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习练窍要


四、郭古民先生对八卦掌的贡献|八卦掌习练窍要





郭古民先生一生未婚,以传授八卦掌为职业,是梁式八卦 掌重要继承人之一,又是八卦掌第三代门人中承上启下的重要 人物。郭古民先生写下了《八卦掌集成》和《郭氏锦囊》
(由李子鸣先生整理成书)两部书籍。郭古民先生在京、鲁设场 教徒,以此为业,影响极大。授徒上百人,后在北京师范大学 任武术教师。八卦掌各流派传的七星竿、八卦直趟六十四式都 是郭老所传。郭先生对北京各式八卦掌的团结、融合、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



梁式八卦掌定名于李子鸣



李子鸣先生生于1902年,故于1993年,新中国成立前因 从事地下工作,他除与郭古民、李少奄二位师兄联系外,从不 与武术界来往。上世纪50年代后,人们才知道他会八卦掌。 但由于郭古民先生以教授八卦掌为业,所以李子鸣先生只教学 生不收弟子。1968年郭古民先生去世后,一直到1975年,李 子鸣先生才收徒。开门的弟子有马传旭、王恫、邸国勇、杨家 仓、王世通、孙宏宴、马岭、赵大元八人,后来陆续来自全国 各地拜师学艺的有百余人。李子鸣先生对八卦掌的推广,起到 了重要作用。



1978年,他率北京八卦掌门人,将被“文革”破坏的董 祖师墓和四座老碑从三米多深的地下挖出来,1981年在北京 万安公墓建成了董海川陵墓。1983年3月,李子鸣先生接受 了北京市体委、武协的建议,组织选举成立了八卦掌研究会, 这是全国第一个单拳种研究会。对全国各拳种挖掘、发展、普 及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 七 节八 卦 掌 杂 谈第 七 节八 卦 掌 杂 谈八卦掌自董海川首传至今天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八卦 掌分式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开始分式于1880年左右,,即北 京南城八卦掌和北城八卦掌,北城八卦掌即后来的尹福尹式八 卦掌,南城八卦掌即后来的程廷华程式八卦掌。梁振蒲先生学 于恩师董海川,兼学于师兄尹福、程廷华、史计栋等,逐渐形



第 七 节



八 卦 掌 杂 谈



第 七 节



八 卦 掌 杂 谈



成了自己的特点,终成一代大师。而郭古民、李子鸣、李少 庵先生除了得到梁师传授,又得到师叔和其他门师兄的传授, 吸取了各门特长。特别是在理论、套路方面,有了新的补充 和发展。郭古民先生1968年去世后,李子鸣先生与郭老的众 多弟子,如刘介民、王其昌、诸葛家宝、付子斌、高子英、 张兆龙等商讨将梁振蒲系八卦掌定名叫梁式,并于1982年出 西 版了十六开本《梁式八卦掌》一书,此书出版后在全国八卦 八 掌界广为流传。这本书以拳谱和歌诀为主,套路为辅。还对 卦 三十六歌和四十八法作了详细注解。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 势 来者的大作。此书对以后八卦掌全国性的研究与推广起到了 掌重大作用。



习 现在梁式八卦掌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 练 北、安徽、浙江、辽宁、吉林、云南以及日本、美国、澳大利 亚、英国、俄罗斯、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







M 梁式八卦掌的几大特点







乂 梁式八卦掌有全面系统的诗词歌诀理论,处处用口诀来指



导练习,形成了在各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去由于思想 保守,老师对弟子只是口传,要求心记,不准抄录。而郭古民 先生和李子鸣先生对梁式八卦掌的理论作了广泛精深的总结, 对于八卦掌的发展和学习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现在很多八卦 掌著作的内容,都没有离开《郭氏锦囊》和《梁式八卦掌》 书中的内容,而被广为抄录。



梁式八卦掌诗词歌诀总汇包括:对手眼身法步的歌诀、八 卦掌转掌歌诀、八卦掌用法歌诀、八卦掌之八打歌诀、八卦掌 六十四式悟性歌诀、八卦掌变掌歌诀、八卦连环掌歌诀、八卦 掌对手歌诀、八卦掌要求歌诀、三十六歌诀和四十八法歌诀,
另外还有十五趟器械法歌诀。





浏览4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