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马氏心意太极剑


二、剑的历史|图解马氏心意太极剑





剑最早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距今约六千年)出现,当 时是以石或玉制成,一件保存最精美的出土玉剑就是用整 块岫岩玉磨成的。



青铜铸剑出现于商代中期(距今约三千五百 年),最初是曲柄短剑,在商代晚期演变成直柄短剑, 形状也有很大变化。青铜剑的铸造技术非常高超,剑身是 铜,而剑刃是铜、锌和铭的合金。剑上的纹饰和涂剂亦很 先进,涂剂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令青铜剑埋在土里,依 然能好好保存。青铜剑到秦汉时代,由短剑变成长剑,最 长的竟超过9()厘米,况且之前冶炼的剑易折断的弱点已能 基本克服。青铜剑之后接着有铁剑,在过渡期间出现的是 铜柄铁刃剑,铸铁炼钢的技术正不断发展。



中国人懂得利用铁在商代已经开始,当时的人们利用 非常稀有的天然陨铁打制剑的锋刃。在战国时期,楚国 的冶铁业较为发达,制铁剑的数目也较多。1979—1981年 在湖南益阳赫山庙战国早期墓中出土的一把长钢剑(78厘 米),经金相检测后,发觉它是以块炼铁渗碳而反复锻打 而成,这标志钢剑的出现。



到了汉代的时候,剑术得到普遍的发展。而且剑术的 名家好手辈出,铸剑的技术也在提高。三国时期,著名的 战将大多有佩剑,例如刘备就善双手使双剑,魏国的曹 丕也是击剑的好手,有人评论他说:“好击剑,善以短乘 长。”到了后来,文人也是佩剑以示儒雅,如汉代的东方 朔、司马相如等。剑不但在战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 人把它用在谈判中,像我们熟知的“鸿门宴”,就是项庄 借舞剑欲杀刘邦的故事。



到了晋代的时候,不但个人舞剑,而且还发展到有集 体舞剑的情况,傅玄在《短兵篇》里这样描写集体舞剑的 情况:“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足俞飞电,回旋应规,武 节齐声,或合或离,电发星鹫,若景若差,兵法攸象,军 容是仪。”



隋唐时期,佩剑盛行。《隋书?礼仪志》载:“一






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 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 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



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 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 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佩剑在唐代 最盛,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借之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 尚武英姿。



到了宋代的时候,中华武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了。当时的朝廷重视武学,兴科举,民众好剑,我国 著名诗人陆游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十年学剑勇成癖, 在他的诗里有“少携一剑行天下” “负琴腰剑成三友” 等,充分地体现陆游爱国忧国的思想。后来他把剑当成 恢复祖国大好山河的希望,以致到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 忘祖国的统一,他对子女们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不忘告乃翁。"



到了元明清时期,统治阶级为了自身政权的稳固,开



始禁止民间私藏武器,民间武术开始隐藏在寺庙道观中发 展。深受民众喜爱的剑,也渐渐只做强身之用了。





浏览68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