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五种基本手法均在不同的形意拳套路中反复出现。初学者学练形意拳之 初,一定要打好上述五种手法的基础。同时对相关的知识和要领也要有所了解。
一、武术中的手型和手法
武术中的手型和手法,指的是上肢进攻和防守时,手的形状(手型)和手臂 的运动方法(手法),属于武术“四击(踢、打、摔、拿)”技术中内容最丰富的 一类。武术中的手型、手法因拳种流派各异,方法多、变化奇巧。手型按其形态可 分为拳、掌、勾、爪等几种,手法按其作用可以分为进攻和防守两类。进攻手法在 实战对抗中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头部、躯干、要害等部位,按其基本运动形式可以
分为直线向前击打手法和弧线侧击的手法,讲究击打的速度和力度。防守手法主要 阻止对方的攻击,按其基本运动形式可以分为由外向内的拍挡、由内向外的格挡、 由下向上的架挡、由上向下的压挡,以及用肩背阻挡等,强调防守的时机和准确 度。防守时还要伺机进行出其不意地还击,这就是手法的防守反击技术。
二、 五行拳的每种手法的攻防性质
形意拳的手法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每种手法均可推演出多种的使用变换,并且 每种拳法都具有防中寓攻和攻中寓防的性质。例如:
劈拳既可以直接劈击对方的面部(即所谓的“劈面一掌”),也可以用劈拳防 守对手的肢体攻击,进攻和防守都是极其自然的动作。
崩拳看似直接前击,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对方的手臂向自己的胸腹袭来同 时,突然出手,压着对方的手臂向前回击。
钻拳,前手抓住对方的进攻手臂向自己的斜下方牵按,同时后手出拳钻打对方 的面部,这样的身体动作既得势又顺手给力。
炮拳是对方的手臂向自己的头部进攻时,直接运用的防打同时反击。
从横拳的向前横拨动作看,主要是防守对方的进攻,但在抢步向前的同时向前 横拨,就极有可能瞬间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起到防中反攻的作用。
三、 练习原地形意拳手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要特别注意手和小臂的拧转
形意拳的每种手法在打出或收回时,均有小臂内旋或外旋的拧转动作,以增加 击打的劲力和防守的效用,这是形意拳手法的特色之处。学练时要特别注意每种手 法在打击或回收时手臂要边运行边内旋或外旋。两手一出一收或双手同时出收时, 尤要注意。不可先拧转,然后再打出或收回。
练习原地一侧的形意拳时,要特别注意躯干拧转
练习原地一侧的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时,均要特别注意用躯干的拧 转催动肩关节和髋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再随即催动击出手臂和迈出腿脚。
形意拳传统拳理中的“三节”之理的大致内容是把人体的总体和局部都分成 相互关联的三个“节”,因不同的用途而变化。核心就是强调身体各部分的节节催 动。初学者从学练原地的拳法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体验和掌握,为学练配合步
法的拳法奠定基础。
3•要培养“眼神”的能力
形意拳动作简朴,练习时尤须全神贯注。眼神是体现形意拳精气神的一个重要 方面。初学者从练习原地形意拳时开始,就要注意眼法。形意拳的身体动作变化不 大,技法直接,因此眼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随视”,主要运用在手法的运动 过程中,就是头和眼睛随着掌、拳的击出变换,眼神要快速灵活,要表现灵敏之 态。第二种是“注视”,当拳掌打到顶点时,眼睛盯住拳(掌)或盯住拳(掌) 的击打方向,目光要凶狠,要有让人生畏的感觉。形意拳理中要求眼法要“毒” (即目光疾敏、威严)。
另外,初学者在练习三体式步站桩时可以有意识地练习“注视”,“注视”时 要表情严肃并精神饱满,眼神要集中注视前方的标志物或空间的假设目标。在练习 原地形意拳的基本手法时,练习手眼相随的“随视”,并结合每种拳法的攻防含义 练习,通过眼神表现攻防意识。
还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并记住最佳表情的感觉,一般为微发怒的表 情最有精神。
第五章图说单趟五行拳学练
五行拳是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五种形意拳基本拳法的总称。正规的 五行拳练习是在行进中反复练习每种手法,传统称之为“练单趟”。
五行拳是初学者了解了形意拳的基本技法和初步练习了 “三体式”和步法、 原地手法之后,要正式学练的重要基本内容。学练时,传统的方法是先练定步五行 拳,再练活步五行拳。打好五行拳的基础后,再学形意拳的其它拳、械套路。五行 之理主要蕴含在五行拳之中。
形意五行拳从技术学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让形意拳的学习者依次掌握形意拳 的基本拳法,明确每种拳法的作用并逐渐增加击打的功力。
第一节图说单趟劈拳学练
劈拳为五行拳之首,是上步或跟步的顺步钻拳和顺步劈掌所组成的单趟练习, 是形意拳最重要的基本拳势。此处要说明一点,就是大多数练习者是在钻拳之后用 掌劈,少数练者用拳劈,但均称为“劈拳”。形意拳传统理论中称劈拳为五行之 首,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
劈是人类最本能的进攻动作,在格斗技术中是指由上向下的攻击技术。形意拳 依据五行归类,把劈拳归为金。五形中金属性的来源,就是金属斧或刀的功用,就 是由上向下的劈击。
劈拳的单趟练习套路如下:
一、劈拳动作图解
起势后至左三体式(图5-1-1)(图5-1-2)(图5-1-3)(图5-1 - 4) (图5-1-5)(图5-1-6)。
(一)右劈拳
两脚不动,上体略向左转,同时,左掌小臂外旋变拳后收至脐部左侧,拳心向 上;右拳随之小臂外旋变拳,拳心向上仍于脐部右侧,目视前方(图5-1-7); 右腿蹬地,左腿屈膝向前上半步,脚尖略外展;身体重心随之移至左腿,同时,上 体向右拧转;左拳从脐部左侧经胸前外旋向前上方钻出,至高与鼻平;拳心斜向 上,右拳不变,目视左拳(图5-1-8);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一步,膝微屈, 全脚掌着地成右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左疔转;右拳从脐部左侧向上经胸前向前 上方外旋伸至口前变掌,随之小臂内旋向前劈出,至掌心向前下方,指尖高与鼻
平;左拳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部左侧,掌心向右斜下方,指尖向右斜 上方,目视右掌成右三体式(图5-1-9)。
(二)左劈拳
两脚不动,上体略向右转,同时右掌小臂外旋变拳,屈肘后收至脐部右侧,拳 心向上;左掌随之小臂外旋变拳,拳心向上仍于脐部左侧,目视前方(图5-1- 10);左腿蹬地,右腿屈膝向前上半部,脚尖略外展,身体重心随之移至右腿;同 时,上体向左拧转,右拳从脐部右侧经胸前外旋向前上方钻出,至拳心斜向上,高 与鼻平;左拳不变;目视右拳(图5-1-11);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上一步,膝微 屈,全脚掌着地成左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拳从脐部右侧经胸向上方 外旋伸至口前变掌,随之小臂内旋向前劈出,至掌心向下方,指尖高与鼻平;右拳 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部右侧,掌心向左斜下方,指尖向左斜上方;目 视左掌成左三体式(图5 - 1 -12)。
右劈掌与左劈掌可依次反复前进练习,练习一定次数(一般练习6〜8次)或 前进一定距离后,练至左劈拳时向后转身。
三)劈拳转身
身体向右转,右脚不变,左脚尖内扣;同时,左掌变拳屈臂回收,小臂外转使 拳心向上;右掌随之小臂外转变拳,拳心向上仍于脐部右侧,目视前方(图5- 1-13);身体继续向右转,右脚向前屈膝上半步,脚尖略外展,身体重心随之移 至右腿;同时右拳从脐部右侧经胸前外旋向上方钻出,至拳心斜向上,高与鼻平; 左拳不变;目视右拳(图5-1-14);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上一步至右脚前,膝微 屈,全脚掌着地成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向右拧转;左拳从脐部右侧经胸前向上方 外旋伸至口前变掌,随之小臂内旋向前劈出,至掌心向前下方,指尖高与鼻平,右 拳随之小臂内旋变掌,屈肘回收至脐部右侧,掌心向左斜下方,指尖向左斜上方; 目视左掌成三体式(图5-1-15)。
转身后可继续向来时的方向打右劈拳(图5-1-16〜图5-1-18)和左劈拳 (图5-i-W〜图数次(同来时打的次数)或来时相同的距离。打至 左劈拳再做劈拳转身(图5-1-22〜图5-1-24)至左三体式,然后做劈拳收式。
(四)劈拳收式
左脚向后撤至右脚内侧,脚跟与右脚跟相对;同时,右掌前伸并外转使掌心向 上;左掌随之小臂外旋使掌心向上;双掌高与肩平;目视前方(图5-1 -25);双 掌小臂内旋握拳,经胸前屈臂下按至脐下部两侧,两拳心向下;两腿随之伸膝站 起;目视前方(图5-1-26);两拳变掌自然垂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 (图5-1 -27)。
浏览2,6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