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昏迷,牙关紧闭,癫狂痫。
【提示】本穴在人中端上1/3与下2/3交点处。切掐时局部有酸胀感。当病 人突然昏迷时,切掐此穴,病人即刻苏醒。
兑端
【取穴】上唇尖端,红唇与皮肤相接处。(图1-161)
【手法】点穴用掐法、切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癫狂,小儿惊风。
【提示】寻找本穴的关键是区分清红唇与皮肤的分界,本穴在土唇尖端,红唇 与皮肤相接处。切掐局部酸胀。
B十四、任脉
中极
【取穴】脐下4寸。(图1-162)
【手法】按摩用点揉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
【提示】从脐孔边缘到耻骨联合上缘共5寸,脐下4寸即是中极穴。按揉局部 有酸胀感,重按可向外生殖器放散。
关元
【取穴】脐下3寸。(图1-163)
【手法】按摩用点揉法。
【反应】腹内有热胀麻感,部分患者可传至会阴部。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
I提不】参考中极穴。
石门
【取穴】脐下2寸。(图1-164)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麻•部分患者可传至会阴处。
【主治】腹痛,经闭,带下。
【提示】参考中极穴。
气海
【取穴】脐下1.5寸。(图1-165)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部分患者可下传至会阴部。
【主治】腹痛,遗尿,月经不调。
【提示】参考中极穴。
阴交
【取穴】脐下1寸。(图1-166)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腹痛,经闭,带下,阴痒。 【提示】参考中极穴。
神阙
【取穴】脐的中间。(图1-167)
【手法】大艾炷灸5〜15壮,艾条灸5〜15分钟。
【反@】腹内热。
【主治】腹痛肠鸣,小便不通。
【提示】脐的中央。
水分
【取穴】脐上1寸。(图1-168)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麻。
【主治】腹痛肠鸣,小便不通。
【提示】脐上1寸,按揉局部有酸胀感。
下脘
【取穴】脐上2寸。(图1-169)。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腹痛肠鸣,消化不良。
【提示】参考水分穴。
建里
【取穴】脐上3寸。(图1-170)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腹内有热胀感。
【主治】胃痛,腹痛,肠鸣,呕吐,泄泻。 【提示】参考水分穴。
中脘
【取穴】脐上4寸。(图1-171)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热胀感。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痢疾,胃痛,呕吐。
【提示】脐上4寸。按揉时局部有酸胀感,重按胃部有收缩感。
上脘
【取穴】脐上5寸。(图1-172)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腹内热胀。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
【提示】参考中脘穴。
巨阙
【取穴】脐上6寸。(图1-173)
【手法】点穴用按点法。
【反应】腹内热胀。
【主治】胸痛,腹痛。
【提示】本穴在脐上6寸,按揉局部有酸胀感,可向上或向下扩散。 鸠尾
【取穴】脐上7寸。(图1-174)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腹内热胀。
【主治】心胸痛,腹痛,消化不良。
【提示】本穴在剑突下,脐上7寸。按揉时局部有酸胀感。
天突
【取穴】胸骨上窝正中。(图1-175)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胸闷,
【主治】哮喘,咳嗽,咽干。
【提示】取本穴时,仰头或仰卧,在胸骨上窝正中取天突穴。按揉时局部有酸 胀感,咽喉发紧,似有阻塞不畅的感觉。
承浆
【取穴】颏唇沟的中点。(图1-176)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麻胀。
【主治】口歪面肿,齿痛。
【提示】取本穴时,正坐开口,在颏唇沟中央凹陷中取穴。按揉时局部酸胀。
第一节点穴气功筑基法
【练功要诀】
浏览1,2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