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体能素质训练

警用格斗要求“体能是基础,技能是关键,战术是保障”, 体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軔和抗击打能力。长期坚持体 能素质训练,可使体魄强健,各项体能素质全面发展。

—、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 的能力。力量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训练内容

俯卧撑(双臂俯卧撑、单臂俯卧撑),弓丨体向上,仰卧起 坐,负重蹲起。

(二)基本要求

注意不同肌肉群力量的对应发展;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规范和明确正确的动作要求;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保持 肌肉的弹性。

二、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快速完成动作和快速反应位移的能力。速度 素质在实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

(―)训练内容

反应速度训练,喂靶、模拟实战;动作速度训练,移动速 度训练、击打速度训练、蹬伸速度、负重速度训练等。

(二)基本要求

提高感觉的反应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训练动作;正确 掌握动作,训练手段多样、负荷适量、动作速度与实战对抗动 作相一致。

三、 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良好的耐力 素质是保持运动强度和动作质量的关键。

(一) 训练内容

力量耐力训练;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训练,实施方法、条 件和标准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一线警察体能技能训 练标准》;规定击打时间、次数和密度。

(二) 基本要求

重视呼吸能力的培养;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抵抗不利因 素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 染韦刀素质训练

柔钿素质是指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动作幅度大小与柔韧相关,是达到动作要求的重要条件。

(―)训练内容

前屈抱腿;正踢腿、斜踢腿、里合腿、外摆腿、侧踢腿 等;横叉、竖叉;正压腿、后压腿、侧压腿;下腰;转肩等。

(二)基本要求

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慢到快;训练适度, 全面发展柔靭性。

五、抗击打能力训练

增强抗击打能力是提高攻防能力的关键。抗击打能力是功 力的体现。

(―)训练内容

戴拳套两人对抗练习,排打功,踢桩、靠背、打粧,两人 马步靠臂等练习。

(二)基本要求

加强腹部、颈部肌肉训练,提高抗击打能力;受到击打部 位的肌肉迅速绷紧,意念和气同时到受到击打部位的肌肉,以 增大抗击打承受力;把手臂抗击打和接腿摔训练紧密结合起 来;循序渐进,力度逐渐加大。

第六章格斗训练事宜

第二节成术启用训练

警用格斗战术应用训练主要包括战术原则和战术应用。重 点突出实战,能在复杂的特殊环境下灵活使用。

—、战术原则

保持勇敢顽强、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大无畏精神, 树立敢打敢拼的必胜信心,做到意紧形松,松而不懈。

把握时机,控制好距离,能避开敌方攻击锋芒,又能 快速反击,身体处于最佳姿态上,具备能攻能防的有利条件。

灵活运用战术,根据对方的实际可采取扬长避短,避 实击虚,正奇互用,攻守兼备等战术。

二、战术应用

战术应用是格斗技术直接应用于实战的技术动作和格斗的 方法。分为防守反击,防拳反击,防腿反击;上下配合,左右 闪击;直接攻击,乘虚击敌。

对付进攻凶猛之敌,避其锋芒,灵活多变,抓住敌方 破绽,运用防守反击,击其要害。

对付擅长防守反击之敌,诱敌深人,在其暴露弱点之 机,进行反击,要求步法多变,严密防守。

对付擅长腿法之敌,控制好距离,运用快速摔法。

对付擅长拳法之敌,与敌保持距离,运用快速抱摔和相应的腿法。

对付擅长摔法之敌,与敌保持拳、腿的距离,要用破摔解脱。

三、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是运用不同的对抗条件进行训练。战术训练是提 高实战的重要手段。

观看对抗训练和比赛,分析对抗者的战术运用,提出 问题,分析原因,强化战术意识。

由拳法对抗训练到腿法对抗训练再到摔法对抗训练, 逐步过渡到综合训练。

模拟实战对抗训练是真打实摔的训练,它融技术、心 理、战术、体能训练为一体,是实战训练的髙级形式,是检验 和提高对抗者实战水平的有效手段。

后记

国家国防部将格斗术列为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必要训练科 目项目;国家教育部将武术教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列入 普通高等院校课程计划;国家文化部把武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统体育项目加强保护;国家体育总局把武术散打、套路列 为竞赛项目;公安部将把警务技能列入警察必修训练内容,由 此可见,把武术与公安工作警察实战相结合,具有极为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二十多年的工作教学中,我一直秉持“武为警用,保 国为民”的指导思想,本书是我长期教学训练实践的经验总 结。在2004—2005年公安部开展“大练兵”期间,我担任广 东省警务技能、警务战术总教官,对来自全省的各警种进行 了系统培训,将培训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训练心 得编著为《警官培训教程》,该教程是在2004年接受广东省 公安厅政治部的任务负责编写全省民警体能、技能、警务战 术训练大纲一部分的内容,并在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 经相关单位、高校等一线部门进一步实践,因简洁易学、灵 活实用,深受基层单位欢迎。反复论证最终定稿为《警用格 斗技法》一书。

在撰写及实践期间,得到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广东警 官学院党委书记张小云同志,广东海关总署缉私局,省海事公 安局,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湛江、肇庆、江门、茂名、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 中山、潮州、揭阳、云浮等各级公安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 多次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张小云同志为本书作序。

本书由王立泉先生拍摄,我的学生河源市公安局赖少波、 东莞市公安局陈晓城、阳江市公安局蓝柳彬、肇庆市公安局陈 挺等协助演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董如军

2010年1月于广州

浏览99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