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础练习剑术、刀术


一、 剑术简介|武术基础练习剑术、刀术





剑属武术短器械的一种,系由古兵器演化而来。早在新 石器时代,作为生产工具已开始有了体积很小的石刃骨剑。 铜兵器盛行的西周时期出现了形制还不完备的青铜短剑。春 秋战国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和作战的需要,出现了铁 制剑,剑身也逐渐加长。此后,在战场上,刀逐渐取代了剑 的格杀作用,剑身又随之变短,剑的形制也逐渐趋于完善。 剑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是沿着相击格斗和舞练两 种形式发展的。到了近代,剑术的相击格斗形式,发展成为 用半寸粗细的藤条,裹上棉花,外面包上皮革,加上护手, 做成长三尺,直径约一寸的“短兵”,它除了保持剑术的攻 防技术外,还具有刀术的攻防技术。剑术的舞练形式逐步发 展成了具有独特体系的“套路运动”。剑术套路极其丰富, 有:三才剑、七星剑、八仙剑、十三剑、峨嵋剑、昆吾剑、青萍剑、 达摩剑、通背剑、太极剑等套路。就其剑术体势而言,可分为工 架剑、行剑、绵剑、醉剑;就其穗长分为长穗剑、短穗剑。



剑的构造包括剑身、剑柄两部分。剑身由剑刃、剑尖、 剑锋、剑脊构成;剑柄包括剑格(护手)、剑柄、剑首。其次 还有剑穗、剑鞘等附属物(见“剑各部位名称图。现代武 术运动中的剑,按照《武术竞赛规则》的要求,剑的长度以 练习者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的 耳上端。剑的重量(包括剑穗),成年组男子不得轻丁?0.6千 克;女子不得轻于0.5千克。少年儿童则不受限制。



剑术的主要方法有刺、点、崩、撩、挂、劈等。其运动 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富有韵律感。



附:剑各部位名称图






、剑术基本技法



剑术名目繁多,各门各派都有其沿袭相传的演练技巧与 方法,风格特点各异,但一般的基本技法,大致有以下四



(_)剑法清渐



剑器的柄短,身长、带尖、两面有刃、扁薄而有軔性, 所以使用十分灵活,故有“短兵之帅”之称。由于剑器独特 的构造及性能,决定了它本身具有的剑法颇多,要使剑法做 到准确无误,首先要明其剑器各部的性能。例如,剑尖锐利, 主于刺> 剑锋呈斜形,主于点:两剑刃扁薄,主于劈。其次 要明其换把变招的特点。例如:刺剑应以螺把握柄,使剑直 线出击,力达剑尖。再次要明其剑法所要求的运动路线及方 位(攻防目标)。例如《撩剑的运动路线为立圆,最终方位 为前上或后下。而斩剑的运动路线为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 的平行运动,最终方位为体右侧(或体左侧除此之外, 还需顾及配手与剑法的协调配合,明确剑刃不能触及身体各 部,不能做缠头裹脑类动作。



每一种剑法都有严谨的规格要求,只有熟练掌握,才能 在刹时突变间做到方法清晰,运用自如》



(二)以巧制胜



依据剑之形制,以巧制胜楚发挥其攻防特点的重耍技法。



拳谚道《 “剑走青,刀走黑。”青者,轻也。剑本身轻簿> 不能硬挡硬架,而是逢坚避刃,遇隙削钢,凭借剑法的灵活 运用,身法的躲闪变化来战胜对方。例如:当对方持硬兵械 进攻时,应尽可能不用剑去格架对方的兵械,而是以闪躲 避开对方的正面攻势,并借闪势,以剑锋崩点或拦击对方的 腕部,扼制其进攻,这样即使对方进攻落空,又能避免剑器 的损坏。“以巧制胜”使剑术的动作形成了姿势严谨、闪展 灵活、方法多变的特点。



(三) 持短入长



剑属短兵,在技击中,欲达到以短制长的目的,就必须 做到疾步紧逼,正如《手臂录》中所说:“短兵迸退须足利, 足如籮(chan,狡兔)兔身如风。”只有这样才能快速靠近对 方,从而加长剑的攻击距离,短兵长用的这一技法特点决定 了在剑术套路中多行步撩剑、穿剑等动作,形成了流畅不滞 的运动特点。



(四) 刚柔兼备



刚柔兼备是指在剑法运用中要体现有刚有柔的劲力法 则,并参互使用。



由于剑器小巧轻便,利于变化,因此在纵横逆烦,轻快 流畅的运动中,随时蕴藏着变化莫測的技击招法和防敌、制 敌意识,剑法的运茁有刚有柔,体现了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的技击特点。从而玦定了剑术在套路演练过程中耍充分体现 出轻快敏捷、潇洒飘逸、剑似飞凤的运动特点。因此,正确 掌握和运用劲力的刚柔兼备;是提高剑技水平的重要环节9





浏览1,99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