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兴,1939年出生于有跤城之称的山臣。这三位大 东省济南市西关西清龙街,回族,1960年调师是政坛运 人北京摔跤专业队,成为北京近代跤界杰出#
人物,也是全国著名体育运动健将,为中国摔 跤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名字载人了中国名人大典。
摔跤和武术是济南回族人民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上世 纪以来,出现了很多摔跤名家,使济南赢得了跤城的美名。 在济南,尤其是西关回族聚居区,民间习武风气最浓,各清 真寺都设有习武场地,私跤场也星罗棋布。周茂兴13岁就 跟随着人称一下支别震跤坛、两次荣登全国中量级冠军宝 座、全国著名运动健将马清宗先生学习中国式摔跤。13岁 的周茂兴虽然年幼,可他却已是个小跤迷了,人送外号“小斗虫”。那时候他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 练摔跤。他输了跤,就气哼哼的,也不脱褡裢,直到再把对 方摔倒才肯罢休。马清宗先生见他是块好料子,就把自己 的功夫传授给他。后来实践证明马清宗慧眼识英雄,周茂 兴确实成了一名跤坛小将。
周茂兴15岁那年获悉早年在北京、后到山东传跤的 跤坛名将宛殿文和谭树森在济南市大观园设卖艺跤场,谭 树森是著名跤坛前辈宋振甫的大徒弟,二人是他心目中敬 仰的人物。他想尽一切办法接近这二位前辈,几经周折,效 法张良,终于得到了两位前辈的认可和真传。经过两位前 辈的指导和自身超毅力的昼夜苦练,此时周茂兴的跤术已 大有长进。他的所谓长进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快打 慢,撂十场跤,往往他能胜九场,有时还能打“通锅”。山东 跤坛又出了个“小跤王”,跤形体现出冷脆快,手法出奇,京 較味十足。然而他每使一个绊子都有一把准手以及他的手 眼身法步,绝无拖泥带水之感,内行人一看他的跤法,给人 一种美的享受。
有的跤迷问:“周茂兴的跤形到底像马清宗还是像宛 谭派? ”跤坛权威人士说:“周茂兴的跤形是两门户结合的 体现,如他的支别,近似马清宗,他的揣和叉打京味十足, 所以他撂跤出世早,进步快,手法惊奇,是集两派门户之长 而成名。”
1958年周茂兴调到新疆七一纺织厂,有机会参加乌鲁 木齐市的摔跤比赛,他的摔跤技艺不显山不露水,他不动 声色。其时新疆摔跤高手大有人在,如大毛拉、库库奈买买 提等人都是名将得主者。
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式摔跤选拔赛中,周茂兴 参加了级别最低的次最轻量级比赛,叫人看着人小胳膊 细,衣不惊人,貌不压众,高手们眼里都不夹他。好嘛!他一 上场一撂跤,亚赛初出山的老虎,大放光彩。什么勾子、别 子、揣吸搂刮判,各种绊子,应有尽有,一路过关斩将,名列 第一,于是被选进新疆摔跤代表队。在队里他又经名师李 瑞甫先生的精心指导,跤术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向上拔 高了一个档次。1959年如虎添翼的周茂兴参加了新中国第 一届全国运动会,参赛的有北京、河北、山东、辽宁、青海、 新疆、江西、安徽、四川、河南、甘肃、陕西、山西、湖南、吉 林、宁夏、黑龙江、内蒙古、解放军等19个省市自治区级摔 跤代表队,真可谓是各路高手、群雄大会战。在这次大赛 中,河北的于勇第一、新疆的周茂兴第二、北京的王惠民第 三,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健将。这是新疆第 一个摔跤的运动健将,受到当时新疆自治区主席赛福鼎的 接见和各族群中的欢迎。在全国崭餺头角的周茂兴一跃成 跤坛髙手成了跤迷们及圈里人的热门话题,同级别的以及 下四级的同仁无不重视他了。
1959年获得全国遨请赛次最轻级冠军。
_ 1960年获得太原锦标赛次最轻级冠军。
北京电子管厂下属十几个分厂,厂长周凤鸣特别重视 体育运动,摔跤队是他一手抓起来的,北京摔跤队训练基 地放在电子管厂招待所就是他同意的,因为他非常热爱中 国式摔跤。周厂长几经周折,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周茂兴调 到北京队来。
1960年7月到北京摔跤队,多次代表北京摔跤队与天津队进行对抗赛,取得优异成绩。
1962年北京和天津还有西城摔跤队参加的对抗赛中, 周茂兴一举使出几个不多见的高难动作,如铁鞋帮、涮葫 芦小得合、拦门削,当时博得跤界前辈们的好评:“如果没 有深厚的功底,这些个绊子是使不出来,到不了位的。” 1963年转入北京电子管厂,后来在北京历届摔跤比赛中, 只要周茂兴到场,次轻级的冠军非他莫属,因此得名“常胜 将军”。可见他的跤技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962年到八一摔跤队,1965年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 影响,被迫脱去军装,到天桥跤场帮场,直到1966年文化 大革命。以后到北京北冰洋食品公司工作,仍坚持锻炼,且 培养、训练了一批热爱摔跤的学生。
1974年,36岁时以教练兼队员的身份参加最后一次 正式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周茂兴对于发展中国掼跤事业的追求 是有目共睹的。他曾利用假期自费组织北京摔跤界出访东 北沈阳跤界,与名将马贵宝同场表演。20世纪80年代,他 应国家体委的遨请,参加裁判工作。1982年全国农民中国 式摔跤运动会上,周茂兴同志任总裁判长。运动会后他作 为摔跤技术指导参与了电影《伤逝》和电视连续剧《甄三》 的拍摄工作;电视专题片《天桥绝活》中也有他的摔跤表演 并受到好评。
1993年,牛街摔跤俱乐部在改国安、白文亮、曹家月的倡导下成立,周茂兴被遨为技术顾问,以后多次被各俱乐 部遨请担任技术顾问,传教中国式摔跤技能。
2001年参加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摔跤手》节目,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播出。
周茂兴是个正人君子,有容人之量,不计个人恩怨,不 搞小山头,不排外,追求技艺,取长补短。他常教育学生要 虚心向同行学习才能比同行更高明。他除了教自己的学生 外,外界学生只要登门求教,学习中国式摔跤的,他从不保 守,直到一下泮子和一手功夫教会为止。他说:“中国跤的 技术和功夫,如果我们不给年轻人说,今后失去的东西就 会越来越多。老前辈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叫我们带到 棺材里去,而是叫我们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周茂兴尊长,他和宝善林先生的得意弟子徐茂是过命 的好友,几十年如一日,从未红过脸,他说:“交朋友应当知 心,有原则,不能总是怀里揣着异心。”当徐茂病重时,他虽 然也是60开外的人了,还是日夜守在徐茂床前,徐茂故去 时,他忙前忙后,一手操办,让徐茂入土为安。天桥老艺人 何兰亭80大寿时,他组织召集人,集资在前门外聚星楼给 老师兄庆寿。而何老先生的亲传弟子却连影都没露。1999 年11月底,东北沈阳跤王董永山故去(马长海出资)、当时 天下大雪,地上的积雪两尺多厚,机场封闭,他和跤界的王 文永、金宝山代表北京跤界前往吊孝,给死者家属以安慰。
总之,周茂兴对跤界做了数不清的好事,这是人所共 知的。
浏览7,2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