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卦转掌之手眼身步法

眼欲平视望愈远,若高视扬脖则胸不能空,胸不空则脚不 平稳,膀根无缩力,若两肘无叠无揭,两掌无腰力相随,发而不 速,发而不中,即中也会如螳臂挡车毫无效力。

发招要稳要准,即静以制动之意。不稳则人明而我不明, 我手足失措,则人易脱化而走,我易失势而空,故稳则不慌不 忙;准则不偏不过,恰合机宜,即或机势稍差,应于腰腿运用上• 求之。 .

我动要有含蓄力,不可用力过猛,猛则遇空即失。用力不 可先足,先足则无继续力,必须力之初发使五成,见他根拔身 懈,再续四成力,如此人不足而我常有余,变招自灵,进退如 意,是常胜之道。

用兵有要诀,知其道者如主帅之指挥兵将,行则行,止则 止,部曲行列皆遵行,无或少违。而拳中之用掌亦是如此。故 知拳中之诀者,欲高则高,欲低则低,欲近则近,欲远则远,左 右进退,攻守击避皆如其法,无不奉命而行。

二、椿步立定法

足有三诀:耻、跟、心。何谓趾、跟、心,就是足趾是根是心。 三根用法不一。分别叙述:

(一)立定时;足心踏地,就能中立不倚,且无前栽后仰之 弊,足尖抓地,方免软膝之病;足根委地,可避前扑之失。这是 立定椿步的功夫。

(二) 行动时:进则先抬足趾,尤要先撬拇指;退则先起足 根,再行退步。

(三) 发招时:前足尖略向里扣,膝盖骨需要屈实,所谓嫩 薄之腓骨得以保护。每发招时,后足得跟步往前,腰腿一齐送, 跟步立足,务必足尖点地,欲其轻灵,以免后腿力重,震于前掌 之发劲,尤有要者,跟步之足,不可前足齐,齐则不稳。其余扣 步需叠腰,掰步需飕腰,快步需沉腰,慢步需直腰,转身步需磨 腰,跑步需探腰,倒步需抽腰,连环步要先沉腰而后长腰,偷步 需吸胯拗腰,二崩步需踉腰,跟步需颤腰。总之,步以腰为主为 轴,腰以腿为轮并以脚为根。

三、转掌虚空之理

(一)虚空之变化 前要虚而后要实者;是膝一屈必须下 腰,则全身重量皆集于背后以至臀及足根,而胸空涵勿着力 量,只丹田气实,以便与命门脊柱上贯脑桥相呼应,故前膝屈 实,以为前面砥柱。而后膝屈要虚,因为两膝均实屈,则进退迟 滞旋转不灵矣。前膝因何屈而要虚,全身动作亦受其影响。实 屈膝是足满踏地,虚屈膝,是足尖点地,或是足跟稍虚,若有进 退,则虚实调度,自必圆活。

葡梢横而后稍直者,因前步稍横膝盖自然随之里扣,一则 可以掩裆、缩胯,一则可以下塌腰、可以护下腿腓骨之脆弱。一 切扣步、掰步、跨步、倒步、转步均易得机得势,易于运转。

至于后步必须直者,为使足跟的大筋与臀胯腰脊各部的 大筋合成为舒展有力之功用,以便伸长缩短,活动自如,并可 使后直与前横成三角形之势,借以稳固全身。’

(二)腰胯足之虚 前胯缩而后胯直,胯与大腿为上身的 主要关节。如两胯俱缩,则前身无力;两胯俱直,则后身失力。 故前缩后直,是为使前后均有力。亦双胯俱缩则沉而不灵;若 双胯俱直则浮而无力,故前缩者须垂腹吸胸,以成小月微钩之 象;后胯微直者,似直非直,以成斜曲之状是进则举足平踏,前 胯仍缩,转则后变为前,直缩后互易,有如辘轿之旋转毫不滞 留。

四、八卦转掌之窍要

(一) 腰之秘诀 腰为全身主动机关,亦即掌法、拳法、手 法、器械法的关键,故上下前后、左右反正之趋向,欲其合宜而 得力,皆以腰为主要部分。

腰的窍要,在于能定,在于能活。定如鹳鹑奋斗,蹲腿而沉 腰以为发劲的准备,力不求重,气不要浊。故其状又如虎踞山 蛮,虽无声无色,而有气势。活如神龙,击首则尾动,击尾则首 应,击其腹则首尾俱动,故其状又如飞鱼跃,忽然在天,忽然在 ,出没隐现,不可提摸。即欲上而不能高,欲下而不能深之 时,应于腰腿上以求得机得势,前后左右反正之道,莫不如此。 故进则沉腰以踏其足,使腰部压力,贯到膝胯,而沉注于足部, 而足裸、足趾。迈步时;轻撬拇趾,卧步而行,此即所谓鹿伏鹤 行。

若遇转身叠步时,先动足,再掰膝,再次拗胯,然后沉腰以 随之。高则高随,低则低就,快则快随,慢则慢就,有如不倒翁 的起伏相随之状。

(二) 胸之秘诀商之窍要在涵胸,与紧背成一气。挺胸, 则后身无力,实胸则气道不舒,且两膀之伸缩不能灵敏,故必 涵胸与紧背相结合,这是吸胸的窍要。但此为外部关系,其内 部因胸能涵虚则气道舒畅,吸气自能沉入丹田,返回命门,而 通过脑桥,以呼出于上腭两孔、而由鼻孔呼出之,气能混元,源 源不息,力有悠往而无穷,气则有一发而莫遏者,故其气来之 如大江之潮涌,吸之如东海之鲸吞。力之发,以气运力不显力, 而力自无穷,形如大海泛舟,飘飘荡荡,虽千百万钧仿佛一叶 扁舟,顺风而下,水荡船行,故不觉重。且胸之空,如物之空,物 空则灵,灵则圆转自如,进退如意,胸能涵空,背乃圆紧,前肘 屈垂,后肘叠掩,以成其拗胯掰膝弯步之转法,形如风蓬直转 ,混元之象,若遇使手变手时,胸空则含蓄有力,变化乃灵。

旷观万物之动静,均皆得有天机。蛇足最短,动而先耸其 腰,腰耸胸自空。是空胸又速进的唯一妙法。骡驼狮鹿,均为 善走之物,无一不拱背涵胸。又如猫猿之属,轻灵甥k跃,看其动 作,要皆欲进先退,而且均系紧背空胸。

(三)背之秘诀 背似无功却有功,不讲背形不能通,圆如 箕底方为紧,掌穿力自如反弓紧背湘为掌之根,背不紧,胸不能空、胸不空,膀不能 松、膀不松,肘不能坠;肘不坠,腕不能塌;腕不塌,掌心不得 空;掌心不虚,则掌根不固;掌根不固,则指不能舒。故凡一动, 需要头悬、颈竖、紧背、空胸、垂肩、坠肘、扬掌、塌腕,两手虎口 圆开,动若牛舌,双脚前虚后实,行似流水,步若踵泥,精神专 注,气入丹田,支撑八面,身如拧绳,稳准后再求迅速。

身法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

手脚俱到腰欠力,去时近慢难袖回。

[注释]内家拳要求手、眼、身、法、步密切配合,用整劲 击人。整劲必须以脚为根,以腰为主宰,上下内外配合-致,这 样击人必倒。如手已击到敌人身上,而脚没有及时插到敌方的 挡内,那么其所用之力是手中局部之力,就不是整劲。既使手 脚能配合,若没有腰部之力相助,仍是手和脚的局部之力,依 然无大效。并且,由于手、脚、腰三者没有密切配合,因而会使 前进后退迟缓,动转也不灵活,这是造成失败的原因。所以要 求手眼身法步必须互相紧密配合。此外还要求心与意合,意与 气合,气与劲合,从而使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产生整劲。用以 练体,可以健身、祛病、延年;用以对敌可操必胜之拳。

相法对御群敌相法先,未曾进步退当然。

退步审势新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注释]对敌时不论敌人有多少,应当先看清敌人的强 弱,估计敌人的虚实所在。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 以在未弄清敌方虚实以前,不宜急进,应当先考虑退步。但这 并不是怕对方的实力,而是凭借退步来看清对方的虚实,从而 避实击虚,乘隙而取胜。所以善战者能进能退,如只能进不能 退,或只会退不会进,都不能取胜。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不 足,由于退步掩盖了不足,在退步时寻找可乘之机。对方本来 占优势,由于进攻而暴露出破绽,我即乘而取之。这就是审势 知变化,然后以我之余而制他人之不足,是以逸待劳的方法。 四两牵:指千斤的意思,即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能用小的力 量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步法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

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注释]此诀主要讲的是步法的重要性。关于动梢先动 根,前歌已讲过。但根梢没有一定的部位。以手而言,手是梢 肩膀为根。以脚而言,脚是梢胯为根。以全身来讲,手脚是梢, 腰胯为中节,腿脚是根。所以,劲的发出必由脚而腰而手。以 ,手来讲,是腰催手、肘催手掌。八卦掌又叫八反掌,击人必使对 方失去重心后,再以整劲击之,使被击者抛出很远。但不管你 的手法如何巧妙快速,还必须配合好步法。八卦掌的步法在武 术上是独特的,它进退转换变招换势,只需利用半步,进攻闪 躲也只需半步。所以要牢记“半步当先”或“半步跟”,待锻炼纯 熟后,制人防身就得心应手了。

浏览8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