用声夺人其法,用两眼向他一瞪使 彼心祛意乱,不必动手便已取胜。总之,不管对方怎样,你只要 用八卦掌的走转拧翻旋转变化,就可取胜了。
十二、致闭法
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迂。
肩腕膝胯肘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
[注释]手的三关是肩、肘、腕;脚的三关是胯、膝、足。在 对敌时紧闭上部的三关,而下部的三关做屈伸之状而走转变 化,是为全身封闭法。所有的三关使用,都要看脚步的直与弯 来决定。、虽然手的使用要靠步法来决定,所谓“手随步开,”但 还需要有身法的配合方能奏效.
十三、接拳法
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
你越快兮就越慢,我若发时神鬼垮。 -
[注释]此诀与降人法颇相似。中国的拳术种类甚多,五 花八门各有所长,使用起来拳打脚踢,往来纵横如疾风暴雨, 上下翻飞。此时我当仍守定以静待动的原则,心定神安不慌不 忙地看清来势以为攻守。不争一时之勇,所以说“彼越快兮我 越慢。”在发劲时我不发则已,若发时必乘彼之隙,用我之整劲 击之,所以其威力如催枯拉朽,他必败。故曰“神鬼垮”也。
十四、摘解法
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
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刺目势难敌。
[注释]八卦掌与人对敌是不讲擒拿法的。因人若拿你, 你只要将手高举过头,便可泄他之力而解之。若我再以手击其 鼻刺其目以乱之,那么他的擒拿法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十五、接单补双法
莫说两手掌坚兵,一来一往是真能。
闭住右手左无用,双手齐来更无功。
[注释]此诀讲的是我以空手对持兵刃之敌。因为敌手 执利器,不论是单的或双的,他必两手一前一后,只能用其一。 我只要闭住他的前手,后手便无用了。即使他双手齐来,只要 闪过他,因无后进之兵,就更无用了 。
浏览9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