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桥曾经在不同时期有过六块跤场,他们是:沈三跋场 带练硬功、宝三跤场摔跤带演中幡、张文山(张狗子)跤场、张 宝忠把式场带摔跤,朱龙泉(朱六)小孩跤场,熊德山跤场带演 举刀拉弓,先后共有六块跤场。“张宝忠,虽为设场最晚者,但 武艺甚高,并擅把式,不愧为后起之秀。后从李凤鸣学踽跤,练 跟跤兼练把式者,仅张一人而已。”(引自《天桥一览》)。张宝 忠,北京人,住宣武门外,武术世家,父亲张玉山来往于长城内 外,率子演练武术,尤其擅长打弹弓,素有“弹弓张”之称。张 宝忠从其父学艺并发展了打弹弓技巧,创练了举刀、拉弓等精彩 节目,由于他功底雄厚,技术全面,长拳短打无所不精,从李凤 鸣学练摔跤后,功夫也不得了。张宝忠属“尖卦子”真有功夫, 首创举刀拉弓,是天桥一绝。其子张英杰、张英华、张英武,孙 张少杰继承祖业,从事举刀、拉弓、杂技专业,并有所创新,使 这一古老传统技艺开花结果,重放异彩。
纯技术性的舞台摔較表演,始于50年代初。1953年,第一 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后,宋保生、沈少三曾到中南海为毛主席等中 央首长表演摔跤。自1958年,北京摔跤队建立以后,经常应邀 到机关、厂矿、企业表演。1960年,北京市摔跤队曾在人民大 会堂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表演摔政,博得首长们的好评。舞台上 的摔較表演和撂地摔跤表演有本质上的不同,舞台上的摔胶表演 不同于撂地:一、不说话;二、无笑料。它需要表现表演者的形 体动作、技术结构、艺术造型,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属于纯技 术性的舞台表演。
50年代初,因天桥修整场地,宝三曾率队演于前门小剧场 中和戏院、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其表演形式为只摔不说。他们以技术娴熟、动作规范、基本功扎实、漂亮的跤架、矫健的形体 博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受到北京广大跤迷和观众的欢迎。
这种表演每场上8人,4对儿对摔,同一色的白褡裢,扮淡 妆,由上场门排队,鱼贯人场,到台前向观众们施鞠躬礼。8人 中的6人向后退至大幕前,留下2人为第一对表演,其他人叉腰 挺胸,目视前方而立。第一对摔完三跤,向观众施礼,退至幕 前,另外二人至台中央向观众施礼开始摔。每对摔三跤,最后是 宝三同孙殿启(小奔头)或何兰亭压轴。宝三摔三跤后,大家走 到前台向观众施礼谢幕。如果观众掌声热烈,要求宝三再摔一 场,则再摔两较,最后一跤以宝三倒地而结束。整个表演持续半 个小时,无一句话,完全表现摔跤技巧。舞台表演难度较大,既 要有娴熟的技艺,又要有舞台经验,一场表演成功与否,要随机 应变,才能达到天衣无缝,真假难辨的程度。摔較表演属于“现 卦”(即兴发挥),有套子,又不能一成不变,二人在运动中随机 应变,让观众看不出假来,观众爱看内行也爱看叫“相空一齐 拿”,打内又打外。下面简介几种表演套路。
“惺加尖”:表演双方都是高手,有扎实的基本功,技术全 面,经常在一起摔,相互间比较了解。
表演开始认真抢手、蹬把,用大动作攻击对方,你来我往均 不见效果,双方进攻要真实,防守要严谨,激烈火爆,给人一种 真摔实战的印象。当观众最为热烈的时候,甲方用大动作,如勾 子、别子、揣等高难动作,乙给予配合,干净利落地被摔倒在 地,起来后再摔,乙又被摔倒。第三跤,乙将甲摔倒,二人同时 下场。如果是“顶钢上”(跟强手摔),为最后一跤谁输了谁下 场。总之,“惺加尖”就是真抢手拌绊,适当时机给予配合(出 托)。配合默契的好手,深受观众喜爱。
“套子活”要求表演双方相互配合,有固定的套路,打对子,为“真播拳头,假使劲”。相互给手,蹬手时,看上去很使劲, 一蹬就开。套子活最好是左架对右架,左对左,右对右也可以。 用什么动作完全靠双方的默契。
表演之倒地方法
常言道:要学摔跤先学挨摔,再学摔人。摔政表演倒地,要 四肢展开,又高又漂亮,脱手要快,不拉不拽,给对方亮出份 来,还要保护自己,不被摔伤。要抓住时机,找好地方,不能砸 着观众,当对方动作到位发力时,要准确找泛(找劲)无误,要 恰到好处,做到天衣无缝。不可早,不可迟,要自然潇洒。
表演倒地要舒展大方,四肢展开。而实战倒地为了不被对方 压砸,需要团腿缩头,适度紧张,切忌双手拍地,曲背抱头和颈 部放松(叫折脖挺),以防出现伤害事故。由于比赛倒地得分标 准的原因,比赛被摔倒地时,能支撑的绝不躯干着地(手扶地输 一分,躯干着地输高分),能前扑的绝不后倒(前倒安全且不输 高分)。下面介绍几种倒地方法:
⑴仰面触地
如被勾、别、揣、入等大动作摔倒时,要两腿微曲,低头紧 背,下颌找胸,双臂自然上够,意欲抓握对方(手不易先触地)。 倒地的一刹那,要适度紧张,切忌放松。
侧面触地
如被踢、里手花、扦别等动作摔倒,成侧面着地或被迫翻不 过身来的时候,要单手撑地,手指内合,迅速弯曲,达到瞬间支 撑的作用。低头紧背,两腿弯曲自然交叉。要适度紧张,切忌放 松。
前胸着地
如被扇、抹、薄等动作摔倒,失重后要双手弯曲,手指内合
扶地,达到瞬间支撑的作用。挺胸抬头,双腿微曲,切忌捂脸抱 头。能在空中找泛(找劲)做翻身动作为最佳。
晃泛
摔跤表演需要严肃认真,一旦配合失调或分心所致,表演既 不精彩,又容易出现创伤,所以要求动作要真实,配合要严谨, 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不可三心二意,欲做非做,欲行非行,叫 “晃泛”或“晃招”。遇到对方晃泛,要有应变能力。如对方用 勾、别、人等大动作到位,而没发力,你就起泛(已做出倒地的 动作了)。对方根本没打算摔倒你。他也不知你起泛,为了表演 效果,你可翻身倒地,做撑地前倒,既漂亮合理,又不会出伤。
不常在一起表演者应在表演前,最好是进行排练,固定技术 动作,输贏方不可在场上现定,摔较表演是两个人的行为,需要 有严密的配合,又要有娴熟的技术动作,和表演技巧。上场后要 按预先安排好的程序进行表演,排除任何杂念,集中精神,完成 每一个动作。表演中常会有互相礼让,都想给对方出托,或谁都 不想出托,在场上僵持不下,双方不知所措。练好了的套路某方 忘了,场上出现混乱或僵局。这时需要松开把位,遛两圈,调整 一下情绪。可将意图暗示给对方,再摔。不按程序,随心所欲或 对方出现某种失误而赌气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叫不按规矩“买卖 道”,是較场大忌。
浏览1,8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