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剑纵横-长江流域的武林与流派


二、四武林器械十八般|拳剑纵横-长江流域的武林与流派





《水浒传》第二回中:“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 指教……”十八般武器指矛、锤、弓、弩、铳、鞭、铜、剑、链、挝、斧、钺、戈、 戟、牌、棒、枪、杈,十八般武艺指使 用十八般武器的技能。






根据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和门 派不同,十八般武器有多种说法,常 见的有九长九短说、六短十二长说、 上中下三套十八般说等。实际上,我 国古代兵器远不止十八般。习武者 多根据自己的身形、力量特点选择 学习兵器。



根据兵器的形状和使用方法,将兵器分为短、长、双、软、暗五大类。 圣』 短兵器主要有刀、剑、铜、峨眉刺、匕首等,长兵器主要有棍、枪、朴刀、戟、 戈等,双手兵器主要有双刀、双剑、双钩、双鞭、双铜等,软兵器主要有三 整



节棍、九节鞭、绳镖、流星锤等, 暗器主要有飞蝗石、铁鸳鸯、如 意珠、袖箭、飞刀、钱镖等。






武林中尤其推崇剑,剑被称 为“百刃之君”。剑最早出现在殷



流星锤>流星锤>









流星锤>



流星锤>



商之前,春秋战国时斗剑、佩剑成风。剑术 理论充分发展,《吴越春秋》中有越女论剑 之说。《庄子》文中有《说剑》之篇。季札挂 剑徐国国君之墓,留百代之贤名。浪漫如 屈原,亦有“带长铁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 嵬”的风韵。孟尝君的门客冯谖不停地吟 着“长铁归来乎”,剑是他的倾诉对象。秦 始皇负剑,才能逃脱荆轲的刺杀。项庄舞 剑,其意常在沛公……剑除作武器外,还 是身份地位的标志、权力的标志,是文人 雅士风雅佩饰,是佛门、道门的法器。李白 称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 章,历抵卿相”,剑术文章并列,表明自己 是文武全才。



兵器中刀剑、刀枪并称,刀为百兵之 胆,枪为百兵之王。长江流域早在春秋就 开始使用金属兵器,越王勾践剑、吴王夫 差剑、吴王光剑、越王州句复合剑等,皆完 好如新、锋刃锋利、制作精美,足证长江流



域工匠铸剑的高超水平。兵器精良无疑会为武林人士助势添威。



分门划异话流派



“流派”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将这个 概念引入武术,需要依托武术之特点。武术的流派指有代表性的套路、独 特的演练风格、独有的技术特点、有代表人物、流传有序、得到社会的承 认,有一定的受众范围的武术的派别,如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



武术的技术主要在民间流传,武术技术的传授主要依靠的是师傅的 身传口授,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受众的固定才形成流派,所以流派多 是后来者的追述。如峨眉派在明代中叶才在唐顺之的诗歌中有所记载, 而峨眉派自称始于先秦时期的武师司徒玄空,并梳理出历代传承之人,



绪,大江汛咨武林说



又根据峨眉武术的发展,形成了“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的说法,将与 峨眉有关的武林流派都纳入峨眉派。



一观摩自然得天启



武术流派的创始人身上都有一些神奇的光环,“神”在这些流派创始 人都从大自然的奥秘中得到启迪,“奇”的是流派创始人都异于常人,有 异乎寻常的禀赋,有不同流俗的经历,有艰苦卓绝的领悟和创造过程,有 传至后世承继不断的成就。



朱元璋及其子朱棣以帝王之尊,派人寻访张三丰十几年。一个江湖 方士,有什么值得两朝皇帝花大力气去寻找?这个史实本身就是一奇。在 武当的传说中,张三丰观鹊蛇相斗,悟出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顺人之 势,借人之力;物来触我,我不着物”的武术之理,借鉴少林武术,创造了 武当内家拳。经陈州同、张松溪、王征南等人的传承,扩大了武当派的影 响。



同理,峨眉派创始人司徒玄空模仿峨眉山白猿动作,在狩猎术基础 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和猿公剑法。



传说免不了有怪诞成分,但确实反映了流派创始人需要有一定的天 赋,同时特殊的经历使他们隐于荒山,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 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这些流派创始人应该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智者。



二因势利导广传承



路由前人开辟,后人如不继续进行开拓,则必然草封藤蔓又成绝径, 武林流派亦是如此。流派创始人奠定基础,继承者在此基础上因其势而 定其形,故武林流派的形成往往集数代人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扩其规 模、研其精微,才能在武林的竞争中占身立足、独呈异彩。



以武当内家拳为例,据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可知,仅从张松溪至 王征南就经过了四代传承。前传后教使内家拳流传的地域更为广阔,且 在传承中吸收其他流派的长处,如孙继槎的传人中就有僧耳、僧尾,道家 所创内家拳传入佛门。汪波(释源修)在《四明松溪派内家拳》一书前言叙



述了自己的师承“吾之师,登岱寺慧良和尚,师祖弘智,其内家拳源于岳 林寺僧耳、僧尾和尚Th继槎一叶继美一张松溪一孙十三老,与现已湮 没的黄百家内家拳源于一系。”



现存于长江流域的武林流派,其传承发展与武当内家拳如出一辙。 在传承中往往有杰出之人,能使本流派发扬光大,在与其他流派的交流 中能择善而从,使本流派武术得到提升,这就是武术绵延不绝的原因吧。





浏览6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