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寻找此穴时找准三阴交,从三阴交上7寸,即是此穴。按揉时局部酸 胀,可扩散至小腿部。

血海

【取穴】髌骨内侧上方2寸处。(图1-42)

图片31 图片32

【手法】点穴用按揉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月经不调,麻疹,腹泻,腹痛。

【提示】寻找此穴时,先摸准髌骨内侧上方位置,然后向上2寸,即是此穴。另 一种取法是患者正坐垂足,医生面对而坐以手按于膝上,栂指向内,指端即是此穴。 按揉时局部酸胀,可向髌部放散。

大横

【取穴】脐中旁开4寸。(图1-43)

图片33

【手法】点穴用按揉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腹泻,腹痛,便秘。

【提示】此穴在脐旁和乳中线相交的部位,按揉此穴局部酸胀,重按可扩散至 外阴部。

^五、手少閉必经 极泉

【取穴】腋窝正中。(图1-44)

图片34

【手法】点穴用按揉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心痛。

【提示】取此穴时,举起上臂,腋窝正中即是此穴。此处是胸大肌外下缘和肱 二头肌短头内侧之间腋窝中动脉搏动处。按压后放幵可使热气通臂,或麻电感向 前臂指端放散。

少海

【取穴】屈肘,当肘横纹尺侧端凹陷中。(图1-45)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麻胀传至手心。

【主治】臂麻,心悸心痛。

【提示】当肘关节屈曲时,肘关节可形成一个横纹,此横纹称肘横纹,少海穴在 肘横纹内侧端凹陷处。按揉时局部酸胀,重按可向前臂放散。

少府

【取穴】握拳•小指尖下是穴。(图1-46)

图片35 图片36

【手法】点穴用掐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心悸。

【提示】取此穴时,需将手握成拳,小指尖处即是少府穴,在第四、五掌骨之间, 与劳宫穴平。切掐此穴,局部有酸胀感。

少冲

【取穴】小指内侧指甲角旁0.1寸。(图1-47)

【手法】点穴用掐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心悸,心痛,热病,昏迷。

【提示】本穴在小指内侧指甲旁0.1寸,切掐时局部有酸胀感。

六、手太阳+肠经 少泽

【取穴】小指端外侧去指甲角约0.1寸。(图1-48)

图片37

【手法】点穴用掐法。 【反应】局部酸胀。

 

穴位点按怯病邪

【主治】少乳,昏迷,目痛。

【提示】本穴在小指端外侧去指甲角旁约0.1寸。切掐时局部酸胀。 后溪

【取穴】握拳,小指掌指关节后外侧,横纹头端。(图1-49)

图片38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腰痛,落枕。

【提示】小指和掌骨之间的关节称为掌指关节。关节靠近指侧部分称为关节 前,关节靠近掌骨部分称关节后。在握拳时,在掌指关节外侧形成三个横纹,靠近 掌侧也有一个横纹,后溪穴即在握拳时小指掌指关节后外侧,靠近掌侧横纹的纹头 端。按揉此穴局部有酸胀感,重按可放散至整个手掌部。

肩贞

【取穴】腋后纹头上1寸。(图1-50)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肩痛,手臂不举。

【提示】取此穴时,病人正坐或俯卧,将肩臂紧靠胁部,形成腋后纵纹,在腋后 缝尖上1寸取肩贞穴。此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胛骨外侧缘,三角肌后缘。按揉此 穴,肩部及肩胛部酸胀,有时可有麻电感向肩及指端传导。

臑俞

【取穴】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图1-51)

【手法】点穴用点揉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肩痛,肘臂酸痛。

【提示】取此穴时,病人正坐俯伏或俯卧,将肩臂紧靠胁部,形成一个腋后纵 纹,从腋后纹缝向上,直到肩胛冈下缘凹陷中。从背后触摸时,隆起的高骨即为肩 胛冈。按揉时局部有酸胀感,重按可扩散至肩部。

图片39 图片40

天宗

 

【取穴】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图1-52)

【手法】点穴用点揉法。

【反应】局部酸痛。

【主治】肩痛,肩肿痛。

【提示】寻找本穴时,先摸到肩胛骨,突起部为肩胛冈,肩胛冈下凹进处为肩胛 冈下窝,此穴正在肩胛冈下窝中央,触摸时为一凹陷。按揉时局部有酸胀感,重按 可扩散至整个肩胛部。

天窗

【取穴】喉结旁开3.5寸。(图1-53)

图片41

【手法】点穴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喉痛,失音。

【提示】此穴平喉节,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人迎穴在胸锁乳头肌前缘。二穴一

前一后。按揉时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耳部、枕部、咽喉部。

颧髎

【取穴】外眼角自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图1-54)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面瘫,牙痛。

【提示】人体面部有一穴起的高骨为颧骨,寻找此穴时,先找准眼外眦角,从眼 外眦角直下,当颧骨下缘凹陷处即是此穴。按揉时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半侧颜

面部。

听官

【取穴】耳屏前凹陷中,张口取穴。(图1-55)

图片42

【手法】点穴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耳聋,耳鸣。

【提示】耳部内侧的小突起称为耳珠,又为耳屏。在耳屏前,张口时有一个凹 陷,闭口时消失,此凹陷即为听宫穴的位置。按压时耳内作响是穴。

i'|七、足大阳胯胱经

睛明

【取穴】内眼角外上方。(图1-56)

【手法】点穴用点揉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一切眼病。

【提示】取此穴时,正坐或仰卧,闭目,在眼睛内眼角向上方〇. 1寸触按有凹陷 处即是此穴。按压时局部有酸胀感,重按可扩散至眼球及其周围,按压后眼睛自觉明亮。

攒竹

【取穴】眉头凹陷中。(图1-57)

图片43 图片44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头痛,流泪,近视眼。

【提示】用手指按压时,眉毛内侧端有一凹陷处即是攒竹穴的位置。用手按压 时局部有酸胀感,重压时可向眼眶周围放散。

眉冲

【取穴】正头,从攒竹穴直上人发际5分处。(图1-58)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

【提示】取本穴时,头应放正,从眉头处向上人发际0.5寸处即是此穴。按压 时局部有酸胀感。

曲差

【取穴】正头,督脉经穴旁开1.5寸,入发际5分处。(图1-59)

图片45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头痛,鼻塞,鼽衄。

【提示】病人取正坐或仰卧,从正中线向外旁开1.5寸,入前发际0. 5寸处即 是曲差穴。按压局部有酸胀感。

五处

【取穴】正头,督脉旁开1.5寸,在前发际后1寸。(图1-60)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头痛,眩晕。

【提示】本穴在曲差穴后〇• 5寸处,按压局部有酸胀感。

肺俞

【取穴】正坐屈背,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取之。(图1-61)

图片46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咳嗽,哮喘。

【提示】取本穴时,病人正坐屈背,先找到第三胸椎棘突,然后向外旁开1.5寸 处即是肺俞穴,此穴位于第三、四肋骨之间。按压时局部有酸胀感,重按可向肋间

扩散。

心俞

【取穴】正坐屈背,在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取之。(图1-62)

【手法】按摩用点法。

【反应】局部酸胀。

【主治】心痛,失眠,癫,狂,痫。

【提示】取本穴时,病人正坐屈背,先找到第五胸椎棘突,然后向外旁开1.5寸

即是此穴。按压时局部有酸胀感,重按可向肋间扩散。

隔俞

【取穴】正坐屈背或俯卧,在第七胸椎棘突(左右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中点)旁开 各1.5寸处。(图1-63)

图片48

浏览1,8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