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要点】
本式弓步的方向应与右蹬脚的方 向一致,斜向右前方30°。在上步出脚 前,支撑腿重心下降,然后再将 右脚下落迈出,不要出现“抢步”毛病。
太极拳的握拳应是四指屈卷于手 心,拇指压在食、中指第二指节上。用力 不可过紧,也不要拳心松空。
贯拳力点在拳面^5峯眼系向 立身中正,&肩坠y。初学者往往^时外扬耸肩缩脖;或 是两对,夹臂紧腋;举,低头弯腰, 俯身g皆须注意纠正。
【攻防含意】
两拳自腰间同时向前上方划弧摆打,横击对方额角(太阳
穴)。
(十五)转身左蹬脚 【动作说明】
转体分手——重心后移,左腿屈坐,上体左转,右脚尖 内扣;两拳松开,左手随转体经头前向左划弧,两手平举于身 体两侧,掌心向外;眼看左手(图439)。
收脚抱手——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后坐,左脚收至右脚 内侧,脚尖点地;两手向下划弧,于腹前交叉合抱,举至胸前, 左手在外,两手心皆向内;眼看則方(图440)。
分手蹬脚——两手向左前方和右后方划弧分开,撑举 于身体两侧,掌心皆向外,肘关节微屈;左腿屈膝高提,左脚脚 跟着力,脚尖上勾,向左前方慢慢蹬出,左腿蹬直与左臂上下 相对;眼看左手(图441)。
【练习要点】
钃
本式与上式右蹬脚的方向要对j彳:,与中轴线保持约 30。的
斜向。
转身时,应充分坐腿扣脚;上体保持正直,不可低头弯 腰。
余同右蹬脚。
【攻防含意】
转身拨开对方的进攻,随即用左脚蹬踹对方。
(十六)左下势独立 【动作说明】
收脚勾手——左腿屈收,左脚下垂收于右/Jji内侧;上 体右转;右f稍内合,右手捏拢变勾手,左手经头前划弧摆至 右肩前,掌心向右;眼看勾手(图442)。
屈蹲幵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脚脚前掌落地,沿地面
向左侧伸出,随即全脚踏实,左腿伸直;左手落于右肋前;眼看
勾手(图443)。 广
3•仆步穿掌一:右腿辱)琴全蹲,上体左转成左仆步;左手 经腹前沿左腿内侧向左穿出,掌心向前,指尖向左;眼看左手
(图 444)。
弓腿起身——重心移向左腿,左脚尖外撇,左腿屈膝前 弓,右脚尖内扣,右腿自然蹬直,重心恢复至弓步高度;左手继 续前穿并向上挑起,右勾手内旋,背于身后,勾尖朝上;眼看左
手(图445)。
5•独立挑掌——上体左转,重心前移,右腿屈膝前提,脚 尖向下,左腿微屈独立支撑,成左独立步;左手下落按于左胯
旁,右勾手下落变掌,经体侧向体前挑起,掌心向左,指尖向
1
上,高气H平,右臂半屈成弧,肘关节与右膝相对;眼看右手
(图 446)。
【练习要点】
第一动先把蹬出的左/J、腿收回,左腿下落,左脚自然下 垂在右小腿内侧(不着地)。南右转身,视线随左手右移,转看 右勾手。5手的是侧后方
第二动右腿屈膝下蹲,左脚从右脚内侧沿地面向左伸出, 全脚掌逐渐踏实。注意此时眼仍看右勾手。
第三动右腿充分下蹲,左掌转成手心向前,顺着左腿内侧
向左穿出。穿掌时肩部放松,上体微向前倾约30°,以助其势.。
*
独立步时重心升髙,仆步时重心降低,其它姿势应保持 屈膝半蹲状态。
由仆步转换独立步时,一定要充分做好两脚的外撇和 内扣。左脚尖外撇可使腿独立支撑时稳定自然,上体和顺。右 脚尖内扣可避免步子过大,屈膝提腿困难,发生拖步现象。同 时要重心充分前移,右脚轻轻提起,切不可右脚猛蹬,一弹而
起。
定势时,右臂要舒唇撑p,不琴屈y;左手要向下沉按,
臂微屈,不可软缩。 、 _.
5•仆步规格是:一腿全蹲,另一腿侧伸铺直;两脚平行或
略外展,全脚掌着地,不可“掀脚”“拔跟”;屈蹲腿膝关节与脚 尖方向一致,不要扣裆;两脚前后宽度以仆出脚脚尖和屈蹲脚 脚跟同处中轴线位置为宜。
上体可略前倾,也可随穿掌动作向穿出方向稍做侧倾,以 助其势。但应注意避免弯腰、抬臀、低头等现象。
做好仆步应加强基本功练习,以提高腰腿的柔初性。
独立步的规格是:支撑身体的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 上提,小腿内收,脚尖下垂。头颈微微上顶,上体正直伸拔。眼 平视前方,精神贯注。
【攻防含意】
下势(仆步穿掌)——对方左手打来,我用右勾手刁住其 腕,随之蹲身下势,左腿、左掌插入对方裆下将对方掀起,
独立挑掌——对方左手击来,我用右掌向上挑开对方,随 即右腿屈提,用膝关节向前顶撞对方。
(十七)右下势独立
【动作说明】
落脚勾手——右脚落于左脚前约 一脚g离,脚前掌着地;上体左转,左脚 为轴脚跟向内扭转;左手变勾手 向上提举于身体左侧,高与肩f,右手经 头前划弧摆至左肩前,掌^眼看勾 手(图447h
2•屈蹲开步——左腿屈膝半蹲,右 脚提收至左小腿内_侧,然后以脚前掌落广 地,沿地面申出,随之右腿伸直,右 脚全脚踏实;右辜落向左肋前;眼看勾手 图447
(图448)。 〜
仆步穿掌一:左腿屈膝全蹲,上体右转成右仆步;右手 经腹前沿右腿内侧向右穿出,掌心向前,指尖向右;眼看右手
(图 449)。
弓腿起身重心移向右腿,右脚尖外撇,右腿屈膝前 弓,左脚尖内扣,左腿自然蹬直,重心恢复至弓步高度;右手继
续則穿并向上挑起,左勾手内旋,背于身后,勾尖向上;眼看右 手(图450)。
独立挑掌——上体右转,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前提,脚 尖向下,右腿微屈独立支撑,成右独立步;右手下落按于右胯 旁,左勾手变掌,经体侧向体前挑起,掌心向右,指尖向上,高
右脚前掌应落在左脚右前方约20厘米处,这样,当左 脚跟内转之后,右脚的位置恰在左内侧。【练习要点】与眼平,左臂半屈成弧,肘关节与左膝相对;眼看左手(图 451)。
向左转身的过程中,身体重心^终在左腿上。
向左转身的过程中,身体重心^终在左腿上。
本式第二动应先把右,不要不提脚直 接擦地伸出。
图4503•余皆同“左下势独立”惟左右相反。
【攻防含意】
同“左下勢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动作说明】
右穿梭
落脚抱手——左脚向左前方落 步,脚跟着地,脚尖外撇,随之全脚踏实, 上体左转;左手翻转向下,右手翻转向 上,两手在左肋下相抱,如抱球的姿 势;眼看左¥75^2)。
上步错手——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约30°上步,脚 跟着地;右手向前上方划弧;左手向后下方划狐,两手交错;眼
看右手(图453)。
I* «.
弓步架推——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右手翻转上举,架于右额角前上方,掌心斜向上,左手经肋前推至体前,高_与鼻_平;眼看左手(图 454)
左穿梭转体撇脚——重心稍后移,右脚尖外撇,上体右转;右 手下落于头前,左手稍向左1»外展,准备“抱球”;眼看前方抱手收脚——上体右转,两手在右肋前上下相抱,如
同抱球的姿势;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 456)0
上步错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着 地;左手由下向前上方划弧,右手由上向后下方划弧,两手交 错;眼看左手(图457)。
弓步架推——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 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左手翻转上举,架于左额角前上方,右 手经肋前推至体前,高与鼻平;眼看右手(图458)
【练习要点】
1.左右穿梭是拗弓步推掌,切忌弓步过窄和手脚方向不 一致。本式定势的方向#、右斜前方,与中轴线成30°,弓步 两脚宽度约3〇厘米。要正,不可歪扭。架掌时不 1 可耸肩翻肘。 • ^'
"^式的手法是一手上架、一手前推。上架手翻掌向上举 撑于额前上方,另一手要先收到肋前或腰间蓄再向前推 出。有些人不是先收手再前推,而是半途推出,或侧绕弧形前 推。路线不对,劲力当然不会顺遂。
由“右穿梭”接做“左穿梭”时,要注意右脚尖不要
~【攻防含意】
对方右手打来,我伸右手向上挑架,同时左手向前推击。 左穿梭用意相同,惟左右手相反。
(+九)海底针 .
【动作说明】
1.跟步提手——右脚向前收拢半步,脚前掌落地,距前脚 约一脚长,随之重心后移,右脚踏实,右腿屈坐,上体右转,左 脚跟离地;右手下落经体侧屈臂抽提至耳侧,掌心向左,指尖 向前,左手经体前向下划弧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斜向右前 方;眼看前方(图459)。
一 2.虚步插掌——上体左转向前俯身,左脚稍前移,脚前掌 着地成左虚步;右手从耳侧向前下方斜插,掌心向左,指尖斜 向前下方,左手经左膝前划弧搂过,按至眼看右掌 (图 460)。
【练习要点1
1.海底针时上体要舒展伸拔,不可因为稍有前俯就弯腰
驼背,耸肩缩脖。上体前倾不宜超手的动作路线,是右手随转体在体侧划一个立圆;左 I手随转体下落,经体前划平弧按于左€旁。在右手插掌时,要转腰顺肩,手向前下方直插vw莽揼r意在指尖,不要做成前
“砍'
初学者往往动作散乱,主要原因是没有用来带动和协调全身的动作。应在身体后坐右转_时右手向 上抽提;在上体左转时,右手向前下方斜插。对方右手打来,我用左手搂开对方,右手直插对方裆部,用指尖戳击分方。
(二)闪通臂
动作说明
提手收脚——上体右转,恢复正直;右手提至胸前,指尖朝前,掌心向左,左手屈臂收举,指尖贴近右腕内$1;左脚收 至右脚内侧;眼看前方(图461)。 '
弓步推掌——左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重心前移,左 脚踏实,左腿屈弓,右la自然蹬董,成左弓步;左手推至体前, 掌心向前,^与鼻尖对立,右手撑于头侧上方,掌心 =斜向上, 两手分展【练习要点】
闪通臂是顺弓步推掌。步子不可过宽。前手、前If要上 下相对。上体不可过分扭胯侧身,做成侧弓步。
本式两手先上提后分开。左手经胸前向前推出,肘部保 持微屈,不要伸直,右手上撑并微向后引拉穿梭是弓步, 上举的手是托架在@前而“闪通臂”是顺弓步,撑举的手 向引拉,故应举方。
含意
我用右手持其右腕后带,左手推击对方肩或肋部。名称中
的“闪”形容快如闪电,两手同时推撑,快速突然。“通臂”或“通 背”是指劲力通达于两臂或背部,腰、背、臂同时发力,全身形 成一个整体r将劲力集中施加于对方。
(二十)转身搬拦捶
转身扣脚——重心后移,右腿屈坐,左脚尖内扣,身体
右转^掏手向右侧摆动,右手摆至体右侧,左手摆至,掌 心均向外;眼看右手(图463)。
坐腿握拳——重心左移,左腿屈坐,右腿自然伸直,右 脚跟随之内转;右手握拳下落,经腹前向左,停于左, 拳心朝下,左手撑举于左额前;眼向'前平视 464
垫步搬拳——右脚提收至左脚踝关节内侧,再向前垫 步迈出,
脚跟着地,脚尖外撇;右摹经胸前向前搬压,拳心向 上,高与胸平,肘部微屈,左手经右前臂外侧下落,按于左胯旁;眼看右拳(图465)。
转体收拳——上体右转,重心前移,左提起;右拳 向右划弧至体侧,拳心转向下,右臂半屈,左臂 旋,左手经左 侧向体前划 心,上;眼平视前方(图466)。
上步拦掌——左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左掌拦至体 前,高与肩平,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上,右拳翻转收至右[司, 拳心上;眼看左掌(图467)。
二弓步打拳——上体左转,重心前移,左腿屈弓,左脚踏 实,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右拳向前打出,与胸同高,肘微 屈,拳眼转向上,在手微收,掌指附于右前臂内侧,掌心向右; 眼看右拳(图468)。
学习要点
搬拦捶的转身动作要做到虚实清楚,转换轻灵,重心平 稳。切忌转身时后腿不屈坐,挺膝挺髋,重心升高,上体歪扭
等。
“垫步搬拳”时应注意:
右脚收至右脚不点、禅,随即垫步迈出。
抱手收脚——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右 手心向下,左手翻转向上,左臂屈抱于腹前,两手上下相对,如
在右肋前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f眼看右手(图 348)。
转体上步一一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 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图349)。
弓步分手一~^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 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右脚跟外展,成左弓步;两掌前后 分开,左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 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稍屈;眼看左掌(图350)。
图348 图349
右野马分鬃
转体撇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
稍左转;两手准备翻转“抱球”(图351)。
抱手收脚——上体再左转,左手 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 前屈抱,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左肋前抱 球;重心前移至左腿,左脚踏实,右脚收
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图
。
转体上步——上体稍右转,右脚
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图
。
弓步分手——上体再右转,重心 图350
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前弓,左腿自然蹬直,左脚跟外展成 右弓步;两手前后分开,右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
上,左手按至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右手(图354)。
左野马分鬃
转体撇脚——重心稍后移,右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 右转;两手准备翻转“抱球”(图355)。
抱手收脚——上体再右转,右手翻转在右胸前屈抱, 左手翻转前摆,在愎前屈抱,两手上下相对,好像在右肋前抱 球;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图356)。
转体上步——同前(图357)。
弓步分手——同前(图358)。
【练习要点】
1.左野马分鬃
转体和抱手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要在转体的带动 下协调一致地完成。
“抱球”时右臂要松而不软,大体与肩平;肩部放松,手指 微屈,肘略低于肩,腕略低于手;前臂与胸部之间应有20〜30 厘米的距离;整个右臂呈弧形。
左臂的划弧,除手掌走弧线外,还要伴随着前臂的旋转。
“抱球”,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要使两臂和前胸之间有容下 一个“球”的空当,既能抱得住,又不使“球”触着身体。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这时身体重心绝大 部分应落在右腿上,左脚只起辅助支撑的作用。待动作熟练以 后,左脚收向右脚内侧,脚尖不应点地,以后各式类似的步法 转换,均应照此理解。
这里的“脚尖点地”,是指用脚前掌着地。
假设面向南起势,第一个“分鬃”要面向东方。这一转 动在上步时先转至偏东,弓步时再转向正东。在连贯练习时, 这两段转体是不可间断的。
左脚上步要脚跟先着地。太极拳向前迈步时要求一腿 屈膝支撑身体,另一腿轻灵地迈出,不可将身体重心过早前 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像“砸夯”一样。
弓步的步幅,以练习者一腿屈膝支撑身体,保持上体端 正,重心稳定,另一腿提起自然伸直迈出,脚跟着地的距离为 准。迈左步时,左脚落点要在中线偏北,脚尖向东,两脚跟之间 保持20〜30厘米横向宽度。
初学者在迈步时左脚落点往往不到位,形成前后脚踏在 一条直线上的“走钢丝”状•,甚至将左脚迈到中线以南呈“拧麻 花”状。针对上述错误,应注意上步时结合转体,开胯出脚。这 样,迈步的落点就易于到位了。
弓步时要由腰部旋转,左腿屈弓和右腿后蹬协调配 合,不可先蹬直右腿再屈左膝,造成腰胯紧张、身体起伏的毛 病。
弓步完成时左腿膝盖与脚尖下,与地面乘 直。右腿伸直时要后蹬脚跟,就是以脚前掌为轴,使脚跟外展, 将右脚转向东南,与中线的交角成45〜60%使两脚调整成 “人”字形。脚跟的蹬展,是趁势做出的调整动作,不应做得急 猛、突然,以免造成“断劲”。
太极拳的弓步,后腿不能像练长拳那样挺劲绷直,以致腰 胯松不开。但也不可过于放松,使膝部出现较大的弯屈,显得 软化无力。
另外,在右腿自然伸直以后,右脚要全脚踏实地面,不允 许出现脚外侧离地(掀脚)和脚后跟离地(拔跟)的现象。.152
弓步步型中,前、后腿分担体重的虚实比例是:前腿约承 担三分之二,后腿约承担三分之一。
分手时左手手心斜向上,力点在前臂外侧,向左斜上 方“靠”出。此时左肩要松沉,肘部要微屈,分到顶点时,要展 掌、舒指,体现出由轻灵走向沉稳的气势。右手要随之向右下 方分开,採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朝前,肘微屈,採到顶点 也要求展掌、舒指、坐腕、沉肩。
眼神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本势的眼神运 用,由“起势”的眼看前方,转为注视右手,再随视左手,定势时 眼看左手。要避免低头或歪头,也不要死盯着手,应把视线近 视远望,合理调节,有张有弛。
在完成姿势的一瞬间,应有一点向四肢、头顶膨胀贯 力的意念,同时呼气下沉。这样可使完成姿势更臻沉稳,虚实 变化更为分明。但要注意贯力的意念不宜过分。尤其不要故 意两臂绷紧、弯腿下沉,以免出现错误动作。
右野马分鬃
转体翘脚时,身体的重心平稳匀缓地后移,与上体左 转要协调并进。重心移动过程中,上体要保持正直,不可起伏, 移动幅度不必过大。也不可先做成虚步再转体,造成“断劲”脱
节。
两手翻掌划弧“抱球”时,两手先略放松(由实变虚), 随即左掌内旋,右掌外旋划弧,后脚同时收拢。
收脚时,主要是重心前移,以大腿的力量轻轻地把后 脚提起,慢慢地屈膝向前,使后脚在前脚的内侧落下。初学者 往往没有把重心移到前腿,而是一蹬而起,快速地收脚,如同 “踩弹簧”似的。也有把后腿拖上前去,后脚擦着地面,如同“穿 拖鞋”。还有的人身体起伏明显。这些常见毛病都应注意克服,
4
抱球”的动作和转腰、收脚的动作要同时协调地完 成,不要“球”已“抱好而后脚尚未到位。
连续的上步步法,是本式的重点。可专门做弓步和连 续上步的步法训练。做法参见前基本功中行步练习(二)。
【攻防含意】
野马分_的手法是下採前靠。例如,对方右手打来,我用 右手擒握对方手腕向下採引,同时左脚上步插入对方身后,左 前臂随之插入对方右腋下,用转腰分靠之力使对方仰倒。
(三)白鹤亮翅 【动作说明】
1•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前脚掌轻轻 落于左脚后,相距约一脚长;两手翻转相对,在胸前屈臂“抱 球”,左手在上;眼看左手(图359)。
后坐转体——重心后移,右脚踏实,上体后坐并向右转
体;两手开始交错分开,右手上举,左手下落;眼看右手(图 360)。
虚步分手——左脚稍向前移动,脚前掌着地,成左虚 步;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
眼平视前方(图361)。
【练习要点】
本式的步型是虚步,步法是跟步。
右脚跟步时,右脚前掌轻轻地落地,此时 身体重心仍由左腿支撑,避免右脚落地 时“砸夯'接着,重心慢慢后移,右腿由 虛变实,左脚轻缓地稍向前移,调整成左 脚前掌着地的左虚步。
做上述步法转换时,必须注意在腰 部的旋转带动下协调运动。跟步时腰部 微左转,合胯收脚;后坐时腰部微右转, 图361
重;匕、后移>
随着两手上下分开,应注意下颏微收,头微上顶,配合 吸气,有轻灵上提的意念;两手分至顶点时,右手外展,左手下 按,配合呼气下沉、松腰松胯、顶头沉肩、精神贯注,显示定势 时的沉着与稳定。
3•虚步时,后腿保持原屈膝程度,支撑着绝大部分的体 重。后脚全脚掌踏实,脚尖外撇,约为45〜60。;前脚以脚跟或 脚前掌着地(本式是以左脚前掌着地的虚步),指向正前方。后 腿膝部保持和脚尖相同的方向,不要里裹夹裆或外展敞裆;前 腿膝部要保持微屈,不要僵硬挺直。虛步两脚间的横向距离, 不要超过一拳宽度。
4•初学者在做虚步时常常发生上体后仰,挺髋挺腹;上体 前俯,挺胸突臀;虚腿膝部挺直,实腿膝部里裹;两脚横向距离 过大或过小;两腿虚实不明,虚腿承担体重过多等毛病,都
引起注意0
太极拳身型要求立身中正,舒展自然。上体要做到自然 端正,顶头竖项,沉肩含胸,直脊展背,松腰松腹。躯干应避免 紧张僵挺,俯仰歪斜;也要防止萎缩不展、驼背、弯腰、低头。
S.掌,是太极拳的主要手型。其规格是:五指舒展微屈自 然分开,虎口撑圆,掌心内含。用力要轻柔,不可过硬、过软。
【攻防含意】
白鹤亮翅的含意有二。一是对方双掌攻来,我急用两手上 下分开对方双掌,瓦解其攻势。二是对方右手攻来,我用左手 擒住其右腕,右臂插入对方右腋下,用转腰横挎之力使其前 扑。
搂膝拗步
【动作说明】
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上体稍左转;右手摆至体前,手心转向 上;眼看右手(图362)
摆臂收脚——上体右转;两臂交叉摆动,右手自头前 下落,经右胯侧向右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齒左 侧上摆,经头前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手心向下;左脚收至右 脚内侧,脚尖点地;头随体转,眼看右手(图363)。
上步屈肘——上体稍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 脚跟轻轻落地;右臂屈肘,右手收至肩上、头侧,虎口与耳相 对,掌心斜向前,左手落经腹前;眼转看前方(图364)。
弓步搂推——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 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左手经左膝前上方搂过,停 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向前推出,与鼻尖相 对,掌心、向前,五指向上,右臂自然伸直,肘微屈垂;眼看右手
【练习要点】
本式的定势,是每个“倒卷肱”的 第三动“虚步推掌”。此时,动作由虚转 实,微微一沉,然后再转入下一个式子的 动作。
本式定势的步型,是前脚掌着地 的虚步,本式的步法是连续退步。
以左虚步开始的退步为例。左腿屈 膝轻轻提起,带动左脚离开地面,脚尖自 然下垂,以不超过右踝的高度为宜。然后 图388
左脚慢慢地经右踝内侧向后落步。落步时左脚前脚掌先轻轻 着地,体重仍由右腿来支撑。注意不要出现左脚着地“砸夯”、 “抢步”的现象。
如同进步时一样,在退行时也要“点起点落”、“轻起轻 落”,步幅、落点、方向适当,身体不歪斜、不俯仰、不起伏,两 腿虚实分明。
在本式步法中,第一个“右倒卷肱”是由“手挥琵琶”接来, 前式的虚步是左脚脚跟着地的,此时无须先踏实左脚,直接将 脚跟抬离地面即可。
本式中两掌的动作是一前推,一后撤。前推的掌由后屈 肘卷肱经耳侧向体前推出,与前“搂膝拗步”中的推掌动作一 样。应注意的是,推掌过程中,不要把卷肱做成卷腕;推到顶点 时要体现出由虚到实的劲力变化。
后撤手时,注意不要直向回抽,造成前臂、上臂之间,上臂 与肋部之间夹紧,肩部耸起。人们常把这种毛病称为“拉抽 屉”。正确的做法是:手走弧线,胸、肋、肩、臂都要圆活自然。手 从腰侧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时,两臂约成135°,不要前后拉成 一条直线。
两掌一推一撤,速度要配合协调,在体前有一个两掌交错 的过程。两手上下相错,就好像回撤的掌心上有一物,前推掌 要把它推掉似的。
本式的眼神,应随着转体先向侧看,再转看前手。
【攻防含意】
倒卷肱是在退守中反击。当对方右手攻来,我用左手接 住,顺势退步牵引;右手则乘势向前击打对方胸部。
左揽雀尾
【动作说明】
转体罈手一上体微右转,右手由腰侧向侧后上方划 弧平举,与肩同高,掌心向上;左手在体前下落,手心向下。头 随体转,眼看右手(图389)。
抱手收脚——上体继续右转,右手屈臂抱于右胸前,掌向前方.
练习要点】
云手动作应做到以腰为轴,转腰带手,身手合一。不可 像木偶一样,孤立摆动两手,没有转腰动作。
重心转移、腰的旋转和手的云转三者要同一方向,同时 完成,配合协调。不可腰腿超前,上下脱节,形成身体扭动。
本式的步型为小开步。小开步的要求是两脚平行向前, 相距10〜20厘米。不要做成两脚尖外撇的“八”字脚,或者两 脚靠拢成并步。
4/‘云手”的步法是侧行步,做侧行步时要注意下述几点:
第一,要掌握“点起点落”、“轻起轻落”的步法规律。在侧 行中,随着身体重心的左右移动,两脚掌轮流踏实支撑,重心 移动要充分,两腿虚实要分明,要能使左脚轻灵地提起向左迈 出,右脚轻灵地向左脚靠近。
第二,步幅要合度。侧行步的恰当步幅,是以一腿屈膝支 撑着体重,另一腿自然伸直横迈一步的距离。
第三,上体不可俯仰歪斜或摆晃。
第四,身体不可起伏。应保持平稳、均匀地运动,保持拳架
高度。
眼神随划弧的上手移动时,要视而不死。手从面前经过 时,眼神适当放松,不可死盯着手掌,像“照镜子”那样。
云手手法是两手交错向左右划立圆,同时旋y翻手 臂经过面前划圆时应半屈成弧,距头不可过近;向下划圆时, 肘微屈,臂自然伸直。'
【攻防含意】
云手是防守动作,用前臂或手拨开对方的进攻。当对方用 左、右手连续进攻,我则用云手连续破解.对方。也可以用一手 拨开对方,另一手插入对方腰间横拨助力。单鞭
【动作说明】
转体勾手——上体右转,重心移向右腿,左脚跟提起; 右手经头前向右划弧,至右前方时掌心翻转变勾手。左手向下 经腹前向右划弧至右肩前,掌心转向内;眼看勾手(图425、 426)。
转体上步——上体稍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落 地;左手经面前向左划弧,掌心向内,•眼看左手(图427)。
弓步推掌——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 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脚跟外展,成左弓步;右手经面前翻转 向前推出,腕与肩平,左臂、左腿上下相对;眼看左手(图 428)。’
【练习要点】
同前。
182
【攻防含意】
同前。
(十二)高探马 【动作说明】
跟步翻手——后脚向前收拢半步,脚前掌着地,距前脚
约一脚长;右勾手松开,两手翻转向上V两臂前爲无举,肘关.节 微屈;眼看左手(图429)。
后坐卷肱——上体稍重心后移,右脚踏实,右腿 屈坐,左脚跟提起;右臂穹屈I右i卷收至头侧,手心向下;头 随上体半面右转,目光平视(图430)。
4
3•虚步推掌——上体左转,右肩前送r左知稍向前移,脚
前掌着地,成左虚步;右手经头侧向前推出,高与头平,掌心向
【练习要点】
本式和“倒卷肱”比较,有下述差别:
“倒卷肱”是顺步的虚步推掌,而 本式则是拗步的虚步推掌,即前推的掌 和前伸的虚腿在身体的异侧。故本式推 掌后顺肩程度要小_于“倒卷肱”,上体才较为宽舒自然。
本式前推掌手指高与眼f,较之 “倒卷肱”jgy要齊。本式后#蔽室腹前, 而“倒f肱”为收至腰间。当对方右拳或右掌击来,我翻掌顺势向下、向后捋带,或 用前臂外旋压住其腕;右手随之直击其面,又称扑面掌。前,左臂屈收,左手收至腹前,掌心向上;眼看右手(图431)。
右蹬脚 【动作说明】
穿手上步——上体稍左转,左脚向i提收,再向左前方 (约30°)上步,脚跟落地;右_向后收,玄手经右手背上方 南前寶$7^手交叉,腕关节相交,左掌心斜向上,右掌心斜向
下;眼看左手(图432)。
分手弓腿——左脚踏实,重心前移,左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上体稍右转,两手向两侧划弧分开,掌心皆向外;眼看右手(图433)。
毛抱肀收脚——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两手向腹 前划弧相交合抱,举至胸前>,右手在外,两掌心皆转向内;眼看
右前方(图434)。
4•分手蹬脚——两臂内旋,两手翻转分别向右前方和左 后方划弧分开,两臂撑于两侧,肘关节微屈,腕与肩平,掌心皆
向外;左腿支撑,右腿屈膝上提,脚跟用力慢慢向前上方蹬出, 脚尖上勾,膝关节伸直,右腿与右臂上下相对,方向为右前方
约30°;眼看右手(图435)。
【练习要点】
本式手臂的动作较为复杂。在“穿掌一分手一合抱一撑 开”的整个过程中,&手划弧的路线呈两个相交的立圆。
分手时两臂应保持微屈状态,两手经面前分开,交叉于腹 前,合抱于胸前。上体始终保持正直,不可低头弯腰。合抱时
两掌手心向内,右手在外,两肩松沉,两肘微坠,两。再 度分手外撑时,两手划弧不要超的高度,两肘保持微 屈。两掌的翻转要在划弧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不要有突发的翻 掌直推动作。
2•蹬脚前,首先使身体稳定,然后再提膝蹬脚。右腿提膝时,尖貞然下垂,膝部高提。接做蹬脚时,一边勾屈脚尖,一 边伸蹬右腿,力点在脚跟。右腿要蹬直,右脚高于腰部。支撑 身体的左腿微屈,保持平衡稳定,上体正直,下颏内收,头向上 顶,两肩松沉,两臂平举。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毛病有:支撑腿站不稳;上体后仰或前 倾;两臂一高一低;支撑独立的左腿过于弯屈;右臂和右腿上 下交错;肩部紧张上耸,胸部紧张憋气;弯腰、低头等等。造成 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站立不稳、周身紧张和蹬脚困难。要 站得稳、蹬得高,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如腰腿柔靭性、 腿部力量、平衡控制能力等。年龄大、缺乏体育锻炼基础的人, 应该循序渐进,开始时可以蹬得低些,逐步提高。
本式动作配合稍不协调就会顾此失彼。在连贯练习时 应注意做到:穿掌与上步一致;弓腿与分手一致;收脚与抱手 一致;蹬脚与分手撑臂一致。
【攻防含意】
用手拨开对方进攻,抬腿起脚,用右脚蹬踹对方。
(+四)双峰贯耳
【动作说明】
1•屈膝并手——右小腿屈膝回收,脚尖自然下垂;左手经 头向体前划弧,与_手并行落无右膝上方,掌心皆翻转向 上;眼看前方(图436)7 —
上步收手——右脚下落向右前方上步,脚跟着地,脚尖 斜向右前约3〇。;两手妆室两曝侧,掌心向上(图4372。.、
弓步贯拳——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弓,左腿自 然蹬直,成右弓步;两手握拳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摆至头前, 两臂半屈成钳形,两拳相对,同头宽,两臂内旋,拳眼斜向下; 眼看前方(图438)。
【练习要点】
本式弓步的方向应与右蹬脚的方 向一致,斜向右前方30°。在上步出脚 前,支撑腿重心下降,然后再将 右脚下落迈出,不要出现“抢步”毛病。
太极拳的握拳应是四指屈卷于手 心,拇指压在食、中指第二指节上。用力 不可过紧,也不要拳心松空。
贯拳力点在拳面^5峯眼系向 立身中正,&肩坠y。初学者往往^时外扬耸肩缩脖;或 是两对,夹臂紧腋;举,低头弯腰, 俯身g皆须注意纠正。
浏览2,5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