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少林武术主要动作规格要求
第十三条:拳术主要动作规格要求
一、 手型:
(一) 拳:
- 实拳:(1)四指紧卷,拳面要平,拇指位于食指、中指的第二节上为四愣拳;
- 四指前两节内卷扣于本节顶手心,拇指盖在食指的第三节侧处为楞拳;(3)四指前两
节内卷,扣于本节,拇指顶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甲上,为瓦愣拳;(
4)中指第三节 处凸出,食指、无名指、小指卷握,拇指位于中指的指甲处,为凤眼拳。
- 虚拳:(1)五指向内曲卷,拇指压于中指,无名指和食指的指甲上,拳心呈虚空状 为变换拳。(2)五指紧捏,内空,手腕内勾,为鸡心拳,又名勾手.
(二) 掌:
- 拥叶掌:四指并拢向后直伸,拇指向食指靠拢.
- 瓦楕:五指并拢稍曲,掌心成凹形。
- 虎爪掌:五指分开,稍曲成爪形。
- 鹰爪掌:拇指、食指、中指微曲成爪形,无名指小指内扣.
(三) 指:
一指伸直为金针指;二指伸直为金剪指;三指伸为三阴指;四指伸为金铲携:五指伸为 插手;拇指和食指捏于中指第二节处为鸡嘴指.
二、 手法:
(一)拳法:
拳要滚出滚入,臂要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蓄力待发。
- 冲:拳出腰间和心口,直击、斜击.上击、击,力达拳面或奉楞.
- 臂學:直臂、侧臂、抡臂均为滚而行之,力达拳轮
- 砸拳:正、侧、背、横,扳、滚动行拳,力达拳背.
- 挤拳:旋而行拳近发,力达拳面或拳臂。
(一)掌法:
- 推掌:(单推、双推)掌从腰间,胸部,腭下旋臂而出,力达掌沿.辨攀.臂由下而±,尊腕立掌±挑,力达掌沿。
3.穿掌:手心向上,<上下左右穿出.力达指尖.
'4.盖手:直腕下拍,力达指尖。
- 砍掌:仰掌向左,1俯掌向右,反掌向下,力达掌外沿。
- 抡掌:手心向上为手心向下为阴,向上,向下,向前出击者,力达指尖.
- 亮掌:屈臂抖腕翻竽,举于体侧或头上。
- 搂手:手心向外,姆指朝下,横划弧为外搂.手心向下划弧为扒搂,
- 揀手:以腕关节为.轴,手掌由内向匕向外缠绕,手成抓握状。
- 舞花手:两手腕相对交叉.手为虎爪掌,反转环绕。
- 掠手:手心向上向外掠出,力达食指。
- _手:一手以抓形帳出,一伸即回,另一手或抓、或打、或扣,配合紧密.
(三) 肘法:
- 顶肘:握拳屈肘,肘尖向前、向后、向侧猛击,另一手,掌面对拳面辅助,力达肘 尖。
- 盘肘:拳心向下,丨拳抵心窝肘尖与鼻尖脚尖相照.
(四) 臂法:
手以拳或掌上架下压,左右横格力达小背.
三、步型与步法:
- 弓步:前腿弯曲,膝盖与脚尖垂直.脚尖稍向内扣.后腿直蹬,腿腕绷紧,前脚内
尖与后脚内跟成一条线,全脚落地。
- 马步:两脚开立,稍宽于肩脚尖内扣,全脚落地,屈膝下蹲,大腿水平.
- 虚步:后脚斜向前,全脚落地,屈膝下蹲,前脚尖点地,脚面绷直,两脚相距以前
脚跟靠后脚腰为准.
- 单又步:一腿全蹲,另一腿平铺直伸,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 金步:两腿交叉下坐,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后脚跟。
- 坐盘:两腿交叉下坐,前脚及小腿外侧着地,后腿与脚兩着地,臀部着地.
- 丁步:一腿屈膝下蹲,另一涵屈膝脚尖点地于支撑脚腰内侧, 、
- 丁宇步.•两腿开立,一脚向前,一脚横站,前脚跟对后脚腰,相距一脚半或紧贴^
- 偷步:一腿直立,全脚落地,另一腿从直腿后面偷穿直伸,脚尖点地,便于转身.
- 鸡行步:两脚前后叉开下蹲,后腿膝顶前腿弯。
- 小弹步:两腿弯曲,前脚落地,后脚尖向后滑地外扒,依次前行。
- 骑龙步:前腿内外跨闪屈膝,脚掌落地,后腿脚尖点地成形,但膝不着地,然后前 移后腿,左右依次前行。
- 轧步:前脚脚尖朝前,后脚外开40°,前脚扬起,脚跟滑地前行,后脚相起相随。
- 垫步:前脚脚尖朝前,后脚外开40\后脚提起向前落于前脚处,前脚同时前移,
- 觭步•前脚脚尖朝前,后脚外开40'后脚腾起向前跃进先落地,前脚后前进,成
弓步状。
- 跟步:前脚向前大跨一步,后脚紧跟半步。
- 连步:前脚向前大跨一步,后脚滑地前行半步,成弓步状。
- 十宇步: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一脚向斜45°前方进步,脚尖点地,两腿弯曲,成 虚步状,走后前脚移0原处,另一脚向内斜前方进步,脚尖点地,两腿弯曲,成虚步 状,依次前行。
20.步:两腿前后幵立,进时,后脚跳落于前脚处,同时前脚再前进一步仍成开立 状。退时,前脚跳于后脚处,同时后脚再向后退一步,依次进行。
四、 腿法:
丨.前蹋腿:(1)两手立掌侧平举,一腿直立支撑,全脚落地,另一腿脚尖上勾,直腿 上踢,身体保持平衡;(2)两手立掌侧平举,一腿直立支撑,全脚落地,另一腿脚面绷紧, 脚尖下勾,脚面绷直,屈膝向前弹踢,保持身体平衡。(3) —腿立地支撑,全脚落地,另 一腿提膝,接着支撑腿蹬地起跳,屈膝弹踢,脚面绷紧,全身腾空两手握拳置于腰间。
- 躏腿:支撑腿直立或稍曲,另一腿提起,脚尖内扣,向外、向前、踹踢,高不过脐, 低不过膝。力达脚外沿。
- 缠腿:(内缠外缠)一腿直立,前脚掌落地,另一脚提膝脚面绷紧,向内划弧,向 侧或向前蹬出,力达脚外沿为内缠,另一腿提膝,脚尖朝下,从身后向内划弧,转身踢,力 达脚面或脚尖为外缠。
- 外撂腿:两手立掌侧平举,支撑腿直立,全脚落地,另一腿提膝,脚面绷紧,向上向
外甩摆用脚面踢击手掌,
- 扫趲腿;(前扫后扫)一腿屈膝下蹲支撑,脚跟稍离地前脚掌为中轴,两手着地辅 助支撑,另一腿伸直向内旋扫360°为前扫;向外旋扫360°为后扫„
- 旋风脚:(1) 一腿直立,支撑为轴.另一腿提起,向内上方甩摆丨80°_360°,交叉 手迎击脚掌,另一手握拳置于腰间。(2) —腿直立支撑,另一腿直起,支撑脚蹬地跳起,向 内上方摆,全身腾空,旋摆转体180° —360°交叉手迎击脚掌,另一手握拳置于腰间。
- 采脚:(单、双、二起脚):(1)—腿直立支撑,全脚落地,另一腿提起脚尖下 勾,脚面绷紧,向前上方提起,同侧手抡手翻掌迎击脚面,另一手握拳置于腰间。(2)两 脚开立,身微下蹲,•同时双脚蹬地起跳,双腿踢起,脚尖下勾,脚面绷紧,向上弹踢,双手 迎击双脚面。(3)—腿直立支撑全脚落地,另一腿提起,支撑腿蹬地起眺,提起腿,脚尖 下勾,脚面绷紧,向前上方弹踢,同侧手抡羊翮掌迎击脚面,劳侧手握拳置于腰间,
- 连环腿:一腿直立支撑,全脚着地,另一腿屈膝提会,脚面绷紧,后前上方弹踢, 两脚互换一次,第三脚踢时是在第二脚落地之前,另脚蹬地起跳,向前弹踢,余身腾空.
- 又腿:(1)横叉:两腿左右伸直,腿臀着地,上身保持平衡;(2)竖叉:两腿俞 后伸直,前脚尖朝上脚掌向前,后脚面着地,脚尖向后,脚面朝上,上身平直。
五、 身型与身法:
头正,颈直,胯微收,含胸,收腹,敛臀腰•身以滚而动,膀以棵而摇,合要紧凑,
运行须协调。
六、眼法:
平眼贯注,余光互视下左右,与手法.步法协调一致。
第十四条:少林武术器械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评扣分标准的规定
一、 武术器械的基本规格要求:
少林的枪、刀.剑、棍、单拐、双拐、草镰、九节鞭等十八般兵器,除按各种不同器械 不同的特点要求表演外,最基本的规格要求是各种器械的动作表演(包括对练)均在一条中 轴线活动。每个套路所用的器械不做统一规定,可按大会的要求进行。
二、 少林各种器械竞赛(包括对练)最高分为10分,评分和扣分 标准如下:
- 评分标准:
- 动作规格,攻防合理得4分.
- 动作熟练,配合严紧得3分.
- 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得2分。
- 精神饱满,风格突出得1分.
- 扣分标准:
- 凡与动作标准轻微不符者,毎项扣1—0.5分,出现一次漏洞 者,扣0.6 — 1分,出现严重不符规定者,扣1 一2分,
- 运动员没完成套路退场者,均不给予评分.
- 叱赛中出现一次遗忘,根据情况可扣1—0.3分.
- 在比赛中,刀彩、剑德,腰带.软器械缠身,刀彩、剑穗掉地. 着地等失误现象可扣1—0.2分。
- 在比赛中,器械折断扣1—0.2分,器械脱手掉地一次扣0.3分。
- 在比赛中,因动作遗忘失误,器械损坏等原因造成中断,可重做一次,扣1分。
- 器械表演一套动作的时间不得少于30秒钟少于规时间0.1 —1 秒,扣0.1分,少于1.1秒一 2秒者,扣0.2分.
第五章风格特点的要求
第十五条:拳械套路运行中的规格要求
任何拳械套路起落、进退、反、侧.收.缩等均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群打项目例外。行拳掌动作,滚出滚入,臂伸勿直.快速收缩,臂肘呈稍屈状。身体正直不前 俯,也不后仰。眼不上翻,也不下垂。少林拳不受场地限制,素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
(王超凡、陈发荣,力振海)
浏览2,8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