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少林拳法,从爱好、入门到成为一位精英、武术家,甚至成为闻名中外的擂台冠军, 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要经良师精心培育和自己刻苦学习研练,十几年以至几十年如一日 的艰苦磨炼,方能实现。
中华武术,少林拳法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特殊的科学,无论是授艺,还是学艺,乃 至实用并取得效益,都有一套系统的规范。授艺者按规范训练,一定能育出髙手,学艺者遵 规习武,方能成为武林雄杰。
这个规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思想品质,二是物质条件,两者合一,坪构成了习武 备要,或者说习‘备要•其祥细内容如下:
第一节武 德
“武德”即习武者迨具备的道德品质,简称武德。武德之优劣;是预测一个初学者能否 学到真正功夫,一个武士是否能成精英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武术士、师和精英的首要标 尺. ’ —
—、+禁
早在十二世纪,少林寺觉远和尚就为训练众僧习武规定了森严的“习武禁约”,名为 **十禁”: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 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禁酒淫。犯者轻罚百尺,重者驱之。到十九世纪初(1915年),清 末武术家尊我斋主人著的《少林拳术秘决》中第十一章专门论述了 •少林之戒约”,此戒约 刊规十条,从内容和条款上看,此十禁系统、全面,作者仍借觉远禅师之名罗列完善了少林 寺僧习武戒约,其实意是借少林寺觉远禅师之名,来训教习武者要遵规武约。“十禁”虽然 也有不当之处,但对习武者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也还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 ' '
二、十戒
(一) 习此技术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宜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接r
(二) 宜深体佛门悲悯之怀,从于技术精娴,只可备于自卫,切戒逞血气自私,有好勇 斗狠之举。犯者与违清规同罪。
(三)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行事,勿得有违抗及激慢之行为.
、(四)对待齐辈须和顺温良,诚信毋欺,不得恃强'爱弱,任意妄为.
(五) 于击锡游行之时,如与俗家相遇,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不可轻显技术。
(六) 凡属少林师法,不可逞愤相较,但偶尔遭遇,不知来历,须先以左手作掌上当 眉齐,如系同派,须以右掌答之•则彼此相知,当互为援助,以示同道之谊。
(七) 饮酒食肉,为佛门之大戒,宜敬谨遵守,不可违犯.善以酒能夺志,肉能伤神 也.
(八) 女色男风,犯之必遭天谴,亦为佛之所难容,凡吾禅宗弟子,宜乘为恫戒勿忽。
(九) 凡俗家子弟.不可轻易技术相授,以免貽害于世,违佛氏之本旨•如深知其人, 性情纯良,而又无强悍暴狠之行习者,始可一传衣綷•但饮渾f欲之戒,须使其人誓为谨 守。勿得一时之兴会,而递信其毕生,此为宗之第一要之,幸士轻视之也。
(十)戒恃强争胜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世之以此自丧其身、而兼流毒于人者,不知凡 几。盖于技术之于人,此关系至为紧要,或炫技于一时,或务于得富室,因之生意外之波 澜,为禅门之败类,貽羞当世,取祸俄顷,是岂先师创立此术之意也乎•凡在后学,宜切记 之。
贞绪大师论武徳:
、武德育良师,苦恒出高手,习武先接打,笑顏迨人欺, :'
宁可受人打.绝不先打人,持技做歹事,拳负先坪心.
*
武徳新观:
国家体委1982年,在京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和电影《少林寺》影片勒拷外的放 映,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武术热,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少林武术运动开展起来了 •全国来 信或来人到少林寺学艺者成千上万,络绎不绝.为了把广大靑少年引向正路,邦助他们树立 髙尚的武术道德品质,使他们早日成为武林精英,为振兴中华大放光彩,少林寺住持委托少 林寺武术协会组织寺内外武林高手专门制订■■武德新规” •望武士和初学者遂贿孩游:
(一) 凡习武的少林弟子必须拥护党,拥护政府、拥护.国家的各现政策•
(二) 严格遵守国法,不做一切有害于壤家和人民的球亊,并向一切坏人坏奈做坚决的 斗争,同时还要协助政府部门揖拿逃犯归案.
(三) 树立以健身和为•四化■•多作贡献而习武的学武观点端正言行作风•
(四) 认真学武、刻苦演练,力争学到真正的少林功夫,为少林宗祖争v光,'为民族振
威. •
(五) 遵敬老师,团结同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反对狭磁的:派别作成,严禁好強争 胜之心。
(六) 尊老爱幼,和睦待人,严禁烟、酒、女色,做“五讲四美"的模范^
——39.
第一编 少林奉未基础
(七) 坚守本职工作岗位,积极工作,不断改进技术,争取为本单位和国家建设做较大 的贡献。
(八) 遵守寺规,严格执行五大戒律,做少林寺的优秀弟子,为弘扬宗风、兴祖武威倍 增荣辉。
(九) 严禁把武技轻易传给歹徒,严禁与坏人同流合污,严禁藏脏护劣,严禁持技欺
弱,严禁持技做歹。 '
(十)立足中华,眼放全球,争取为促进中外文化体育事业的交流.为保卫世界和平做 出贡献. . . ’
浏览6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