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功

 

 

铁牛功为硬功内壮,属阳刚之劲。

其练法,有开口、闭口之分,其效 用与布袋功相仿佛,惟但有御敌之功, 而无制敌之妙,盖一本阳刚之劲而为 之也。

其练法,先鼓气于腹,以指环扣 之,初不必甚重,日行数度。休息时, 则用掌心用力搓摩,如是既久,其腹 部之肌肤,逐渐坚实,然后用拳击,曰 亦数行之。在初时必隐隐作微痛,渐 久而痛减,B卩用力擂击,亦无所楚。

然后,易拳以木槌,如法练习之, 更易木槌以铁锤。在铁锤初击时,其 声固橐橐如败木响,至后功渐进,声

 

 

 

 

亦渐洪亮,终而铮铮然作金石响矣, 至此贝U功已七八成矣。

更于临卧之时,以巨石压腹上, 及起而去之,以练其持久之劲。此法 较以铁锤相击为更苦,至能以百八十 斤巨石,置于腹部,安然酣睡,毫无痛 苦,行所无事时,则技绩绝境。若敌人 拳击则拳损,械击则械折,可以所向 披靡矣。(图3-164~167)

所谓开口与闭口云者,在运用功 力时,能与人交语与不能耳,亦练习 时习惯使然。唯开口铁牛功,人不易 测,较闭口为优也。此种功夫,练成后, 虽枪刀不入,然切忌仙人掌也。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三十七、鹰翼功

 

 

鹰翼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专练两臂肘节各部向上撩抬之力。肘 节之力,本较拳掌等为巨,唯利于短, 而不利于长。击近身之敌,最为便利, 若敌人较远,则不可及矣。

练习之法:以二坚木植地i,上 端横架一木,横木上系巨绠(汲水用 的绳子),二绠垂于下,绠端各系一沙 囊,囊离地约三尺半,二囊相距约二 尺,其形势略似秋千;按绠之长短,与 囊之距高约在练者作骑马步时,比肩略低, 中距如在肩外七八寸处,上列尺寸,不 过大略耳,习者须注意及之。

初时每沙囊以十斤为度,练习者 立于两囊中间,站定骑马,屈肘举臂,之体量而定。囊然后,更习僚劲。先用重二十斤 之沙包各一个,如法悬挂,练习居中 立马步,屈肘紧贴肋际,运力从两侧 上撩,以肘节处抵沙包之底,使包向 上飞掷。

初习时包上掷仅一二寸,及后渐 次增加,至能一着肘,飞出二尺以外, 则将每次加重五斤,更以法练习之, 依次递加,每次加五斤至每包重五十 斤,大功告成矣。(图3-168)

一着重物,能飞掷数丈外,其功 效不亚于纸蓬,实较点石功各种杀手 为可取,且因两臂盘肘之故,肺部以 因之发达也。

少 林 精 功

图片4

使平于肩,两拳分置两乳之上侧,拳面 相对;然后用肘之上侧,而承两旁之 沙囊,向上抬之。务使紧压于臂,而不 I借绠之牵引力,至力不能胜后,退出 休息片刻,再继续练习。

每日晨昏各一次,每次自三十度 !起,逐渐增加,期以一年,增至百度。 在一年之内,每隔一月,沙包加重二 斤。练足一•年,每一•沙包,计重三十四 j斤。两臂悬空之力,已极可观。

十八、阳光手

阳光手为软功内壮,属阴柔之 劲。其效力,虽不及一指禅、朱砂掌 之凶猛,然亦不稍逊。此手之练习 者功成,若人被击,手着胸前,初不 觉痛,待过一小时,则痛发于背。有 所谓“隔山打牛” g卩指此也。

其练法至简,用青油灯一盡(或 烛灯),灯焰高至半寸,置灯案端,身 立灯前三尺,取马裆姿势,气沉丹田,聚精会神,出拳对灯遥击之,经 一炷香为止,每天早晚习之,不间 断,不懈怠,至灯焰能击灭时,贝IJ初 步功夫成。

再渐渐退步至yv步距离,能一拳 将灯击灭时,贝lj功成矣。(图3-169 ) 挥拳击物,距二三步,拳不及 身,被击者已仆,诚阴手也。

图片5 图片6

三十九.

门裆功又名金婢功,为软功外壮, 属阴柔之劲,具内功之主功,其法至难, 即将肾部练得坚实功夫。(图3-170) 练习之法:冥心静气趺坐,摒除 一切杂念,即万虑皆空,一尘不染之 意。然后运用周身之气力,而下注于 丹田,B卩运气极力上提,使气力上下 往还,周而复始,日行数度,不可急进, 若行之过度,则气伤神疲,反而无益。 初时不其觉其异,及习之既久,每于门档功注气力入丹田时,下部则现坚实状,则 第一'步功成。

再趺坐,以两手掌交互轻轻拍打 之,其初也苦痛异常,同时运用气力, 日久,则渐不觉痛,则第二步功成。

再拍打时,渐渐用力,以至于两 拳互击,并不觉痛,则第■步功成。

再渐渐起立,以拳击之,疾如风暴 而毫无痛楚,贝U全功成矣。(图3-171)

图片8

四十、铁袋功

铁袋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专练腋劲之法,唯须二人对习。

先用粗布数层相合,密加缝纳, 使之坚牢,制成正方形之布袋。中实 铁砂,小者十斤左右,大者四五十斤 不等,此盖视练习者之功夫与实力, 随时更易也。

练习时二人侧身相对立,相距约 三丈,上手人先用右手抓住布袋之腹, 即袋之正中央处,提至右肩胛前,然 后向右侧面猛力掖出,掷向另一人之 前,下手人见铁袋飞到面前时,则预备 举手接之,但宜侧身让过铁袋,使彼飞 至其左肩胛处,始举右手从后抢接。

接时亦须抓袋腹,脚步须站稳, 若抓袋之角与边缘等处,则手指既不 易使力,而发来时之垂劲太大,决难 得心应手。既接住之后,切不可停顿, 宜即掖回,向上手人还掷;上手人亦 照样接之,如是来回往复,互相掷接, 数十次之后,更易方向,以左手依法 行之。

对习之二人,宜长短相当,实力 相等,否则即多流弊:长短不合,贝IJ掷 接时高低不齐;实力相差,在力强者 发劲必猛,弱者必难接住,目卩勉强接 住,而身体亦必随袋旋转,甚至因此 受伤。

初习之时,不宜贪功用重袋,如其一手能提二十斤之物,所用砂袋不 宜过十斤,一因发袋之劲较提物为巨, 二则练功宜取渐进程式也。将十斤之 袋练习三月之后,将原袋拆开,加重 一二斤再练,更三月后再加若干,如 此逐渐增加,至五六十斤为度,自始 至终,四五载纯功,始克大成。(图 3-172)

功成之后,即强敌当前,不为所 执则已,苟为所执,即可提而掷之数 丈之外,盖掖劲足,而人不易御也。

唯在练习之时,有必须注意者 数事:

一、 提掷时,宜用掖劲发袋,使袋 依其肩外作平行线飞出。切忌作摔物 或抛物之状,如放矢之乱损。

二、 接袋者宜先让过胸前,然后 从后面抓住袋腹,乘势掖出。切忌迎头 接,易使手指手腕等部受伤;接袋之边 沿与角,则力不居中,致有偏堕之病。

三、 练习者无论作何步势,脚跟 务须坚定,全身皆宜用力,否则掷者 之身摇动,发劲必因之减少,接者之 脚步虚软,身段不实,必随袋而旋转, 如此非但不能求功,且易因此受伤。

故练习此项铁袋功夫者,对于上 述三事,务须注意。其余如增加斤两, 开展距离等事,则在学者自行酌定, 固不必拘于陈法也。

四十一、揭诗功

揭i帝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兼内壮之气,其练法较难。初习颇苦, 甚至腑脏受伤,非渐进不可,万不可 躐等。

揭谛功者,即俗所谓就地十八滚、 地趟功夫也。又如江湖技士之抢背, 然此法分前、后、左、右等跌法,及箭 盘、背跌、掷跌、仰跌、伏跌等法。

初习时,按抢背法行之,即以右 手向左肋摇,以右肩头轻接地面,翻 身挺腰而起,是为右前跌法。左手向 右肋摇,以左肩头轻接地面,翻身挺 腰而起,是为左前跌法。此二势在跌 扑法为最易学者。

他如前跌法,即头向前,翻身挺 腰而起,即俗所谓翻斤斗,又所谓毛 儿跟头。后跌法,即以头后倒,翻身挺 腰而起,B卩俗所谓反斤斗。左跌法,则 以左肩头向左轻接地面,侧身翻起。 右跌法,则以右肩头向右轻接地面, 侧身翻起。盖左右跌法,为揭诗功中 最难练之功夫。

箭盘,系箭步向前翻斤斗。背跌 法,是身向后跌下,背脊须先稍偏向右 方,左手伸出,扑在地上,身体稍向左方,跌于左手上,借力将手一撑,立身 而起,即俗所谓平地翻车。掷跌法,系 身体蹲踞势,向后跌下,在未曾着地|

时,先用一手着力撑在地上,待身已着 地,然后将身向此手面滚去压于手上,此手一撑,将身借力立起,此法两手 均可练习,即俗所谓鲤鱼打挺。仰跌 法,是从直立向后仰跌,跌时,头须向 前稍屈,万不可着地,同时先将左手 或右手,扑在地面,待着地时,急滚身 向上,将身体借撑力起,即俗所谓铁 板桥。伏跌法,足从直立向前仆下,仆—— 时身体挺直,膝不可弯曲,在未着地 ^ 时,应屈臂握拳,应使拳和小臂,同时 三着地,切不可使胸腹着地,急用两手 章 撑地,项力立起,即俗所谓扑虎势。 至于滚法,则稍难矣!其法屈腰抱肘,用两臂撑地之力,及两肩头,并两腿之翻转力,横卧其身,翻滚而进,初 t 期缓慢,且甚痛苦,习之日久,贝ij翻转 矫捷,瞬息十八滚矣。(图3-173-185) :

盖揭讳■功有就地十八滚、八八六 艺

十四盘之绝,前后左右,忽起忽落,翻 滚无次,自觉气爽,而皮肤因是坚实, 然非实地仆跌,无以成功也。

 

浏览4,46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